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_分节阅读_第61节
小说作者:邈邈一黍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72 KB   上传时间:2020-06-27 12:07:53

  这一点敦亲王看得清清楚楚,能混成亲王的人,哪能这点眼力劲儿都没有。

  如此之人,就算福晋不提醒,他也绝不会原谅的,福晋一提醒,就更不可能原谅了。

  本来阿灵阿也是悄悄上门的,不欲声张,也是怕被人拒绝了丢人,但十福晋为了提醒敦亲王,直接就把这事儿给闹开了,十福晋的鞭子虽然没打在阿灵阿身上,但确实是用鞭子把人给撵出来的,还是当着老十的面。

  这下关系是没有修复的可能了,阿灵阿走的时候,那叫一个气急败坏,让全京城的人都跟着看了笑话。

  十福晋跟阿灵阿那绝对没什么恩怨,跟十福晋有恩怨的是阿灵阿的福晋,也就是老十的舅母。

  早些年老十跟阿灵阿还没有断交的时候,这位舅母在老十这里还有几分面子,所以这位老人家不光是给外甥送过侍妾,还在十福晋面前摆过长辈的架子。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十福晋如此不给阿灵阿面子,在知情的人看来,这就是在报复当年的事儿了。

  此事十福晋做得实在彪悍,若是先帝还在世,绝不可能!能出现这样的事情,但是这些年来,温宪确实是起了一个好头,对于民间的影响还是些微的,但是对于皇室女子的影响,那可就太明显了,尤其以皇后的这些妯娌为主。

  理亲王福晋,当年可是被康熙亲自称赞过的典范,如今虽然没挥起鞭子来,但在府里头已是说一不二的人了,庶子没规矩,该罚的就罚,谁也不会例外。

  而且理亲王福晋在外边也照样有排面,而且这排面还是她自个儿给自个儿撑起来的。

  官家福晋们的慈善越做越大,宁楚格干脆也把额娘拉进来帮忙了,要么说是先帝亲自选出来的太子妃呢,在管理方面,不光是宁楚格没法儿比,就是温宪也没法儿跟二嫂比。

  妯娌们都已经如此能干了,皇后也没闲着,四爷登基以前,她是信佛之人,每日都会抄写佛经,四爷登基之后,佛经慢慢的皇后已经不抄了,宫里由她管着,每三年一次的选秀由她操持着,平时的爱好,也从抄佛经变成做模范。

  所谓的‘做模范’,也是响应皇上的要求,跟皇上的步调一致。

  夫唱妇随,就是如此。

  四爷提倡节俭,并非在衣服首饰上,而是在吃食上,粮食从来都是金贵物,于天下万民来说,从来就没够过。

  他和皇后在这方面就做出了表率,胤祯也算是表率之一,别看他府里头的吃食精致,但很少有剩下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吃多少点多少,东西再好,吃进肚子里去就不能算是浪费了。

  琉璃已经跟户部做起了生意,朝廷从海外带过来的货物,总是还是要往外销的,商队虽然是朝廷的,但跟整个大清相比,商队的人还是少,要想把这些货物都卖出去,必须得经由中间的!的商人才行。

  大头的银子让朝廷来赚,中间一部分的利润,也还是有的赚。

  琉璃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而且据她所知,朝廷将来出海不可能只带官家的商队,还是会允许民间商队进入的,至于谁能挤得进去,一要看人脉,二要看信誉,看跟朝廷做生意时的信誉。

  琉璃做生意向来都不喜欢吃独食,这回也一样,拉着好几个妯娌一块儿,反正银子是花不完的,多几个人赚也是一样。

  而在这一年当中,朝廷又组织了两次出海,一次由敏郡王带队,一次由洪石带队。

  接连三次的成功,可以说是知情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详细的航海路线,已经有了合作基础的外族人,再加上越来越有经验的航海人,朝廷有关于海外的计划,越来越宏大,也越来越详细。

  甚至已经有打算去探索别的未知的地方了,他们现在的航海图,说到底是从洋大人们的航海路线上来的,走的是前人走过的路,但海外的地域那么广阔,总还有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总还有新的世界等待发现。

  这件事最初并非胤祯提出来的,但作为看过世界地图的人,他绝对支持这一论点。

  好在,四哥并不着急,朝廷制定的计划,也并没有要在十几年几十年之内一定完成,如此恢弘的计划,总还是要慢慢来的,不可能只指望一代人。

  还得要看弘晖他们。

  从雍正元年开始,一直到雍正十年,胤祯做了整整十年的九门提督,终于在第十一年的时候,成功把这个重担移交给了十哥。

  他只需要负责统领工部,再兼上一个议政大臣的职位,就可以了。

  相比之前,已经相当于少了一半儿的差事,关键是人比较自由了,工部这边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他虽说是统!统领工部,但真需要他处理的事情基本上没几件,至于议政大臣,这个职位虽然要紧,但也不用时时刻刻都在京城待命,跟九门提督还是不一样的。

  雍正十一年,胤祯终于可以带着福晋和儿子在大清境内四处游玩了,福晋的生意遍及大清,可以说他们一家三口走到哪儿,都有人安排住处。

  儿子终于从皇家学院结业了,而且是以排名第一的成绩结业,本来依着四哥的打算,是直接把弘易安排到丰台大营去,这孩子的志向跟他年轻的时候差不多,男孩子嘛,基本上都有一个将军梦。

  但胤祯那边早就已经许诺过儿子了,等从皇家学院结业之后,一定带他出去玩玩。

  但事情也巧了,他卸职九门提督,跟儿子从皇家学院结业赶一块儿去了,这要还只是去京郊玩一玩,那实在太对不起这样巧合的缘分。

  必须得请假,胤祯不光跟四哥请了自己的假,还请了儿子的假,至少三个月,最多不超过一年,他们一家三口肯定是会回来的。

  四爷拿这个弟弟最是没法子了,磨了没两回,不光是同意了,还顺带给十四布置了个任务,别光顾着玩儿,也看看各地的民生,看看有没有贪官庸官,一封信写过来,他就可以直接安排人去当地查。

  本来不服老的太后,也想跟着小儿子一家去的,但这个想法刚有,就被几个孩子给劝住了。

  出发的时候是春天,胤祯他们决定往北走,先去瞧一瞧盛京,之后再南下。

  已经十五岁的弘易,个头都已经到阿玛眉毛处了,就算将来不长个子了,现在的个头在人群当中也绝对不矮。

第85章 二更

  弘易的长相大都随了太后,自然是不差的,比起自家阿玛,要多几分精致。

  气质上跟自家阿玛也很是不同,没有那么随和,严肃冷漠居多,更像四叔和堂兄弘晖,为人处事的态度也像极了这两位,他跟自家阿玛最大的相同点还在喜好上。

  两个人都喜欢射击,喜欢骑马打猎,喜欢各种各样的游戏。

  此次跟着阿玛和额娘出京游玩,弘易确实挺开心的,以后这样的机会可不多了,看看他的那些堂兄们就知道,一旦入了朝,就很难有什么假期了。

  自家阿玛不也是做了整整十年的九门提督,今年这才请下长假来。

  因此,弘易自己总结了一套经验:能请下假来的时候,就绝不能推脱,该玩儿的玩儿痛快了,以后才不会后悔。

  有天底下最会玩的阿玛,还有天底下最有钱的额娘,无论是往北走,还是往南走,也不管是去爬山,还是去下河,一路走来,弘易压根儿就没受什么罪。

  额娘要查看自家的生意,阿玛应四叔的要求,一路上也有留心民生,真正没什么负担,全心全意出来玩儿的也就只有弘易一个。

  随笔写的杂文,随手画的画,都被收录整齐,就等着回京之后整理出来,等到将来闲暇的时候也好翻翻看,免得忘了这一路上的美景。

  三月份出发,十一月份归来,八个月的时间,只走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北,一个是向南,在几处港口那儿也转了一圈儿,勉强玩个痛快,不等着过年,就不得不回京了。

  谁让马上又是选秀年呢,胤祯这边,早多少年就已经跟四哥达成了共识,不会再进人了,但是弘易,十五岁的男子,放在后世,不过才是个高中生,但是放到这会儿,就已经到要相看的时候了。

  这是一生当中的大事儿,耽误不得,就算有额娘和四哥四嫂帮着长眼,胤祯一家也得回去看看才行,不说挑剔人家姑娘,最起码这种人生大事上,也得有个重视的态度吧。

  只有三十四岁的胤祯,翻过年去也在三十五岁,即将要做公公了,哪怕看惯了身边的兄弟如此,换到自己身上也有些适应不能。

  虽说儿子都已经十五岁了吧,可他自己的心态很是年轻,他处在一个青年人的心态当中,当着额娘和四哥的面儿,连青年人的心态都维持不了,可以直接回到少年时期了。

  但是自家儿子都到了可以相看的时候,再过上两年,!,自己就成公公了,四十岁不到的时候,他可能就已经是祖父了。

  时间是把杀猪刀,胤祯微微有些承受不来,偏偏这事儿又无人倾诉。

  他马上要做公公了,还是喜欢穿红衣的福晋自然也是快要做婆婆的人,可福晋适应性比他好多了,一点障碍都没有,在还没有回到京城的时候,就已经在准备给未来儿媳妇买首饰。

  本来以为是‘难夫难妻’的,这下好了,难的只有他一个,福晋接受良好。

  这事儿跟四哥那就更没法说了,对着四哥的脸,这样的心声他实在吐露不出来,只能是自个儿默默消化,看着四哥四嫂给他挑儿媳妇。

  选秀现场,胤祯一个铁帽子王自然是不能去的,就是自家福晋过去瞧过了,宫里头不进人,弘晖福晋和侧福晋都有了,这次也不过是挑几个格格,二皇子去年年初的时候刚刚被封为贝勒,也是成了亲的人,至于其他的两个皇子,也都还不到年岁呢。

  此次选秀,最受瞩目的还是弘易福晋的人选,一个板上钉钉的铁帽子王的福晋,甚至比皇子福晋更让人心动,皇子福晋尚有夺嫡失败的风险,但是铁帽子王的福晋可没有这么大的风险在。

  谁都知道,勤亲王与福晋夫妻恩爱,多年来只得了这么一个儿子,万亩田地一棵独苗,勤亲王府的继承人就只有这么一位。

  想嫁进来的女子很多,就算是不想嫁进来,可只要是入了宫的秀女,都在选择的范围之内。

  跟当初弘晖的时候一样,胤祯也去问了自家儿子的择偶标准,然后……就得到了几乎完全一模一样的答案。

  行吧,跟他从小玩到大的侄子,还有他亲手带大的亲儿子,性格相像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的事情,就是这哥俩的性子都不像他。

  回到京城之后,弘易就被四哥安排去了丰台大营,一个月也就能见着孩子一次,比上学的时候都困难。

  秀女一轮一轮的筛下去,最终到了定亲事的时候,女子的言容德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家世。

  弘易的未来福晋,最终是定了石家的女儿,也就是理亲王福晋的娘家,也是十五贝勒福晋的娘家。

  石家虽然是二哥的岳家,但是打从一开始,就一直被四哥重用,这一家也大都是实干之人,要不然也不会成为皇阿玛给二哥精心挑选的岳家。

  石家的女儿品性一直都是备受认可的,要不然也不会在出了一!一个太子妃之后,又出了一个贝勒福晋,但是这两年让圈子里的人有不同意见的原因还是宁楚格。

  二哥和二嫂的嫡女,四哥下旨亲封的郡主,没有嫁到草原上去抚蒙,但是也没有嫁到京城的八旗子弟当中,而是选择了招婿,正儿八经的给自己选了夫婿,也没有搬到郡主府去住,两口子就住在理亲王府。

  公主嫁人,尽管都有公主府和驸马府,但只要感情不是特别差劲的,基本上都会住到男方家中。

  虽说驸马最初应该算是上门女婿的原型了,但是发展至今,早就已经没有原来的样子了,谁家的上门女婿还能纳妾的。

  搁在后世,这压根儿就不算什么,住在男方家里,还是住在女方家里没那么多讲究,就算真是上门女婿又能怎么样,不偷不抢的,既没违法法律,也没有违背道德,除了极少数嘴碎的人,基本上没人会议论这样的事儿。

  但是放在眼下,哪怕宁楚格是郡主,哪怕宁楚格这些年做的事儿已经不比哪个男子差了,哪怕双方的父母和皇上都同意,也仍旧让很多的人看不惯,以至于都影响到了石家女儿的风评。

  胤祯对这桩婚事没什么意见,说不上来满意,也说不上来反对,左右是四哥四嫂挑的,额娘跟福晋也都同意了,家世和品性肯定没问题,或许有为石家和宁楚格这个侄女儿挽回名声的意思,但也并不要紧,他没觉得宁楚格哪儿做错了。

  之所以不发表意见的关键,还是因为当事人都不说什么,他这个做公公的,也就更不好说什么了,又不是要跟他过一辈子。

  送礼也要斟酌再三,既不能财大气粗,也不能小家子气,还得表明重视的心意。

  当然,送礼这事儿胤祯并不参与,都是福晋做主,但是与石家人在朝堂上和私底下交往的分寸,还是要由他来拿捏的。

  不过,石家人都很好相处,进退得宜,既不会让人觉得生疏被怠慢,也不会过于热情,让人感觉不适,总之他接触到的石家人,情商都很高,不是那种会作妖、没有眼力劲儿的人家。

第86章 一更

  随着弘晖、弘易这一代人陆续入朝,胤祯他们作为上一代的人,一个个也都成了前辈,与后辈同朝为官。

  尽管自家儿子去的是丰台大营,胤祯是教育不到的,一个月也就只有一天能跟儿子相处,但是工部的衙门里头,还有侄子可以让他教一教、带一带。

  被四哥安排在工部的侄子有两个,一个是十三哥家的嫡长子弘昌,另一个是九哥家的嫡长子弘暲。

  十三哥前些年也由郡王升为了亲王,两个亲王的嫡长子都被安排进了工部,一则是因为工部这些年的地位在六部当中愈发重要,二则也是因为这两个孩子合适。

  皇家学院讲究因材施教,学习的科目远比他们在上书房时要多得多,因此也更能够判断出将来更适合哪个部门。

  弘昌这孩子勤奋刻苦,也有责任感,小时候能名列前茅,长大了虽然挤不进前三去,但前六名还是可以保证的,在皇家学院那么多学生当中,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都是自家的侄儿,甚至可以说是他从小看到大的侄儿,都不用打听,什么样的性格,在学院的时候哪科成绩更好,这些心里边大致都清楚。

  弘昌的性格是没得说,踏实认真,但是跟前十名的学生相比,弘昌天分不算好,学习靠的大都是笨方法,人家学一个时辰,他要学一个半时辰,很专注的一个人,对自己也有股子狠劲儿。

  这种性格特别适合工部,无论是造船、修路、修水利、生产武器……这些都需要严苛认真之人,需要极为自律的人,能够日复一日的、不厌其烦的按照标准去工作。

  弘昌就很适合工部,不过在安排入工部之前,弘昌已经在吏部待过两年了,但是没能待长久,吏部不适合弘昌,所以在两年后又来了工部,年纪小的时候多做尝试,也是好事。

  弘暲被选进来不是因为性格,而是因为天分。

  皇阿玛的儿子里,确实不乏有惊才艳艳之人,九哥无论如何都是能排得上号的。

  精通几国外语,擅长!长西学,曾经亲自设计过战车的样式,而且做生意还很有一套。

  弘暲没能继承九哥在语言上的天分,也没能继承在做生意上的天分,而是继承了在西学上的天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页  当前第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