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暴君养成史_分节阅读_第67节
小说作者:妖灭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40 KB   上传时间:2017-07-27 12:17:03

  钱谷用自然也跟着笑:“只要宋大人不嫌弃拙荆的手艺就好,云将军可愿意赏脸同来?”

  “怎会,怎会。”宋贞吉言罢,又看向项青云,见他踟蹰为难,便帮着劝道,“只是小聚,不妨事的。”

  宋贞吉和钱谷用都满脸笑容地看向项青云,热情又慈祥,就像在看一个满意的后生,一个值得提携的小辈,脸上没有任何不满和猜疑。然而,就是这样两张笑脸,却看得项青云遍体生寒、毛骨悚然。如果没有离开京城之前赵曜那句似是而非的提醒,如果没有刚才在滩涂上发现的东西,如果不是他久经战事对打仗太熟悉,现在的他是不是就会感动于两人的提携,感动于自己“恩人”再次伸出的援手……官场到底能将人生吞活剥到何种地步,他现在终于窥见了些微,可越是如此,他的内心越是悲怆,他的父亲,他那铁骨铮铮、功勋卓著的父亲,是不是也是死于这样可悲又可笑的鬼蜮伎俩?

  “宋大人和钱大人都这么说了,云某自然恭敬不如从命。”项青云笑着,脸上同样看不出丝毫端倪。

  钱谷用布置的晚宴,如他所有表现一样,没有半点错漏。晚宴既不奢靡也不铺张,就是三个人一桌的小酌小饮,连是丝竹管弦都没备,甚至菜色都是钱谷用的夫人亲自下厨准备的,一切就像是邀请自家子侄一般亲切随性。这一切都太和项青云的心意了,如果不是他早有忌惮,此时此刻,必然会感动于钱谷用这番布置,并随之对他产生亲近之情。

  表面和谐亲切,实际各怀鬼胎的晚宴在一片醉醺醺中结束,项青云红着脸,踉踉跄跄地被小厮扶着往外送,他便走还边回头对宋贞吉两人抱拳:“宋大人,钱大人,今日……今日多谢款待,项……云某……云某感激不尽!”

  宋贞吉笑着道:“云将军喝醉了,快些回去休息吧。”

  项青云用力点了两下头,又像是晕得不行,使劲儿地晃了晃,可晃了晃,还是没清醒,最后无奈只能由着小厮半撑半扶地给弄出了钱府的大门。

  钱谷用瞧着项青云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慢慢地收起,转而看向宋贞吉:“宋兄,你说,他真的喝醉了吗?”

  宋贞吉眯眼一笑,神情中带着几分自负:“‘项’字都漏出来了,你说呢?”

  钱谷用与宋贞吉对视一眼,皆露出了笑意。

  而昏昏沉沉的项青云,在进入马车的那一刻,忽然睁开了眼,那双漆黑的眸中,哪里有半分醉意!他靠在行使的马车壁内,伸手从宽袖中拿出一块碎木板,正是白天从那滩涂上捡到的倭寇苍船船板上的一块碎木。他死死盯着那块碎木,盯了很久很久。

  马车很快就到了项青云下榻的驿站,副将早早就在门口等着,一见到踉踉跄跄差点摔下马车的项青云,边扶边惊讶:“怎么喝成这样?”

  钱府的小厮连忙笑着解释:“大概是打了胜仗,云将军就多喝了几口……酒水不烈,无碍的。”

  副将松了口气:“那就好。多谢钱大人派人将将军送回来。”

  小厮笑着,躬身退回到马车上,不多时,马车便从驿站门口离开了。眼见着马车离开驿站,副将才连忙扶着项青云回到内院。果然,一进到戒备森严的内院内屋,项青云立马站直了身子,眼神犀利地看向他:“让你找的东西,找到了吗?”

  副将立刻拿出了自己找到的东西,一块同样黑漆漆的木头,递给项青云:“这是属下偷偷从未完工的水师福船的船底拿来的木料,属下断定,两者都是产自福建的老龄杉木!”

  项青云捏着两块来源完全不同的木头,仔细对比,脸色已然铁青一片:“你确定,这两块都是产自福建的老龄杉木?”

  “属下祖籍福建,老家那一片都是栽种专门为造船而用的老龄杉木的,属下的父亲也曾在福建造船厂做过工,所以属下绝对不会弄错!”副将的语气极为坚定,没有丝毫迟疑,“我朝福船体积巨大,速度和强度的要求高,只有老龄杉木,木材材质好,韧性强,风干之后重量又比其余木材小,最是适合打造成福船的船体!”

  “是啊,太宗年间的大号福船长可达四十四丈,阔有一十八丈,如此巨大,可不就需要最轻最坚固的木材,可倭寇区区数丈的小船,竟也要用老龄杉来做船身?简直可笑!”项青云愤愤地一拍桌子,将整个案桌上累压的文书全给震落了。

  副将瞧着项青云暴怒,自然也不敢随便上前捡文书,他低着头,呶了呶嘴,犹豫了很久,又小声说了一句:“而且,属下瞧见您今日捡到碎木的那艘倭寇苍船的船底,似乎是用麻丝、‘油石灰’来填充船缝的,这个手法……和江南造船厂,一模一样。”

  “嘭!”又是一阵巨响,副将吓了个哆嗦。

  过了好一会儿,他忽然听见前方一阵动静,抬头偷觑,原来是自家将军已经捡起了地上的文书,并端坐在案桌前开始奋笔疾书,他正瞧着呢,自家将军忽然抬头,对他道:“你过来,那艘倭寇的苍船都有哪些可疑地方,一条一条细细说来!”

  “是!”

  *************

  项青云的密奏快马加鞭地进了京城,越过内阁,直接送到了高齐的手中。高齐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一刻都不敢耽搁,连夜呈到了赵曜的案头。

  高齐进来的时候,赵曜正和沈芊讨论着水车和耕犁改造的可行性,自从火器研究因为没钱而停止之后,沈芊就一下子闲了下来,后来她向着民以食为天,就开始一门心思琢磨改造农具,这不,赵曜对这个也感兴趣得很,两人便一边腻歪一边讨论着。

  沈芊坐在椅子左边,正伏案画着草图,赵曜坐在同一张椅子的右半边,正懒洋洋地环抱住她,靠在她肩头,看着她画,听到门口有动静,一抬眸,就看到了高齐。高齐一贯是个很有眼色的人,但凡沈芊在御书房,他绝对会退出三远,以防看到什么不该看的,可今日,他却一反常态地闯进来了。

  “陛下,江南急报!”高齐半跪在门口,高声道。

  赵曜容色一肃,立刻坐直身子:“呈上来。”

  从高齐手中接过项青云的奏报,赵曜一目十行地看起来,越看他眉头就皱地越深,到最后,那脸色连沈芊瞧了都有些心悸。

  “怎么了?”沈芊放下笔,担忧追问。

  赵曜捏着信纸,差点捏出一个洞,一字一句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你说对了。”

  “什么?”沈芊不解。

  “倭寇,呵?还真是个好用的名头!”赵曜猛地握拳,眼神血红,“一群混账东西!”

  沈芊听明白了,她叹了口气,从案桌上拾起那份信,仔细看了一遍。这件事她心里早就有数,毕竟史学家研究这一段都研究了几百年了,甚至她知道到了大周后期,也是有人提出过这件事的,但是海禁政策就像是一块巨石,不开海禁,此类事件就永远不可能绝迹,这是人趋利的本性,靠强行弹压是弹压不住的。

  “倭寇,倭寇,三分真倭,七分假倭啊。”沈芊叹息着摇了摇头,“以倭寇之名,行走私之实,连船都出自官署的造船厂,你想想,江南之地,此事还有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朕迟早杀光这批蠹虫!”赵曜猛地一击桌面,整个人杀气四溢。张远曾与陈赟提过,说陛下神似太/祖,这话再次显示出了张远极强的政治敏锐性。他说的一点也没错,若论果决,数代皇帝之中,确实是赵曜最似太/祖。

  太/祖是个死都不认“法不责众”这条歪理的狠人,涉案数千人,他就真能杀数千人;半朝罢官相挟,他也真敢罢了这些人的官!赵曜同样如此,他说要杀,便绝不是随便说说,那是真能出手将整个江南官场杀空的啊!

  相处了这么些年,沈芊深知他本性,听到赵曜这么说,她连忙站起身来,急声制止:“不行,不能杀!”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因为三次元的原因,心情很不好,朋友陪着出去散心,结果直接把自己玩瘫了,昨天又来大姨妈……导致这段时间一直更得断断续续,今天开始恢复日更,但愿小天使们没有抛弃我【大哭!

  嗯,明天两更,补偿之前的。

  

第131章 开海禁

  赵曜一贯不喜欢有人和自己唱反调, 更何况还是他最在意的沈芊。他那眉头蹙得都能夹死苍蝇:“为何不能杀?如你所说,既然这群‘假倭’连官船都能弄到手,便足以说明江南官场早就与这些‘假倭’沆瀣一气!《大周律》中写的明明白, ‘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 同谋结聚, 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 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 全家发边卫充军’,这些人条条都犯,伙同商客走私, 与倭寇沆瀣一气, 朕就算闭着眼睛杀,也绝不会杀错!”

  他这一激动, 连“朕”字都溜出来了, 沈芊眉头一竖,她一贯知晓赵曜骨子里认“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条铁血准则,也知道他现在怒极, 但她还是不太能接受他这种动辄用杀人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倒也不是说什么人权正义,而是杀人,根本就治标不治本。

  法律在修改前应该被遵从, 哪怕它有漏洞,这一点沈芊举双手赞成,但现在他们站的位置不一样,他们是有能力修改律令和制度的人,更多应该考虑的不是如何去执行法律,而是如何去完善法律。

  沈芊缓了缓心神,抬手沏了一杯茶,瞧了一眼跪在下方一直都不敢动的高齐,温声对他道:“高大人先退下吧。”

  高齐如蒙大赦,他没瞧过信的内容,眼见着陛下突然暴怒,他也吓得不轻,此刻听到沈芊这么一句,立刻飞快地告退了。

  沈芊捧着茶盏放到赵曜面前,无奈一笑:“好了好了,消消气,喝口茶。”

  赵曜本也不是对沈芊生气,此刻殿内只有他们两人,他自然也舍不得对媳妇摆臭脸,遂微缓神色,端起了茶盏抿了一口:“凉。”

  听着赵曜这傲娇的语气,沈芊满眼宠溺的笑意:“好好好,给你重沏一杯。”

  她刚刚伸出手去拿茶盏,就被另一只大手给覆住了,赵曜别扭地转过头去:“不用了。”

  沈芊料到他会如此,两手交握地拍了拍他的大手:“那你现在要不要听听我的想法?不是要反驳你,只是给你做个参考。”

  赵曜现下也冷静了些,不似刚才那般暴怒,也知道把人全杀了并不是什么好法子,他拉着沈芊的手,让她重新坐回到椅子上,闷声道:“嗯,你说吧,我听着。”

  “我并不是想要阻止你惩戒江南的官员,而是因为将此事扩大化,不仅无法彻底解决问题,还有引起动乱。”沈芊认真地仰头看着他,“如果牵涉到此事的,只有官员,那不管你是要抄他们家、灭他们九族,我都不会阻止,但江南假倭案,明显牵扯到了很多百姓。”

  “你是说那些豪绅巨贾?”赵曜蹙眉,显然对这群人也很是不待见。

  “不,那也只是小众的群体,真正巨大的群体是江南百姓,是沿街沿巷的小商贩、是养蚕织丝的女工、是制陶烧瓷的匠人……是很多很多普通人。青云在信中提到,这一切都是他身边一名福建籍的副将发现的,而这只是因为他的父亲曾在造船厂工作过。”沈芊舔了舔唇,叹了口气,“还有,这些走私的货船,走私出去和走私进来又都是什么?出去的怕都是丝绸瓷器,进来的怕都是宝石香料吧。你觉得,巨大又不合常理的丝绸瓷器购买量,以及莫名出现在江南市场上的异域宝石和香料,江南百姓真的会对此毫无所觉吗?”

  “都是些乡野刁民,竟为利益枉顾国法。”赵曜愤愤然。

  沈芊瞧了他一眼,似笑非笑:“你的空壳子国库还要江南输血呢,人家不多谋些利,难不成要全国人民一道吃糠噎菜啊?”

  赵曜低头瞅着沈芊,瞅了很久,终于撇过头去轻哼了一声:“我算是听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就是觉得江南百姓没错呗。难不成他们就那么特殊,能挣钱就要国法让道?”

  “当然不是。”沈芊摇摇头,“那些假扮倭寇祸害乡里的贼首们,当然要处置,但法律也亟待完善,譬如海禁,开海禁能带来多大的利益啊!更遑论,咱们现在正是缺钱的时候,遭了战事的山西河南,到现在还满城焦土呢。”

  赵曜背着手,蹙眉从皇座上踱步到台阶下,接着又在台阶下不停地来来回回走,显然沈芊的这个提议让他非常惊讶,可惊讶之余又忍不住开始思索起可能性来,他不是不是肉糜的皇帝,自然知道大周朝的丝绸瓷器在番国能够卖到什么价钱,就如沈芊所说,江南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等在海外都是能卖出天价的东西,而每一条成建制的产业,都意味着能养活无数桑农、茶农、陶工、绣娘……真论起来,这确实是百利一害的事,只是这一害……

  赵曜踱步踱了差不多一盏茶,沈芊一直都期待地看着他,终于,赵曜转过身来,看向沈芊:“海禁一令虽然是太/祖时候就下了,这么多年过去,却也没人想着要重开海禁,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是因为什么?”

  “一方面是颜面和祖制,另一方面,是赋税。”赵曜背着手,忽又转头对外头喊了一句,“李奉!”

  李奉闻声立刻急匆匆地进门,躬身对着两人行了一礼:“奴婢在。”

  “去请内阁大臣们入宫,就说朕有事找他们商议。”赵曜很淡定地开口。

  “是,奴婢立刻就去。”李奉又弓着身,飞快退出去。

  “你要直接把海禁的事同内阁商议?”沈芊大惊,内阁里头虽然都是聪明人,但都是各怀心思的聪明人,海禁这件事就这么直接就透出去,肯定会惊动江南官场,打草惊蛇啊!

  赵曜启唇一笑:“当然不是。”

  “啊?”沈芊懵住了。

  赵曜像是想到了什么,忽然露出一丝神秘的笑意:“等人来了你就知道了。”

  眼见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期间赵曜又把高齐召进来,不知吩咐了什么,沈芊在这御书房里等得如坐针毡,内阁大臣们也该入宫了,她再不走,铁定又得落个“干政”的名头,她焦灼地看向赵曜:“哎呀,他们就要进来了,我得赶快走,要不然又要被御史说道了。”

  “没事,你就坐着。”赵曜笑着安抚她,“今儿商讨这事,没你不行。”

  沈芊一脸懵逼,刚刚明明还在讨论海禁的事啊,这又是跳频到哪儿了呀!

  阁老们很快一个又一个地进了御书房,每一个进来的都要猛然打量沈芊一眼,连她的义父张远张大人瞧见她端坐在一旁,也满脸讶然。沈芊苦笑着给自家义父使了个眼色,她也不知道那家伙是发什么疯,非按着她,不让她走。

  赵曜见人来齐了,便笑眯眯地道:“连夜召诸位进宫,是因为江南那边传来了喜报,云将军已经率领江南水师,打败了进犯的倭寇!”

  几位内阁大成都面露喜色,齐齐躬身对着赵曜言称喜庆之语。然而,谁都知道这位陛下连夜把人召进来,不可能只是报个喜。

  果不其然,龙椅上的陛下又顺势开口了:“云将军战报中写到,这一次能够快速获胜,也要多亏了皇后发明的火器,他将火器装备到了战船上,使得战船攻击力大增。”

  沈芊听到这话,猛捏大腿,努力控制脸上的惊讶表情。这个功劳她还真不好意思算到自己头上,她虽然几个月前,就成功地研究出了硝化/纤维作为火铳的击发火药,而夏飞的火器局也确实造出了小批次的火铳,可这批次火铳,撑死不过一百把,放在那样混乱的战场上哪里够看,更被说什么威力大增……某人这吹法,真是尬死人啊!

  沈芊偷眼往阁老那边看,几个阁老都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她更加羞愧地闭了闭眼,这几个老狐狸哪能不知道火铳那点事。

  陈循揣紧的手忽然就松了,他知道江南的消息传回来了,但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消息,所以今儿被连夜传召,他一直都很是紧张,结果,陛下却开口说了火铳……他立刻笑着上前两步,恭维道:“恭喜陛下,恭喜娘娘,火器确乃无往不胜之利器,娘娘发明火器,是我大周之福。”

  这位尬吹的,更要命……沈芊默默地低下头,简直不忍直视这一对君臣,知道你们各怀鬼胎,但能不能把她推到风尖浪口上啊喂!

  陈循虽然不算什么坚决反对火器的死硬派,但惯来也是个坐山观虎斗的角儿,今天忽然这样尬吹火器,一下子就引来了其他阁老意味深长的关注。尤其是宋庭泽,他很清楚陈循之前在为什么紧张,现在又是因为什么得意忘形,但是很可惜,他们的陛下怕是早已经摸透了江南的底了。陈循到底还是蠢了点。

  宋庭泽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竟破天荒地露出了一丝笑容,像是终于得到了什么感兴趣的东西一般,笑得极其明显。赵曜忍不住看了他一眼,心中隐生警觉,但这场戏,他还是得演下去:“既然陈大人也觉得好,那火器局的开销……”

  陈循因为一时激动被点名,顿时只能无奈地往回挽:“这……臣也想让火器局多生产些火铳,但是……但是国库的账,陛下您也派人清了,是真没钱啊。”

  “那你们倒是给朕想法子弄钱呐!”赵曜猛地一拍桌子,怒声喝道。

  赵曜这喜怒无常的反应直接把陈循吓了个哆嗦,愣是连那张老脸都给吓白了!

  “臣……臣……”陈循结结巴巴,欲哭无泪,最后只能憋出一句,“臣……臣无能。”

  “你们呢?”赵曜怒目而视,扫过在场的所有内阁老臣,可怜这些个老臣,个个都须发皆白了,却还要半夜三更地接受着自家陛下的怒火扫射。

  几个人面面相觑,全都不说话,连张远都伛偻着背,默默躲开赵曜的视线,他虽然觉得今儿这事蹊跷,但陛下在内阁面前向来不像在外头那样好脾气,他也没傻到现在去捋虎须。

  然而,就在此时,忽有一个自进京以来就几乎没在朝堂上发过言的人站了出来,他笑眯眯地抚着长须,不疾不徐地扔出了一个重磅炸弹:“臣以为,可开海禁。”

  “砰”的一声,茶盏落地。

  作者有话要说:  等下还有二更,是补偿之前漏的~~

  

第132章 拿错剧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页  当前第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暴君养成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