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核桃有壳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43 KB   上传时间:2017-08-08 12:18:20

  “30个吧。”顾毓铮笑得甜甜的,“阿姨,可以吗?”

  今天暂时就只拿了30个蝴蝶结款的头花,其他款式的和发夹别针之类的都还在家里放着,产品推广也是要一步一步来的。

☆、第12章 被抄袭了

  “东西就放这卖?先不收钱?”老阿姨再确认一遍。

  “对啊,请您帮忙的事,哪能先收您钱呢。”

  新找上门的生意,谁会愿意掏钱,等尝到甜头了,就能送钱上门了。反正有耿涛这个小地头蛇在,也不怕人赖账。

  “行吧,既然小朋友这么放心阿姨,那阿姨也不小气,你就放阿姨这吧,点点数,等阿姨帮你卖了,钱一定不少你。”

  这些头花样式和料子一看就不是百货公司里的能比的,小孩子家家的跑来说卖东西,说的还一套一套的,谁家给孩子买头花还一买几十个啊,恐怕是家里大人从南边搞来的时髦货吧,自己要上班不方便出来做生意,就叫小孩子出面。

  这时候能出来做生意的,脑子都不差,这不,老阿姨自己就给脑补出了前因后果。

  都说现在南边深圳广州的东西最紧俏,也能卖得起价钱,就是出门跑货太辛苦,东西不好弄啊。

  也不知道好不好卖,2毛钱都能买40颗糖了。

  管它呢,反正是卖糖果的时候顺带的事,一个头花赚5分钱,还不用垫本钱,没风险,不乐意的是傻子。

  见老阿姨答应,顾毓铮又从包里拿出一张纸,那是秦振国以她为模特画的一张素描画,对五官进行了一些修饰,使人无法认出真人的同时又突出了头上戴的饰品:“阿姨,你把这画竖着放在头花边上,小朋友们看见了,就会更想买了。”

  老阿姨接过来一看:“哟,这画真好看,里面的小姑娘好看,戴上头花就更好看了。”

  交易成功谈妥,搞定了售货摊位,又有了广告纸,就等着明天来看效果了。

  这一晚,顾毓铮做了个梦,一会梦见自己在教室里上课,一会梦见自己在图书馆翻书,一会又梦见自己在实验室里操作,早上起来不禁笑了,看来自己还是不够淡定啊。

  下午午睡起来,花了半个多小时补上昨天耽误的功课,看着时间差不多了,顾毓铮出发去一小门口与耿涛汇合。

  等了一小会儿,糖果摊子前人潮散去,老阿姨看到两人连声招呼:“你们来了,快来吃块糖。”

  顾毓铮打眼一扫摊子,竖着广告纸的位置下面空空荡荡,仅有两三朵看着别别扭扭的头花摆在那儿,她也没说什么,就往老阿姨看去。

  老阿姨递过一把钱:“小朋友,你这头花真好卖,来,这钱你点点,可得收好了。”

  一把一毛的票子,顾毓铮接过来数了,正好45张。

  想过会好卖,没想到会好到这个程度,一天就卖完了。

  抬头一张笑脸,甜甜地开口:“谢谢阿姨。”把钱收进小书包转身作势欲走。

  “唉,等等等等。”老阿姨连忙叫人,“小朋友啊,你问问你家大人,这头花还能不能给多捎点?要是能全放阿姨这里卖,阿姨就少收点,一个头花给你一毛6分钱怎么样?”

  这东西太好卖了,别说小孩子了,就是几个路过的17、8岁的大姑娘也喜欢,这么好的生意可真不能错过了。

  顾毓铮装作疑惑地指了指摊子上那几朵头花:“阿姨这不是有了吗?”

  见小家伙看过来,老阿姨也没什么不好意思,大大方方地拿起一朵:“你那些头花啊,昨天下午就卖了20多个,今天早上还没放学呢,几个小同学就又趁着课间跑出来把剩下的都买光啦,我看不够卖了,昨天晚上就自己在家照着做了几个。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做出来的就是和你拿来的那些不太一样,看着别扭。”

  顾毓铮仔细一打量,还别说,这头花单独看着也算不错了,只是饰品嘛,讲究个花色审美与布料的搭配,设计能力好不好本来就有个比较,而且零碎布头做的东西,在材料选择上就被限制住了,再加上手上的这朵是手工缝制,两相一对比,差距也就出来了。

  之前她就想到过,小饰品生意有一个当时国内普遍存在的弱点,起步低、制作简单,容易被人学走抢占市场。可这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现在会出来做生意的人本来就不多,里面还要除去有门路和钱搞台缝纫机的人。用手缝的线条没有缝纫机的规整,速度也太慢,这竞争力就差了一截。

  只要自己有好的设计,用好的材料,总能领先别人一步。就算最后市场萎缩了也没什么,难不成还靠这东西做一辈子?不过是积累原始资金的手段罢了。

  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给做的不干胶标贴还真不是多此一举,“蝶飞飞”这三个字好听又好记,没多久就在小女孩中间传开了,虽然老阿姨做的头花卖得便宜了两分钱,可有了更好的,有几个人会选“山寨品”?人家还真就认准了“蝶飞飞”了!

  ——————————

  晚上回家,耿霜泠看到女儿从兜里掏出来的钱,惊得眼睛都瞪直了。

  “我是缺你吃还是缺你穿了啊,你胆子怎么就这么大啊!”

  举起的手到底没舍得挥下去。

  女儿养到现在,还一次都没打过呢,可现在这年纪小小的,主意就有那么大,以后怎么得了。

  顾毓铮抱着母亲的大腿连连讨饶:“妈妈,你别生气啊,我错了,真的,我认错。”

  勇于认错,坚决不改说的就是她。

  得,到底是亲生的闺女,孩子还小,还是慢慢教吧。耿霜泠气了一会也就放开了。

  闺女都把生意接回来了,反悔也不好,只能先把这一单做了再说其他。

  再回头看看摆在桌子上的那一把毛票子,她那神经就又紧了起来。

  这钱,来得也太快了吧?

  以前也知道做小生意赚得不少,就是没好好算过,现在心里一计较,2毛钱一个的头花,成本5分钱都不到,赚的有点心虚啊。

  换成顾毓铮就很好理解,到了后世,饰品行业的产品附加值只高不低,就是最简单的红薯做成红薯干都能提上几倍收入,要不然政府为什么要大力提倡产品深加工?

  一天都不到,30个头花,利润最少也有3元钱,自己一个月工资才40呢,如果多做一些,多找几个摊子一起卖……那么……

  要不人都说“虎父无犬子”呢,反过来,这“有其女必有其母”啊,顾毓铮的脑子好使,耿霜泠的脑子也不笨啊。

  这时候的她还没被婆家的糟心事给弄得萎靡不振,对生活还是很有追求的。

  如果可以,单位的班照上,私底下再搞一份兼职,那家里的经济情况就完全大变样了啊。

  那是不是可以多做点……

  设计图在笔记本上还记了一大堆呢,现在也用不太着,光是那众多的蝴蝶结造型就能暂时满足市场了。

  算下材料,黑皮筋和黑发夹去百货公司买上几盒,布头嘛,暂时先去裁缝店里收,先把这第一批货赶出来再说。

  对了,还不能忘了表舅家,闺女说是表舅同意的,这自己还是要亲自去问问比较保险。

  这事情一件件算下来,要做的还真不少。

  顾毓铮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

  原来这才是妈妈的真面目啊,自己还想着怎样既不暴露自己又能说服妈妈答应自己擅自给谈下的生意呢,结果完全不用多费口舌,耿霜泠自己就先想到前面去了。

  果然,千万不要小看任何人,有些人只要被点拨那么一下,就是一个改变的契机。

  第二天还要上班,这天早上起得格外的早,耿霜泠带着女儿先去了秦振国家里,匆匆交谈一番得到确认的消息才终于定下心去了单位。

  下午下班后,她推着借来的自行车往城关区内的裁缝店而去。

  城关镇内两家专做缝补活的摊子就不用去了,能真正裁剪缝衣的也就两家,现在天日也长了,动作快一点,今天应该能把这两家都跑完。

  作者有话要说:  顾毓铮:累死我了,总算把事情都移交给老妈了。

  作者:谁让你还是个小豆丁,我想个符合逻辑的项目有多难……

☆、第13章 扩大规模

  第一家裁缝店的拜访很顺利,耿霜泠以3毛一斤的价格将店里的碎布存货几乎搬空。

  没想到在第二家店里遇上了麻烦。

  裁缝店主王桂香是个心思活络的年轻女人,四年前从乡下嫁到城里,因为找不到工作就东拼西凑找门路买了台缝纫机,在家里开起了裁缝店。

  也不需要什么门面房,就在家门口挂了个“裁缝店”的硬纸牌子就算开张了。

  她的手艺算不上精湛,好在之前大家穿的衣服差不多,要求也不高,多做几次后,那几个款式也就熟练了,这几年下来生意一直比较稳定。

  去年初开始,人们穿的衣服忽然就多了很多变化,不少人来店里询问新款的服装。

  什么上海的,广州的,她一个没出过于水市的乡下女人一下子手忙脚乱起来,还没等她多学会几款新衣服的剪裁,大街上又有了新的衣服摊子。

  这两年物资逐渐充足,做新衣服的人多了,但因为受到成衣生意的冲击,买布去店里裁衣的人却是反倒越来越少,即使少的不多,敏锐的她还是从中嗅到了危机,必须想办法,找点新的进项。

  当耿霜泠上门来表示想要收购店里的库存碎布头的时候,王桂香马上意识到机会来了。

  “我这里布头倒是不少,平时缝缝补补的也要用一些,你买这么多,拿去是做什么用的呀?”她翻捡着墙角的布头,装作随意地探听消息。

  “这点大的料子也就做点边角小东西。”耿霜泠也随口回答。

  小东西?王桂香抬头正好看到跟在后面的顾毓铮,头上戴的头花可不正是昨天就听人在说的“很好看的头花,卖得可快了,好容易抢到一朵呢。”

  当时她就在琢磨了,这东西用自己店里的碎布头也能做呢,是不是也做几个来卖卖看,这么一想,碎布头她就有点不太想卖了。

  看到王桂香神色有变,耿霜泠就知道对方在动心思了,不过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头花又不是能藏得住的东西,对方真要不愿意卖也就算了,总归不过是十几斤的碎布头,重新找路子就是了。

  顾毓铮看着母亲那一副可有可无的淡定样子,有些无奈,这可不是十几斤碎布头的事,看来还是要自己上。

  装出好奇的样子发问:“阿姨,这些布头你还卖吗?还是留着也想做东西来卖?能给我看看你做的东西什么样吗?好不好卖?哦,不对,我应该猜错了,你店里的布头好像也不是很多,要是真做东西卖,哪里够用哦。”

  一连串的问话敲醒了正在犹豫的王桂香。

  在场的两个女人都不是笨的,小孩子或许是随口一问,大人们却听出了不一样的东西。

  王桂香想到,如果自己学着做,就像那些新款式的衣服一样,能不能做好看了另说,自己店里的客人里,小姑娘可不多,想要赚钱就只能自己出去摆摊子,可店还要人守着呢。再一个,店里这点库存做完以后,怎么找布料也是个问题。

  既然这样,那就换个方式。

  短短一分钟,王桂香心念电转间就有了主意。

  “大妹子,我知道你买这些东西肯定是要做什么来卖的,我也不是想和你抢生意,大家都是讨口饭吃,你看我当裁缝也有些年头了,手艺算凑合,我跟着你一起做怎么样?”

  这倒是个新想法,耿霜泠一开始只想着利用点空余时间做出来后放到小摊子上寄卖,算是小打小闹,如果与人合作,那么情况就都不一样了。

  “你想怎么个做法?”

  “看你也是爽快人,我就直说了,我这就有个缝纫机和我这一身手艺,其他打样版、卖货和卖材料的事就靠你了。工钱嘛,你看着给。”

  耿霜泠比起一直在家做裁缝的王桂香确实是多了几分见识,这次也不用女儿暗示,马上想好了。

  她当机立断地先答应下来,至于是不是真能成,可以回家慢慢再想嘛。

  “我这都是小生意,赚的也少,你要一起做也可以,到时候,我出料子和花样子,你就照着做,做完了我再去找人卖,每做成一个给你2分钱,你看怎么样?”

  “成!”王桂香一口答应。

  啥也不用操心,一天随便都能做上百来个,2元的进项够多了。

  她心里也有一本帐,2毛钱的东西,别看材料本身好像不值钱,这中间除去卖货人的收入,剩下跑采购的、跑销路的、搞设计的、甚至是搬运上各个环节都要算进去,2分钱可就不少了,就这个价,估计还是看在她自带缝纫机的份上给的。

  事实也确实是如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