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_分节阅读_第41节
小说作者:核桃有壳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43 KB   上传时间:2017-08-08 12:18:20

  穿过黄包车排出来的队伍,外面果然停着一大排整齐的自行车。

  赵静云等着顾勇军取车放行李的空档,说道:“车站整个都大变样了啊, 队伍连着队伍的,不用人挤人不说,看着心里就清爽。”

  顾勇军接话:“都是安书记的功劳,除了车站,医院啊、各大路口啊,现在都变得整齐了,他可是对秩序问题下了具体要求的。”

  他指指斜前方那栋刚刚启用的3层大楼:“去年国庆我们才谈过改造自由市场的事,我回来和他一说,他就去搞什么调研了,年底的时候市里就立项了。春节假期结束,你们回上海以后,那边就动工了。那楼啊,盖起来真是快,3个多月盖好,又晾了一个月,你们来之前,刚刚重新启用。”

  顾毓铮闻言朝原先自由市场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一幢占地挺大的楼房。

  楼盖得快不稀奇,这边本来就是空地,让摆摊的人临时换个地方,等楼盖起来再搬回来就成,关键是市里能这么快就把这事给办下来,那效率确实不低。

  赵静云抬头看了几眼,模糊一片:“我眼神不好,你说说,那楼里现在怎么样了?”

  “一楼是框架结构的大厅,全部划成一个个摊位,我去看过一次,足足有500个位置。二楼是市里的日报社,三楼给了市招待所。”

  秦振国道:“这么大的占地,花了不少钱吧,我看市里变化这么大,用钱的地方多,市里财政撑得住?”

  顾勇军道:“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好像是说,市里出了一部分,那块地原先属于XX村的,那村老早被城区扩大给连上了,他们把地拿出来,市里就算他们也占了一部分,后来霜泠出了一点钱,本来说是捐给市里的,但安书记说,不能白拿老百姓的,就也给她算占了一小股,其他办厂子的大小老板有样学样,也占了一点点,钱就够了。安书记的意思,收回来的房租,按所占比例给大家分红。”

  秦振国点点头:“他这办法倒是聪明,要是都按这么来,城市建设起来了,市里财政压力也减轻了,关键让人民群众都参于到家乡的建设中来,凝聚力也能提高,就是这个政策上,这么来不会出问题吗?”

  “这我也不清楚,不过邓公不是说了,改/革要大胆一点,勇于试验么,大家都觉得这样挺好,那应该就没关系。”

  赵静云道:“我看着安家那两兄弟行事都一向有章法,安书记既然敢做,心里自然是有数的,你们就别想那么多了。”

  顾勇军道:“是啊,我们市发展的越来越好了,可见他的做法对老百姓是真正有利的。你看看,大街上人都多了不少。现在人的心思也活了,周边的乡镇、农村里,不少人都跑城里来找活干,打临工的,摆小摊的,还有些厂子专门下去招工,对了,隔壁市的听说我们这发展的好,竟然都有人过来呢。”

  秦振国感叹:“当老百姓的,谁不想自己日子过得好点,能真为他们办实事,安国生这书记就算没当错。对了,他来于水,快3年了吧?”

  “是啊,今年正好第三年。我们上次见面,还听他说,现在城市发展好,人口越来越多,城区范围也在不停扩大,想要更进一步发展,交通是大问题,他想要在今年任期结束前,把车站搬迁的事情确定下来,算是给在于水的这段工作来个善始善终。”

  听着大人们的谈论,顾毓铮的心情格外平静,她已经不复刚重生时看到记忆中的街道时那么激动了。现在的于水市,一如前世般顺着改/革的春风蓬勃发展,与之前不同的是,因为她这只小蝴蝶的翅膀扇动,这一次的发展,变化得更快。

  她从包里掏出相机,不停按动快门,记录下这个城市的变迁。这一世,她不再如当初那般懵懵懂懂,能够重新体验与这个生她养她的城市一起成长的感觉,甚至是亲身参与进去,是一件幸运的事。

  几人一路走一路聊,沿途看看城市这半年来的变化,心中都是感慨不已,一时也没觉得累,竟然真的就靠着两条腿一路到了秦家。

  秦家的小院已经被顾勇军提前收拾过了,在三人洗漱的时间里,他将灶上温着清粥小菜端上桌:“先吃点清淡的填填肚子,休息一下,晚上我们再吃顿好的。”又问女儿,“一会你是跟爸爸回家还是在舅公舅婆这睡?”

  顾毓铮精神头还不错,她眼珠子一转:“跑来跑去好麻烦,我就睡这里好了,醒来就可以吃爸爸做的好菜了。”

  顾勇军点点头:“那你赶紧睡,等下起来吃完东西,咱们还要去看你外婆。”

  三人休息过后又饱餐一顿,赵静云从带来的行李里拿出一个大包:“这些是在囡囡拍戏的地方买的一些当地特产,你拿去给她外婆舅舅们分了,我们两个年纪大,有点累,今天就先不过去了。霜泠的车是今天半夜到,你要记得去接啊。”

  顾勇军点头表示知道。这次顾毓铮和秦家二老是直接从小镇过来的,耿霜泠生意上还有点事没忙完,之前打电话时就说各走各的,结果她见女心切,还是买了最近的一趟车,正好赶在同一天,就是到站时间太晚。

  去了四合院,全家人济济一堂,老早等着了。

  要说八十年代有很多不方便的,但有些东西又是后世比不了的。单就这看重亲情一事上,好的家庭是真的好。顾勇军知道女儿要回来,他想着岳母对这个外孙女也是挂念的,买菜的时候就拐了个弯过来通知了,耿外婆立马把消息散布出去,这不,等顾毓铮到的时候,除了不在市里住的几个,本市的舅舅舅妈表哥表姐全在。

  耿外婆拉着外孙女一阵嘘寒问暖,外公也乐呵呵地不时问上两句,完了又是几个舅舅轮流训话,虽然都是老生常谈,每次放假回来的第一天都要过这么一遭,但每体验一次,心里总感觉慰贴的很。

  顾毓铮对着老人一顿撒娇,又让爸爸当着大家的面把礼物给分了,都是些吃的,大人们嘴上客气,心里也觉得舒服。东西不一定值钱,但能记得给他们带,就是把人记在心上了,这个外甥女没白疼。

  顾毓铮出去演戏的事暂时没有告诉家里人,片子离上映还早着,现在就说,总感觉有炫耀的成分,这次晚回来一个月对家里人说的理由是跟着秦家二老出去旅游了。

  耿外婆老话重提,对顾毓铮道:“舅公舅婆对你是真上心,以后长大了也要好好孝顺他们啊。”

  顾毓铮一个劲点头,这个不用说她也会做到。人和人相交,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这边大人们聊完,家里的孩子们又开始闹成一团了,现在耿涛也上了高中,开学就是高二了,再过一年就该面对高考了,他信心满满地道:“我成绩好着呢,到时候不是考燕京去,就是考上海去,你们就等着看吧。”

  顾勇军听了,道:“加把劲,到时候,你考去了上海,有你小姑姑在,你想住家里就住家里,想住学校也没关系,休息天来家里改善伙食,平时有事也能找你小姑姑。”

  耿涛道:“那我去燕京呢?”

  顾勇军脑子一向是走直线的,燕京好像没有亲戚啊,他答不上来了。

  顾毓铮接话:“你要是去了燕京,我让我妈妈把分店也开到燕京去,到时候咱们在燕京也搞套房子,让你蹭住。”

  全家人都笑了,小舅笑话她:“小丫头口气不小啊。”

  三舅道:“我看是钱壮人胆,她开始学会财大气粗了。不过啊,别说到时候你妈有没有本事把店开过去了,就是真做到了,那也是你妈妈的能耐,你别拿着你妈的钱摆阔啊。”

  顾毓铮抬头挺胸:“我不拿我妈妈的钱摆阔,我是借,等我以后能赚钱了,我全还回去。”

  顾勇军摸摸女儿的头,把她往自己旁边的椅子上按:“小孩子家家,消停点,等你真赚了钱再说吧。”

  顾毓铮吐吐舌头,回到家好像真的有点兴奋过头了,话说的有些张狂了,话说回来,这次回家,还真有点衣锦还乡的感觉啊。她在心里默默盘算,自己好像也拍了三部戏了,不知道工资开了多少啊?好像还真没多少,唉,这时候的演员真不好当,除了名气大一点,又累又没什么钱……

  几个舅妈看着小姑子家的孩子说话,一时心里也是各有心思。

  和耿霜泠情同姐妹的小舅妈刘亚男就不说了,大舅妈一向把耿霜泠当女儿养,自己儿子也出息,看到他们家过得好,只有高兴的分。三舅妈也觉得开心,刚才顾勇军和顾毓铮都是在给他们家孩子说话,虽说不想着图小姑子家什么,到时候儿子真要考得出去了,也是有好处的事。四舅妈脾气平和,小姑子家不管过得好还是不好,她都是那个态度,一家亲戚处着,总是希望都能越过越好的。就连一向事多的五舅妈,看着女儿耿姿与顾毓铮相亲相爱靠在一起的身影,也是笑容满面。

  这也是人性,她只是私心重了点,本来就也算不上坏心。之前看耿霜泠条件比她好,她偶尔还要犯犯红眼病,出去外面挑几句嘴。听说表舅收了小姑子的女儿当学生,她又埋怨婆婆偏心,现在嘛,耿霜泠的条件比她家好得太多,差距拉得更大之后,她的嫉妒心反倒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与有荣焉啊。

  反正比也比不过,还折腾个什么?都是自家人,小姑子好了,自己还能沾光,实在没必要出头讨人嫌。她只是冲着女儿大声道:“听见没,你涛哥哥要考到燕京和上海去,你也马上要上高中了,再过几年高考,你也给我考燕京上海去!”

  从四合院回来,天色已经很晚了,顾勇军将女儿带回家像个老妈子一样伺候着洗漱睡觉,自己转身又去车站接老婆去了。

  顾毓铮看着爸爸虽然忙碌但满脸笑容的脸,把头蒙在被子里偷偷笑开了。

  接下来的日子,又是一阵走马灯似的转,余下的时间不是和表哥表姐们聚聚,就是去大院里找来过假期的小伙伴玩闹,每次放假回来都是这一套,她虽然讨厌被晒黑,但朋友间那么久没见面,仅剩的这点时间舍不得放弃啊。

  到底是保持白白的小脸重要还是友情重要,这是个问题。

  一个月时间在忙碌中很快过去,转眼,又要开学回上海了,刚进家门,屁股都没坐稳,吴莉佳又上门了。

  一进门,她就叫唤开了:“秦叔叔赵阿姨,你们可回来了。”

  秦振国和赵静云打趣:“老吴家的这个小丫头,做事怎么越来越像咱们家囡囡了。”

  赵静云也笑:“我看不是像咱们家囡囡,是和咱们囡囡倒过来了。囡囡也没她那心急样的。”

  吴莉佳往客厅的椅子上一摊:“哎呦,这都快9月了,天气还这么热,我等您二老好辛苦啊。您是不知道,自从他们知道我和您一家关系好以后,真是一拨拨的找过来,我都快成秦家的联络员了。”

  耿霜泠奇怪:“这都怎么了?以前也不见谁来找啊?”

  “还不是这次拍财神你们露的那一手。”吴莉佳坐正身子解释,“现在圈子里都传,您这是风水宝地,两位老的知识渊博,两个小的出类拔萃,特别是古装剧的组,都想来找您当顾问呢。”

☆、第55章

  吴莉佳的话让二老意外,两个小的连拍了两部戏, 被人知道不奇怪, 自己不过是在剧组里随便说了些话, 怎么就被人惦记上了呢?话说回来, 最近拍的片子好像有点多啊, 还都连在一块了, 现在的电视频道都没几个,播放得过来吗?

  这么想着,话就问了出来。

  吴莉佳道:“在秦叔叔您看来, 不过是随便提点了几句,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那就是大学问啦。再说,除了华夏历史,您还有过留洋的经历,他们一打听,都说您是学贯中西,我们上影还有译制片部, 那边虽说集中了一批留过洋的老学者,但人才总是不嫌多的啊。他们的领导对您也是求贤若渴呢。今天我来就是打个头阵,过没两天啊,我看就该领导上门了。”

  至于最近连续拍片的事,她也给出了解释:“我小的时候国家穷成那样,风气又是那个样子,能拍几部片子?就是拍出来的电影, 也都是抗战爱国题材。后来不是恢复高考了么,技术什么的都加快发展了,彩色电视机也搞出来了,这拍片的速度自然就加快了。再加上拍了几部引起老百姓强烈反响的好片子,文教部的领导能不越发重视起来?像前年放的《西游记》,拍的时候还要从门缝里抠钱,到了去年放的那个《红楼梦》,那是为了拍片子连园子都给盖上了。我看啊,接下来的日子,片子只会越拍越多,这电视频道也会越来越多。拍片子不比买菜,从筹备到上映,时间长着呢,等到现在这一轮拍的片子播出,频道估计又能多好几个了。”

  秦振国点点头:“行了,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不过我平时看的电视电影不多,对这方面还不太了解,等我先看看再说。”

  意思传达到了就行,吴莉佳也不多说其他:“那你们先休息,我就不多打扰啦。”

  等吴莉佳一走,秦振国就忙活开了。他为人处世上挺能跟得上时代,但在做学问一途还是保有旧时文人严谨的作风的,既然决定考虑给影视部门当顾问的事,就一定要先了解下这个行业的具体资料,这第一步嘛,就是把家里的电视机打开。

  二老年纪大了,看电视对他们来说眼睛不舒服,平时的消遣都是以听广播和老式留声机里的戏曲唱片为主。安国平搬来的这台彩电,主要都是两孩子用来看动画片,这次说要看电视,顾毓铮连忙跑过去打开了,可是调来调去,上面显示的都是雪花片,好容易搜到一个频道吧,也是晃来晃去看不清楚。

  秦振国问:“这是怎么了?咋看啊?”

  赵静云学过机械,虽说没接触过电子信息技术,总还有个大概的概念,她道:“我看是信号接收的问题吧,之前安国平过来的时候好像摆弄过什么天线?”

  想了想,她使唤顾毓铮:“赶紧去你安叔叔家跑一趟,他要是有空,就过来帮我们弄下这玩意。”

  顾毓铮跑到安家的时候,安国平自然是不在家的,但安致远在,他见了同桌,果断给自家老爹留了张纸条,就跟着顾毓铮去秦家了。

  一边走还一边说:“你看你,非要等到快开学了才回来,我都要无聊死了。莉佳阿姨还和我说了,又有一个剧组想找我们两呢,不过你不在,我就没接。”

  顾毓铮道:“你干嘛不接,想去就去啊,这种事你自己一个人做不了吗?”

  安致远连连摇头:“不去不去,我一个人去有什么意思啊,才不去呢。”

  顾毓铮怒其不争:“你好赖也算个小天才了,学校考试次次第一,怎么做点事还要人陪,有点出息好不好。”

  安致远也怒:“有好事都想着你,你还和我摆脸色,有没有同桌情了?”

  好吧,顾毓铮认错,眼前这个小同桌确实是很有爱的,是自己一时疏忽,又对他高要求了。脑子再怎么聪明,他现在都还是个十岁刚出头的小孩子啊,能做到现在这样,比后世那些跳脱的中学生已经好多了。

  到了秦家,安致远对着闪着雪花片的彩电,摆出一副专家的架势,上去就摇天线。

  这时候的彩电,除了要调接受频率外,信号好不好,除了天气因素,剩下的就全靠天线。天线按在彩电的顶上,两根可以伸缩的小铁棒,被安致远的小手掰来掰去,不停变换着方向。

  随着天线的摆动,果然之前闪着雪花片还不停晃动的屏幕看起来好了很多,秦振国戴上老花镜,看着画面一会清楚一会模糊,对赵静云道:“致远不错啊,别看年纪小,这方面可比我们两个老古董要懂得多。”

  赵静云道:“咱们老啦,以后的天下就是这些祖国的小花骨朵的了,不比我们懂得多就要出问题了。”

  这边还在变着花样夸孩子,那边安致远垂头丧气地道:“没办法了,信号还是不好,最多就是这样了。”

  顾毓铮一看,虽然声音可以听清楚了,但屏幕还是有点花,不时就抖动一下,还有点沙沙沙的杂音,这可不能看,眼睛会越看越差的。

  她道:“原来你的水平也就这样了啊,还是赶紧多看看书吧,我看啊,拍戏什么的,也不要想了,浪费你学习的时间。”

  她这么说安致远,小安同学也不生气,同桌没说错啊,这个确实是自己本事不到家,他回忆了下:“我知道了,这里的天线没办法了,屋外还有一架天线!”

  他刷刷就往二楼跑,记得上次爸爸来的时候,是把天线架在二楼阳台的。

  赵静云赶紧拦住他:“上面的天线是挂在阳台外的,你个子小,还是省了这力气,等你爸爸回来再说吧,我们不急。”

  这次安致远委屈了:“赵奶奶,我个子不算小了,同年纪里的,我算高了,而且,爸爸说我还没到长个的时候呢。”

  “对!对!”赵静云赶紧说,“是赵奶奶说错话了,咱们致远不矮,只是时候没到,所以你先不急着去弄天线啊,等你长大了就好了,现在这种活就交给你爸爸吧。”

  小安同学很好哄,两句话,毛就被抚平了,顾毓铮看着他的样子,一手环胸,一手摸着自己的下巴,心里琢磨:“这孩子心肠软,脾气又好,一哄就顺,到了外面,会不会被人骗啊?”

  她却不想想,安致远小同学又不是傻,能把他哄住,那前提也必须是他有感情且信任的人啊。

  正想着,赵静云眼睛向她瞪来:“你那摆的什么姿势?像个小瘪三,我什么时候教过你这样了?赶紧给我把手放下来!吃的东西都摆桌上了,你和致远洗洗手,过去吃去。”

  晚上,过了吃晚饭的时间,安国平回家见了纸条就来了,一进门,就见自家儿子正坐在餐桌前努力扒着饭。

  赵静云招呼他:“你可算来了,本来打算等你一起开饭的,结果这么晚还没来,怕孩子饿着,就让他们先吃了。”

  安国平接过碗筷在儿子身边坐下,看着儿子埋头苦吃的样,好笑地拿筷子头敲了下儿子的后脑勺:“小猪一样,赵奶奶一回来,你吃饭都香了是吧?是不是嫌爸爸做的不好吃啊?”

  安致远抬头看自家老爹,嘴巴里还塞得鼓鼓囊囊,他嚼了嚼咽下后才回答:“你什么时候不让我饿着肚子等你,我就不嫌弃你了。”

  这话说的,正中立志当个好爸爸的安国平的膝盖。他苦笑着对二老道:“这个我现在还真做不到,只能辛苦两位了。”

  秦振国摇摇头:“你们都是正当壮年,要为事业打拼的时候,有些地方照顾不到孩子也是情有可原的,你这爸爸做得还算不错,尽力就是了。别说你,就是我们家霜泠,都住一个屋檐下呢,也常常是忙得不见人。”

  安国平道:“我和霜泠妹子不一样,她是因为有您二老这样的后盾在,才能专心在外面打拼,现在,我不也托了您二位的福?有你们一家在,我可是省心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十年代学霸重生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