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春闺密事_分节阅读_第494节
小说作者:秦兮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79 MB   上传时间:2019-03-29 22:49:38

  其余大小官员按照罪责分别有不同的惩治。

  而这次事情被牵涉出来的明家遗孤一案也被隆庆帝所重视,隆庆帝在孟继明和刑部大理寺呈上了卢家跟刘必平等人的证词之后,确认了明家遗孤的身份。

  十二月中,隆庆帝下旨,将当年查抄的明家宅邸产业归还明家,因为明家有男丁继承香火,特意赏赐明家遗孤认祖归宗,并且赐下名字,赐这个孩子的名敬,让他承袭淮安侯的爵位。

  满朝都夸赞隆庆帝圣恩浩荡。

  远在福建的卫老太太也收到了消息。

  她并不曾太过激动,可是却也忍不住设了灵台给明家列祖列宗上了香,带着明敬给祖宗跪下磕头。

  这么多年了,明家的事一直压在她的心里。

  哪怕后来明家平反,可是没有后嗣的遗憾却始终深入骨髓,让她无法安宁。

  现在明敬还活着,且能光明正大的以明家孩子的身份重新活下去,她抿着唇万般思绪,不知道如何排遣,终究只能重重的朝着灵台磕头。

  明敬跟卫安差不多的年纪,连个性竟然都跟卫安差不多,并没有半点少年人的飞扬意气,碰上这样的大事,也仍旧是一副淡定的样子,看着不像是一个恰当年纪的孩子。

  卫大夫人悄悄告诉卫老太太:“这么多日子以来,他便是这个样子,安安静静的,从来没有任性的时候。话也少的很,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身世一朝被推翻,又被接去跟陌生的人相处,会是这样的表现其实也再正常不过,朱元和朱焕在卫老太太旁边连忙道:“但是他是知道咱们的好意的……”

  这么多天的相处下来,朱元跟朱焕又跟他年纪相仿,还算有些感情。

  卫老太太笑了笑,握住他们的手紧了紧,慈爱的点头:“我知道,我都知道,任谁遇上这样的事,彷徨失措都是难免的……”

  卫安在旁边含笑看着她,心里有些叹息又有些安心。

  卫老太太的身体是真的一天不如一天了。

  经过这一场大病,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了下去,最近连多说上几句话都气喘吁吁。

  她心里难过,又害怕惊慌-----卫老太太毕竟陪着她走了这么久,老王妃已经去了,她是陪在卫安身边最久最亲近的人……

  可是她又隐约觉得庆幸------幸好在卫老太太还在的时候,她终于把明家的事情解决了,把明敬找了回来。

  不管怎么样,卫老太太心里的遗憾和不甘,总算是能少一些。

  明敬在卫老太太面前始终有些生疏,却奇怪的跟沈琛相处得很好。

  大约沈琛也有寄人篱下的经历,因此跟他格外有共同语言,每逢沈琛来,明敬便自在许多,连带着在卫老太太那里都能多呆上很久。

  卫安看在眼里,便很有些期盼沈琛过来。

  沈琛原本便喜欢往卫安这里跑的,自此基本除了出去办事,便都腻在卫老太太和卫安这里。

  再过了一段日子,市舶司建造完成,沈琛按部就班的安排了四大家族各司其职,并且成功解决了东瀛使者前来求和,献上贡品一事。

  他在福建的差事自此便告一段落了。

  吏部也下了文书,新任的福建总督走马上任。

  只是距离他过来和沈琛交接,怎么也得个把月,这个年,沈琛跟卫安都是不能回京城过的了。

  虽然不能回京城过年,可是年味却半点也没有减少,卫大夫人早早的就让人开始操办起了年货,开始给朱元朱焕和明敬卫安等人裁制新衣,驿馆里上上下下都焕然一新,很有些过年的意思了。

  卫老太太也兴致勃勃,少了刘必平等人的掣肘算计,她也显见得开心的很,领着明敬等人亲自去城外的寺庙上香祈福。

  ------------

第953章 婚事

  刘必平的案子进展的很快,因为挨上了夏松的关系,隆庆帝对刘必平深恶痛绝,直斥他为乱臣贼子,三司在此情形之下从严从快的审理,终于赶在年关之前将此案审理完毕,呈上去交由隆庆帝最后处置。

  隆庆帝身子越发差了,常年服食丹药,使他的性情也变化极快,时常大发脾气,看完了刘必平的罪状之后,原本已经给刘必平定了凌迟了,他还觉得不够解气,其他附庸刘必平的官员,和之前在朝中并未被挖出来的跟夏松等人有关的同党这回也全都尽数挖了出来。

  京城一时抄家成风,人人谈刘必平和福建色变。

  消息传回福建,卫老太太便笑了一声:“这回是真的清静了。”

  不必再担心刘必平在朝中的人使绊子,最后又弄出什么枝节来。

  卫安点点头,扶着她在院子中赏梅,闻言便笑着道:“其实之前便清静了,毕竟有刘夫人的亲口证词,再不济,还有罗源呢。别人不好说,可是罗源却是确确实实是真的投靠了海寇的,这事儿大家都知道,也根本遮掩不住。他自己站出来说刘必平是他的同党,那谁能不信?刘必平根本就不能脱身了。”

  卫大夫人正好领着朱元过来,听见她们还是在商谈刘必平的事,就有些惊讶又有些担心:“不是已经定案了吗?是不是又出了什么事?”

  她在泉州呆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有泉州知府庇护,可是也一直小心翼翼胆战心惊,生怕什么时候刘必平便真的朝他们下手。

  后来刘必平更是差点儿用瘟疫把她们给杀死,若不是卫安去的快又随身带着治疗瘟疫的方子,她们未必能活着挺到现在。

  刘必平对于她们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人。

  卫老太太知道她是听岔了,笑了笑便摇头:“圣上金口玉言,亲口下的杀令,如何会朝令夕改?不是这回事,这回是三司呈上去的刘必平的同党诸人名册的事。不过也都已经有定论了,你放心罢。”

  卫大夫人松了口气,笑着应是,跟卫老太太说:“我们刚才去宝泉斋定了一批新式样的点心,南方的点心跟咱们京城的吃起来还是有些不同,您也尝尝鲜。”

  宝泉斋的点心没什么稀罕的,卫大夫人之所以青睐他们店,还有另外的缘故。卫老太太挑了挑眉,转头吩咐卫安:“你同你表姐出去玩玩,驿馆后头的三角梅也开了,寻几枝回来插瓶也是好的。”

  前几天卫大夫人去找卫老太太,提起了朱元的婚事,好像便是同宝泉斋有关。卫安一听便明白了卫老太太的意思,应了一声是,跟羞红了脸的朱元一起退出来。

  等到孩子们走了,卫老太太才看着卫大夫人:“看见人家孩子了?”

  卫大夫人让底下捧着东西的下人退下去,自己搀着卫老太太的手在旁边的石桌旁坐了下来,面上瞧着还算是轻松满意,并没有什么隐瞒的应了一声是:“看见了,是个好孩子,眉清目秀的,也很规矩,忠厚老实。”

  卫大夫人也是做外祖母的人了,她全心全意的替自己女儿考虑,自然也就全心全意的替外孙外孙女考虑。

  因此她一开始提出在泉州的时候有意动的人家,卫老太太便知道她定然是很满意的,一直秉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卫大夫人看中的人选是泉州知府的嫡亲外甥,秋天才中了举人,是个有出息的少年人。因为小时候定的娃娃亲,女方那边已经没了,便一直没再定亲事。

  林夫人去泉州的时候,在哥哥家呆了一阵,跟当初同样出在知府衙门的卫大夫人相谈甚欢,相处的很是愉快,卫大夫人跟她便彼此都有了这份意思。

  这次回来榕城,卫大夫人一直存着一桩心事,前几天等局势稳定了,便同林夫人重新开始来往,商量了定了日子让两个孩子相看相看。

  卫大夫人这是很满意了。

  卫老太太笑了笑,问她:“阿元怎么说?”

  卫大夫人看着花嬷嬷替卫老太太添了热茶,才轻声道:“她也是满意的……”她顿了顿,便诚恳的望着卫老太太,轻轻的喊了一声娘,推心置腹的道:“阿敏的事情过了以后,媳妇儿在心里想了很久,什么身份地位,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看人品。我跟林夫人相处了许多日子下来,对她的为人也算是了解,她是个极不错的人,对阿元也是满意的。且难得的是,她们家里有个规矩,男子四十无子方可纳妾,光是这个规矩,便让媳妇儿动心了。何况他们家孩子实在是个好的,素有贤名,又不是一味的愚孝之人,媳妇儿再三思索,觉得这门亲事可行。”

  卫大夫人甚少这样长篇累牍的说话,可见她对这门亲事是真的满意的。

  朱元朱焕已经从朱家脱离出来,便是卫家的人了,他们的婚事,肯定都是要卫老太太首肯的,卫大夫人期冀的望着卫老太太,抿了抿唇又道:“我知道这地方有些远,可林夫人也说了,现在他中了举人,过些日子是要进京读书赶考的,打算让他们小两口在京城常住……”

  林家的确算得上是很通情达理了。

  卫老太太凝视着她半响,沉吟着点了点头:“既然你说的他们这样好,阿元自己又满意,我自然没什么好反对的。只是…我也想见见林夫人和林公子,除夕家里既然设宴,便也不在意多邀请几个人,你请他们一家人来做客罢。”

  卫老太太这也是为了朱元好,才会这样慎重,卫大夫人心里知道,也知道卫老太太这样表态已经是同意的意思了,只要除夕之宴林家的表现过关,卫老太太觉得他们果然不错,那这件事算是成了。

  得到了卫老太太这句话,卫大夫人才算是放心了,轻轻松了口气,微笑着答应了下去,又跟卫老太太告辞-----要安排除夕的宴席,她近几日都是很忙的。

  

  ------------

第954章 求饶

  花嬷嬷看着卫大夫人开心的模样便忍不住感叹:“大夫人自从……的事之后,便一直郁郁寡欢,现在终于能走出来,实在可喜可贺。”

  卫老太太看着卫大夫人的背影也忍不住出神,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听见花嬷嬷感叹便轻轻笑了笑:“可不是,从前老大媳妇儿一直郁郁寡欢,有几年病势沉重,我一直担心她……现在能看见她这样开心,有事情忙,我心里也是喜欢的。”

  更值得欢喜的,是孩子们一个个的都长的很好。

  除了卫玉珑和卫玉珀的事让人心里难受,有了疙瘩,其他的孩子们都并没有出什么篓子,一个个的不说有多出色,可是却也都是品行端方的人。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的成家,对于老人家来说,不管怎么样都是值得开心的。

  卫老太太顿了顿,才道:“我从前虽然并没有心思顾虑这些孩子们,可是人心都是肉长,他们都是我的孙辈,我怎么会不看着他们好?从前是不敢想以后的事,不敢想什么将来,现在能看着他们好起来,我就算是死,也没什么遗憾了。”

  人老了,便总爱说些这样的话,花嬷嬷觉得不详,急忙摇头摆手:“老太太怎么说这样的话?现在日子好起来了,姑娘们少爷们一个个都是孝顺懂事的,家里的事也都解决了。您还得长命百岁,看着明敬少爷成亲生子呢。虽然有姑娘和侯爷照顾着,可是他们到底都还年轻,哪里跟您一样呢,事事都能照顾的周全妥当。”

  卫老太太知道她的心意,笑了笑,让她去请卫安过来。

  卫安来的很快,因为她之前在泉州力挽狂澜,朱元很信任她,虽然她比较小一些,可是朱元却愿意将心事跟她说。

  因此这回卫大夫人带她去宝泉斋的目的,卫安便已经从朱元这里听说一遍了。

  朱元是个很善解人意的姑娘,因为父亲朱芳自私冷酷,母亲又有些懦弱,她也养成了懦弱内敛的个性,很敏感很会看人脸色。

  她鲜少表达自己的意愿,更别提说什么心仪的人。

  可是这回朱元却主动跟她说了这位林公子,还说她觉得林公子人很不错。

  这已经是一种态度了,卫安心里有数,等到卫老太太说起宝泉斋的林公子,便笑了笑道:“我已经听表姐提过了。”

  卫老太太哦了一声,为她们姐妹之间可以提及这样亲密的话题而觉得意外,又觉得原本便在意料之中,继而便问她:“既然你知道,你觉得这件事如何?”

  卫安很认真的想了想:“听表姐说,林夫人是个很好相处的人,虽然有些婆婆都是要相处之后才知道品行,可是林夫人有三个儿媳妇,都相处的极好,说明林夫人至少是个表里如一的人。我常听您说,婚姻是结二姓之好。既然两家都有意…”

  卫老太太很欣慰,看着她微笑,才道:“你能分析的头头是道,我便放心了。你表姐的事,正如你所说,我也觉得是一桩良缘。那你的事呢?”

  卫安便有些诧异的看了她一眼。

  卫老太太伸手止住她:“我知道你跟沈琛的感情。我的意思是,你们想过没有?什么时候定下来?”

  卫安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正迟疑着,沈琛的声音便从梅花树底下那边传过来,远远的就听见他回应卫老太太的疑问:“老太太,我正是来跟您说这件事的。”

  卫老太太跟卫安便都朝他看去。

  沈琛很快就走近了,笑着同卫老太太请了安,便道:“才刚接到朝廷的文书,过了年,便要回京城去了。”

  他一面说,一面试了试卫老太太和卫安茶水的温度,见冷了,便交给了花嬷嬷她们下去添热水,而后才看着卫老太太说:“等回了京城,我便跟圣上请求赐婚的旨意。”

  沈琛这次也算是立下了大功,解决了隆庆帝的心腹大患。

  他要上奏请求赐婚,隆庆帝是肯定会准的,毕竟之前隆庆帝便曾亲口许诺过,等他把市舶司的事情解决好了,便让他跟卫安成亲。

  只是,卫老太太还是有些迟疑:“虽然是圣上赐婚,可是你到底是临江王府养大的,大周重孝道,虽然你跟临江王府明面上是闹翻了,可是这些日子来你大概也看出来了,众人还是会要求你尽孝的。以后,临江王妃那边的关系又怎么平衡?”

  临江王妃给刘必平写信做出承诺的事情卫老太太和卫安都已经知道了,沈琛原本也没有想过要瞒着。

  正因为知道了,卫老太太心里也就格外的厌恶临江王妃。

  不管是什么人,但凡是喜欢钻牛角尖的,便很难改变她们的想法,要是卫安嫁给了沈琛,在临江王妃眼里,那卫安也就是她的敌人了,她之前便已经因为卫安跟沈琛走得近而对卫安倍加厌恶,要是隆庆帝的赐婚下来了,这桩亲事真的成了真,还不知道她会对卫安做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7页  当前第4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4/7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春闺密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