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核桃有壳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43 KB   上传时间:2017-08-08 12:18:20

  如果只是耿霜泠的单人作坊,那2分钱确实不太好看,现在是打算扩大规模,东西做多了势必要送到城关镇以外的地方卖,那就肯定还要请人的,中间哪个不是钱?

  这里面的道道,她还要回去仔细想想。

  谈好了初步的合作计划,那店里的碎布料也就先放着了,天色也不早了,两人约好第二天下午再继续商谈具体细节。

  晚上回家,她伺候着闺女吃完饭,就开始干活,答应老阿姨的货必须先赶出来。

  配色、选款、剪裁、缝纫,一道道工序下来速度不快也不慢,刚缝完一个,把缝纫机上的线头剪断,眼一瞟,旁边又推来一小堆剪裁好的布料,她抬头一看,哈,自家闺女真是人小鬼大。

  原来是顾毓铮趁母亲缝纫的时候,先一步把合适的布料挑出来,按着耿霜泠的图纸给剪裁好,轻轻地推到母亲手边。

  耿霜泠一检查,别看女儿年纪小,这做的还真是有模有样,有了女儿的帮助,自己只需要不停踩缝纫机就行了,速度快了不是一点半点。

  能不快吗?流水线作业的优势就在于此啊。

  我家闺女棒棒哒!

  没多久,活就干完了,耿霜泠收拾东西接着琢磨合作的事。

  转天一大早,耿霜泠把做好的30个头花给老阿姨送去,因为是周日,学校里是没人的,老阿姨就把摊子摆在了自家门口,离得也不远,就在学校边上。

  这次也不说什么寄卖了,老阿姨直接以1毛6分的价格结清,还一个劲表示下次要再多拿点。

  4块8毛钱到手,耿霜泠的心就更踏实了。

  摊主的态度积极,就说明东西确实受欢迎,既然这里受欢迎,那其他地方就也不会太差,这扩大规模的事就不是瞎想。

  她马不停蹄地又回了娘家征求意见。

  还正巧,到的时候家里人几乎都在,耿外婆、耿大舅、三舅、五舅和小舅还有从棋盘上被叫回来的耿外公一起去里屋开小会,顾毓铮作为随身的小尾巴也悄悄在角落占了个小板凳旁听。

  耿霜泠把事情一说,当然为了不让女儿挨训省略了顾毓铮在其中的作用,然后就眼巴巴的看着哥哥们,等着他们的意见。

  还别说,这表情和小毓铮的如出一辙。

  屋里先是静默了半分钟,之后耿大舅第一个发言,表示自己不打算发表意见。

  总觉得这事没什么不对,但又说不上来会不会有不好的后果。经历的事情多了,更多是从政治上考虑,谁知道什么时候又变天呢?可要真是个好事,也不能阻了妹妹的路。

  三舅在银行工作,是当时少有的懂经济的人才,他给出支持的态度:“小妹这事,我觉得没问题,目前国家政策是鼓励个体工商业的,就算是雇人,只要雇佣的人员不超过八个就不算剥削。”

  五舅是普通工人,性格实在,关注点又不一样:“国家政策同意那就没问题,不过小妹,你那东西真那么好卖?别到时候做了一堆卖不出去啊。”

  “应该不会。”三舅解释,“摊主的感受是最直观的,现在老百姓在衣服饰品这一块和以前可不一样了,没见有些人天天啃着馒头过日子也要拿一个多月的工资去买衣服嘛?那是真舍得。”

  顿了顿,三舅又补充一句:“最近的统计数据表明,大众的消费能力有增强趋势,这说明老百姓正在富裕起来,能买得起东西了,以后生意会越来越好做。”

  这话是最好的定心丸,耿霜泠被坚定了信心,“那我就先做着,我算过了,缝纫机都是现成的,不需要什么投入,就算做不成,好歹本钱亏不掉,最多是浪费点精力。”

  对于普通人来说,做生意最怕的,一是担心本钱,二是拉不下面子。

  五舅道:“既然这样,那这生意倒也做得,不过小妹,你做这事也别太声张,不管怎么样,你那工作可得保住了。”

  耿霜泠点点头,这话要听的。

  做生意赚得再多都是有风险的,单位里的工作不能丢,还要防着婆婆那边来闹事,闷声发财才是正理。好在不是自己出面卖,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耿外婆总结:“这事你要是决定了,那我也不多说什么了,人的路都是自己脚走的,多注意着点,有事就说,咱们家里人总不会看着不管的。”

  外公捧着搪瓷缸子喝了几口茶,也不紧不慢地表态:“听你妈的,有了决定就好好干,有要帮忙的就找你这些哥哥们。”一如既往地心宽。

  小舅马上接话:“就是,小妹,有要帮忙的就说,对了,你是不是缺布?咱市的服装厂在下面县里,我记得我有个初中同学现在就在那工作,一会我就去车站,这布料的事你就不用愁了。”

  毓铮听得津津有味。

  自己都没出多少力,事情就谈得差不多了,果然,别管哪个时代,聪明人只要有人给递个梯子,他们就能上天。

  以后自己也别瞎折腾,关键时刻看着点就行了,还是老老实实学习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  按当时的规定,企事业单位职工是不能申请个体户工商执照的,这里故事需要,作者模糊过去了。小天使们可以理解为女主妈妈将执照申请的事情挂在他人名下,或是直接架空掉。

  本文设定上是半架空23333

☆、第14章 新人

  布料的事暂时交给小舅耿征裕了,耿霜泠顺势就提出想再找个帮手的事。

  自己白天要上班,真要找那裁缝一起做的话,放她一个人总有点不太放心,再来个靠得住的帮手就好了。

  要求也不高,人老实勤快、手脚利索的,在一边帮忙裁布料就行。来了以后工资多少说不好,包吃住是没问题的。

  到时候自己每天晚上选好材料订好款式,新来的负责剪裁与组装,裁缝王桂香就负责缝纫,分工明确,能够加快速度又能互相监督。

  这事不难,耿外婆直接指派三儿子:“一会你就骑车载我去乡下找你舅舅,他那边准有人选。”

  事情安排妥当了,耿霜泠心里高兴,又问嫂子们是不是有兴趣参一脚,赚点零花钱。

  小舅快人快语:“你就算了吧,这事可能性不大,她们一个个的,不是忙得没时间就是没兴趣,就说我家那个,拿枪是顺溜,拿针,那得在手上扎多少个窟窿啊。”

  这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小舅妈是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女儿,自己也是个派出所的民警,性格豪爽,最不耐烦的就是女儿家的玩意了。

  “再说了,真要有谁有想法,晚上回屋再单独和老婆讨论,现在人多嘴杂的,容易出麻烦。你就说是别人托你做的。”

  话里意有所指,大家一齐往五舅瞟去,五舅臊得脸刷一下就红了,小声嚷嚷着保证:“看我做什么,我知道我家那个什么德行,我不会乱说的。”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耿家几个媳妇学历有高低,工作有好差,人品都是好样的,就这五舅家那一个。

  五舅妈的心性说有多坏也算不上,就是不怎么把婆家当自己人,成天想着从叔伯兄嫂家捞好处往娘家搬,而且见不得别人好,闲来无事就挑几句嘴,制造点热闹看看,之前有几次顾奶奶来找事还就是她给招来的。

  这也不能怪五舅眼光不好,那个年代讲究个社会影响,一个女人要是看上哪个男人,扯下脸皮死缠烂打之下,那男人也是没办法只能娶的,逼婚不分男女。

  事情到这里也不用多说了,都是要上班的人,难得的空闲时间也不容得大家磨蹭,趁着现在还不到10点,赶紧把要做的事给做了。

  此时县际交通还不发达,路也没有后来的好走,不论是自行车去乡下还是小巴去下面县里,来回差不多都要3个多小时,两拨人紧赶慢赶的,在下午3点前赶了回来。

  “人我看到了,与你舅舅是远房的族亲,一个村的,知根知底,今天回去收拾东西了,明天中午她哥就给送来。”

  张小英今年16岁,在乡里的初中念到毕业就没再升学了,年初哥哥结婚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她就想出来赚点钱贴补家用,张家舅舅一听姐姐的来意,就推荐了她。

  耿外婆说了,这份活计能做多久还不知道,赚得是多是少也不好说。

  妹子也是个爽利人,直说没关系,有活做就做,能包吃住就可以了,要是做不了就另外再找活干,先出来再说。

  耿征裕回来的时候就没耿外婆那么轻松了,驮着两大编织袋的东西,吭哧吭哧直喘气。

  “还好我聪明,出门前约好时间让五哥推上自行车在车站等我了,要是全靠我自己扛回来,非要去掉半条命。”

  小舅妈刘亚男在一边哈哈笑:“我早说你缺乏锻炼了,你非要争辩,这下没话说了吧。”

  “什么没话说,我在厂里也不是歇着泡茶的命啊,主要是今天这分量太重了……”

  耿霜泠递上毛巾给哥哥擦汗,耿征裕也就不和老婆打嘴仗了,说起买布头的事:

  “那厂子里废布料放了不少,我同学正好是主管后勤科的,他巴不得我全给买了,送废品收购站哪有我们给的价钱高。现在服装厂的衣服种类也比以前多了,我按你说的尽量挑大块点的拿,主要是的确良和灯芯绒的料子,还有一小部分丝绸的,你看着合不合用,我同学说了,以后再想买,也不用一趟一趟地跑,让车站的司机师傅捎就行了,要是不急就等厂里发货的时候带来,给上一盒烟的事。”

  现在的汽车司机是技术工种,地位比较高,吃的公家饭,递烟比给钱好使。

  这边的事一搞定,耿霜泠又匆匆去王桂香店里把事情谈妥,这事就算正式说定了。

  顾毓铮不得不感叹,这时候的人行动力还真是强,要是换成后来,开张做生意,从起意到成事,哪个不得拖上几个月的。

  随着第二天中午张小英的报道,一切事情终于走上了轨道。

  张小英是个爱干净又好说话的利索妹子,住在家里不过是多了个一起吃饭睡觉的人,耿霜泠的意思等以后生意真起来了就在附近另租一个房间让她搬过去,顾毓铮也就没了什么意见,又重新过上了“舅公家上课——妈妈单位——回家”的三点一线生活。

  至于耿霜泠怎么管理手下仅有的两名员工、怎么在下班后悄无声息地在城关几所小学门口开拓售卖点,都已经不在她关注的范围里了,只有路上走过的大姑娘小闺女身上逐渐增多的小饰品以及偶尔听到的关于“蝶飞飞”的议论之语让她心里时不时泛起阵阵喜意。

  恩,要淡定,深藏功与名。

  ————————

  时间慢慢进入七月,林荫两旁的树木越发茂盛,在头上搭出厚厚的遮盖,抵挡住逐渐火辣的夏日阳光。

  顾毓铮绕着大院的操场慢慢跑着。

  经过近一个月的锻炼,她的速度和耐力都增长不少,原先走路30分钟的路程,现在10分钟就跑完了,于是又加上了绕操场跑圈的任务。

  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又特意吃了许多虾皮来补钙,早上出门前对着墙边的刻痕量了身高,竟然窜出近一厘米的个儿,心里正得意呢。

  耳边又传来汽车开过的声音,也是奇怪,今天来往的汽车特别多,院子里的老爷爷老奶奶们也显得格外兴奋,是到了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想了一会没找到答案,也就放到一边了,直到下午准备回家,又路过大操场的时候,发现原先空荡荡的操场多了2、3个孩子熙攘打闹的身影,这才恍然。

  不在学校上课的日子过久了,都忘记已经到了学生放暑假的时候了啊。

  大院里的人家,晚辈基本分散在江浙两省工作,孩子跟着父母学习生活,到了放假才能送过来呆上一段时间,这时期全国各大中小学校放假时间基本一致,这孩子们到来的时间也就都凑到了一起。

  上辈子脱离孩童时代太久了,这猛一多了这么多小家伙,热闹得都有些不习惯了,希望不会对自己平静的求学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吧。

  姑娘,你想得太天真了。

  转天早上再来跑步的时候,操场上男男女女已经聚集了十来个孩子了,看来昨天晚上来报道的子女也不少。

  大院的操场上有两个篮球架子,还有几副单双杠,至于后世小区里标准配置的各种健身器材与儿童游乐设施现在还是没有的,几个孩子组成两队玩着对抗赛,另有一些年龄差距大一点的在靠着单杠架子围观。

  顾毓铮旁若无人地绕着操场过来跑圈的时候,几个围观的孩子先就把目光转了过来。

  这些人每年两次假期都要过来,算是大院假期常驻户了,每年见的基本上就那么些人,突然来了个陌生面孔,自然是要好奇下的。

  都说认真的女人最美丽,对女孩子也适用。

  顾毓铮本来就长得好看,打扮得也没有一般小地方女孩的土气,小小的一只认真跑步的样子,格外吸引小孩子们的注意。

  年纪稍大的几个还有点小大人的矜持劲儿,年纪小的几个就没想那么多了,直接上前打起了招呼。

  “你是谁家的啊,怎么没见过你?”这是直接探听消息的。

  “小妹妹,一起玩啊,等会姐姐带你吃好吃的。”这是把人当洋娃娃引诱的。

  顾毓铮:“……”

  你们为什么都要跟着我,我还要跑步的啊。

  好吧,对着一堆小屁孩,她还能怎么办呢?

  边跑边回答着乱七八糟的问题,后面的小萝卜头们就跟了一串,心好累。

  跑到双杠架子边的时候,一个原本靠着架子站着的10岁左右小少年忽然说了一句:“你为什么要一边跑步一边说话,你知不知道这样很没有礼貌?”

  “因为跑步是我必须要马上完成的任务,你知不知道打扰别人完成任务也很没礼貌?”顾毓铮条件反射地回答。

  还知不知道,孩子,你这样的搭讪方式很让人反感你知不知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