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闲唐_分节阅读_第139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788 KB   上传时间:2019-05-24 13:20:00

城阳道:“不是没到休沐日不许出去吗?怕是得等好些天才能办成,这几天幺叔你不如过来和我们一起吃吧!”

李元婴道:“不用那么久,看我的。”他站起来吹了声唿哨,一只大大的白头鸟便自空中飞下来,落到了他的肩头上。李元婴摸了摸白头鸟光滑漂亮的羽毛,美滋滋地说,“这是老李送我的,训练得可好了,我可以往外头送信。赶巧董小乙忙完了襄城宫那边的事,他办事利索,今晚我们就能看到好吃的饭菜了!”

老李自然是指李靖,李靖什么飞禽走兽都爱养,李元婴跟他要鸟,他便给了这么一直机灵又听话的白头鸟。

早知道这里头有坑,李元婴可不会傻到一点准备都没有。

他虽然一个人都没带,但带了鸟!

李元婴提笔刷刷刷地把刚才商量出的计划简略地写了一遍,系在鸟腿上让它飞去传信给董小乙。

李元婴这边正计划着自己怎么才能天天吃好的,那边各家却都知道了李元婴抢食盒的事。等房玄龄他们回家了,免不了和他们提起李元婴专横霸道抢人饭食的恶劣行径。

房俊他娘卢氏还忧心忡忡地和房玄龄说:“要是我儿饿着了怎么办?”

房玄龄道:“就你爱惯着他,都把他惯成什么样了?你肯定又让人给送了第二趟,能饿着他吗?”

卢氏骂道:“哪有那样的?那家伙要吃自己不会让人送,抢别人的算什么事!”

房玄龄见卢氏发怒,识趣地没再多说。李元婴肯定是没想到国子监的饭菜那么难吃,不然他肯定死都不愿意去。

照房玄龄看,李二陛下想让李元婴和李治进去改一改国子监的风气完全是痴心妄想,这小子不带头闹事算是好的了!这不,才进国子监一天,就开始抢别人食盒了,接下来还不得天天闹腾?

房玄龄估摸着要不了几天,孔颖达就该哭着喊着去找李二陛下把李元婴弄走了!真当李元婴这混世小魔王是白当的吗?

反正头疼的不是自己,房玄龄安抚了卢氏几句便跑书房里躲清静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你们这些大人心真脏(指指点点.jpg)

更新了!足足四千字!如此粗长!勤快!

有妹子问为啥对话都像是古文翻译的,这个我自己没感觉出来哎,我就是直接用大白话写的!没错,就是用晋江app听书都能听懂的那种大白话,复杂了我听不懂(x)

还有妹子说!想看这种大白话写的沙雕文!轻松不费脑的!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开始推荐隔壁王小雱,隔壁王小雱也很大白话很沙雕,对的,就是隔壁那篇《玩……(自动消音)

95、第 95 章

年后第一批新生来报到, 国子监上下都添了几分热闹, 人都安置好后, 李元婴才发现只有自己被分到唐璿他们那边,其他人都是按着新生入学办的。问唐璿, 唐璿也不解, 只能帮着猜测:“约莫是孔祭酒了解你学得如何了, 怕你去其他斋堂是浪费时间。”

李元婴听了这话挺开心, 觉得老孔瞧得起他, 虽说要和李治他们分开上课也没觉得有什么,高高兴兴地跟着唐璿去他们上课的斋堂。

李元婴是插班生, 前排的位子自然没他份, 他得坐到后排去。唐璿怕李元婴寂寞,又和人换了位置,坐李元婴旁边去。

其他人本就看唐璿这个后来居上的“小天才”不太顺眼, 一看他对李元婴这般殷勤更是暗暗嗤笑,觉得乡下长大的泥腿子就是没见识,见着个小王爷也这么上赶着讨好。

太上皇儿子有二十二个, 除却死掉的那些, 活下来的也还有十几个, 全都是给块地方打发出去了事。不说太上皇那堆儿子,哪怕是当今陛下的儿子们,除了三个嫡出的,哪个能逞威风?

看看三皇子李恪,出去后和个县令起了冲突, 都要挨李二陛下一顿批!所以,他们将来是要入朝为官的,压根不用怕李元婴,更别说自甘堕落去迎合讨好了。

别人讥嘲的目光,唐璿没放在心上。在他眼里,李元婴就是他朋友,他们志趣相投,很聊得来。

李元婴刚到国子监来,他帮李元婴好好适应是应当的,换成他到李元婴的地头去,李元婴也会帮他!这不就是当朋友该做的事吗?

李元婴也不太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反正他从小就混世小魔王,气走的夫子都好几批呢,这点隐而不发的小嘲讽对他来说只是毛毛雨!

李元婴拿出唐璿让他带的新课本,说道:“就学这五经啊?会不会太少了?”

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诗》自然是指《诗经》,读诗写诗是读书人的必备技能,所以这个肯定是要学的。

接着是《书》,书指的是《尚书》,里头大多是些流传下来的政治文献,当官的都得学习。

《礼》是《礼记》,读书人的言行举止都得按着它来。

《易》则指《易经》,了解一下玄理知识也是必须的。

《春秋》就是编年体史书了,因为按照春、夏、秋、冬来编写,所以名为《春秋》。

唐璿好脾气地给他解答:“学五经已经不少了,许多人学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学通。有的书我自己也看过,可是听夫子讲解又有了新的感悟,所以哪怕是同一本书,听不同的夫子讲也会有不一样的领悟。”

李元婴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听唐璿这么一说便老实做好,等着夫子来开讲。

负责李元婴这个斋堂的国子监博士姓马,叫马嘉运,年过六十,乃当世经学名家,治《周易》尤其独到。这位马博士听说混世小魔王分到自己手上,心里马上响起了警钟,走出直舍前还把自己的幞头好生整理了两遍,生怕它会被李元婴给气歪。

马博士到斋堂一看,李元婴乖乖巧巧地坐在后排,身上穿的也是国子监统一发的衣裳,瞧着还挺像样。再一看,唐璿居然挪到李元婴隔壁去了,马博士皱了皱眉。

有道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唐璿从前不与那些纨绔子弟往来过密,马博士还挺满意的,此时看唐璿和李元婴走得近,他心里有些担心这个自己看好的爱徒。不过都还是少年人,马博士也没当场说什么,只在讲学时特别留心李元婴,看他会不会像一些同僚说的那样爱捣乱。

马博士讲《周易》一点都不枯燥,他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讲课却风趣幽默得很。他早年曾隐居山野,讲的例子多带着点山间趣味,天文地理无不信手拈来,偶尔还会带出几句山民野话,明明是大俗之言,听着却又有大雅之意。

李元婴听得眼睛都亮了,觉得国子监果然不错,至少马博士很不错,讲的课他爱听。不仅上课时积极抢答,下课后还拉着唐璿跑去拦着马博士发问。

马博士观他言行举止,觉得这位小王爷虽有李家皇族的骄矜,却也不失为一个好学的好学生。子曰,有教无类,他们对李元婴的评价倒是太先入为主,有失偏颇了!

马博士一一为李元婴解答了疑问,回去后便和一起带李元婴这个斋堂的贾公彦贾助教提了两句,说李元婴这学生还是教得了的。

贾助教接在马博士背后去上课,他讲的是《礼》,这是他的老本行。

孔颖达奉命编纂的大唐高等院校□□材《五经正义》里头的《礼记正义》就由这位贾助教来主编。

李元婴虽然和魏征学过《礼记》,但是正和唐璿说的那样,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这位贾助教的讲法也和魏征不太一样。李元婴把自己学过的和贾助教讲的比对着来理解,感觉确实对《礼记》有了全新的理解。

李元婴在这边孜孜不倦地学习新学问,孔颖达那边也被人找上了。

找上孔颖达的不是别人,而是李承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3页  当前第1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3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闲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