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美人镜_分节阅读_第68节
小说作者:赵十一月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13 KB   上传时间:2015-09-02 15:37:36

  李景行闻言看了李从渊一眼,非常含蓄的闭上了嘴:这话从李从渊嘴里说出来还真是有点说不出的怪——

  此人为了妻子连官都辞了,到现在还游手好闲呆在家里呢。

  李从渊被他那涵义深远的异样看得心烦,搁下手中的茶盏赶人:“还杵在这里做什么?看着就心烦。”

  李景行只得抱着几本从书架上拿下了的书,出门去了。

  第二日,沈家的及笄礼,李景行自然是去不成的,去的是李家的二太太文氏。因着李家上下都挺重视这门亲事的,文氏想了想便特意备了厚礼,亲自送了过去。

  虽是小办,但因为正宾请的是素来低调的汝阳王妃,严氏为了给女儿博个好名声亦是下了许多力气,场面上瞧着倒是办得很是不错。

  裴氏心里知道严氏的小算盘,干脆悄悄把自己的大嫂拉到边上说了几句实话:“我那二嫂怕是瞧上八郎了。成日里得往我身边凑,好话、好东西不要钱似的往我边上送。都是一家子,我也不好拒绝,只得答应了替她给嫂子你说说好话。”裴氏瞥了眼上头的沈采苹,眨了眨眼示意道,“说实话,四娘倒也不错,说得上是品貌双全。严氏只得这么一个女儿,日后嫁妆也是少不了的。只是她性子单纯了些、为人又有点呆气,不过八郎也不是长子,这上头倒也不须计较这么多。”

  裴三太太被一贯“实话实说”的小姑子堵了一下,一时间竟是寻不出合适的话来应声。

  裴家大房只得裴赫和汝阳王妃这一子一女,裴家二房则是二子一女。裴三爷是小儿子也没有上头两个兄长有能力,裴八郎乃是裴三爷和裴三太太的老儿子,虽宠了些但亲事上头还真没有这么讲究,这也是为什么裴氏原先想着要拿人当女儿备胎的缘故。

  裴三太太自是不知道裴氏原先把自己儿子当做备胎,倒也没生闲气,先是抬头细细看了沈采苹,然后才微微点头,若有所思:“倒是听说过一些,女学里头的成绩也不错呢。”

  她心里算了一下:裴三爷自己就是幼子,本就不会有多少家业,轮到小儿子上头就更少了,就如裴氏说得,严氏只得这么一女,嫁妆必是丰厚。再者,沈承宇年纪轻轻就官至吏部侍郎,说不得还有再往上的机会,有个得力的岳父,儿子日后科举上头也多条出路。这样一盘算,这门亲事倒也不坏。

  裴三太太自是不会就这么把话说死的。她这会儿心思动的极快,面上却还是很矜持的:“我倒是没和沈二太太说过几回话,不若你带我过去见一面?”虽有姻亲关系但交际圈到底不太一样,严氏又是继室,裴三太太自是没有太多机会和严氏说话。

  裴氏本还以为自己就这么一说,哪里知道自家嫂子竟是动了心,她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道:“等会儿等礼成了,我再替你们引见一下。”

  正好这时候正好是台上的汝阳王妃替沈采薇取字:“澜清。”

  这字出自“其孝友淳深,立身贞固,内含玉润,外表澜清”,乃是寄望她如水一般澄清,外柔内刚。

  沈采薇双手接过文书然后才转递给沈采苹,轻声应对。她微微垂首,乌发如同积云,下颚弧线柔软,更显眉目清丽出众,一如明珠生晕,熠熠生辉。

  待得礼过之后,沈采薇方才跪倒沈承宇和严氏跟前受教。

  沈承宇今日特别打扮了一番,看着倒是慈父模样,似模似样的说了几句套话。沈采薇只得作出谦逊的模样,低着头听训,倒是叫沈承宇好好的摆了一回架子。严氏虽是继母倒也挂了一个名,就跟在后面加了几句。

  待得父母双亲教诲完了,沈采薇这才再三拜首。

  礼成了,沈采薇和沈采苹回房换衣裳,汝阳王妃先回去了,严氏和沈承宇则是一起下场去招待来客。

  交情交情、人脉人脉,都是处出来的。这样的时候自然是谈交情、拓展人脉的好时候,不容错过。

  ☆、133 碧梗粥

  严氏和裴三太太倒也说不上一见如故,只是两人略略谈了一会儿,各自心里都有了底。

  晚上严氏服侍沈承宇歇息的时候,口上不免试探了一下:“今儿倒是有不少夫人太太问起咱们四娘呢。”

  沈承宇刚刚去了束发的玉冠,乌黑柔顺的长发披在肩头,哪怕年纪已经不轻,依旧很有些俊美的姿仪。他闻言只是淡淡一笑,漫不经心的应道:“也是你教的好,四娘乖巧可爱,那些人见了自是喜欢。”

  严氏倒了杯茶递过去给沈承宇,含羞睨了眼人,口上道:“老爷这话说得,哪有这样夸自己闺女的?也不害臊!”

  屋内烛光摇曳,晕晕暖暖的光影融在水银似的月光里面,洋洋洒洒的把屋子照得透亮。严氏那本就保养极好的手握在青玉盏上,莹白的浑若一体。

  沈承宇瞧得心痒,接过茶,顺手揉了揉她柔嫩白皙的手指,微笑着抬眼瞧着自家妻子,只把人看得面红起来。

  严氏低头一笑,正如白莲一般有着一低头的温柔,她的语气听着亦是轻缓温淡的:“裴家的三太太也拉着我说了好一会儿话呢。”

  沈承宇这时候哪里还听不出这话中音,略顿了顿要把手抽回来,蹙蹙眉道:“四娘的亲事咱们之前不是已经说好了吗?”

  严氏连忙拉住他手不松,温声解释道:“我只是觉得裴家也是门好亲事,这才来和老爷你说一声。我瞧着,荣郡王待裴家就亲厚的很,说不得日后裴家还要更上一台阶呢。”

  沈承宇眉心还是没松开,只是握了握妻子的手,淡淡道:“好了好了,先歇息吧。累了一天,明日还有旁的事呢。”

  严氏只得闭了嘴,安安静静、低眉顺眼的服侍着沈承宇歇下了。她对自己这丈夫也很有些了解,既然这回没把话说死,就说明他心里也是有些犹豫了——似他这样的人,哪怕前头那位邹大人给了他再大的好处,见了更大的利益还是要翻脸不认人的。

  严氏心里松了松,暗暗想着:过些日子还要去古安寺上个香才好,保佑那位邹大人一辈子入不了阁,自家女儿寻个好姻缘。

  这会儿,沈承宇想的自然和严氏不大一样。他躺在床上,不自觉得想起今日亲自来接汝阳王妃回去的荣郡王萧远,心里不知怎的起了点莫名之感。

  现今皇帝一颗心挂皇后身上,大半的政务都是堆在这位荣郡王手上。这么一个忙得脚不沾地的人,竟然也会事必躬亲到亲自来接汝阳王妃?那模样反倒更像是寻机来看一眼的。再者,自从三弟一家来了京城后,荣郡王也会偶尔递了帖子前来拜见,若说是顾念那一点儿指教之恩,也不必每回都要顺便去瞧瞧自家二娘......

  沈承宇一激灵,忽而想起当初皇帝把自己叫去说得那一番话。他本是以为皇帝是想着从近臣里头选几个年纪恰当的女孩送到荣郡王身边,激动之下自然是去信松江要把女儿接上京。后来家里擅自给二娘订了亲他也不过是惋惜一二——真要是从几个近臣的适龄千金中挑也不一定就能挑上沈采薇这样自小长在松江的。

  可是现在想来,说不得,二娘和荣郡王有些关系?皇帝当初的那一番话仅仅是因为荣郡王瞧上自己女儿?

  沈承宇左思右想,把萧远的事从都想了一遍,一颗心忽冷忽热,竟是比严氏还要睡得迟,直到天亮了才稍稍合了眼。

  晨间,严氏起来,一眼就看见了他一眼黛青,不免多问一句:“老爷这是怎么了?”

  沈承宇自觉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只要寻到了机会,未来前程一片光明。他一脑子的雄心壮志,激动地不能自已,对着“什么都不知道”的严氏就少了许多耐心,随口敷衍了一句:“只是想着二娘已经及笄了,也不知还能再留几年,我这心里怪不舍的。”

  他现今已经打定主意了,寻机再去试探一二,若事情是真的,那和李家那门亲事肯定也是要想法子退了的。平日里瞧着二娘那闷不吭声的模样,竟是有这样的造化。依着荣郡王和郑家那尴尬的关系,若真是能嫁给荣郡王,再诞下子嗣,真真是前途不可限量。

  严氏听得这话自觉莫名其妙,好不容易才忍住自己诧异的神情,笑着替沈承宇理了理衣襟道:“老爷倒是一派慈父心肠。”

  沈承宇也没应声,得意的笑了笑便往书房去。

  严氏见着他这模样就觉得心里气闷,自个儿把被子锤了一通,好不容易才消了气。早膳则是她一个人在屋里用的,她也没什么胃口,吃了一碗碧梗粥配着一二小菜,就叫端下去了。

  边上的何其家的乃是严氏的陪房,又是一起长大的,很有些真感情,如今见着她这模样,嘴上劝道:“为着二姑娘的及笄礼,太太这些日子忙里忙外的也是怪累的。现今可要多用一点,好好补一补才是。”

  屋里的都是自己人,严氏心里闷得很,不由微微红了眼:“如今这家里也就只有你心里念着我了。忙了这些日子,我竟是连句好话都没得。再过时候,三娘又要办及笄礼,三太太那模样你也是知道的,那些事还不是要压到我这儿?我确实是有些自己的小心思,但我这些忙里忙外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谁知道这一家子的竟全当看不见,没有半个人念在心里。”

  何其家的知道她这是被沈承宇气得,这时候也只能温声劝道:“太太这话说得.......您一片慈心,二姑娘那边也是记在心上呢,这些日子每日里都来请安,日日不断的遣人给太太送燕窝粥。再者,太太这般贤惠慈和,有眼睛的都看着呢,日后必是要高看四姑娘一眼的。”

  严氏被她说得缓了面容,手上拧着帕子,低声念了一句佛:“我已是这把年纪了,这辈子所念的还不是四娘?若她能有个好归处,我一辈子当牛做马、吃斋念佛都是心甘情愿的。”她说着这话,不由得合手拜了拜。

  何其家的哪里不明白严氏的心,想了想便给她出了主意道:“不是奴婢自家人夸口,四姑娘这模样,谁见了都要喜欢的。太太不是和裴三太太有些交情,不若把四姑娘带去正经见一面。合了眼缘,两家人说起话来也松快些。”

  严氏想了想,觉着自己本也是要去古安寺烧香,若是能一举两得自是更好。于是,她便叫了几个丫头上来吩咐:“叫下头的人准备准备,去和几个姑娘说一声,明儿我要带她们去古安寺烧香。”

  下头的人自是乖顺的应了。严氏自个儿独坐了一会儿,收拾了一二的礼,便叫人备了马车往裴家去。

  等到第二日早晨,严氏果是带了三姐妹一起乘了马车去古安寺。裴氏本也要跟着,自是她身子一贯娇气,前阵子为着沈采薇的及笄礼也跟着忙了一会儿,这时候不免歪在榻上偷闲,也就没跟着去了。

  沈采薇难得寻空出来一趟,心里也挺高兴的。此时绿野茵茵,遥遥望去,郊外的绿地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一般。

  沈采苹倒是被严氏嘱咐了几句,拿了一本书,低着头默不作声,白玉似的面颊上带着胭脂似的红。

  ☆、134 栗米菜粥

  严氏自小在京中长大,自嫁了沈承宇,丈夫不怎么靠得住,自然只好求神拜佛寻个信仰。所以,常来常往的,她和古安寺的主持也能说上几句话。

  主持特意给她寻了个厢房休息,又令人上了些素菜。

  古安寺的素斋算得上是京城一绝。严氏这些日子心事极多,总不得劲,故而饭菜也用得少了。这时候坐在寺中的厢房里头,瞧着窗外的山景,心中轻松了些,就就着栗米粥多吃了一些。

  沈采薇等人自然也陪着用了一点。

  寺中的粟米粥也是熬得极好的,里头加了一点儿白菜,吃着便觉得有滋味,米粒软糯。沈采薇尝着不错,特意问了一遍做法。

  那陪客的僧人想来是解答这类问题惯了,也不藏私,温声细语道:“这煮粥的水是每日晨间挑来的清泉水,用得也是特别制成的砂锅。煮粥的时候,先加一勺的香油,煮的久了,香远味长。米将熟时再往里面加菜,这样菜的口感才会好。我们寺中的白菜较多,故而加的是白菜。若是施主别有所好,也可加一些菠菜、芹菜......”

  那僧人说寺中白菜较多,确是如此。单是这案上,就有不少白菜为主或是为辅做的素菜。

  其中一道是瓦口白菜。特地选出几株鲜嫩的,从菜心横切,摆在盘中。香油、酱油和醋等调料煮的滚热倒入白菜盘中,如此二三次,就可端上案了。口上吃着特别脆、特别香,还有一种蔬菜特有的清香和甘甜。

  沈采薇和沈采蘅第一次来,很是新鲜,不免也跟着多吃了许多。

  等到东西端下去了,沈采蘅才感叹了一句:“这寺中的素斋味道还真不错,我在松江的时候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呢。”

  沈采苹往时陪着严氏来过好些次,乃是吃惯了的,自是能觉出一二来。她想了想才接口道:“其实你吃得香,也不仅仅是寺中素斋做的好的缘故。为着出门,我们早膳只用了一点,入寺的一段山路还是要我们自己走。等到素斋上来,自然早是饥肠辘辘,吃得更香了。”

  沈采薇喝了口茶,手上握着白瓷的茶杯,跟着笑了一下:“是呢。不过这寺中景致怡人,颇为凉爽,山中的空气又格外的清新,凉风习习。只是坐在寺中厢房之中,都叫人胃口都好了许多。”

  严氏坐在上首,瞧着几个姑娘和气友爱的聚在一起说话,面上显出几分温和的笑意来:“迟些儿我还要去和主持说话,你们小孩家难得出来一趟,去外头逛一逛吧。”她想了想便接着和沈采苹说道,“四娘早前来过几回的,想来也识路,不若带你两个姐姐去后山的石壁那边看看。”

  古安寺认真论起来,还真有个三四百年的历史,出过不少名人逸事。据说,前朝大书法家王容之因为科举失利,囊中羞涩只得再寺中借宿了几年。他心中极是感激寺中的照顾,便花了一年功夫在后山石壁之中刻了一幅字以作谢礼。当时,王容之在士林之中已有名声,其字也颇有名气,只是他素来清高不喜卖字卖画这才清贫如洗。这一幅字写了之后,许多人都风闻簇拥来看,交口称赞。不少人都得要承认这幅字乃是王容之此生最出色的杰作之一。

  沈采薇早就听说过这幅字,心往已久,连忙拉了沈采苹的手道:“趁着这日头还不高,山中清凉,咱们一起去瞧瞧吧。我正练字呢,早前也临过王容之的字,早就想来看看了。”

  沈采苹却知道严氏这背后的安排,低着头羞答答的拿了帷帽带上,这才往那石壁去。

  沈采薇瞧她神色,心里倒是起了一点儿怀疑,只是这事严氏和沈采苹既是不说她也不好多问,只作不知的挽了对方的手往外走,口上唤了一句,“三娘可要来?”

  沈采蘅赶忙咽下了口中的糕点,用帕子擦了擦嘴角,风风火火的跟着跑了过去,嘟嘟囔囔的抱怨道:“等我吃完那块赤豆糕嘛......”

  此时正是初夏,草木郁郁,山中景致格外清美。沈采蘅跟着走了一路,心情渐渐轻松,果然也高兴起来,甩开了沈采薇和沈采苹的手,一个人一蹦一跳的在山路的前头走着。

  沈采薇瞧了眼前头的沈采蘅,悄悄捏了捏沈采苹的手,试探似的细声问她:“今儿,太太是约了人来寺中吗?”

  沈采苹羞红了脸,点了点头:“嗯......”声音小的跟蚊子似的。

  沈采薇也不好多说,便捏了捏她的手笑道:“到那里,你也不用管我和三娘,顾着自己就好。那石壁我早就想了好久,说不得还要多看一会儿。至于三娘,她自来是个自得其乐的,很不用人费心照顾。”

  沈采苹含羞点头,小声道:“知道了。”

  她们山间小路上走了一段路,饶过来寺中后院的水塘和苗圃,这才到了石壁。

  既是寺中名胜,来看的人也极多。沈采薇看得双眼发亮,顾不得多想,连忙往那边去。沈采蘅对这个不感兴趣,想了想便转头和她们说一句:“前面有个桃花潭,我去瞧一瞧,等会儿就回来。”

  沈采蘅转头就跑了,那些后头跟着的仆妇也吓了一跳,匆匆忙忙的跟了上去。

  沈采苹则是站了一会儿,才往那边上给人歇息的小亭上去等人。过了一会儿,果是见着上回见过的裴三太太领着人往亭中来。

  裴三太太边上跟着着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身姿挺拔,颇有些书卷气。

  沈采苹心里慌了一下,好不容易才扶着边上董嬷嬷的手起了身,正好给裴三太太行了个礼。

  裴三太太笑了一下,把她扶起来:“都是亲戚,很不必这样多礼。我也不是那等刻板之人,要不然今日也不会带了八郎来。”

  沈采苹只觉得一颗心扑扑的跳着,面颊滚烫,好在有帷帽遮着,倒也看不分明。她顿了一顿,才轻声道:“夫人是长辈,这是应该的。”

  她声音轻柔动听,一如山间的风,吹得裴八郎心上清凉温柔。他不自觉的的用眼角余光看了眼沈采苹那双素手,不知怎的,心头也微微软了软。

  ☆、135 鱼片粥

  沈采薇在石壁边上折了一支树枝作笔,一边看一边在石壁边上比画着,不觉就入了迷。等她回过神来,连忙回头去看沈采苹。

  她一眼望去就见着裴三太太领着一个少年正在亭中与沈采苹说话,远远瞧着那边的情景倒也颇是融洽。沈采苹边上还跟着严氏派来的仆妇又是严氏特意安排的会面,倒也不须她如何担心。

  沈采薇想了想,眼见着天上的日头渐渐高了,颇是遗憾的再看了一眼石壁又抬步往桃花潭那边去找沈采蘅。

  桃花潭之所以叫桃花潭自是因为那边上的桃花林,虽然寺中的桃花开得晚,但现下这时候也没剩下几株桃花,花瓣凋零,看着颇是清冷,故而在那的人也少了许多,大多都是得了闲的乡民在此垂钓。沈采薇特特的在那里绕了一圈,果然很快就抓到了想要钓鱼的沈采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0页  当前第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美人镜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