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_分节阅读_第62节
小说作者:邈邈一黍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72 KB   上传时间:2020-06-27 12:07:53

  不光如此,弘暲的动手能力还特别强,旁人家的小孩儿,几岁的时候也就是自己做个风筝,弘暲做的是战车模型,虽然这模型就只是个模型,样子看上去好看而已,人力推的时候可以往前走,没什么实际的功能,但是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也不能有更高的要求了。

  所以,弘暲没能去九哥待的户部,而是到了工部。

  带侄子这事儿,胤祯熟得很,侄子小的时候,是带着他们去玩,偶尔投喂些好吃的,等到侄子大的时候,那就是带着他们办差事了。

  从最简单、最基础的开始,先找个稳妥的人,教他们三个月,三个月后,懂了基础,再由他亲自教,一点点的往上加砝码,既不能让人给累趴下了,也不能让他们觉得轻松。

  弘昌被安排去了水利司,弘暲则是扔给了戴老先生的徒弟。

  戴梓已经告老致仕了,老先生今年七十四岁了,致仕的时候,年岁都已经七十了。

  当时眼睛花的厉害,记忆力也大不如之前了,而且早些年流放盛京的时候,到底是吃了些苦头,之前的时候不显,年岁大了,浑身的骨头哪哪都疼。

  这位可是大清的功臣,四哥自然不会吝啬,赏过金银,也赏过田宅,连爵位都赏了,一等靖毅侯。

  这位在工部只带了两个徒弟,什么样的人就收什么样的徒弟,性子都挺直的,不算圆滑,但在工部自有一套处事原则,靠技术的人,在人情世故上虽然直了些,但也都不是傻子。

  胤祯问过九哥和弘暲了,两个人的意思都是往技术上发展,弘暲心中的榜样一直都是一等靖毅侯戴梓老先生。

  虽说现在的‘鄙视链’仍旧是‘士农工商’,但早就不如之前那么明显了,工匠和商人的地位在这些年都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无论九哥,还!还是弘暲,两个人并不在意这条‘鄙视链’,要不然前者也不会早些年就去经商了。

  胤祯别看就只有一个儿子,但是在教育孩子上却有自己的一套,甚至积攒的经验比旁的兄弟还要多。

  这家里边只有一个孩子,自然是金贵,吃穿住行都上心的不得了,胤祯夫妻在孩子身上花的心思,绝对不比在朝政和生意上花的心思少。

  敏亲王把自家儿子交给十四弟来带,就相当的放心,比在学院读书的时候还放心,谁让在学院做院长的二哥呢。

  二哥虽然这些年心性平和了,看上去飘飘欲仙,一点脾气都没有的样子,但是早些年,这位可真拿鞭子抽过人,跟皇阿玛在废太子所列的罪状还不一样,抽的不是兄弟和大臣,抽的是当时毓庆宫的太监,谁知道是犯了什么事儿呢。

  他与二哥不相熟,儿子交在二哥手里,远不如就在十四弟手里让他放心,这么多年了,十四弟对儿子和侄子侄女们,那是没得说,而且动手打人生平也就只有过一次,打的还是舜安颜。

  那时候这事儿听起来惊悚,现在回过头来再想,他若是十四弟,也得把人揍一顿,是个人就不能忍。

  九爷把儿子放心大胆地交给了十四弟,要不是两家住的不太远,儿子跟弘易也都是定了亲的人,明年就要大婚了,他都想效仿当年的四哥,直接把儿子打包放十四弟府里头。

  怡亲王这边就更放心了,作为兄弟们当中子嗣最昌盛的一个,怡亲王儿子多,女儿多,嫡子嫡女也多。

  他作为议政大臣,还要统领礼部,内务府那边也归他管,一个人忙得恨不得当两个人使,能留给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本来就不多,再分配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就算弘昌是他的嫡长子,比别的孩子在他心里边的份量更重些,但也就是那样了,基数本就不大,分出来的又能有多少。

  所以,怡亲王也就只跟十四弟打了声招呼,十四是弘昌的亲叔叔,随便管,随便罚,玉不雕不成器,人亦是如此。

  之后就没有之后了,同样都要上朝参政,兄弟们见面的时间很多,敏亲王隔三差五还会向十四问一问自家儿子的表现,怡亲王问都没问过,明明他与十四都是议政大臣,见面的机会更多,却没问过一句。

  胤祯倒是能理解十三哥,他要是有那么多的儿子,应该也管不过来,所以他和福晋才只要一个的,但是放到弘昌这孩子身上来看,再怎么理解十三哥,也觉得有几分心疼。

  才比弘暲大了两岁,但却比弘暲成熟多了,也努力多了,胤祯有好几次都看见弘昌眼睛里的红血丝了,明明他都已经嘱咐好底下人了,既不能让这俩人觉得轻松,但也不能让孩子累着。

  弘暲却是没累着,有时候下了衙门,就直接跟着他去府里‘蹭吃蹭喝’了,弘易回来的时候,他们俩再加上弘暄能把大半个京城都给逛一遍。

  到了弘昌这儿,差事其实安排的也不算重,可这孩子就是太想做好了,一张一百分的试题想做出一百二十分的成绩来,那不是为难自己嘛。

  胤祯本来计划的是三个月,先让底下人带着学学工部最基础的东西,但这么瞧着,他实在忍不住把计划提前了,不过一个半月,就把人安排到自己身边亲自带着了。

  弘昌早在读书的时候就是这个熬法了,那个时候他不适合管,也不能管,孩子想上进,谁还能拦着。

  但是如今都已经到了工部,一旦这个习惯养成,可想而知,弘昌剩下的大半辈子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这么个熬法,简直不把自己的寿命当回事儿。

  为了一碗水端平,胤祯不光是提前把弘昌放到了自己身边,弘暲也跟着一块,不会休息,不懂得放松的人,怎么能活得长久。

  胤祯给两个人安排不同的差事,认真做,在衙门里头就能完成,不需要带回府去,衙门之外的时间,他就带着弘昌和弘暲去看人踢蹴鞠,偶尔的时候也带着两个人亲自下场,在街市上逛一逛,休沐日的时候去山上走走,去寺庙里头逛一逛。

  天大地大,有什么!么事儿是不能想开的呢。

  胤祯说话直接,很少有拐弯抹角的时候,跟侄子说话也是这样。

  “世子之外只有一个,但你是嫡长子,只要德行不出差错,就没人能越得过你去,也没必要非得处处强过你的弟弟们,这世间有的人擅长教书,有的人擅长画画,还有的人擅长写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你虽然是长兄,但毕竟没长三头六臂,不可能处处都强过那么多的弟弟。”

  “且不说,你这样日也熬,夜也熬,活的得有多累,关键是对身体也不好,你在皇家学院也是学过医理的,应当知道熬夜对于身体的损害,英年早逝的人,那可多了去了,你可别存侥幸心理,身体再好,也不经折腾,到时候你想想,你也就是让所有人都觉得你是实至名归的世子,那又有什么用,还是活的长久最重要。”

  活着,就算是有人看不惯,那就让他看不惯好了,投胎这种事情也是技术,把自个儿熬死了,那才是一无所有。

  话糙理不糙,弘昌几度瞪大了眼睛,四下张望,就怕被旁人听了去。

  十四叔虽是好意,但这话听起来实在不讲究,说给他听也就算了,可不能让旁人听去了,有碍十四叔的名声。

  “侄儿明白十四叔的意思,也知道这段时间您用心良苦。”弘昌说着说着,耳根子就红了,说话声里微微带了些鼻音,“我之后会尽量调整的,不会影响晚上的休息,争取活得长久。”

  十七八岁的孩子,哪儿有不爱玩儿的,尤其是从来都没怎么玩过的孩子,弘昌很有自制力,在衙门里的时间,几乎没怎么开过小差,不过下了衙门,跟着十四叔宫里宫外的走动,才发现生活也可以这样丰富。

  原来十四叔、十伯他们私底下都会去踢蹴鞠,有时候还会押上几两银子。

  原来向来勤政的四伯,也会每天专门抽出时间来打拳射箭,也会到园子里玩,还专门为他们作画。

  原来阿玛虽然整日里忙碌,但也会舒服地躺在椅子上被十四叔请来的郎中推拿。

第87章 二更

  在胤祯接触过的人里,像弘昌这样自律的不在少数,这也是一个极大的优点,胤祯一直都希望自己也可以像四哥、十三哥他们一样自律,只不过自律不等同于自虐。

  他希望弘昌可以在自律的同时,也不要对自己过于苛刻了,又不是机器人,当然得讲究劳逸结合了,生活中也要多一些别的趣味才可。

  跟弘昌比起来,年纪更小的弘暲,反倒是更让他更省心一点,该做事的时候做事,该玩的时候就玩,生活作息良好,更重要的是这孩子压根儿就没什么心理上的负担。

  不像弘昌,批评的时候,遣词造句要格外注意,就怕生着孩子的自尊心,夸奖的时候也不能太过了,免得一亢奋起来,又继续做起了‘拼命三郎’。

  好在小心翼翼的过程并不是特别长,胤祯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度,弘昌虽然心理负担特别大,但这段时间的变化也很大,而且也并非‘玻璃心’的人,特别抗压,而且有韧性。

  到雍正十二年三月份的时候,弘昌和弘暲已经是他的很得力的小助手了,前者认真负责,后者脑子灵活,把他俩放到一块儿,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雍正十二年的三月份,对于勤亲王府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个月。

  皇室当中出了名的人丁单薄,十几年了,都只有三个主子的亲王府,终于要迎来第四位主子了。

  托宁楚格的福,儿媳妇还没进门呢,当婆婆的就已经与之处成了‘好伙伴’。

  琉璃相当适应婆婆这个身份,妯娌们可是跟她传授了很多的经验,除了十三嫂之外,与她相熟的妯娌们,基本上都跟她一样只有一个儿子,没什么偏心不偏心的说法。

  虽说婆媳之间肯定会有点儿不太对付的地方,但作为一个阵营的人,天生的队友,还是以和睦为主。

  琉璃不光是跟妯娌们取经,前边还有太后给她做榜样呢,太后的榜样是已经故去的太皇太后,榜样的榜样,自然也能算是她的榜样。

  向这二位学习,那就是该管事的时候管事,能够管事的时候就绝不管事,跟儿媳之间的关系,那就是随缘了,性格合得来,跟亲母女俩一样处着也无妨,若是性格合不来,那就敬而远之,趁早别往一块儿掺和,维持一个面子挺就是了。

  这心态就很平稳了,一点压力都没有,在经过宁楚格跟未来儿媳妇吃了一顿茶点之后,这对未来的婆媳来往也就慢慢多了。

  琉!琉璃甚至还私底下做起了儿子和未来儿媳之间的信使,也不能说是信使,两个人压根就不互相写信,而是送点小东西,什么糕点、荷包、帕子、蜜饯,都是些寻常的小玩意儿,也就是年轻人了,才会送得起劲儿,接得起劲儿。

  时间久了,胤祯对这事儿也是知情的,现在的风气开放,未婚夫妻之间多些来往也没什么,就算是见面,那也是合情合理的,除了一些顽固不化之人,现在谁还管这些。

  准备做公公,和马上做公公还是不一样的。

  儿子大婚的头几日,胤祯就有些坐立难安了,心情甚是复杂,有几分期盼,有几分迷茫,还有几分烦躁。

  四爷看着十四弟又一次拿着奏折走神,实在有几分好笑,散了站在大殿内的太监和宫女,又拿起茶碗来抿了一口,这才略带无奈的道,“要不要也给你放几天假”

  人家弘晖大婚,放几日的假是应该的,总不能大婚的头一日还在丰台大营待着。

  但是十四弟,今年都已经三十六周岁了,已经是可以做祖父的年纪了,在朝堂上历练了那么多年,堂堂的铁帽子王,这事上紧张什么。

  “还是算了吧,再过半个月,朝廷就要进行下一次出海了,工部这边我还是亲自盯着比较放心。”胤祯颇有几分遗憾的拒绝道。

  自己好像是有一点儿大惊小怪了,不过他觉得自己好像是才刚刚当了父亲,马上就要做公公了,紧跟着可能还要做祖父,这个心理准备不是一年就能完成的。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这话四爷在十四弟身上体会了个十成十,读书的时候他操心,娶妻生子的时候他操心,如今到了要做公公的时候,他居然还跟着操心。

  “既然不想放假,那就好好办差,等过了这段时间,就跟着朕一块儿出巡塞外,你之前不是最喜欢在草原上骑马了,正好这一次把一家子都带过去,弘晖留下监国,朕的两个小儿子,也是纯粹过去玩儿的,到时候把你们的帐子和车队安排到一块儿去,人多了才热闹。”

  不同于先帝,每年都要出巡,要么是去塞外,要么是下江南,要么是去盛京谒陵,要么是去祭泰山,总之是经常往外跑,有时候一年就折腾好几趟呢。

  到了四爷这儿,就很少往外走了,避暑也只是到城郊的庄子上去。

  一开始不往外走,纯粹是因为事儿多钱少,后来是不需要他再往外走了,皇阿玛出巡塞外大多是为了!了震慑蒙古。

  但最近这些年,蒙古完全是依附于大清的存在,武力没法跟大清比,而且一旦与大清起了冲突,那大批的牛羊马皮还卖给谁去,当地的生意也做不成了。

  不光是不需要把公主嫁过去抚蒙,也不需要每隔几年就走一趟去震慑。

  江南的情况也是如此,经过了这么多年了,皇阿玛的努力也有成效,不说人心所向,但有反叛之心的真不剩几个了,而且河道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一年一年的加固,情况大有改善。

  所以出巡这事儿在雍正年真挺稀罕的,胤祯虽然不喜欢路途上的劳累,但是久不去草原,还是挺怀念的。

  而且照四哥这意思,不过他在伴驾之列,他儿子也在,至于四哥的两个小儿子,带着玩儿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都是十三四岁的人了,再过两年,就能入朝办差了,不是几岁不好哄的孩子。

  胤祯的注意力还真得到了转移,虽然出巡是几个月以后的事儿了,儿子大婚却是眼下的事情,但想一想辽阔的草原,心情就平复了很多。

  对于这门亲事,胤祯虽然心里边还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但行动上是让人挑不出来错的,相当之重视,里里外外都尽量做到最好。

  还好亲王府够大,前后院的正厅和侧厅不够用了,那还有偌大的演武场在呢。

  儿子都要娶亲的胤祯,看上去还很年轻,也就是二十多岁的样子,没有蓄胡子,除了眼角笑起来的时候,有几条皱纹之外,脸上几乎看不到什么岁月的痕迹。

  关键还是心态,虽然不是一团的孩子气,但还是个年轻人的心态,爱玩也爱闹,甚至有时候一点儿当长辈的自觉都没有。

  比如在儿子的大婚当日,胤祯穿着一身的亲王服,头发一丝不苟的编成辫子,眉毛昨天才刚刚修过,昨天晚上睡觉前,还特意蹭了点福晋用来敷脸的羊奶,往自己脸上也抹了点儿。

  本来就显年轻的一个人,如今看上去就更年轻了,二十岁出头,不能再多了,让不知情的人看了,这哪里是新郎官的阿玛,分明是兄长才对。

第88章 一更

  大婚之日,新郎官被灌酒几乎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事情,不过有灌酒的客人,那就有帮着挡酒的客人。

  长辈们是不会跟着掺和的,都是小辈儿在一起乐呵,胤祯也乐得在一旁看儿子的热闹。

  跟小辈儿不同,他们这些长辈,在他的带领下,现在基本上都开始养生了,作息规律,打拳射箭,推拿按摩,饮酒适量……

  总归人生已经迈入另一个阶段了,胤祯虽然看着年轻,心态也年轻,但是在养生方面,却是他们这一辈人的佼佼者。

  儿子的大婚之日来了这么多人,胤祯也就顾不得自己心里头那点不适感了,忙着招待那个,照顾这个,一直等到把所有人都送走了,这才瘫坐在榻上,累到连话都不想多说一句。

  琉璃这边也差不多,女眷这边同样也来了很多人,远超她的想象,尽管有几位嫂嫂帮着她一块招待,但是今日这样的场合,她是一点儿都躲不了懒的,不过是为了儿子和儿媳,还是为了过来捧场的客人们,都得拿出全部的热情来。

  两口子累得不行,晚膳都没吃几口,便直接歇下了。

  明明在儿子大婚的头一晚,胤祯还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到了大婚这一日睡得却比谁都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页  当前第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