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闲唐_分节阅读_第140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88 KB   上传时间:2019-05-24 13:20:00

李承乾也是没办法的事,董小乙来到东宫求见,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对李承乾说:“我们殿下要饿死在国子监里了!”

李承乾心道,房遗直刚刚才来和他说过,他幺叔进去国子监发现饭菜太难吃,死活不肯吃,跑去抢了别人家送去的食盒。他这位幺叔是能饿死的人吗?饿死别人也不会饿死他!但李承乾喜欢他这幺叔,好脾气地问董小乙到底要传什么话,只管说便是。

董小乙就直说他,他说他奉命重金买下一处酒楼,挖了不少好厨子,准备每天派一批厨子去给国子监那边做饭,虽不能做得和宫里一样好,但至少也要做到能入口。具体说法他也想好了,就说这酒楼的东家感念国子监悉心为大唐栽培人才,自愿出资想要让这些将来要出将入相的国之栋梁们吃好喝好,不让国子监多花一分钱,又能让所有人都吃上好的!只一样,许他们酒楼打出招牌去,说是他们这些菜是国子监专供!

董小乙还给李承乾看那份明显就是李元婴手笔的计划,上头说前一百天供的菜每天都是不重样的,李元婴称之为“百家菜品鉴活动”。都说民以食为天,了解各地的饮食习惯,知道百姓们平时都吃什么喝什么,难道不是国子监监生们应该做的吗?这叫了解民生民情!

这整个活动都不用国子监掏钱,只许让监生们吃完了给投个票,选出觉得好吃的菜。这是举手之劳,不费什么功夫,料想大家都是愿意的。

李承乾了解完李元婴的全套计划,脸色有些木。他这幺叔为了能每天吃出新花样,当真是费了大心思,他都怀疑李元婴是不是早有计划了,要不怎么能在短短半日内就想出这么个周全无比的计划来呢?连他听了都觉得,不多常常天南海北的吃食是不关心百姓、不关心民生!

他这幺叔咋就这么能说呢?

李承乾能怎么办,李承乾当然只能当个好侄子,第一时间找孔颖达说了这事。

孔颖达今天一整天都挂心着国子监那边,生怕李元婴一进去就闹出大动静来。大半天过去,没人过来报信,孔颖达安心之余又莫名有些失落:那混世小魔王不弄点事情出来可真叫人不习惯!

没等孔颖达把心放到下衙,李承乾就寻了过来,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地把“好心酒楼免费供应,一百天不重样”的大好事给他讲了。

孔颖达一听,明白了,原来是在这里等着自己。

真要是什么酒楼东家想做这样的“义举”,能走李承乾的门路吗?想想都知道不可能!谁愿意为了让国子监监生们投个票,白出一百天的伙食?要知道这可不是几百人,这是两千多人!这还是国子监本来的监生,不算那些旁听的、编外的!这是一般人肯白掏的钱吗?

便是户部那边,每次要省一笔钱出来给国子监这边花用也是很肉疼的,毕竟这地方一般都是有进无出,除了给朝廷培养人才之外根本没有进项!

想也知道只有李元婴这个手头不缺钱的,才舍得这么砸钱。

孔颖达觉得等他砸上几天,应当就能知晓供这么多人吃喝不容易了吧?

孔颖达思量片刻,觉得这事应下来也没什么,左右不是自己花钱,当即表示没问题。他转头叫人把这件事转达回国子监那边,有人要送钱,那就让他送,看看到时哭的是谁!

李承乾办好了他幺叔拜托他办的事,也叫人去传话给董小乙。董小乙欢喜地回去把事情给柳宝林说了,说是李元婴在那边很习惯,就是饭菜不好吃,但是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柳宝林听董小乙盘下个酒楼,请了许多好大厨要搞“百家菜”,便将自己平日里整理的菜谱拿出来,叫董小乙挑李元婴喜欢的混在每天的饭菜里,花多少钱不要紧,一定要让李元婴吃得好。

柳宝林也是不差钱的主,她留着钱在宫中也没处花,想着最近天气冷得很,便让董小乙给国子监再捐些炭火。柳宝林临场照着李元婴的计划想出了法子:“你出去多买些炭囤着,就说你们也兼卖炭的,想看看哪种炭好,每日轮流给他们送几种炭去,送到开春再断掉。”

董小乙在心里一计算,觉着这回他们的花用忒大了。好在去年采收的葵瓜子卖了不少钱!

说到卖葵瓜子,那还是李元婴给出的主意。去年李元婴学了个词叫“奇货可居”,一看,这葵瓜子除了李二陛下手上那批就只有他自己有,不正是“奇货”吗?

李元婴叫人往外卖葵瓜子,不一把一把地卖,而是三颗三颗来卖!三颗向日葵种子弄个漂亮包装包起来,瞧着雅致又漂亮,这就是全京城独一无二的“奇货”。

当时底下的人搬了几株开花的向日葵摆在门口当招牌,派专人在旁边解说这向日葵多么新奇多么好看,还会跟着太阳转呢!这些人常年跟在李元婴身边,最是能说会道,硬生生把“向日葵精神”传扬开了,许多人为了得个好彩头都纷纷买了一份回去等着来年开春种下去。

如此一来,几个庄子出产的向日葵卖出了许多人难以想象的价钱!毕竟,你能数出那连片的向日葵能长出多少葵瓜子不?反正董小乙想不出来!他只知道,周围农户家的婆娘都靠帮忙包装向日葵种子过了个肥年。

结果“向日葵精神”卖的钱还没捂暖,这么快就要往外掏了!

董小乙也不知该佩服李元婴的赚钱本领好,还是该佩服李元婴的花钱本领好。

现在不是想东想西的时候,董小乙从揣着柳宝林给的菜谱出宫,先跑酒楼那边让人按照国子监的监生人数备好菜送到国子监那边开始忙活晚餐。

这么大的数量,要不是做惯了大宴的酒楼还真吃不下来,一阵忙乱之后,新厨子们成功把原来那些应付了事的厨子挤到了洗菜切菜的位置上,按照主厨拟定的头一份菜谱开始准备李元婴到国子监后的第一顿晚餐。

这天傍晚,国子监的监生们拖着饥肠辘辘的脚步走向吃饭的地方,想和平时一样靠着饥饿忽略食物的味道。结果,才刚走出一段路,他们就闻见了一阵诱人的食物香气。

是谁?哪个天杀的纨绔子弟又叫人送好吃的来馋他们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不花钱是不可能的,我最喜欢花钱了!

更新啦!

今天的更新,也有足足三千九!勤快!

想起前面有人考据过李象和李欣的年龄问题,这个确实没按历史来写,反正是承乾先生出嫡长孙,至于李欣,历史上好像不是阎氏生的!懒得查了!进入瞎掰状态!这里的李小圆球是阎氏的儿子!名字随意!反正大家都记不住!不如我们就当他叫李小圆球吧!(理直气壮)

96、第 96 章

闻到香味归闻到香味, 该往外走的人还是往外走, 只剩下没办法另寻吃食的寒门子弟陆陆续续往食堂那边走, 忍受每天两顿的吃饭酷刑。

这饭不吃还不行,不吃要饿死, 没精力读书。只有一些能豁出脸去和那些个世家子弟结交的, 才能蹭着人家吃点好的, 老实的只能将就着吃。他们倒也不全都是瞧不起和世家子弟交朋友的“叛徒”, 只是觉得自己没那个脸天天吃别人的!

众人在心里埋怨了几句那些用香味诱惑别人的家伙, 走进他们取饭的地方后却愣住了。

原本简陋不堪的大食堂被收拾得整整齐齐,里里外外摆了不少擦得锃亮光洁的长案。许多人还觉得自己走错了地方, 进去一问, 才晓得这是食堂的新花样,要他们每天试吃丰泰楼掌勺大厨做的新菜,评出每天做得最好的一样, 连续评个一百天,说是要评选出最好的“百家菜”。

今天是赶得及,只能有什么做什么, 大家随便吃着!

再一闻, 刚才那些勾人的香气不正是里头那些食物传来的吗?这也太香了!丰泰楼怎么那么好啊?光是这一顿的饭菜, 瞧着就有两荤两素,搭配得极好!好在年关刚过,哪怕是寒门子弟过年也是沾过荤腥的,不至于闹出什么大动静来,都规规矩矩地排好队等着分菜。

食堂那边表示因为要按照人数准备食材, 用的都是好东西,不能铺张浪费,所以每个人取了饭菜都要在名册上打个勾,大家都按照姓氏笔画排到相应的队列里,往后就按着名册上的打勾数来做。那些可以“自力更生”的人他们是不管饭的,反正他们家里有钱,他们爱怎么吃怎么吃——要是他们也想来这边蹭吃,那有两个选择,要么吃原来那些玩意,要么自己花钱,反正这边恕不免费供给。

听说往后都能吃上这种荤素搭配的好饭菜,监生们自是欢喜不已,哪会嫌弃排队和投票麻烦,高高兴兴地领了自己的分例吃完。

有监生天生大胃,一份吃不饱,叫人多打一份饭给他,菜少些也没关系。他所在的队伍前头那个负责记录的少年友善地朝他笑笑,让人在名册上多打一个勾,给他分了两份饭菜。

那大胃的监生没少因能吃受白眼,乍然受到这样的优待,很是感动地和少年攀谈起来:“我看你也识字,怎地不好好读书,跑来厨下当帮工了?”

少年约莫十一二岁,做事却已经很稳妥,他从容答道:“我们殿下让我们识字读书,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当个于国于民有用处的人。现在殿下让我们来管两千监生的饭食,不仅是让我们来国子监开开眼界,还让我们锻炼一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我没学好,才只得了整理名册的活计,学得好些的,还得计算成本、协调各方人手,那才叫考验人呢。”

这番应答不仅那大胃监生听到了,排在周围的那些人也听到了,他们都和负责在名册上打勾的少年搭起话来。

这些少年便给他们说了自己的来历,都说他们两年前还是无依无靠的乞儿,多亏了滕王殿下收留了他们,请太子殿下为他们寻来好夫子!教他们的夫子乃是孔颖达孔祭酒给引荐的,所以他们听说要来负责国子监的伙食时都主动请求过来帮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3页  当前第1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0/3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闲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