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教授古代青云路_分节阅读_第95节
小说作者:林木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99 KB   上传时间:2016-01-09 14:12:47

“差不多吧!”萧二点头,“大概就是这层意思了。”

“还真有这个可能!”百一沉思道,“这是不动声色的把侯爷的讯息告诉大家了。”

萧二点点头,笑道,“送东西的时候,该怎么说话,不用我再提醒了吧。”

百一笑着点头,“明白!”不就是不动声色的告诉众人萧家的主子在南边练成了水师,还打了大胜仗吗?

萧二这才转身朝前院去。心里难免感慨,这小主子对自家主子,那真是好的没话说。

百一进了里屋,郑青鸾抬头问道,“这下可明白了?”

“明白了!”百一点点头,不好意思的笑笑。

“以后还得多动动脑子,你跟萧二比起来,在格局上,显然是不够的。”郑青鸾有些遗憾,她还打算培养这丫头呢。

百一不以为意,笑道,“我就是伺候您的丫头,要格局干什么?”

“不思进取!”郑青鸾白了百一一眼,“瞧瞧人家飞燕,再瞧瞧你们------”

百一无奈一笑,转移话题,“主子这两天不去军营,是哪里不舒服吗?”

“身体好着呢!”郑青鸾放下手中的书,小声道,“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看这个东风什么时候起了。”

百一心里一紧,知道主子说的是和鞑子开战的事,也就不敢深问。笑道,“不出意外,咱们今年应该能回去了吧?”

郑青鸾点点头,应该能吧。只是那个农家小院,怕是暂时回不去了。春闱快开始了,家人应该已经进京了吧。

-----------------------

跟郑青鸾猜测的一样,因为再有个二十来天就春闱了,郑家也就不敢耽搁,按照之前一家人商量好的,全家进了京。

老家的一切都托付给郑老四和族里,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郑老二一家因为二郎在京里,也就一同进了京。

汪兴华的调令,几乎同时下来。也就名正言顺的一路往京里去。

路上有汪兴华和郑老二上下打点,走的颇为顺畅。

钱氏一路上皱着眉头,朝梅氏抱怨,“都活了半辈子了,如今反倒背井离乡。”

“哪里是背井离乡?”梅氏笑道,“再往前一步,可就是凤冠霞帔加身,怎么说的这般凄凉。快别这么想!不吉利。”

钱氏点点头,“我也就是心里没底。京城,那可是天子脚下。还不定怎么着呢?”

“这个担心就有些多余!”梅氏宽解道,“咱们有现成御赐的府邸,又紧挨着常宁侯府,有什么可担心的?你啊!是没地种就心里不踏实。这个你放心,二郎来信说,府里地广着呢。你想种什么都有地方。出产养活一家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钱氏不好意思的笑笑,“还是嫂子知道我。”

郑青蔓在一边听的嘻嘻笑,“三婶,咱家如今又不是不赚钱!每月的出息不少,咋还不踏实呢?都照你这样,京里那些普通百姓的日子该怎么过?”

郑青桔倒是理解的道,“我这心里也不踏实呢!日子好是好了,就是变得太快,心里空落落的。反倒不如以前踏实。”

“到了京里,只管挺胸抬头。”梅氏笑笑,“咱们家鸾儿如今非同一般!都是靠着她自个的本事。所以,没人敢瞧轻了咱们。你只管踏踏实实的。”

小八趴在钱氏腿上,点点头,“我二姐厉害着呢!没人敢惹咱们。”

众人都被这话引的笑了起来。

三郎和五郎情绪却有些复杂。一方面是不舍,毕竟是从小长大的地方,而且如今两人都是秀才功名,在县学也结交了几个同窗好友,只怕到了新地方,一切又得从头开始。另一方面又很憧憬,毕竟京城是另一番的繁华。

郑老三看着两个儿子,心里一笑,到底年少,不知愁滋味。这一家子在京城的好坏,全系在鸾儿一人身上。

二郎等在通州的驿站。这里距离京城还有一天的路程。同他一起的还有留守侯府的管家萧平。

杂事自有萧平处理。安排的妥妥当当。

在这天傍晚,果然接到了人。二郎上前给长辈磕头,显得很激动。

“爹,三叔,路上还好吗?”二郎关切的打量二人,“娘和三婶呢?”

“进客栈再说话吧。”郑老二斥道,“还是没点稳重气。”

二郎一笑,也不往心里去。知道这是当爹的独有的关心方式。

一家人进了客栈,才相互见礼。此次来京,家里的下人都带着过来了。自然万事有人打理,不用为琐事操心。

这里面最兴奋的就数老福头一家了。想起当初被卖出京时,何等凄惨?没想到人生的际遇真是难说的很,谁能想到,他还有回来的一天!

如今的郑家看起来虽然不如文远侯府显贵,可要真说起权利来,文远侯府算个p!郑家的小姑奶奶手里攥着十万萧家军,这是何等权势。更何况,这位小姑奶奶刚打了胜仗,封赏却一直没下来。他也是在京里混迹了一辈子的人了,什么没见识过?猜度着这不过是等着春闱之后,推恩到父兄身上罢了。所以,在他看来,老爷这次进京,即便不能金榜题名,位列三甲,也没有大妨碍。皇家的这个赏,小不了!毕竟还得继续用萧家军不是?

等他认出萧平,心里就更踏实了。萧平可不是一般人,这个人曾是萧家的管事,但在萧家出事前,就被放了出去。而如今却出现在这里,很显然,这个人又重新回了萧家。或者说,人家一直就不曾真的离开过萧家。不管是哪种情况,这个人都是必然是萧家的亲信。

这会子见他为郑家这般尽心尽力,妥善打点一切,就知道萧家对郑家的态度,可不是一般的重视。

人家尽心,是人家的心意。作为郑家的管家,他可不能这么心安理得的受着。忙上前笑道,“真是劳烦您了。”

萧平对郑家的事,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见这位老管家笑的满脸褶子,客气道,“应该应分的!又不是外人。”心里也不是不感叹这家伙的运气,被主家发卖的奴才多了去了,还真是没见过这样翻身的。郑家有这么一位熟悉京城的管家,他心里还是松了一口气的。觉得肩上的担子,不再那么沉重了。

☆、第164章 懂自保

第一百六十三章懂自保

郑家,农户,真正的小户人家。

可就是这样一家人,一入京城,就如同一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水波乍起。

与常宁侯府比邻的郑家,当真是宾客盈门。皇上给了赏赐,长公主派了心腹,瑞亲王府的世子亲自送来厚礼。上面的态度非常明显,这一家子有皇家罩着,谁也不敢轻慢。

皇子们纷纷打发人表示关怀,勋贵们也纷纷送上厚礼,表达亲近之意。

不管真实意图如何,是不是作秀给上面的人看,这些举动都迅速让郑家在京城立了足。

看着摆满贺礼的院子,钱氏有些手脚发软。这里面的东西随便拿出一件,都够小户人家几年的开销。怎能不让她受惊?凡事都讲究个礼尚往来,收如此厚礼,将来可是要还礼的。

郑老三微微一叹,他这些日子为了避嫌,以读书为由,一个客人都不曾接待。全由郑老二和二郎汪兴华出面打理。他这般态度,没想到也没有阻挡住这盈门的宾客。由此不难看出,萧家军对朝廷的作用,远不是举足轻重能阐述的。而这股子力量,如今握在自家还没成人的小闺女手中,也就注定这孩子从朝堂的旋窝中脱不了身。让人好不忧心。

五郎宽慰道,“咱们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他们来示好,也不见得咱们都得接着吧?”他指了指院子里的东西,“让人登记好,就入库吧。娘,您也不要觉得心里不踏实,这点子东西,人家压根就没正经放在心里。都是做给人看的。”他用手指了指上面,“毕竟咱们初来乍到,京城水深,你只当这是皇上的恩典就行了。只要把跟常宁侯府亲近的人家记下来,平常走礼别忘了就行,别的人家,无所谓。”他嘴角勾起一丝笑意,看了一眼杜家送来的礼。

钱氏点点头,“娘知道怎么办了。”

在一边守着的萧平和花嬷嬷暗暗松了一口气,郑家都是明白人啊。

三郎低声吩咐老福头,“把亲近人家的礼单独列一本账。不仅包括萧家,还有二郎哥的朋友同僚,梅家生意上的伙伴,姐夫衙门里的上司同僚。再问问萧平,把跟侯爷和鸾儿关系亲近的人家,重点记下来。各位皇子公主宗室的礼,又单独开一本帐。这些贵人,咱们一视同仁,该敬着还得敬着。”

郑老三看了看两个儿子,满意的点点头,就回屋看书了。这些庶务,他们就能处理明白。

郑青桔带着丫头过来,扶了钱氏往屋里去,“您这几天心里不踏实,没歇好觉,现在歇着去吧。这些事,有我呢。”不由分说的把钱氏送进屋里。

钱氏也不执拗,这几个孩子的适应能力,比大人强多了。

郑青桔叫了周海的婆娘周嫂子,叮咛道,“入库的时候,小心一些,上面的贴的签子,也别往下撕。往后少不了给别人家走礼,把这些东西岔开了送,别闹出把东西原样送回原主的事就行了。我刚才瞧了,虽然看着东西不少,但都是市面上能见到的东西,没什么要忌讳的。要真是碰见有几个特别的,你单独拿出来。要是心里没谱,不妨拉了侯府的花嬷嬷,让她过过目。福家的两个儿媳妇,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你们一起打理,出不了差错。”自己家又不是大户,当然得算计着来。不用了他们,难道还等着放在库里发霉吗?

周嫂子连声应下了。这些下人里,就她是没见过世面的,但在郑家,谁也不敢小瞧她,一方面是因为她忠心,二方面是因为自家男人跟着二小姐,正当用。说到底,这郑家如今的体面都是靠二小姐撑着。

萧平和花嬷嬷见了郑家的处事,真是满心轻松。这主子的岳家,有没有大本事,如今还看不出来,但光凭这不扯后腿的样子,就足够萧家满意。更何况人家的闺女确实本事了得。于是两人更加卖力,帮郑家熟悉京城。

春闱马上就到了。

郑家在京城引起的风波马上被春闱所替代。

全国各地的举子齐聚京城,街上也比平时显得热闹了几分。

郑老三也接到了两个同年的邀请,带着鬼五去了约好的茶楼。

这两人一个叫穆从林,一个叫何钦洲,年纪和郑老三相仿。又都是出自一省一府的老乡。如今他地相聚,自有一番感慨。

“郑兄如今是贵人了,能屈尊前来,真是我等的荣幸。”穆从林打趣郑老三。

“穆兄见笑了。”郑老三摆摆手,“说什么贵人不贵人,苦乐自知罢了。”

穆从林还要说话,却被何钦洲给拦了,“郑兄慈父心肠啊!此次邀请郑兄,还真是有事相求。”

穆从林心下一突,一句‘慈父心肠’,他才恍然,险些又得罪了人。说什么‘贵人’,不是往人家心口上捅刀子吗?谁家的孩子谁心疼,这郑家的女公子小小年纪,能有如此的才能,可见在家里,也是千娇万宠的。甚至是当成儿子在教导。否则这一身本事从何而来。而能把女儿培养成这样,可见在这位郑兄心里,把这个女儿看的极重。自然不愿意看到女儿涉险。而他的这份尊贵,却恰恰是女儿战场上拼命才换来的,心里得多难受啊。他也是当爹的人,这份心情,也就很好理解。他讪讪的道,“在下失言,还望勿怪。”

“无妨!”郑老三宽厚一笑,“都是人之常情嘛!”人人都是先看到繁花似锦的表面,不曾深想这背后隐藏的心酸,他转移话题,“不知所求何事?如若能帮得上忙,自然不会推脱。”

何钦洲沉吟了一下,才道,“此次的主考官,是李平年李大人,据说他跟老兄家有些交情,不知道是与不是?”

李平年,当年庭审郑青鸾的钦差,探花出身。这能算是交情吗?

郑老三皱眉道,“有些交集,但万万不敢妄言交情。”

何钦洲笑道,“认真算起来,郑兄家的女公子,算的上是李大人的学生,怎不是交情呢?”

这话也不算错。

主考被考中的学生称为恩师,这是官场上的规矩。而且这层师生关系,在官场上,也被看的很重。

郑老三从来没有往这方面想过,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话。他可不愿意考前就跟主考套交情,不仅毫无意义,还会平白惹一身骚。沉默了半晌,才才憋红了脸,道,“两位兄台的话,真是羞煞我了。”他站起身来,拱拱手,转身走了。

怎么就走了呢?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何钦洲和穆从林两人目瞪口呆,看对方的样子,反倒是他们的话,让人家无地自容了。可是他们说什么了吗?

穆从林琢磨了半天,一拍大腿,懊恼的道,“今儿真是糊涂了。白白的得罪了人。”

何钦洲一脸迷茫,“怎的就得罪人了?也没说什么啊?”

“咱们说李大人是那位女公子的恩师,那此次春闱之后,李大人和郑兄的关系又该怎么说?父女师出同门?伦理纲常全乱了!这不是明晃晃的羞辱人家吗?”穆从林小声解释。

“这么说是不是有些牵强?”何钦洲皱眉道,“他们家父子三人同一榜中了秀才,这又怎么说?”

“那就是人家不愿意瞎参合,找了个理由推脱了呗。”穆从林这会回过味来了。

两人对视一眼,一直觉得这郑叁水是个憨厚的老实人,如今才明白,他们还真是走了眼了。人家能把家里的孩子教的个顶个机灵,本人怎会没几分真本事?

隔壁的雅间里,瑞亲王陪着微服的泰安帝听壁脚。

泰安帝放下手里的茶盏,笑道,“这郑叁水还真是个机灵又有分寸的人。”

瑞亲王有些无语,“只看郑青鸾那丫头,就知道这郑老三是个什么样的人。何况,自从郑家进京以来,那么多上门送礼的,愣是没人见到过这正主。这人究竟怎样,也能估摸出两分来。”还用得着这么偷听吗?

“那这些年他们在乡下的日子,怎么过成那般模样?”泰安帝摇摇头,一副不赞成这话的样子。

“出了萧家的事,您觉得真正的聪明人会怎么做?”瑞亲王呵呵一笑,“混的风生水起?还是老实木纳到没人注意,没人想起来?”

泰安帝一愣,随即点点头,“这还真是个识时务的人。”

瑞亲王这才点头道,“正是这个话。不仅识时务,还很是有些自保的手段。”

“懂得自保就好!”泰安帝笑道,“懂得自保,又识时务,这样的人,才让人放心。”

瑞亲王没有说话,不过心里也是赞同的。凡是善于自保的人,都异常惜命。那么这样的人,做事为人难免中庸一些。不会行铤而走险之事。那么郑青鸾在萧家军中的威望再高,威胁也就不大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2页  当前第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5/1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教授古代青云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