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教授古代青云路_分节阅读_第96节
小说作者:林木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99 KB   上传时间:2016-01-09 14:12:47

“春闱的事,你让人盯着吧。这个郑老三不论如何,也要让他中的。”泰安帝叹道,“在北方种稻,这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为他破例,也没什么不可以。”

“我调看了郑叁水秋闱的卷子,虽然说不上花团锦簇,但也算得上中正平和。言之有物,又不夸夸其谈,很务实。春闱,让他自己发挥,未必就不能高中。”瑞亲王低声把情况说了一下。

“哦?”泰安帝脸上就有些笑意,“那就先不用管,看看再说。如果到时候真没过,你再出手也不迟。”如若靠他自己就能出头,这个人的本事就更让人放心。

瑞亲王点点头,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第165章 春闱

第一百六十四章春闱

春闱如期而至,郑家请了名医,帮郑老三检查完身体,确保身体情况能支撑考试,才把他送入了考场。

为期九天的考试让这一群举子在这初春的天气里,吃足了苦头。考舍很狭小,只有两平米的大小。一张能移动的木板支在两侧的墙壁上,充当书案,也是出入考舍的格挡。里面还有一张固定好的木板,位置较低,白天充当椅子,晚上就是简易的床。真是太简陋了。但郑老三的处境应该算是还好。考舍的位置很好,虽然外观上看不出不同,但郑老三还是敏感的意识到了什么。这间考舍不冷,他坐在靠后墙的木板上,身子往后靠了靠,后墙还有些温热。他心里马上明白,这是有人偷偷把一切都打点好了。能把手伸到这里,还做的悄无声息,除了萧家,也想不到其他人。心里微微一叹,对这个身份尊贵的侯爷女婿,难免满意的两分。没有萧云峰的吩咐,下面的人考虑不到这么仔细。难为这孩子凡事都做在暗处,没有丝毫表功的意思。让人心里就更熨贴了。

郑老三的身体情况,他自己也是知道的。因此丝毫都不敢大意。心里知道有皇上在那里打底,也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心态放松之下,发挥有些超常,第一天考的还算是满意。但到了晚上,就变了天,外面一时间寒风凛冽,二月末又飘起了零星雪花。郑老三的所有衣物都是大毛的。这会子他紧靠着墙壁,倒也睡的安然。

第二天考场抬出去几十个人,但郑老三的状态始终不错。

郑家人守在考场外,战战兢兢的看着每天从考场里抬出来的人,一天一天的等到最后。直到考完,看见随众人一起出来的郑老三,虽然显得有些邋遢,但精神不错,两眼神采奕奕。才舒了一口气。

钱氏伺候自家男人在水里泡了半天,才准起身。外面早有长公主派来的御医等着,诊了脉,确认身体康健,一家人才露出了笑脸。

等外人都走了,郑老三才笑着把萧云峰的安排小声说了,“这孩子,还算是有心。”语气里带着感慨。

“嗯!”钱氏点点头,“能为咱家做到这一点,着实不容易。”科举是多大的事啊!能冒险把人照顾的这么好,在钱氏看来,是得花大力气的。这次的天气一场,有多少人身体都吃了亏。好好的人都受不住,回来且得大病一场。自家男人这半个病秧子,反倒好好的。可见人家十分用心。不由的对小女婿也满意了起来。再加上长公主派来的御医,钱氏心里更熨贴。能把自家的事放在心上,至少说明萧家和长公主对自家姑娘是满意的。那以后把闺女嫁过去,日子也好过一些。

五郎和三郎对视一眼,都没有说话。想起这些日子在坊间听到的传言,小妹的名声实在算不上好,胭脂虎的名号她戴的妥妥的。当然了,这些话是不能被自家爹娘知道了。省的生闲气。

郑青桔也是听采买的婆子说了一嘴,心知这些人是不会跑到钱氏面前嚼舌根的。也就没在意。厉害点怎么了?胭脂虎也没什么不好!自己过的舒服就行了,名声能值几两银子?对这些话她是嗤之以鼻的。至于连累姐妹名声的话,更是放屁。谁在乎!

老福头机灵,观察了主子的反应之后,果断的掐断了流言。

所以,郑老三和钱氏应该是不知道的。

萧云峰的这个反应,让一直为小妹忧心的三郎和五郎放了心。对萧云峰也多了些好感。

等待揭榜的日子,还真是让人心焦。十天后,榜贴出来了。郑老三考中了一百一十三名。在三百人中,好似挺靠前。其实不然,这个成绩在殿试时,还是挺危险的。一不小心,就被打入同进士的行列。每科考毕,录取人数自一百至四百余名不等,分为三甲。第一名至第六十名都是称为进士,为一甲。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第六十一至第一百二十名为二甲,二甲诸人赐进士出身;第一百二十一名到最后一名为三甲,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

都说同进士犹如‘如夫人’。可见这样的出身,在官场上难有大进,当一辈子官,可能都在五六品上徘徊,能冲到四品,那绝对是凤毛麟角。而且科举是一次定终身,如果被定为同进士,那么这个标签就会跟随一辈子。所以,很多人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都不会轻易的下场,就怕一个失误,名次上没上去,反倒耽搁一辈子。宁愿晚上几年,也要求个把稳。

郑老三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不是自己的真实成绩。但不管是哪一种,总算让一家人把心放到了肚子里。想必殿试之时,即便表现不尽如人意,也不至于把他点为同进士。

殿试的时候,郑老三远远的看见了皇上。跟这些激动的考生不同,他对这个皇帝的心思是复杂的。如今入闱进了殿试考场,之后也可以称为是天子门生。可心里怎么反倒没有之前想像中的激荡呢?

考题是皇上亲出的,只有两个字‘富民’。

郑老三皱眉,这个命题很大。与其蜻蜓点水般的全面阐述,不如抓住一点深入剖析。想到之后即便考中,也要专心农事之事,心中就有了主意。将农事中,从土质分析,到农时灌溉,再到种子改良,最后说到农具革新。全都是些便于实施的务实之言。

泰安帝果然留意了郑老三的卷子,见李平年等人给评语还不错,排了一百零九的名次,也就点点头,没再干预。

等报喜的在郑府门前,恭贺郑叁水得中,赐进士出身时,一家人才算是喜形于色。

郑叁水进宫领琼林宴时,泰安帝召见了郑老三。

见此时的郑老三面容沉稳,进退有度。泰安帝心里就有了几分好感。

“咱们虽是君臣,但也算得上是亲家。你家的小闺女是朕的外甥媳妇,算不得外人。”众目睽睽之下,泰安帝表现的很亲和。

“不敢!君臣有别,岂敢乱了纲常?”郑老三跪下磕头,一副受宠若惊,诚惶诚恐的模样。

泰安帝看着郑老三的神情,满意的点点头,笑道,“平身吧!你可没有你家闺女放得开。你家的丫头,朕很喜欢。”

“谢皇上隆恩。臣女出身低微,不懂礼数,年纪尚小,若不是皇上宽和慈爱,也不能纵的她如今越发无法无天。”郑老三低着头,不敢直面圣言颜。话语中又盛赞皇上的长辈风范,让泰安帝脸上的笑意又多了几分。

瑞亲王不由多看了这个郑叁水几眼,还真是会说话。皇上是个什么性子的人,他最清楚。越是暗地里对不起谁,面上越不肯认。若是有人看不懂他的算计,还直认为他好,他心里才会觉得越舒服。典型的打了人家一巴掌,还得让人赞打得好的人。郑老三的这番话,还真是说到皇上的心坎上了。

泰安帝一直认为,作为皇帝,有皇帝的使命。算计人,利用人,是这层身份必须去做的事。而另一方面,他还是个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对萧云峰就是如此。作为皇帝,算计臣下是他的工作内容。作为舅舅,他自认为疼外甥的心一点没少。

如今听到郑老三把郑青鸾的数次放肆行为,解释为‘皇帝的纵容’,泰安帝心里难免有些认同,“自家的孩子,有一两分的出格之处,也没什么要紧。更何况她与北胡一战,功不可没。朕要好好奖你才是。没有你悉心教导,也就没有如今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了。”

郑老三连忙推辞,“若没有皇上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哪里就有她的今天。臣受之有愧。”

泰安帝一愣!这话还从来没有人提出来过。都把郑青鸾去边城看作是萧家自己的家事,萧云峰顾及不到,萧郑氏前去理所应当。从没有人意识到这里面还有他这个皇帝大胆用人的功劳。如果说对武家的不当使用让泰安帝颓唐的话,今儿郑老三的一番话彻底洗掉了这位皇帝心里的阴霾。对郑青鸾的大胆任用,可不就是慧眼识人吗?除了他,谁敢把边城的稳定交到一个小姑娘手上。想到这里,一时间心情大畅。

“爱卿不要过谦。”泰安帝朗声一笑,“你的殿试文章朕看了。踏实,务实,对农事甚是精通。里面提到的种子改良,朕很赞同。你可愿意专门负责此事?”

“臣谢恩!”郑老三跪下磕头,“臣出自寒门,世代以耕种为生。不敢忘本。”

“好个不忘本啊!”泰安帝很有感触的点点头,“既然这样,那就先去工部,挂着员外郎之职。不用去衙门值岗,朕另赐皇庄一个,以备爱卿实验之用。”

“臣谢恩!”郑老三心里松了一口气,总算尘埃落定。工部不是什么紧要衙门,更何况他一个不用去衙门的员外郎,即使是从五品的官职,也不会引人嫉妒。

这就很好了!

☆、第166章 暗渡陈仓

第一百六十五章暗渡陈仓

皇上对郑叁水的任命,一下子把郑家又推到了人前。

除非傻子,否则还真没什么人嫉妒。

皇上这番作为究竟是个什么意思?要说是重用,也该放在翰林院这样的地方,好歹名声算得上清贵。自来又有‘非翰林不如内阁’的规矩。哪怕放在翰林。一个从七品也绝对算得上是恩典。可偏偏放在了工部,工部也就罢了,毕竟工部也有像监管水利,督造等等的肥差,真能安排这样的差事也算是皇上赏识。可偏偏让人家去种地,去种地也就罢了,还专门给人家皇庄,让人家好好种地,甚至取消了去衙门的资格。那这个五品跟个虚职也没有太大的区别。现在花上些银子也能捐个虚职的。郑家正儿八经的新科进士,如今又被打回原型去种地了。呵呵,皇上的心思,还真是不好猜。

郑家也因此变得门庭冷落了起来。家里人对此不仅没有失望和失落,反而松了一口气,总算能踏踏实实过日子了。一家人只等着内务府将皇庄快些赐下来,就马上搬离京城,离开这是非之地,去庄子上常住。

因为是种稻的大事,泰安帝哪里会耽搁。内务府又归瑞亲王管,所以不仅快速高效,而且地段也选的不错。皇庄很大,在京城的北面,快马一个时辰的路程。这个庄子足有五百亩,甚是肥沃,又紧靠烟霞山,烟霞山山顶常年积雪,山中植被繁茂,水系繁多,从山上下来的溪水汇聚成小河,绕庄子一周之后,又汇入烟霞山另一侧的明湖。可以看出,这个庄子不仅出产丰盛,而且山明水秀,是个好地方。

庄子上靠着烟霞山的地方盖着一座足有五进的大宅子,七八成新,维护的也不错。虽不及京里的房舍精巧,但胜在开阔。一进一进跟农家院似得。反倒让一家人倍感亲切。

钱氏一到这里,浑身都自在了。说话也敢高声了。郑老三见老婆孩子都自在,把心里那点隐隐的遗憾也就抛开了。

郑家的事情眼看就要平息下去,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但边城和琼州一北一南的两封折子,让京城一时间风云又起。

泰安帝看着萧云峰送上来的折子,一时间有些拿不定主意。征讨倭国,如果胜利,也算得上是开疆拓土了。这番功绩,足以让他名垂史册。要说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让他难受的是,萧云峰在明折中直言倭国以兵为匪,祸害沿海。

倭国把士兵伪装成海盗,这根本就不是新鲜事。在没有实力将其剿灭的前提下,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绝不能宣诸于口。一旦这样的事情传出去,必然会引起民愤的。别人的军队都打到门口了,朝廷还不开战。那么,在百姓的心中,朝廷还有何威严。

可偏偏萧云峰就广而告之于天下!他想干什么?逼迫朕答应吗?泰安帝心里有些恼怒!本来是一件好事,可如今心里却如同吃了苍蝇一般的恶心。

瑞亲王微微叹一口气,劝道,“看来这小子很有信心啊!这是怕您不信他的训练水师的实力,不得已而为之。别跟个孩子计较,他那点小心思,明摆着呢!郑家那丫头军事上的才能着实不一般,他不大胜一场,连媳妇都压不住。到底是年轻人,思虑总是不周全。有信心是好事,可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还不得等你这个当舅舅的出面给他收拾残局?您也别说不管的话,他要是真跑到你这里放赖,你还能怎么办?忍心不管吗?咱们家的孩子,都一个德行,不愿意低人一头。更何况让言之低媳妇一头。”他笑呵呵的给泰安帝斟了茶递过去,“我现在忧心的反倒是这孩子究竟有几成把握能赢?要真在这次战事中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跟明珠那丫头交代,她可就这一个宝贝儿子。还有郑青鸾和萧家军,要是怀疑朝廷在背后动的手脚又该怎么办?再有,言之的性子咱们是了解的,绝对不是个莽撞的人。我都有些怀疑是不是什么人在暗中挑拨,想渔翁得利。您别忘了,前朝余孽的那真是无孔不入呢。”

泰安帝点点头,“王叔所说,也有些道理。”

瑞亲王暗呼一口气,乱七八糟的闲扯一堆,总算把这一茬忽悠过去了。要是这时候这位皇帝因为心里对萧云峰的不满,把人直接召回来,肯定会坏大事的。转移矛盾,是现在唯一的法子。前朝余孽,这个挡箭牌真不是一般的好用。他暗自决定,一定会让‘前朝余孽’永远的存在下去。

泰安帝放下萧云峰的折子,又拿起郑青鸾的折子,“这个更闹心!什么鞑子准备从北胡借道,出兵平安州。纯粹是扯淡!北胡王疯了吗?竟然敢放鞑子入北胡?他不怕引狼入室,鞑子先把他给吞了?”泰安帝把折子狠狠的仍在御案上,“这是萧家军想延伸防线,把手往平安州伸!真是岂有此理!”

“那倒未必!”瑞亲王低声道,“这种事情,郑青鸾不敢乱说话。毕竟紧靠北胡的县州府都不是吃白饭的。这哪里是能糊弄人的?这恐怕不是郑青鸾说假话,而是北胡和鞑子故意放出的风声。”

“既然如此,那以郑青鸾的精明怎么会看不出其中的蹊跷,巴巴的报上来做什么?”泰安帝又重新打开折子,似乎想从字里行间瞧出端倪。

“正是因为精明,所以才只能据实以报。”瑞亲王笑道,“可不能因此替皇上下判断啊!再说了,凡是都有万一,万一北胡乔装成鞑子,骚扰平安州,这个该怎么算?到时候,郑青鸾只怕就说不清了。”

“这都叫什么事?”泰安帝放下折子,往后一靠,闭目养神。

瑞亲王的心里却焦灼成一片,他从郑青鸾反常的折子里嗅到了不一样的气息,似乎边城大战的硝烟味已经随着折子飘到了京城。但他什么都不敢说,他怕这位皇帝又出什么昏招。

此时的边城,天气慢慢在回暖。

郑青鸾坐在书案后,手里拿着一个折子。这个折子是萧云峰递给朝廷的折子的手抄本原件。上面禀报的是关于萧云峰训练水师顺便清剿海盗的战果。

“你说,这是你们主子从琼州特意寄过来的?”郑青鸾皱着眉,扬了扬手里的折子,问了萧二一声。

萧二点点头,“属下也不解。不明白主子郑重其事的把这个东西递过来是什么意思?心里琢磨着,只怕有什么大事,密信上也不能说。这折子一定有什么蹊跷的地方?

郑青鸾皱眉又继续翻看折子,是什么事让他这般小心呢?

百一笑道,“我反倒觉得这是主子在炫耀呢!咱们小主子打了胜仗,主子也想显摆显摆,证明他也不差。”

郑青鸾和萧二对视一眼,两人越发觉得这个折子有蹊跷。百一的想法,正是一般人的想法。即便有心人知道传递了什么,也不会把这个折子放在心上,无非都是以为这是萧云峰跟媳妇显摆自个的能耐呢。

可郑青鸾和萧二都是极为了解萧云峰的人,知道这人不会这么肤浅。而且他自信又自傲,不会跟一个女子较量,一争长短的。

郑青鸾重现打开折子,一字一顿的看了好几遍,又把折子递给萧二,“你再看看。”

萧二看了两遍,摇摇头。

“我问你,咱们写战报的时候,是怎么写的?是不是应该说清楚以多少战力对多少战力,对方死了多少,伤了多少,我方死了多少伤了多少,然后才是缴获装备,物资几何?”郑青鸾皱眉问道。

“这个当然!”萧二回答的极为干脆。说完之后,猛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把折子打开又看了一遍,“这折子上怎么只有缴获,却丝毫没有提歼敌之数?”

“这就是这个折子让人觉得违和的地方。”郑青鸾站起身,走了几步,又停下来,自言自语道,“为什么这么写呢?”

“肯定不是没有歼敌,主子不是那种虚报战功的人。”萧二说的斩钉截铁。

“没错!他不是那样的人!”郑青鸾点点头,“折子上的缴获之丰富,顶得上国库一年的赋税。而你们主子却要把九成上缴,以他的个性,怎么看都觉得奇怪。好像是特意要把视线转移到财物上,一时间众人还真就忽略了这个折子奇怪的地方。”

“那主子要隐藏什么呢?”萧二皱眉道,“这么大的缴获,人们的潜意识里肯定认为主子把海盗全歼了,否则人家能乐意让你把这些钱财拿走吗?”

“就是这个话!”郑青鸾笑道,“既然没有歼灭海盗,而你们主子又不是一个虚报战功的人,那那么庞大的海盗群都去哪了?”

“去哪了?”萧二皱眉自问,“是啊!都去哪了?主子千方百计要隐瞒的,只怕正是这些海盗的去向。”

“能去哪呢?肯定是收编了呗!”郑青鸾挑了挑眉,“这些海盗,全被你们主子暗地里收编了。他们散落在海岛上,可为兵,可为盗,端看怎么用他!这是你们主子在南边埋下的暗棋。”

“明白了!主子训练了两支水师,一支是明面上的,迟早要交还皇上的。一支是暗地里的,散落在外,其实就是一支飘在海上的萧家军。”萧二惊疑道。

郑青鸾一笑,算是默认。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这一手玩的漂亮!

☆、第167章 □□

第一百六十六章□□

“盯着耶律厚雄,有什么消息,尽快报上来!最近实在是太平静,平静的让人心里没底。”郑青鸾轻声吩咐萧二,“我已经嗅到暴风雨将要来临的味道了。”

“主子放心!”萧二应了一声,又问道,“您觉得北胡真的会借道给鞑子吗?”

“这个无关紧要!”郑青鸾冷笑道,“反正平安州边境不会太平就是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2页  当前第9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教授古代青云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