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_分节阅读_第42节
小说作者:核桃有壳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43 KB   上传时间:2017-08-08 12:18:20

  饭吃完了,寒暄也寒暄过了,安国平开始帮秦振国鼓捣天线。他人高手长,没几下子就将阳台外的天线换了个位置,安致远在客厅里对着彩电屏幕观察指挥,不时叫几句:“对对,变好点了,继续!”“不行不行,这次不对又变差了。”

  父子两个通力合作,没一会,就把天线调整好了。

  这个时间段,正好是电视剧播出时间,放的是一部根据古典小说改编的片子。

  秦振国架着眼镜看了一集,等到放片尾曲的时候,发表感想:“和我之前看的书上差不多,改动不大,就是有些礼仪背景道具上,还是有欠缺,还有一些小细节上,也和原文不太一样,更口语化了,还行。”

  这片子的原版小说赵静云也看过,她说:“我觉得这样也挺好,要是全照原版的来,说话上咬文嚼字,就有点不够生活化了,这样接地气。礼仪这块我也觉得不行,太不严谨了。”

  安国平道:“礼仪道具方面确实有欠缺,现在研究这方面的人少,当初不少在这块上有建树的老学者跟着老蒋跑去了湾湾,动/乱时期又有一部分借道香港去了国外,留在国内的少,所以才正要请您这样的大家出山啊。您是做过大事的人,该不会觉得现在做这个是大材小用了吧?”

  秦振国道:“国内正是缺人才的时候,工作不分高低贵贱,我们这些人都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你说这话就是小看我了啊。”

  他顿了顿又道:“今天这片子看起来还行,就是这话本子改编的东西总不是正道吧?我觉得还是多来点《史记》上的历史故事比较好。”

  顾毓铮觉得,舅公这要求是有点过高了。她是见识过后世娱乐产业大爆发时代的人,那时候的片子,技术上、投资上、宣传上比现在是先进多了,但在对待片子的严谨性上,却没法比。现在的片子,还是比较尊重逻辑与现实路线的,就是改编自小说,也尽量尊重了原著,经典一部部地涌现,在现在这样的条件下,算很不容易了。

  八十年代的电视剧,国产片刚兴起不久,两部四大古典名著的成功改编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古典作品改编的风潮,可惜时间尚短大都还未上映。

  湾湾87年才刚解除警戒,他们的故事片还没被内地引进,电视上播放的,除了几个电视台和地方影业公司自己制作电视剧外,就全是港剧的天下。而港剧中,又以85年在内地播放的武侠改编系列为主,一时间在华夏大地掀起不小的侠客片浪潮,这些文艺作品,在秦振国这样的老学者眼里,虽说也算得有趣,但还是有些遗憾,他的想法,文教文教,还是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目标啊。

  顾毓铮道:“舅公,你的说法不对,史记是好,但是对于现在的老百姓来说,曲高和寡,看不懂啦。话本子不错,接地气,看的人才会多啊。”

  “哦。”秦振国受教,“也对,上次你们拍的那个《财神》我看着也不错,故事虽然是编的,但编得有趣,能引起大伙儿共鸣,还有警示意义,那个编剧水平可以。”

  能不可以么?现在的编剧,不是经历过建国时期的文化“大家”,就是正经好大学出来的大学生,这时候的大学号称难于千军万马闯过独木桥。他们学习态度端正,毕业后又经过了千挑万选,很多还带有极高的思想境界,写台词的功力杠杠的,把他们的水平和后世的比,再差都差不到哪去。

  记得她上辈子曾和一个朋友谈论,为什么2010年后很多粗制滥造的古装片大行其道,还有很多观众买账,朋友说了句值得玩味的话:“因为他们没吃过好菜,不知道真正佳肴的味道,当然就对着这点东西也能看得津津有味了。”

  按这说法,想想90年代初两岸三地合作后将会爆发出的一大堆经典制作,再看看它们在二十多年后因各种原因消声灭迹,就觉得,对那个时代的小孩子是很可惜啊。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时代在变,适应时代的东西也在变。也许,在那一代人的心里,她和那位朋友的想法才是跟不上潮流的老古董也说不定呢。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安致远:说我水平差我还可以学习,说我个子矮,我就……我就……我就只能拼命补钙了。泪奔>﹏<

  PS:文教局是以前的叫法,职能么,大家顾名思义,应该能懂的,现在已经不这么叫了。

  关于对现在电视剧的评价,仅代表部分人观点,不能一概而论,有不同意见的请见谅。

  另外,90年代初不全是琼瑶剧的天下,奶奶的作品不好说,其他好作品还是不少的,如《封神榜》《戏说慈禧》《唐明皇》之类,亮点很多。还有每年暑假必放的《新白娘子传奇》是93年开始在内地播放。

☆、第56章

  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这一段时间,是华夏影视业的黄金时期, 这一时间段内, 国人的娱乐需求呈现井喷式暴涨, 广甸给予这个行业的限制还没有后世那么多, 一时间涌现出很多脍炙人口且经久不衰的好片子。

  安国平给秦振国找来不少录像带, 又帮他订了些专业性的电影类杂志, 这一堆庞大的资料库,让秦振国一头扎了进去。

  在老家大院养老的时候,两个老人刚经历过折磨没几年, 从牛棚里出来后,几乎就是孤寡老人了,只想着退休在家,闲时种花弹唱也是看尽繁华归于祥和。

  现在家里有了贴心的晚辈,两老的心情和想法都有了变化。过没多久,秦振国就接受了上影集团的聘请,时不时去译制片部和历史剧筹备处转悠了,也算是寻找到了一展所长、发挥余热的地方。

  顾毓铮和安致远, 也许是两人的表现好,一切按导演要求来,不吵不闹,一点没有其他孩子那么难搞。再加上外形气质上,站在一起还挺登对,于是,一连演了两次金童玉女后, 片子还没上映,上海的影视圈子里已经开始流传出有这么一对金童玉女专业户了。

  由此引发的后果就是,只要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需要出镜的时候,不管戏份多寡,第一时间想到的必定是他们两。好在现在拍的片子还不算多,需要用到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的更是少,最后找上门来的,也就没几个了。

  对于找上门来的,有安致远一起顾毓铮还要顾虑小同桌的想法,单独找她的,她的做法就是能推就推了。当然,偶尔觉得题材有意思,也会接上那么一两部。反正离升初中的考试时间还有一年,她已经在老师那里挂了号,这一年里,可以自己尽情安排了。

  最后一总结,就算是她推了一些,零零散散的,竟然也演了好多个角色。

  相比顾毓铮,安致远的业务就更繁忙了。他对演戏的劲头可比顾毓铮高多了。他学习成绩好,安国平又随着他的兴趣来,接的戏就难免多了点,一开始几乎是赶着场地奔赴各剧组。

  与顾毓铮的主走文艺路线不同,安致远小同学还开辟出另一条道,他会武术啊,现在正是功夫片大热的时候,小打星什么的,更加难得。

  只是这样一来,难免就要和顾毓铮分开拍戏了,自己一个人出去拍了两次以后,小安同学不乐意了。剧组里就他一个孩子,好孤单啊,有点不想拍了怎么办?

  大人也觉得很麻烦。孩子拍戏,必须有一个亲人跟着,安爸安妈哪一个是有时间的人?于是,不知不觉的,他也收心了。

  就这么来来去去,时间很快又在指缝间溜走,两人等来了升学考试。

  考试什么的,对这两个人来说,那就是走个过场,对教育部门的规章制度有个交代就成,于是,很顺利的,在距离初次演戏一年后的9月,他们成功进入了初中部。

  初中部的实验班和小学不一样。小学是将跳了级后,程度在四、五、六年级段的孩子全放在一个班里,等学完了就直接参加当年的升初中考试。而初中教学才3年,学的内容又多,跳上一级差的也不过是复习的时间,所以,只有刚上的第一年才在实验班里,抓紧把初一初二的知识点学完,第二年就直接跳到初三和普通学生一起准备中考或是到时候直接申请去少年班。

  这个实验班相比普通班动辄60、70的人数还是一样的少,20多个人里,有生面孔,也有熟面孔。

  石娇娇和吴志宇不出意外,也在其中。排除他们故意等顾毓铮的因素,两人当初进小学部的实验班就是走了点小后门的,学习进度与其他同班同学比稍微差了一点。

  对于两人的家长来说,早一年毕业远不如多认识些优秀的同学建立自己的人脉更重要,当初会同意让他们进实验班也正是这个意思。于是一商量,多呆一年,基础还能打得牢固一些,那就再等着和顾毓铮一起考试吧。

  至于张木昕,他已经跟着其他进度快的同学一起,从实验班里结业出去了。

  初中部里的知识,对顾毓铮来说,不是问题,她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复习下知识点就差不多了,剩下的照样按着自己的步调去学习额外的东西。

  安致远也学得很轻松。他一边学一边玩,考试还照样次次拿第一。实验班的学生学习能力都不是吹出来的,他们面对比自己强的学生没几个能服气,于是羡慕的同时,一个个都暂时放下了手边的课余爱好,跟打了氨基酸类补品一样,嗷嗷嗷地抓紧学习争第一,这突如其来的勤奋劲让班主任伍老师都小小感叹了下。

  大家在心里把安致远当目标,安小同学自己却觉得自己这点成绩不值一提。

  他的认知里,学习就是按部就班把课本一本本看完,习题一遍遍做好就是了。至于剩下的时间,该玩还是玩。他哪里会想到,虽然他和大家一样都是看课本、做习题,但他的速度是别人的好几倍啊,做的时候又特别集中注意力,别人做一本,他要做三本,再加上他那超强的举一反三的本事,想要追上……于是没多久,那股突然就高涨起来的劲头就又平静下来。

  和学神比赛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对,在顾毓铮的眼里,小安同学已经超越学霸,成为学神级别了。她自己就是学霸,现在能够和安致远成绩持平是因为还有重生因素的加持,自己的小同桌可是实实在在的天然货。想来,前世就算没有自己的存在来影响他,他之后的成就也不会差。

  至于这一世嘛,亲爱的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将来应该只会更好吧。

  上了初中,开了很多新的课程,英语、物理、自然、地理、历史,都开了,最让人惊喜的是,教英语的老师,竟然是一个外国人!

  顾毓铮没想到,实验中学那么先进,竟然连外教都给请来了。

  整个八十年代,国家都在向世界推广华夏,一方面大力地进行招商引资,一方面不断公派人员出国留学和进行考察活动,积极地为融入地球大家庭而努力。

  这个时期的国内,外国人不少。除了其他国家公派过来的,还有不少民间人士,进行商务活动、文化交流的都很多。在很多外国人眼中,这是一个神秘的东方国度,拥有难以言说的魅力,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因为仰慕华夏文化而就在此落地生根的。

  当然了,事情都是双面的,就如没有悠久文明历史的西方人仰慕几千年文明古国一样,这时候的很多华夏人对于有着不同文化的西方人也一样充满兴趣。

  听说国外很先进发达?听说国外遍地是黄金?听说外国人来国内开公司还能有很多政府优惠?啊呀,听说就连外国的月亮都比华夏的要圆呐!

  一时间,出现在街头的外国人几乎都能成为焦点,也就是在燕京、上海、南方特区这样的大城市,见得多了,又维持着一点本地人的矜持,才没有贸贸然地对这些肤色、发色都各不相同的老外进行围观。

  但就是这样,在每一个有外国人出现的场合,偷偷议论的人是怎么都不可能消失的。

  成年人尚且这样,小孩子就更是不可能保持平静了。这位外教第一次来给顾毓铮上课的时候,同学们便一个个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这些孩子里,不乏有在外面见过外国人的,也有在书上看到过关于外国人的介绍的,可是,当有一天,这么一个外国人和自己面对面地上课,这种感情,真是太难形容了。

  这位名叫克里斯蒂的女外教个子高挑,体型十分削瘦。也许真如很多人说的那样,外国人不耐老,明明还要1年才到30的年龄,看起来要老得多。

  克里斯蒂虽然长得没有想象中漂亮,人却十分健谈风趣,难得的是,中文还说得很不错。她一上来,就先讲了个故乡的小故事,挑起了同学极大兴趣。

  在她的自我介绍里,她是一个来自日不落国的爱好自由与旅行的姑娘,因为太喜欢中国文化了,所以就跑过来了,然后一来,就不想走了,于是,拿着在日不落国的职业认证文件,成为了一名语言老师,她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工作,与更多的华夏人交流,相互介绍自己的国家。

  这真是个……一言难尽的姑娘。顾毓铮想,不都说日不落国专出老古板吗?这么潇洒的姑娘好可爱。

  老师自我介绍完了,接下来就该是学生的自我介绍。

  这种事情,同学们是驾轻就熟,因为他们班的特色,大家的水平都不错,小小一段介绍都讲得和小故事一样精彩,放到后世,妥妥能刷出一个话题:#我的同学都是段子手#

  轮到顾毓铮,她自认已经过了飞扬跳脱的年纪,只是老老实实把自己的名字班级一报就想坐下休息,哪知她刚要坐下,克里斯蒂忽然一声尖叫,紧接着一串英语脱口而出。

  顾毓铮前世英语学得不错,这一世又跟着秦家二老学了这么久外语,自然能听懂:“天啊!你竟然是顾!那个顾,哦,我的小天使,我竟然看到了活生生的顾!”

  克里斯蒂的尖叫引起全班一阵侧目,顾毓铮不知道在座的同学里有没有人能和她一样听懂英语,她虽然不明白自己让克里斯蒂发现了什么,但她清楚,如果再不阻止,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很可能会是她不想看到的。

  于是,顾毓铮忽然从座位上跑出来,冲到克里斯蒂的面前,将还保持站立的她往讲台旁的椅子上按,一边按一边大声问:“老师,您不舒服吗?赶紧坐下休息会。”对方一时失察,还真就被按下了,顾毓铮又赶紧偷偷在她耳边用英语小声说:这是秘密,保持安静。

  这话重复说了两遍,熟悉的母语让克里斯蒂安静下来,她一看顾毓铮满脸郑重又担心地看着她,脑子也立刻清醒过来,她抱歉地笑笑,转身泰然自若地说:“哦,我没事,只是看到你太激动了。同学们不要紧张,这是我们日不落国人看到可爱的像天使一样的姑娘时候的特殊表达方式哦。”

  同学们集体黑线:你们日不落国的人真是太奇怪了,还以为是发羊癫疯了呢。

  顾毓铮也无语,欺负大家不了解日不落国吗?克里斯蒂老师,您真有急智。

  安致远疑惑地看看顾毓铮,又看看克里斯蒂老师,总觉得哪里不对?

  所有人都自我介绍完,克里斯蒂拍拍手,又应大家的要求说了些国外的趣事,这中间,顾毓铮感保证,她绝对看了自己不下20次。

  这一点,安致远也发现了。可怜的他,因为跳级,即使是上了初中也没到男孩子身高快速发育的时期,所以他继续幸运地利用身高优势(?)和顾毓铮做起了同桌。

  看到女外教奇怪的反应,他小声问顾毓铮:“这人为什么老看你?太奇怪了。”

  顾毓铮挑挑眉,也小声回答:“不知道,一会没人的时候去问就好了。”

  这一堂课,除了顾毓铮和安致远满肚子疑惑,其他同学都过得兴致盎然,毕竟,在这个年代的华夏,可不是谁都能有幸听到老外给自己讲故事呢。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克里斯蒂终于离开了教室,临走前,她特意走过顾毓铮的位置旁边,冲她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顾毓铮:这种满满都是“我们有个共同的小秘密,我等着你哦”的眨眼到底算个什么事啊,摔!

☆、第57章

  高中部的教学楼和教师办公楼是连在一起的,两栋楼的走廊在楼梯口处相接, 中午放学的时候, 顾毓铮刚要迈下台阶, 克里斯蒂就从紧挨着楼梯口的第一间教师办公室里追了出来。

  外教负责的班级少, 她的时间很空闲, 一直就守在那里等着呢。

  顾毓铮无奈, 大中午的,她还赶着回家吃午饭呢。要是被这外国人缠上,说不定连午休时间都要泡汤。可是这个不安定因素又不能不管, 谁知道她到底发的什么神经。

  安致远道:“老师,我们边走边说好吗?堵在这个地方,同学们会不方便的。”

  克里斯蒂环视周围,果然一大群孩子都往他们投来好奇的目光,她赶紧带着两人下楼,边走还边道歉。

  顾毓铮道:“老师,您就别再说sorry了,我已经知道您的意思了, 您就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吧,看见我怎么就那么激动呢?”

  提起这个,克里斯蒂又是满脸兴奋,叽叽喳喳就说开了。

  原来,事情很简单。克里斯蒂很喜欢华夏文化,在她自己老家的时候,她就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了很多与华夏有关的资料与物品。而想要了解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国度, 最快的,还是通过书籍、照片、影视作品等手段了。于是,她将目标瞄向了欧罗巴洲的各大影展。

  前文说过,八十年代是华夏全力融入世界的时期,当时的人们最骄傲的一点就是拥有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悠久文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名头被拎出来一遍又一遍。

  幸运的是,当时的西方世界对这一点还十分买账,并且对华夏的影视文化兴趣颇浓。特别是高卢国的嘎嘎电影节,自从华夏影片参赛以来,陆续给了不少奖项。相关部门尝到了甜头,自然更加卖力地选送影片参展。

  顾毓铮最早参演的那部电影虽说达不到参与主竞赛单元的评选水平,但参加会外市场展还是绰绰有余的,于是,这部片子就这么来到了专挑华夏专题的克里斯蒂的眼前。

  要说起来,顾毓铮是没想过自己会在现实中暴露小演员身份的。她在片子里的形象和真人很不一样。这时候的影响技术没有达到高清,她化完妆后,婴儿肥的脸颊和面色、发型等等变化都很大,再加上片子里那小可怜的形象与之现实中每天都自信满满阳光开朗的样子完全是天差地别,一般人真不会将两者联想到一起。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麻烦,她在演员参演表上的名字是特意取了个艺名的,只是保持了姓氏不变。

  克里斯蒂能在顾毓铮介绍完名字后将她认出来,除去将影片重复看了很多遍这一点外,还要归因于她外国人的身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