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嫡妻不贤_分节阅读_第30节
小说作者:温凉盏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49 KB   上传时间:2017-09-08 12:34:07

  她只是拿出了四人以及四人子女的身契。

  见了这东西,无论心里有再多想法,四人也不敢说什么了。

  待把四人打发了,宜生又吩咐红绡告诫了一番院子里的其他下人,说的无非也就是些好好做事,看紧院门别乱放进人的话,只不过,这个不能“乱放进入”的人,是包括沈承宣在内的所有人。

  做完了这些,宜生才有了些安全感。

  但也只是一些。

  能用的人太少,自己的力量太弱,在这个伯府里,她甚至连自己都无法完全保护,要如何才能给七月建筑一个坚强的堡垒?

  如果可以,真的想带七月离开这里……

  但也只是想想而已。

  现在的她,太弱了。

  而若是想带七月走,那么她面对的,将不止是威远伯府,更是整个阶层,整个皇朝,甚至整个时代。

  敌人巨大地令人望而生畏。

  所以,只能依旧待在伯府,在有限的范围内,为七月营造最好的环境。

  宜生在纸上写写画画,一边写一边想着。起码,得先赚些钱。而她目前能想到的,自己也轻易就能做到的,似乎也就这一种了……宜生看着自己笔下的故事,脸颊都不禁有些发烧。

  她可从来没想过,自己竟然有靠写话本子赚钱的一天。

  而且,现在还连一枚铜板都没赚到呢。

  ***

  话本子赚钱大业先放到一边,在七月的生日宴之前,宜生又出了一次门,这次是带着七月,不逛街也不访友,而是,回娘家。

  以往宜生差不多每隔半个月就回一次渠府,而如今距离上一次回去,宜生虽不记得,红绡却记得清楚,“少夫人,您都快一个月未回过渠府了呢。”

  宜生点了点头,“那今儿就回去。”

  红绡便欢欢喜喜地开始收拾东西。这倒不是说红绡多喜欢渠府,只是她难得出府,以致于每次出府就难免像是过节一样。

  而且,相比别的地方,渠府还算不错的去处了,起码是少夫人的娘家。

  收拾好东西,宜生便带了七月,以及红绡绿袖两个丫头出了府。依旧是坐了曹升赶的马车,车声辚辚中,绕过半个京城,渠府再度出现在眼前,看着那熟悉的宅院,宜生却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可不是隔世么?对她来说,这就是隔了一世啊。

  父亲,哥哥,都是她隔世的亲人。

  “哎呀,大小姐回来了!”到了渠府门口,守门的大爷见了宜生,皱纹纵横的老脸笑地褶皱更深,马上拍了把身边的小厮,让小厮去报。

  “耿爷。”宜生笑着朝老人颔首。

  这是渠府的老奴,原本是宜生母亲的陪房,说是陪房,却又不同一般的下人,跟宜生的母亲关系很是亲厚。后来母亲去世,耿爷和耿奶也老了,宜生父亲念着旧情,不让老两口再操劳,两人却闲不住,又担了看大门的差事。

  “哎,大小姐!“耿爷响亮地应了一声,虽然年纪大了,嗓门倒还洪亮,“大小姐这次怎么隔了这么久才来?我家那老婆子昨儿还念叨呢,说做了红枣糕,结果莹小姐不喜欢吃,要是大小姐在这儿,肯定馋地流口水了,还有小小姐也喜欢吃……”耿爷说着,又探头看车子里,“小小姐可来了?”

  宜生笑着,转身将已经在路上睡着了的七月抱了出来。

  一见七月,耿爷脸上的笑更浓了:“哎,小小姐这可人疼的,要是夫人还在,不知有多喜欢。”

  宜生又点了点头,心里却有了些酸涩。

  耿爷年纪大,有些称呼已经改不过来,因此听着就有些乱。唤她大小姐,自然还是按她当时在渠府做姑娘时的叫法,小小姐是七月,则是顺着她的这个大小姐而来。

  至于莹小姐,则才是如今渠府正儿八经的大小姐,也就是宜生哥哥的长女。

  至于最后一个夫人,却是指宜生的生母,而不是渠府如今的当家夫人,宜生的继母崔氏。

  在门前与耿爷寒暄了一会儿,便很快有人引着宜生进了府。

  不过,时辰还早,父亲哥哥都还在翰林院未回,接待宜生的,是继母崔氏和大嫂梁氏。

  ☆、34|30.1

  宜生的父亲渠易崧有二子儿女,恰好是原配和继室各生了一儿一女。原配所出的是渠明夷和宜生,继室崔氏所出的是渠明齐和渠安生,只不过崔氏是先生了女儿渠安生,隔了几年才又生了儿子渠明齐。

  如今渠家四个子女中,包括宜生在内的前面三人都已成家,只有十九岁的老幺渠明齐还未婚,且还在进学。

  宜生来地不早不晚,渠家的男人们都还没回来,因此只有女人来接待宜生。

  继母崔氏是个四十多岁的妇人,杏核眼,圆脸盘,这样的长相显得年轻,崔氏与媳妇梁氏站在一处,若只看脸,竟像是同辈人。只是她梳了个暮气沉沉的发髻,身上穿的是蟹壳青的妆花褙子,看上去便又显得老成稳重了些。

  梁氏说是崔氏的媳妇,但不过比崔氏小了十岁。她长相平平,但面相端庄,看上去颇为可亲。许是为了与婆婆显出辈分儿差距来,她格外爱穿颜色鲜亮的,如今日便是穿了松花色袄衫下配桃红色马面裙,衬得她那平凡的面目倒有了几分颜色。

  宜生和婆媳俩在花厅里说话,七月也揉揉眼睛醒了过来。

  梁氏上下打量了下七月,然后便笑着将七月夸了一通:“……七月真是越长越漂亮了,往日只觉着是个漂亮的奶娃娃,如今眉眼一长开,啧啧,真真是个美人胚子!”

  说着,梁氏笑容可掬地朝七月招了招手:“七月,来,让舅妈好好瞧瞧,这小脸儿怎么能长得这么好看呢?”

  七月虽醒了,却依旧还有些睡意,窝在宜生怀里一动不动,目光显得呆呆的。梁氏朝她招手,她却连眼珠都没转一下,更遑论走过去让梁氏看了。

  宜生摸了摸七月的头,低敛着眉眼道:“大嫂说笑了,七月还小,经不住夸。再说皮相美丑是天生,没什么好说的。”

  梁氏脸上笑容丝毫未变:“妹妹说的是,我啊,就是看七月这模样心里就喜欢,恨不能抢过来当成自个儿闺女!”

  宜生笑笑。

  一边,崔氏也在打量七月。见宜生和梁氏姑嫂两人说地热闹,她便一直安安静静地没有插嘴,此时见谈话有了间隙,才终于有些慎重地朝宜生道:“宜生,昨日你们府上太太派人送了帖子,说过两日要为宜生做生日?”

  梁氏脸上的笑蓦地收敛了些,她看了眼宜生。

  宜生微愣,随即点了点头。

  渠府是七月的外家,既是为七月做生日,自然没有不给外家下帖子的道理。

  崔氏绞了绞帕子,小声道:“那……宣哥儿……真的多了个……”说到这里,她有些说不下去了。

  宜生的脸色便有些淡淡的,微微颔首吐了个字:“嗯。”

  崔氏唉了一声。

  梁氏脸上却带着笑,劝慰宜生道:“妹妹,你也别生妹夫的气。这男人嘛,谁没个年少荒唐的时候,好歹那女人是正经的家妾,而不是外边什么不三不四的女人。况且只是多出个庶女,你是正室夫人,无论如何,她们都得在你手底下讨生活,你若能强势一些,保准她们翻不出什么浪……”

  宜生头颅微垂,没有说什么。

  梁氏还在说:“……听说那妾室还承蒙孙大人生前照顾?这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坏事。当年孙大人一家被灭门的惨案震惊朝野,朝中不少大人都为孙大人喊冤,睿王陛下还亲自为孙大人请封。孙大人虽死,清名却犹存,如今那女子回了伯府,又将孙大人救济扶危的名声宣扬开来,那些孙大人的同窗好友们说不定会因此照看伯府一二,妹夫如今仕途有些困顿,若是能得哪位大人提携,说不定就不一样了……”

  梁氏虽是内宅妇人,却并非闭目塞只知养儿教女的妇人。她长袖善舞,消息灵通,不仅熟悉女眷圈子里的各种八卦,对朝事也知道的比寻常妇人多一些。

  梁氏的父亲曾经位居吏部尚书,梁氏许是自幼耳濡目染,平日对朝中大事也就比较关注。

  听到这儿,宜生终于抬起头,开了口。

  “大嫂,五年前的孙义庆灭门案,究竟是怎么个情况,你可知晓?”她问道。

  梁氏一怔,没料到她说了一大堆,宜生竟问出这么一句来。

  不过,她很快反应过来,便对宜生道:“这事儿,我一个内宅妇人知道的也不大清楚。只是当时闹地太大,听你哥哥还有我爹他们说了几嘴。”

  宜生点头,“当时我也听说了一些,只是只记得一个广州的大官儿全家被灭门,圣上很是震怒,罚了好一批官员,其余再多的却是不知了。大嫂消息灵通,知道的定然比我多吧?”

  梁氏抿嘴一笑,眼里有一丝丝得意,她道:“这个我知道的还真比妹妹多一些,不过也只是一些罢了。”

  “那孙义庆孙大人是个人才,二十岁便中了榜眼,后来一路官途也十分顺畅。三十来岁时便被派去广州做知府,人都说若无意外,孙大人定能登阁拜相。谁知道……”

  梁氏叹了一口气。

  “谁知道,竟遇上那样的惨事。妹妹你不知道,那些凶徒简直毫无人性,连襁褓里的婴儿都杀,孙大人阖府上下四十七口人,无一人幸存,还有那些女眷……真是造孽哟……”

  梁氏没有具体说那些女眷怎样,但即便不说宜生也猜出来了。

  定然是被糟蹋了,糟蹋之后还被杀了。

  这样看来,这些灭了孙大人满门的凶徒,倒的确是称得上穷凶极恶,罪大恶极。

  “那,凶手是什么人呢?”宜生问道。

  “是海匪。”梁氏道,“听说是一股曾经被孙大人剿过的海匪。他们人多势众,无恶不作,盘踞在海上劫掠过往商船,扰地出海的商户们苦不堪言,广州的税收都因此而连续几年锐减。孙大人痛定思痛,才决意剿匪。”

  “起初很顺利,海匪被剿灭地七七八八,剩下少许漏网之鱼也都被打散,许久没有再出来劫掠。孙大人大喜,以为剿匪成功,便放松了警惕,谁知那些海匪只是故意示弱,等孙大人这边一松懈,便纠集了人马上岸,深夜直闯府衙,这才酿成惨案……”

  “唉,真是可怜了一个好官……”梁氏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宜生又问道:“那,之后呢?”

  梁氏拧眉:“之后我知道地也不大清楚,只是说新派去的知府又剿了一回匪,听说当时是剿干净了,如今怎样也不知道。孙大人全家遭此噩运,又是因剿匪被报复,因此圣上震怒又痛惜,朝中大人们也是愤慨又惋惜。”

  关于朝中大事,梁氏的消息渠道无外乎丈夫公公以及娘家那边,但渠家父子在翰林院任职,对孙义庆一案也只能是听别人说,无法亲身参与。至于梁氏的父亲,更是致仕已久,虽能从许多门生故旧那里听到些消息,但听到的其实也跟渠家父子所知的查不了多少。

  所以,梁氏能知道灭门案的起因经过就已经算不错了,再多的,却是实在不知道。

  知道从梁氏这里听不到更多,宜生也就点点头不再问了。

  梁氏却有些好奇:“妹妹怎么突然问起这事?”

  宜生扯了一抹笑:“只是好奇罢了。”

  梁氏点点头,只以为是那个跟孙大人有关系的妾室的缘故。想是想打听那妾室是否真的跟孙大人没什么首尾吧。

  不过,孙大人一家无一幸存,那么那妾室起码有一点没说谎,就是她的确没有被孙大人收入后院,而是在外面养着,所以才能逃过一劫。

  至于是被作为友人之妾养着,还是作为外室养着,那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对威远伯府来说,不管事实是哪个,肯定还是愿意相信前者。

  说过了这桩陈年旧案,梁氏又说起七月的生日宴来。

  “……听说,伯夫人给云霓郡主也下了帖子?”梁氏显得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崔氏也看向宜生。

  宜生一愣,脑海里搜索了一下,才想起云霓郡主是哪位。

  云霓郡主啊……

  她点了点头。

  虽然她没关注谭氏给谁下了帖子,但云霓郡主却定是下了的。

  前世,云霓郡主可是出乎了几乎所有人的意料,亲身来了七月的生日宴的。

  只是不知道今生是不是还会来。

  跟云霓郡主有纠葛的是前世被穿越后的七月,而不是如今她怀里窝着的七月,那么,前世的一切还会照旧发生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9页  当前第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1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嫡妻不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