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祸宦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沉九襄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342 KB   上传时间:2020-06-02 22:08:09

  说来奇怪,她到底是对眼前这个内官生了好奇,有些心思一旦起了头,便如百米河堤裂了缝,最起初总都是无声无息的。

  她没有回应,许是沉寂的气氛压在心头让晏七有些不知所措,见她行走时侧过脸看了眼雨雾中的西经楼,他酝酿了良久忽然没话找话似得问:“娘娘常往西经楼来,可曾听闻过它的由来?”

  宫中之人大约都知道答案的问题,可着实不是个好问题!

  皇后弯着嘴角轻笑了声,耐性儿点点头,“晟宗为美人一笑挥金如土,然而红颜薄命无福消受,百年后徒留下这一座空楼,由此而来,是吗?”

  晏七嗯了声,“奴才曾于书上所见皆是世人对这女子的艳羡之言,生前独占帝恩死后亦教晟宗记了她一辈子,世人都说,这座西经楼是她荣宠的见证......”

  她听着却微微摇了摇头,面上神色不甚赞同。

  “娘娘并不那么觉得吗?”

  皇后侧脸看他一眼,话说得轻松,“荣宠与否,写那些书的老古板们又没有真见过,都是信口胡诌罢了。”

  晏七听着温然一笑,“书中所言的确不能尽信,但奴才每每瞧这西经楼,倒愿意相信晟宗对她确是真心无二,只是......”

  他又想起那副“山水图”中被富丽山川困住的鹰,若对麻雀许以那般山河,当是为恩赐。只可惜,雄鹰要的是自在振翅翱翔于九天之上,低伏于山川之间便成了禁锢。

  他嗓音清浅,带着些试探,意有所指,“或许没人问过她想不想要晟宗为她付诸的这一切。”

  皇后脚下步子忽地停住片刻,嘴角一点笑意在萧然细雨中消失殆尽,平静目视着前方,呢喃似得问:“若她不想要呢?”

  晏七道:“那便不是荣宠,而是枷锁。”

  她再也未曾开口,一阵风将半空纷扬地细雨吹进了张开的雨伞下,飘上皇后肩头,在锦绣华服上印出暗沉的细碎小点,晏七入了眼,将手中雨伞不着痕迹又靠近些,耳边是她鬓遍钗环撞在一起发出的清脆叮咛伴着湖面落雨,悄然敲打在他心上。

  

  ☆、第十九章

  皇后的仪鸾一路绕过小半个宫城才停在了栖梧宫门前,粟禾扶她下来,方才踏进宫门,便被眼前一片繁华似海的景象迷了眼。

  只见栖梧宫中,自两侧抄手游廊至正殿门口长长一段距离,整齐有致高低错落摆满了各式各色盛开的牡丹,那般花团锦簇的模样,倒像是将御花园都整个搬来了这里。

  正殿门口等了个承乾宫的内官,见她过来,面上堆出讨巧的笑迎上去,行过礼还未等开口,却听皇后先问了句,“皇上呢?”

  内官颔首道:“回娘娘的话,皇上此时尚还在保和殿与众位大人商议国事,因昨夜突然降雨,未免牡丹受损,皇上特命奴才将景色挪到娘娘宫中以供观赏,今日散朝后,皇上再来与娘娘共进午膳。”

  来了做什么,相对一桌,或冷言冷语,或针锋相对,何必呢?但话已经传过来了,没有回绝的道理,便也就随他去了。

  那素来是个反复无常的人,情绪转变有时便如那天晴阴雨般平常。

  皇后早在五年中辗转见识了多回,从前他尚且年幼之时她全当做小孩子心性,不予理睬便罢,如今却越发觉得厌倦极了。

  直待进了殿中,倒是扶英皱着眉试探着拉了拉皇后的手,凑上来悄声问道:“阿姐,皇上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先前送兽皮吓人这会子又送花儿过来,难不成是为了给阿姐赔个不是?”

  皇后瞧着她莞尔,“那兽皮吓到的可不是我,皇上要赔不是也该赔给你才对,嗯?”

  “我才不稀罕呢!”扶英想起来那日突如其来的惊吓立时撅了嘴,“我那时听李嬷嬷说君心似海深不可测,当时不以为然,这么两相瞧着,还真是教人怪瘆得慌呢......”

  她一张小脸都皱成了一团儿,说着又爬上软榻,伸长了脖颈借着窗户底下一点缝隙朝外瞄了几眼,喃喃自语,“可我记得皇上以前并不是这个样子可恶的,也不知是怎么了,隔了大半年未见,却像是变了一个人,难不成重伤一回,竟还伤到了脑子?不过阿姐别怕,等爹爹回来,肯定会为你撑腰的......”

  粟禾这厢正从外间渡步进来,话听了个半截,赶忙去拦她,“二小姐可别说了,这里倒罢了,若去了外头,那话哪是能乱讲的,教人听去了便就是诋毁圣上的罪责。”

  扶英撇撇嘴,扭头回来不假思索反驳了句,“有爹爹和阿姐在,这世上谁敢定我的罪?”

  这话着实狂妄的很了,却噎得粟禾无言以对,也不好跟个小丫头再斗嘴皮子,转而朝向皇后问起正事来。

  “皇上既是要与娘娘用午膳,宫里的小厨房用起来怕是不妥,是不是这会子先传令御膳房提前预备着?”

  皇后坐在榻上,侧身从一旁的花架上折下支娇艳牡丹,闻言漫不经心点了点头,全然交代她去操办便是,临了又问扶英,“阿英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吃的,听说前阵子御膳房来了个极善长做民间小吃的御厨,或许能做出你喜欢的吃食。”

  “唔!”扶英眸中一亮,果然起了兴致,“那我反正闲来无事,阿姐便教粟禾嬷嬷领我去一趟御膳房瞧瞧他都会做些什么吧!”

  皇后也一并点头应允,待粟禾领者扶英出了殿门,她撑手在眉心揉了揉,是被昨晚风声夜雨扰了好眠,那时醒过来便再未能闭上眼,这会子反倒有些困倦。

  粗算算时辰,想着距离午膳时候还早,唤进来个婢女伺候更了衣,便进内寝小憩去了。

  躺下闭上眼睛很快便没有思绪,陷入沉睡时便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也不知过了多久,她像是被一阵孩童的笑声吵醒,又或者......是到了本该苏醒的时辰。

  自然而然睁开眼,掀开帐幔冲外唤了声,等了片刻却未见有人进来。她不悦地皱了皱眉,翻身下床时才恍然发觉,那萦绕不绝的笑声似乎,并不是扶英的声音。

  但这宫里怎么还会有其他的孩子?

  她对那声音的来源有些好奇,于是一路往殿外寻过去,刚及殿门口,便见院子里站了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虽然背对着这边,但身形可见一斑。

  可少年人怎么会发出那样稚气的笑声?

  她一时觉得十分荒谬,但那声音的源头却真真切切就是自他那边发出的。

  “什么人在哪里?”她问。

  那少年没有回话,闻言只是缓缓转过身来,笑声仍旧不断。

  她听的厌烦,眯起眼朝他看过去,目光落到他身上却是十分费力,无论如何都看不清他的脸,只依稀觉得似乎是张熟悉的轮廓。

  她往前走了几步想看清楚,却见那少年竟逐渐在日光下融化、缩小,全身流淌下一地的血水,最后变成一个囫囵的肉团儿,躺在血泊中染满鲜红地朝她伸出了两条尚不健全的胳膊......

  皇后心头一颤,立时便要后退,不料步子在地心生了根,刚一迈步便径直跌坐下去,眼睁睁看着那血红的婴儿挣扎着朝自己爬过来!

  “别过来!”

  她忽地厉声呼喊着从梦魇中惊醒,睁开眼睛的一霎正见一只手握着手帕停留在眼前,下意识便扬臂重重对其挥了过去,“滚开!”

  那人却眼疾手快,侧身迅捷躲闪了下,一伸手准确捏住她手腕按回到床上,瞧着她惊魂未定的狼狈,居高临下笑了声,“原来你竟也会做噩梦......”

  她缓了片刻才完全从梦魇中逃离出来,眼前清明时却看见,那床边坐着的,不是皇帝又是谁。

  “你怎么进来了?”

  他面上的笑实在刺眼,她皱着眉撇开目光,欲抽回手腕却被他牢牢抓住,长眉一挑,偏要继续追问她,“我倒好奇的很,究竟什么东西才能将你吓成这幅模样?”

  他此时大概在为看到她鲜少的狼狈而感到愉悦,一字一句尽都是不加掩饰的嘲讽与戏谑。

  皇后不由怒上心头,使了狠劲一把甩开他的手,“与你无关,出去!”

  “哼,与我无关?”皇帝瞧着她忽而冷笑一声,“姜扶桑你不妨扪心自问,你手上沾染的那些人命,有哪一条是与我无关的?”

  他把话说得笃定,从大婚第四日她下令处置的乳母,到慈安宫里要他亲眼看着太后如何含恨而终,再到杖杀承乾宫御幸的宫女......诸如此类数不胜数。而乳母是太后的眼线,太后是他的梦魇,那宫女,则不过是个一时兴起的玩意儿。

  那些人,或是死有余辜,或是死不足惜,但每一次处置,她都毫不避讳地让他亲眼目睹,他们是仇敌,却也是同伙。

  直到那孩子的夭折,打破了一切的平衡。

  那个孩子,是个例外......

  他脑海中忽地闪过一丝念头,转瞬即逝,却仍教他止不住朝她侧目一眼,眸中有些辗转挣扎,说不清道不明。

  皇后从床上撑坐起来,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话音盛满疲惫,“我今日不想和你吵,也不想与你同坐一桌恩怨相对,回去吧。”

  相互强硬惯了的两个人,她突然收起尖刺后显露的熨帖倒教他一时不知该如何自处,坐在床边竟浑身都开始不舒服起来。

  两下里还是烦躁莫名,转过身去仍坐的四平八稳,撂下句话来,“这宫城姓鄢不姓姜,我在哪里都无需你来置喙。”

  皇后着实心神俱疲,没打算跟他逞口舌之快,撇开目光自顾从床上起身,下床时被他坐在床沿中央的身形挡住了去路,未及多想伸手在他胳膊上推了一把,“让开......”

  这么一下子却无缘无故成了爆竹引子,皇帝不知哪根筋没搭对,脾气上来了偏就不愿意如她的意,转过头眉头紧锁冲她猛咂一口气,下意识抬起手臂挥了下,却不料手肘正好不偏不倚撞在了她身前......

  寝衣料子总是薄软细腻,纵然系的严严实实,一下子碰上去的触感却分毫之间都是明明白白。

  满室骤然沉默下来,两个人皆径直呆愣在当场。

  四目相接良久,他亲眼看着她眼中的震惊渐渐褪去,恼怒翻涌着围上来,看他就像在看个胆大包天的纨绔子弟。

  她紧咬牙关,五指握成个拳头下一刻就要动手的架势,他脑子里却一时连躲都想不起来往哪躲。

  幸而外间突然传进来一串脚步声,扶英笑得欢快从画柱后跑进来,带起来一阵风,霎时吹动了这死水一样的局面。

  一声“阿姐”将她一贯的庄重全都拉了回来,冷冷刺他一眼,挪了挪地方绕过去,一边在脚踏上趿鞋一边冲外头唤了声,吩咐人进来伺候更衣。

  皇帝呢,这会子也是面上无光,只稍稍回想些许,便觉得胸口憋闷得厉害。

  抬眼见皇后袅袅往屏风后头去了,低着头瞧一眼手中的锦帕,两下看不过去,随手往床榻上一扔,枯着一张脸绕过面前正蹲身行礼的扶英,径直起身大步迈出了内寝。

  这顿午膳,到底是没用成。

  

  ☆、第二十章

  自永定六年始,此后每年初冬时节的第二个月初,宫中总有一场盛宴。皇后生辰礼同天子,当日百官皆需亲携诰命家眷入宫朝贺。

  今岁也不例外,尚且未及傍晚时分,长禧宫内外已宫灯高悬,灯火煌煌然一直照耀延伸到明崇门前去,入宫觐见的官员及家眷便踏着那辉煌的宫道,亦步亦趋跟在领路的内官身后缓缓进入到禁庭深处。

  长禧宫派人来栖梧宫请皇后移驾时,离开宴尚还有小半时辰。

  大赢朝惯例便是这样,自高宗皇帝与宣靖仁皇后起,每逢大宴,天家为显示君臣同乐的亲近之心,帝后总会在开宴前先分别于东西两个偏殿接见众官员及家眷,再及至大宴上,众人只管把酒言欢,便无需拘着那许多繁复礼数了。

  皇后驾临西偏殿时里头正一片热闹,这时候宫中妃嫔皆已到了,遇上从前闺阁中的至交好友亦或是沾亲带故的旧人正是叙旧的好时候,娇声软语的谈笑隐约传出来老远,只是临到近了,反而教门口内官一声“皇后娘娘驾到~”生生给掐断了音儿。

  行过礼,便有命妇一一上前来拜见皇后娘娘,说上两句吉庆话,露个脸儿,不论是对往后自家男人在朝堂上的仕途,还是往后每三年一次的后妃大选,能讨得姜皇后的欢心,总归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人来人往,枯坐应付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后,皇后已然有些乏了,转过脸执起桌上的瓷盏抿一口清茶,再抬眼,正见雍候夫人带着个少女自人群中款款而来。

  她停住动作,微眯起眼略略一扫雍候夫人,未做停留,随即落到那少女身上。

  约莫十五六岁的豆蔻年纪,却天生一双细长妩媚的丹凤眼,其上两弯柳叶眉,肤色胜雪丹唇嫣红,再凑上一张娇俏的瓜子脸,确是一副恰到好处的美人皮相,足够引人注目。

  待行到皇后跟前,便见她低眉颔首袅袅福下身去,“臣女明仪,拜见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那声音纤细的也如她这个人,恬淡娇弱。

  众人早听闻雍候有一掌上明珠,自小体弱多病,故而爱之甚深,极少让她出门露面,如今一见才知竟还是个倾城美人 。

  皇后依稀记得上回见她,还是五年前后位空悬之时,两人曾一同应诏前往慈安宫中。

  她那时还是个十岁的小娃娃,生得粉雕玉琢,性子乖巧羞怯,进了慈安宫便坐在太后身边掖着两手,问什么便如实答什么,不问便低着头安安静静。初次见到皇帝一时紧张忘了行礼,待回过神来,红着脸伸手拉了拉他的衣袖喏喏叫了声“哥哥”。

  那日太后曾当着众人的面直问皇帝更属意谁,不论是出于太后淫威还是别的缘由,总之皇帝当初未有犹豫便选了这个小巧可爱的女孩,只是没想到出了那扇宫门,最后入主中宫的仍旧还是那个大了他五岁、冷漠孤傲的姜家女。

  皇后不论何时想来那场景都觉得实在可笑的很,两个年龄相差八岁的女子,为了嫁一个还尚未成人的少年而同聚一堂,当日那一处戏台上的三个人实则各有各的荒诞。

  记忆里还梳燕双髻的女孩儿眼下却都已经出落的娉婷婀娜,寻常不露面的人,突然出现这么一回又怎会是为了来给皇后贺生辰?

  皇后收回目光,开口教她免礼,场面上寒暄几句,问问她如今身子如何之类的话,她尽一一答了,姿态恭敬并无半点对当初与后位失之交臂的怨怼,言行举止都是大家闺秀的端方稳重。

  倒是雍候夫人,此回闭口不谈他家小公子之事,这厢规矩见过了礼,便领着明仪复又退下,多余的话一概不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9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祸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