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02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吴绍霆俯下身去在张小雅的脸上亲吻着,说道:“要不从此以后我们三个人住一个房间好了,反正床这么大。我想好好的照顾你们两个人!”

  张小雅小脸涨红起来,嗔道:“你还真不害臊,怎么可以三个人同睡一张床?你好贪心呀!好了,你快点过去吧,我有些累了,要休息了。”

  吴绍霆顺着张小雅的脸一直亲吻到对方柔嫩的小嘴,深深的吻了一口之后这才站起身来。他帮张小雅盖好被子,又关上了小灯,然后退出了房间。来到走廊上时,他的心情有些难以收拾,从此以后自己居然要处理两个女人的感情,对此可没有任何经验可言。来到客厅里,他倒了一杯水一饮而尽,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接着才前往了冯雅楠的房间。

  他本以为冯雅楠已经睡了,可是推门进去时房间的吊灯大开,换下婚纱穿着一身西式小洋服的冯雅楠正规规矩矩的坐在床边,安静的就像是一个刚入学的小学生。他有些惊讶,不过很快又恍然过来,冯雅楠这种受传统封建教育的女孩子,自然只知道洞房花烛之夜一定要等到夫君前来揭去红盖头的程序,虽然现在没有红盖头,可不知该怎么做的她依然只能安安分分的等着自己到来。

  看到吴绍霆推门而入,冯雅楠显得紧张起来,低着头不敢看着地面,两只小手紧紧的捏在一起。

  吴绍霆走了过去,紧挨着冯雅楠身边坐了下来,微笑着打量着这位十六岁的新娘子。小洋服承托着冯雅楠娇俏的身段,没有蓬松婚纱的掩饰,他这才发现对方竟然如此小巧玲珑,甚至连女性的魅力都还没能发育成熟。

  “你还是很紧张的样子,怕生吗?”他叹了一口气,轻声的问道,似乎生怕自己声音大一点会吓到冯雅楠似的。

  “小雅姐姐说,女孩子第一次出嫁都会很紧张……”冯雅楠怯怯的说道。

  “说的也是。不过从现在开始你是我的妻子,我不希望我的妻子不开心。以后你如果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可以跟我说,或者跟小雅说,既然是一家人当然要相互关心、相互照顾。你也不用怕我,虽然你我之前素未谋面,这次婚姻也不是你情我愿,但你现在是我的人,无论如何我有会负责任的。”吴绍霆态度认真的说道。

  冯雅楠心里不由自主生出一片温暖,这股温暖驱散了之前三个小时独守空房的寒冷。她抿着小嘴露出一个羞涩又幸福的笑容,看来夫君大人真的是一个好好人。

  “雅楠……一定尽心服侍夫君和小雅姐姐。”她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这么说道。

  “呵呵,你真是一个……有趣的女孩子。好了,其实我想告诉你,你现在年纪还小,有些男女之事不太合适,今晚我陪你一起休息,不过就不行房中之事了。”吴绍霆笑着说道。他并非不喜欢冯雅楠,或者说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只不过按照他的心理年龄很难对一个十六岁的少女下手。

  “可是,可是雅楠已经十六岁了……夫君是不是不喜欢雅楠……”冯雅楠有些慌张了起来,她娇小的身躯在发抖,觉得自己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子,新婚之夜竟连夫君都嫌弃自己。

  吴绍霆看着冯雅楠,他知道旧社会女孩子成婚的习惯,一时有一种无奈。他沉默了一会儿,伸出一只手握住了冯雅楠的小手,另外一只手顺着冯雅楠光滑柔嫩的脸颊轻轻抚过,直至到冯雅楠尖俏的下巴。他温柔的抬起了冯雅楠的脸,看到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羞涩又内疚的晶光。他暗暗叹了一口气,心中忍不住泛出怜爱之意,缓缓的凑上前去在冯雅楠的小嘴上亲了一下。嘴唇接触之时,他很明显的感到冯雅楠的小手更紧了一些。

  【孙传芳(1885年-1935年11月13日),字馨远,山东泰安人,民国初年著名军人。北洋直系军阀领导人之一,曾称“五省联军总司令”,盘据上海,金陵等东南沿海重要根据地,以智略较高,不断重创北伐军而闻名,其为人笑容可掬,处事果忍,人称笑虎将军。晚年落败,笃信佛教,未涉军政,却在诵佛经时,被仇敌女子施谷兰刺杀。】

  卷六:大国战 第745章,见曹锟

  次日清晨,吴绍霆习惯性的在七点钟不到醒来,天气已经是秋末时节,窗外的天色尚在白蒙蒙的一片之中。他看了一眼怀中睡熟的冯雅楠,昨晚的风雨只怕让这小女孩受累了,依偎在自己的怀里安静而恬美。不过仔细看去时,他发现冯雅楠眼角还有湿润的痕迹,也不知道是因为梦里思家,又或者是处子之身承受太重的疼痛。

  他没有叫醒冯雅楠,自己起身找了一件睡衣穿上。

  侍从早已准备好热水,洗漱过后,简单用了早餐,吴绍霆来到楼下办公室询问徐州战况的最新消息。通讯处在凌晨四点钟时就收到了徐州的电报,侍从处整理好文档早已经送到吴绍霆的办公桌上。看完进攻徐州的详细始末,吴绍霆这才了解第十二师面临的问题,曹锟倒是没有任何隐瞒,把十二师军纪败坏的一面做了详尽的描述。

  整个晚上曹锟几乎没有合眼,花了六个钟头的时间来整治违反乱纪的士兵。进攻徐州一共阵亡了六十八名士兵,可是因为抢劫伤人和奸x妇女而被枪决的士兵,多达九十七人。经过统计还有十二名士兵在混乱中失踪,不排除是畏罪潜逃,目前宪兵队正在按名搜查这些下落不明的士兵。

  吴绍霆放下电报,心中有几分欣然,曹锟还真是一个有魄力的人!

  随后,他立刻让秘书处签发一份执政官命令,赞赏曹锟和孙传芳整顿军纪之举,同时全权委托曹锟负责十二师的整顿工作,无论赏罚晋贬皆可自行处之。这份命令其实是多此一举,以曹锟集团军总参谋长的身份原本就有这样的权力。他之所以还要签发这样的命令,就是在暗示曹锟不必忌讳各种背景人士,放手去做即可。

  十一月三日,在准备两天时间之后,吴绍霆正式动身前往北京,南京之事交给冯国璋、蔡锷、梁启超等人负责。随同他一行前往的大部分是国防部官员,此次北上的用意旨在磋商海军部重组和全国海军整编之事,以及北京大本营的筹建工作。这是公开的行程安排,然而背地里还有另外一项未公开的行程,吴绍霆将会在山东济南停留几日,专程会见山东军务总督靳云鹏和省长张怀芝。

  总统府专列抵达徐州时,吴绍霆在这里留了半日,与第十二师师部的众军官见了一面。

  十二师师部是之前张勋的定威将军府,定威将军的招牌早已被拆掉,挂上了五色旗和十八星陆军旗。曹锟、王承斌、熊炳琦率领众军官来到大门口迎接。吴绍霆与众人见面之后,热情的一一握手慰问。

  “仲珊公,别来无恙,徐州一战辛苦诸位了。”吴绍霆客气的说道。

  “大执政官客气,分内之事理所应当,只可惜好事多磨,咱们十二师颇有丢脸之处,还望大执政官教训。”曹锟叹了一口气说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不改。然,仲珊公雷烈风行之举当是国军上下仿效学习的典型,让人感叹赞佩不已。”吴绍霆由衷的说道。

  “哪里哪里,在下对违法乱纪之事同样深恶痛绝,身为长官理当严厉治下才是。大执政官里面前。”曹锟说着,侧过身请吴绍霆等人进师部大院。

  吴绍霆与诸军官简单聊了一些军中之事,以及暗示性的表达自己对重典治理军纪的赞同,之后又与曹锟、王承斌高级将领进行一次午餐会晤,听取十二师关于军需要求的汇报,吴绍霆让随行的军务副官李选廷、参谋副官吴佩孚做了记录。

  曹锟等人也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只是希望能尽快统一十二师制式准备,减轻后勤供应的压力。十二师和十三师的装备情况是近畿铁道集团军里最复杂的,士兵们不仅有装备恩菲尔德步枪、勃朗宁重机枪,还装配有汉阳造和“绍霆”式自动步枪,子弹口径混杂不堪。

  吴绍霆答应曹锟尽快安排7.92毫米口径的步枪配置,用德国原厂毛瑟或者广东厂仿制新式毛瑟(仿M1898式)来替换英国、美国步枪。至于替换下来的步枪,翻新之后可以高价出售给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

  这件事谈毕之后,吴绍霆又与众人简单聊到张勋的联省通缉之事,曹锟信誓旦旦的承诺一定办好此事,限期与安徽、河南方面协同逮捕张勋。

  下午,吴佩孚是曹锟的老部下,特意与曹锟在后堂单独见了一面。二人倒是没有叙旧寒暄,吴佩孚直接对曹锟说道:“三哥,吴执政特意吩咐我来跟你会一面,是有一些要紧事必须得让三哥你先知道。不过三哥切记,此事万万不可轻易泄露出去,只三哥一个人记在心里即可。”

  曹锟怔了怔,问道:“吴执政让你来见我?他为何不亲自对我说?”

  吴佩孚叹了一口气,表情认真的说道:“人多舌杂,此事关系重大,吴执政为了避嫌才让弟来跟三哥一谈。总之吴执政相信三哥是自己人,所以才提前安排此事。”

  曹锟表情渐渐严肃起来,他知道吴佩孚在吴绍霆身边做事肯定经常接触一些机密,而这次又是吴绍霆亲自派吴佩孚来跟自己谈,可见一定有十足的分量。他郑重的点了点头,深沉的说道:“承蒙吴执政信任,又是子玉老弟你亲自来说,放心吧,老哥我知道分寸。说吧,究竟是什么事?”

  吴佩孚不由自主的压低声音说道:“吴执政此番北上另有目的,并非是单纯的撮合海军。三哥,你应该已经猜出吴执政在北京设立大本营的用意吧?”

  曹锟并非脑袋不灵光,而是之前确实没有用心考虑过这件事,因此只当吴绍霆在北京设立大本营是为了监管北方诸省的局势。不过现在听到吴佩孚如此神秘的提及这件事,他当然知道自己所想的一定只是片面罢了。

  “子玉老弟,你直接把话说明白一些,我当然知道吴执政做事肯定不简单。”

  “三哥,那你可知道日本已经决心对德国开战了吧?咱们就算不知道日本国内政府的动静,可是之前日本公使与段总理签署的条约,以及后来又向执政府提交的条约,已经可以看出日本是要对青岛下手了。”吴佩孚继续说道。

  “这么说……”曹锟立刻皱起了眉头,脸色变的凝重起来,“吴执政要跟日本翻脸了?”

  “这事尚且没有定论,但吴执政的意思,青岛终归是中国的领土,小日本狂妄至极,三番四次不顾我们中国的主权挑起事端。这次吴执政是下定决心,绝不能让日俄战争重蹈覆辙,日本如果胆敢侵犯中国海域和领土,咱们可是决不能坐视不理的。”吴佩孚肃然说道。

  “我早该料到了……”曹锟意味深远的点了点头,眼神十分尖锐。

  他虽然是一个重视个人利益的人,可是国家大义始终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坎儿,自己还没有狠下心来连老祖宗都不认了。只是长久以来列强欺负中国羸弱,中国的实力也确实让人堪忧,更何况这次日德矛盾又与欧洲大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背后国际势力错综复杂,实在难以有太多的把握。

  “三哥,吴执政知道你是咱们北洋这边举足轻重的人物,所以才让弟前来嘱咐一番,无论如何三哥一定要站在吴执政这边。”吴佩孚语重心长的说道。

  “唉,要跟东洋人干我没话说,老子我早就不服这口气了。可问题是,咱们能不能干过东洋人?前有甲午,又有日俄战争,要是打不过反倒把事情闹大了,对吴执政来说可是极大的影响,对咱们新生的中央政府也是无妄之灾呀。”曹锟忧心忡忡的说道。

  “只怕三哥还没有明白吴执政的意思。就算要打,到时候也是中央政府调集精锐去打,三哥这边大可不必去操这个心。关心是吴执政要清楚三哥你在这件事上的立场,只是需要三哥的一个态度,顺便借三哥的威望拉拢一把咱们北洋的其他兄弟。打得过自然是好事,到时候三哥也会是支持吴执政的大功臣,而且,就算打不过也伤不着三哥的地位。”吴佩孚把话说得更直接了一些。

  曹锟恍然的点了点头,只要吴绍霆不拉自己上战场就行,如今北洋政府没了,他们这些北洋旧将本来就声势锐减,如果连手里这点兵都握不住的话,那结果可就更糟糕了。他故作沉思了一阵,叹了一口气,郑重其事的说道:“难得吴执政信任,我老曹还能说什么呢?子玉老弟放心,既然咱们与吴执政同在一个屋檐下,此事又是国家利益的大事,到时候我老曹一定竭尽所能声援吴执政。”

  吴佩孚欣然的笑道:“有三哥这句话,弟回去就容易交代了。三哥,说句良心话,咱们中国总不能一直受人欺凌。虽然咱们是北洋出身,可眼下吴执政能消除南北的矛盾不失是一件好事,再者也只有吴执政有这个雄心壮志带领咱们中国走出去啊。”

  曹锟有些疑惑,吴佩孚才跟了吴绍霆多久,怎么会说出这样心向吴绍霆的话?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叹着气点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卷六:大国战 第746章,济南一会

  十一月五日早上,总统府专列抵达济南,靳云鹏、张怀芝等山东军政要员亲自到火车站迎接。为了保证总统府专列的安全以及彰显山东政府的隆重,张怀芝派自己的护卫队队长施从滨带领五百兵军警士兵,把整个火车站连同周围街区都清空了。

  虽然吴绍霆不喜欢太过招摇,不过好歹是张怀芝的一番心意,只好坦然受之。一行人没有在火车站多作停留,很快上车来到政府公馆,花了一些时间来客套应付山东各界代表,又与靳云鹏、张怀芝等山东高官们谈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公务。晌午临近午宴时,吴绍霆又在会客室与经云鹏、张怀芝二人会了一面,谈及关于北京大本营的筹建工作。

  靳云鹏、张怀芝都是北洋皖系的代表人物,之前段祺瑞意图与南方顽抗到底时,其二人是坚决拥护段祺瑞的决定,若非因为省内省外巨大的舆论压力,他们十之八九是真的打算与南方开战。如今段祺瑞身败,他们只能顺应大势与南方议和促成中央政府的成立,可是打心底里并没有对这个中央政府正眼视之。

  如今吴绍霆北上途径济南,靳云鹏仅仅是尽地主之谊招待一下罢了,他本人并没有太多的念想与吴绍霆合作。于是在听说北京大本营的筹建之事时,他只打算在嘴巴上敷衍过去,一点也没有付诸行动的打算。他算是能猜出吴绍霆的用意,不管吴绍霆筹建北京大本营是对付内部还是对付外部,终归是想要利用北洋的力量来消耗北洋的力量,然后进一步促成中央政府集权,打压地方实力。

  吴绍霆并不傻,看着靳云鹏、张怀芝的态度,他已经可以了解对方二人的心思。不过北京大本营和山东是计划之内的关键所在,如果不能说服靳云鹏、张怀芝站在自己这边,往后展开行动必然会处处掣肘。

  午宴过后,吴绍霆单独请张怀芝到厢房客厅一见。

  张怀芝深知吴绍霆是要采用离间计来分化他与靳云鹏的关系,不过既然吴绍霆指明要见自己,自己当然不能不去。他在心里打定主意,绝不会让吴绍霆的阴谋得逞,自己只有与靳云鹏保持合作的关系,才能牢牢掌握山东的大权。

  吴绍霆请张怀芝落座之后,表情毫无征兆的严肃起来,甚至连寒暄开场白都没有,直接切入正题的问道:“子真公,我且问你,吴某若要取山东,子真公以为单凭山东旧部能抵挡我麾下大军几日?”

  张怀芝吓了一跳,好不容易镇定下来,连忙问道:“吴执政,您这是在说笑吗?”

  吴绍霆冷笑起来,反问道:“子真公以为呢?”

  张怀芝汗颜不止,他对吴绍霆不太了解,只是隐约听说过对方做事向来是喜欢出其不意,粤桂战争时明明是桂军要进攻粤军,反倒粤军不宣而战,福建战争时亦是如此。虽然他认为吴绍霆现在不会轻易发动战争,山东虽然势力不济,可要是中央政府无故挥师北上,一定会引起北方诸省的紧张,到时候中国必然又会不太平。

  “吴执政,”他讪讪笑着说道,“你若有什么吩咐不妨直说,何必开这样的玩笑呢?”

  “子真公,我知道你们北洋皖系一直对我与成见,不过今天我倒是要诛心一问,究竟是段芝泉与我有成见,还是你们与我有成见?”吴绍霆不动声色的问道。

  “这……呵呵,吴执政说笑了,既然事情都已经过去,如今南北和平相处,又有什么不好的呢?”张怀芝用讨好的语气说道。

  “那好,吴某索性把话说的更明白一些,”吴绍霆依然冷冰冰的脸色,不疾不徐的说道,“北洋政府还在的那会儿,皖系与直系之间早已是形同水火。如今冯将军主持议和,在中央政府颇得了优待,这正是识时务者的明智之举。段芝泉的用心我可以理解,不过他终归是走错了这一步。如果皖系不知自重,仍然蓄心不服,其下场是什么样子真公应该有所预判才是。”

  张怀芝一时说不出话来,他心里不止是气氛,更是一股震惊,吴绍霆当着自己的面毫不客气的说出这番威胁的话,简直是欺人太甚。他读过的书不多,脾性容易暴躁,如果自己再年轻几年只怕当场就翻脸了。

  “吴执政,你这是在威胁我们吗?”他没好气的说道。

  “靳翼青是段芝泉的门生,他对我介怀那是情理之中,不过吴某就不太明白,世人都说子真公是审时度势之人,为何偏偏不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去想,反而一味心思认为是坏的?上午的谈话吴某原本是好言相待,甚至还是特意给了你们一个机会,可你们偏偏以为吴某好糊弄。”吴绍霆豪不示弱的说道。

  “这话在下可听不明白了。”张怀芝眯着眼睛说道。

  “吴某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既然单独请子真公一叙,自然不必再拐弯抹角。我且问子真公,若皖系势力既没有价值又不肯诚服于中央政府,你说,我留着这些隐患又有何用?难道养虎为患吗?”吴绍霆肃然说道。

  “你……”

  “子真公稍安勿躁,不如听吴某把话说完。筹建北京大本营并非吴某心血来潮,也绝非单纯的威慑北诸省,实话实话,此事关系重大,吴某深思熟虑许久方才有了详细的计划。本以为翼青兄和子真公能从中帮上大忙,这可是给二位建功立业、积累自身政治资本的大好机会,将来也是皖系一派在中央的话语权所在。奈何二位竟如此不领情,反而还恶意揣测,这叫吴某情何以堪?”吴绍霆继续说道。

  张怀芝凝神思索起来,吴绍霆这番话未必没有道理,这可是软硬兼施的招数呀。假设当初段总理没有被揭穿与日本签约的事,北洋皖系继续顽抗下去,以吴绍霆的口气和实力早就打到北方来了,别说北洋皖系会损失惨重,整个北洋都会一蹶不振。如今吴绍霆整顿全国军务,又拉拢直系的加盟,真要对付山东简直易如反掌。

  说的好听点吴绍霆会在紧张北方诸省的反应,可这个顾虑根本不足以阻止吴绍霆的决心。更何况吴绍霆完全可以说服直系开战,冯国璋只怕早就盼望着除掉皖系全部势力,把皖系的地盘尽数收归己用。

  今天早上他与靳云鹏的表现很明显是触怒了吴绍霆,皖系如果没有可利用的价值,反而还是阻碍吴绍霆掌权的道路,下场必然是越来越难过,终归是要遭到打压直至消灭。

  现在想来吴绍霆邀请山东方面加入筹备北京大本营,还真是一次诚意之举,是给足了山东势力的面子。一旦皖系势力融入北京大本营,尽管是以皖系来牵制北方诸省,甚至矛头直接对准东三省和青岛,但无论如何都能得到吴绍霆的大力支持,还可以与南京的直系中央势力抗衡。天下哪里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想得利当然先得有投入,就算得利之后也应该承担相应的风险才是。

  想到这里,他调整了自己的表情,从怒火中恢复几分笑脸,呵呵的说道:“听吴执政这一席言,在下茅塞顿开呀。先前是在下鲁莽了,在下一介莽夫,读书不多,脑子不灵光,多亏吴执政一番点拨,呵呵。此事大有商量的余地,容在下回头与靳总督好好一谈,靳总督并非不通事理之人,相信在情在理一定能说服他的。”

  吴绍霆抬起手打断了张怀芝的话,不动声色的说道:“子真公,我之所以单独找你一谈,就是担心靳总督拗不过思想上这一块。他与段芝泉关系深厚,就算明白这个道理,只怕也无法饶过这层感情。此事关乎国家利益,我决不能留下任何隐患,子真公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张怀芝叹了一口气,倒头来吴绍霆还是要挑拨离间,这该如何是好?

  ——————————

  【张怀芝,(1862年-1934年),字子真,山东省泰安府东平州(今东阿县)皋上村人。出身贫寒,少时读书仅4年辍学,务农和讨饭,后入天津为人养马7年。1890年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分配到荣禄武卫中军炮兵营担任领官,曾参加围攻东交民巷,命令炮兵故意偏离目标,放五六百炮,未伤洋人一人。后任陆军第一镇第一协协统、陆军第五镇代理统制、天津总兵、帮办直隶防务大臣。】

  卷六:大国战 第747章,会见海军

  看着张怀芝犹豫的脸色,吴绍霆慢条斯理的又说道:“此事理应对子真公来说算是好事,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难道子真公真打算与靳翼青平分秋色?吴某此话虽然说的太过挑拨,不过请公试想,假使我这番话同样对靳翼青说,你猜还会顾念旧情吗?”

  张怀芝脸色大变,尽管他不会轻易相信吴绍霆的话,可是吴绍霆这句话显然还有另外一层暗示的意思,那就是在自己与靳云鹏之间迟早会说服一个人排挤另外一个人。就算靳云鹏能熬得过第一次,谁能担保他能一直保持立场不变?到时候被阴的人岂不是自己?

  激烈的犹豫,他一时半会还是拿不到主意,难道就这么被一个毛头小子轻易说服了?好歹自己年过半百的岁数,连这点定力都没有,简直太让人笑话了。

  吴绍霆等了一会儿,微微一笑说道:“公果然是重情义之人。此事我不会强逼,只希望公能慎重考虑。我吴绍霆虽然做事极端了一些,不过向来都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只要是自己人什么话都好说,就看公取足何处了?”

  张怀芝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他艰难的问道:“吴执政,您此番如此重视北京大本营,而且一定要算上我们山东这一份,若在下没有猜错,理应是应付青岛的国人和威海卫的英国人吧?我们山东都是一些旧派势力,这国际之际的纵横捭阖只怕难以插手。”

  吴绍霆淡然的笑道:“如何应付国际自然不由地方政府操心,我的意思很简单,在国家利益上山东政府必须紧密的与中央政府团结在一起,不管下一步是什么动作,我需要子真公能彻底支持我的决定。”

  张怀芝咬了咬牙,缓缓点头说道:“好吧,吴执政的旨意在下明白了。在下一定全力配合吴执政交代下来的命令。”

  吴绍霆欣然的说道:“如此甚好。我知道公是识时务者,日后该如何应付靳总督,公应该了然了吧。”

  “了然,了然。”

  ——————————

  次日中午,总统府专列再次启程,由济南直达天津。

  张怀芝特意派了自己的心腹孙宗先秘密跟随吴绍霆一同北上,负责北京大本营筹备期间的所有联络工作。

  虽然张怀芝看似被逼无奈选择倒向吴绍霆,不过吴绍霆知道张怀芝是老狐狸,绝不会尽心尽力帮自己办事,甚至只会利用这次契机排挤靳云鹏,然后独揽山东大权。他心里早有盘算,山东是自己计划设计的重要地方,必须要牢牢掌握在手里才是。

  十一月十日,总统府专列抵达天津,天津镇守使商德全早已安排好接应工作,一行人在天津火车站停留了两个小时,等待总统府专列交错铁道,换上津奉线的轨道,然后继续北上。当天下午四点钟抵达北京大前门火车站。北京留守使王瑚与南苑代理军务总督雷震春奉命到火车站迎接。

  王瑚清末河北有名的清吏,也是民国成立之后京兆尹署衙第二任京兆尹。他素来与袁世凯不和,只是袁世凯迫切希望拉拢一批清流来巩固自己的声望,因此才调其来京任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3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2/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