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户小娘子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月生春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3 KB   上传时间:2015-04-28 21:39:48

  许安慧无可奈何地翻了翻白眼,打断了张氏:“娘,芸娘家里还有事情呢,您怎么说个没完,再说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

  张氏向窗外看了看,见天色果然已经不早,便道:“芸娘,今天和安慧一起就在我这里吃饭吧,咱们娘三个好好说说话。我烧几个好菜,你待会儿给你爹和荀哥儿端点儿过去。”

  宋芸娘见张氏眼里充满了期盼,婉拒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只好点了点头。她看着冷冷清清的院子,心想,怪不得张氏愿意留萧靖娴在家里住,看来她天天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院子太过孤寂,想有个人陪着说说话。

  她又想起以前的许家。那个时候,院子里有三个生龙活虎的大小伙子天天进进出出,拌嘴打闹,是那么的生机勃勃,热闹非凡。随着许安武、许大志的先后逝世,安平和安文一个去当兵,一个去读书,许家院子便一下子冷清了下来。芸娘以前倒是经常过来寻张氏聊天,一起做些针线活。只是这几个月因宋思年的腿受伤,芸娘一人要做两人的活,每日很是劳累,却是一直没有时间过来找张氏说话。

  萧靖娴的出现倒是填补了这个空白,家里多了一个人,平时说说笑笑,张氏心情也好了很多。只是因为萧家今日举家出动到宋家提亲,所以昨日萧靖娴便被萧靖北接回了萧家,以便今日留在家里照顾钰哥儿。

  许安慧看着苍老了许多的张氏,想到五年前她还是一个开朗爽利、麻利干练的中年妇人,现在不论是神态,还是精神都已经像六旬老妇,也很有些心酸。她无言地跟着许安慧进了厨房,默默准备晚饭。

  晚饭的时候,三个女人说说笑笑,倒也热闹。张氏难受过后,也渐渐想开,她毕竟是真心疼爱芸娘,此刻便也接受了芸娘定亲的事实,虽然内心仍有些不自在,但表面上已经是神色如常。吃到后来,却仍是不甘心地问:“芸娘,张婶我说句不中听的话,你这亲事还是要郑重。那萧四郎想的主意虽然好,但我寻思着还是不太妥当。你想啊,凡事都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你们将来没有儿子呢?万一你爹等不到你们儿子就……”

  许安慧见母亲越说越不像话,宋芸娘的脸色也有些难看,忙笑着打断:“娘,哪有那么多的万一,您怎么就不往好处想,万一萧四郎立了更大的功绩,万一荀哥儿以后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大得能够将芸娘家的军籍除去呢?凡是还是要往好处看啊。”

  张氏也发觉自己说的话不太对劲,她讪讪地笑了笑,想了想,又道:“芸娘,这萧家搬来的时日短,人也不了解,你的婚事还是不要太过仓促,不如好好再相处一段时日再说?”

  芸娘看着张氏,有些无语,只好向许安慧露出求救的眼神。许安慧无奈地叹了口气,不耐烦地说:“娘,芸娘心里有数的。什么时日短,不了解。您和萧四郎的妹妹萧靖娴相处的日子还要更短,但我看您不是对她比对我还好吗?”

  张氏一愣,也无奈地笑了,笑骂:“这种醋你也吃。人家靖娴陪着我这个孤老婆子解闷,有她照看我,你也可以少担些心啊。”

  许安慧只好顺应道:“是,改日我定要好好谢谢萧靖娴替我照顾娘。”她小心看了看张氏的面色,又道:“我看那萧靖娴不是个简单的女子,您可别存了让她做儿媳的心思。她出身高,人又娇贵,哪里吃得了什么苦。我那傻弟弟,也就只能找个单纯的乡野姑娘算了。”

  张氏看了眼芸娘,面色又沉了下来,她怏怏地说:“安平那个倔驴子脾气,谁知他什么时候想通了才肯娶媳妇。可怜我这个孤老婆子,这把年纪还包不上孙子,我对不起你爹,对不起许家啊……”说着说着,就有些泪眼婆娑。

  许安慧和宋芸娘忙着安慰张氏。好一番劝说才令张氏慢慢平静下来,不由的拉着芸娘的手又是一阵长叹。张氏的这一番举动令宋芸娘喜悦的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充满了愧疚感。

  晚饭过后,郑仲宁见天色不早,便来接许安慧回家,见到芸娘,想起昨日许安慧愤愤地提起她定亲一事,便忙想她道喜。

  芸娘羞红了脸,忙侧身轻轻回了一礼。

  郑仲宁爽朗地笑了,大声说:“宋娘子,你很有眼光啊。萧四郎是难得的好男儿,胆识高,武艺强,为人还十分仗义……”

  宋芸娘闻言越发双颊绯红,羞涩地垂下了头。

  郑仲宁还在夸着,却被许安慧几声咳嗽打断了,他见许安慧不停地使眼色,不觉一愣,看看一旁面色有些不愉的张氏,却有些明白了,他顿了顿,忙改口道:“前几日听严大人说,周将军的军队将鞑子拦在了定边城外,听说安平所在的骑兵队很是勇猛,立功不少。”

  张氏和许安慧闻言都是喜笑颜开,拉着郑仲宁问个不停。

  宋芸娘心里也为许安平暗暗高兴,只期盼他能够立更大的功劳,自己心里的愧疚感也能稍稍减轻一点儿。她见张氏他们聊得火热,又记挂家中的父亲,便先行告辞,回了宋家。

  一进家门,便闻到一股冲天的酒气和酸腐气味,宋芸娘走进厢房,却见宋思年四仰八叉地躺在炕上,打着呼噜,被子皱巴巴地堆在一旁。炕边的地上,已是吐了一堆,连床褥上、被子上都沾了一些。

  宋芸娘叹了一口气,去厨房烧热水,准备清洗脏了的被单。此时天色已近全黑,寒气逼人,荀哥儿到此刻还没有回来,只怕也和往日一样,太晚了就直接在柳大夫家歇息了。宋芸娘连个帮手也没有,只能挽起袖子,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收拾。

  热水烧好后,宋芸娘先用热手巾擦了擦宋思年的脸,又推着他翻了个身,侧躺到土炕里侧,小心翼翼地抽出吐脏了的床单和被子,又洗干净了床单和被套,晾在院子里,最后擦了地,这才轻轻吐了一口气,只觉得浑身疲软,瘫坐在正屋里的桌子旁。

  桌子上昏暗的煤油灯发出一团蒙蒙的黄光,照着桌子上摆放的聘礼,宋芸娘看着这堆得高高的聘礼,脸上露出了羞涩的、幸福的笑容。她怀着激动的、好奇的心情一一打开,只见都是一些上好的花茶、果物、团圆饼、羊酒和绸缎布匹,看样子应该是在靖边城买的,绝非张家堡杂货铺卖的简陋之物。

  其中有一个精致的小盒子,打开一看,居然是几件金银首饰,分别是金、银簪各一支,金、银耳饰各两对,金、银梳各一支,金、银手镯各一副,均都是做工精美,雅致不俗。本地妇女因家境贫寒,且常需下地干活,所以基本上不带饰物,家境略好一些的也只是带些银饰。萧家将金银饰物各放了几件,却是将芸娘以后重大场合和平时家常所需的饰物都备了一些,倒是安排得极为周全。

  这些聘礼虽然比不上当初芸娘和表哥定亲之时,舅舅家送来的聘礼,但在这张家堡,绝对是非常厚重的了。芸娘还记得,当时张家堡里有几个相熟的小姐妹成亲时的聘礼都没有这么多、这么齐全。她明白,萧家初到张家堡,家中应该并无多少余钱,却不知他们是如何办下了这般厚重的聘礼。

  宋芸娘激动地看着,一边在心里埋怨箫靖北乱花钱,一边憧憬着婚后的生活。同时也羞愧地觉得,萧家送的礼这么重,相比之下,自己家匆忙间在堡里的杂货铺买的一些回礼却显得太寒酸了些。

  宋芸娘慢慢看着聘礼,细细回想起今日箫靖北的一言一行,越想越觉得他器宇轩昂,英武不凡,一举一动都大气淡定,从容不迫,是值得自己托付终生的良人。看得出来,父亲也对他十分满意,荀哥儿虽然不说话,但从他最开始得知自己要和萧靖北定亲之时的惊讶和不愉的神情来看,他是有些难以接受的,毕竟他对许安平和许安文的感情更深一些。但后来,芸娘见荀哥儿看向箫靖北的目光充满了敬佩,便知晓荀哥儿也接受了箫靖北这个姐夫。只可惜,今日这般忙乱,自己倒和箫靖北连话都没有说上几句……

  芸娘突然想起,今日她最后一次见到箫靖北是在厨房,但是,箫靖北高大的身躯挡住了门外的亮光,他看着自己,好像说了一句什么话……

  芸娘猛地站起来,脸色发白,她想起来了,箫靖北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在城墙处等你”……

作者有话要说:  

  ☆、城墙下的相会(上)

  宋芸娘慌忙穿上棉袍,包上头巾,穿戴整齐后,她看到漆黑的夜,听到巷子里呼呼的风声,又有些犹豫。她想,萧靖北应该不会傻乎乎地一直等在那里吧。也许萧靖北见自己这么久未到,早已先行离开,万一自己去了扑了空怎么办。可是,心底的一个声音却一直在命令自己:一定要去!一定要去!他一定在等你!她觉得,不管萧靖北是否仍在那里等自己,她都一定要去赴约,不然,她定会内疚不已,彻夜难安。

  芸娘坚定了必去的决心,便毅然决然拉开了院门,一阵凌冽的寒风扑面而来,看着院门外伸手不见五指的沉沉黑幕,似乎隐藏着无数未知的、可怕的神秘事物,芸娘不禁打了个哆嗦。但是,她想到萧靖北焦急的面容,想到他深邃的眼,温柔的笑,便觉得无论如何自己都要踏出这院门。

  芸娘本已带上一盏灯笼,走到院门口想到此时已近深夜,万一在外面碰到熟人反而更加难得解释。她想着自己路线熟,到城门处也不是很远,便干脆放下灯,踏着浓浓的夜色出了门,急匆匆向城墙处走去。

  天空乌云密布,严严实实地遮住了月亮和星星,小巷里漆黑一片,只有黑沉沉的院墙和房屋静静地蹲伏在两侧,露出隐隐约约的轮廓,无言地注视着一人独行的宋芸娘。此时夜已深,小巷两侧大多数人家已经睡下,四下寂静无声,只有宋芸娘一个人的脚步声突兀地响起,显得十分孤寂。芸娘自问胆子不小,可走着走着,也渐渐有些胆战心惊。

  芸娘一人紧张地走着,迎面凌冽的寒风呼呼吹过,似乎要透过棉袍吹进骨子里。她扎紧头巾,裹紧棉袍,加快了脚步,边走边胡乱想着,觉得自己只怕是疯了,这般深更半夜的往外面跑。可是,一想到萧靖北英俊的面容,想到他坚毅的眼神,她便觉得自己充满了无畏的勇气和满腔的斗志,大踏步地往前走去。

  越走近城门,宋芸娘的内心越忐忑,心里充满了矛盾。她既期望萧靖北在等自己,又害怕他在等。现在寒气逼人,若真等了这么久,只怕早已冻得不行。想到这里,她又深深恨自己,为何会忘了这么重大的事情?她想起自己这大半天的时间,不是和张氏、许安慧闲聊,就是在家里收拾屋子,最后甚至干坐着发呆,看起了聘礼,居然将自己最在意之人临行前的话语忘了个干干净净。想到这里,她便期望,最好萧靖北已经不在那里。

  从宋芸娘家到城门处短短的距离,芸娘却觉得走了很久很久,虽然当时萧靖北只含糊地说了一句在“城墙处”等自己,但芸娘却准确地知道他所说的地方,一定就是当日他们在城门附近互相表明心迹的那处僻静之地。

  宋芸娘急急走着,忽然脚下踢到了一块石头,因脚步太快,一时收不住,感觉整个人猛地飞了出去,一下子趴在了地上,浑身摔得生疼。

  芸娘趴在地上,半天都无法动弹,只觉得脑子一阵发懵,全身使不上力。冰冷的石板路逼人的寒气透过棉袍向身上袭来,她浑身一阵战栗,半天才咬着牙,支撑着爬起来。芸娘揉了揉摔痛的膝盖,发现两只手掌似乎也被地上的粗石粒磨破了口,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摸上去黏糊糊的,似乎有血沁了出来。

  宋芸娘忍住疼痛,掏出手绢轻轻缠住伤得重一些的左手,继续向前走,因刚摔了一脚,脚步便有些蹒跚。走到拐角处时,突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呜呜的声音,凝神看去,却见墙脚处,一双绿森森的眼睛在暗夜中盯着自己,不禁毛骨悚然,冷汗直冒。她停住不动,那双眼睛也盯着她一动不动。芸娘和黑暗中不知名的绿眼睛怪物僵持了一会儿,她冷静下来,心想,这个应该不会是什么妖魔鬼怪,十有八九是什么动物。张家堡有着高高的城墙,虽然堡外有狼,但应该不会进到堡内,这眼前的怪东西不是野狗,便是野猫。想到此时,她便大着胆子弯下腰,在地上摸索了一块石头,猛地砸了过去,只听得“喵”的一声,却是一只猫跳着跑开了。

  宋芸娘松了一口气,摇头笑了笑,继续前行,远远看到前方隐隐浮现城门高大的轮廓,便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城门沿着城墙往东走几十步,有一排低矮的房屋,是当日修城墙时搭建的简易厨房,城墙修好后虽然被废弃,但并未拆除,仍是留在这里。这排房屋与城墙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夹巷,萧靖北也是在守城墙的时候偶然发现。这个小夹巷很是狭小,平时少有人经过这里,连凌冽的寒风到这里都收敛了脚步。

  宋芸娘走近这条小夹巷,心里也是忐忑不安,不知到底是希望萧靖北在这里多一些,还是不希望他在这里多一些。心里正有些惶惶,忽然听到暗夜里传出一声熟悉的、带着惊喜的声音,“芸娘?”

  宋芸娘一愣,眼泪已经不可抑制的流了下来。沉沉的黑幕中,可以隐约看到萧靖北高大的身影从低矮的房屋中走了出来,他快步走到芸娘面前,低头凝视着芸娘。黑夜里,虽然他的面容模糊不清,但那双眼睛在黑暗中却显得更加明亮有神,似乎可以透过浓浓夜色,一直照到人的心里。

  宋芸娘忘记了羞涩,忘记了矜持,忘记了腿部的不适。她不顾一切,猛地扑到萧靖北怀里,一边用手捶着他坚实的胸膛,一边哭道:“你怎么这么傻,你怎么这么傻,你怎么还在这儿等着啊?”

  萧靖北只觉一个柔软的身体投入怀中,一阵幽香扑鼻,他微微愣了一下,随即紧紧搂住芸娘。之前在寒风中傻呆呆等了半天,他难免产生了些许怨气,此刻软玉温香在怀,又听到芸娘的抽泣声,只觉得心里酸酸软软,之前小小的怨气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他哄小孩似的轻轻拍着芸娘,柔声道:“傻丫头,别哭。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一直等着你。你看,这不就把你给等到了吗!”

  芸娘闻言心中更是难受,她哭道:“你这个傻瓜,要是我一晚上都没有来,那你怎么办。对不起……对不起……”她伸手探索着去摸萧靖北的手,感到一片冰凉,只觉得心里又是心疼又是内疚,她紧紧握住萧靖北的手,似乎要用自己的温暖来捂热他冰凉的手。

  萧靖北刚才在寒冷的黑夜中孤寂地等了半天,已是又冷又疲惫。他不知道芸娘是因事情耽搁还是当时没有听清自己的话语,他本想去寻芸娘,可又担心路上错过。随着天色越来越晚,他便越不能离开这里,他不能让芸娘深更半夜地寻到这里却见不到自己,所以只能继续等下去。

  当他听到芸娘的脚步声,感受到芸娘的担心,此刻又将芸娘紧紧搂在怀里时,便觉得再苦再累、再漫长的等待都是值得,只觉得内心是满满的喜悦和温暖。

  萧靖北触到芸娘包在手上的手帕,不禁一愣,问道:“芸娘,你的手怎么啦?”

  芸娘手上的伤口被触到,不禁疼得微微一缩,她不好意思地低声说:“刚才走得急了,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

  萧靖北闻言很是心疼,他小心翼翼地握着芸娘的手,喃喃道:“芸娘,对不起,我不该任性约你出来,害得你受了伤。我看到天已黑了,本想去找你,又怕路上错过……”

  宋芸娘泣道:“你这个傻瓜,难不成你一直站在这里?你有没有吃晚饭?都怨我,我……我真是该死……”

  萧靖北见宋芸娘抽泣个不停,心中既甜蜜又酸涩,轻声安慰道:“放心,你萧大哥我不是那么傻的人。我虽学尾生包柱守信,却不会像他那般痴愚。下午我等了一会儿,见你迟迟不至,心想你肯定家中有事情拖住了,便直接回城门销了假,一边守城,一边等你。换了岗后,还和下一班的兄弟们一起吃了个饭。只是,吃完饭后,却没有理由和他们一起继续站岗,便在这里等着。”他不愿芸娘内疚,便忙接着说:“其实不算什么,我可是守城门的人,常常一站就是一整天,只当是站岗了。”

  宋芸娘泪眼朦胧地看着萧靖北,千言万语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只能全部蕴藏在那双清澈似溪水、又柔情似海洋的眸子里,痴痴看着他。

  萧靖北想起芸娘手上的伤口,忙将她的手抬到眼前细细打量,见她的芊芊玉指莹白可爱,在朦胧的夜色里更加引人心动,便忍不住低头在芸娘的手指上轻轻印下一吻。

  芸娘一惊,这时才发现自己居然被萧靖北紧紧搂在怀里,她嗅到萧靖北身上清新的味道,带着一股男子的阳刚之气;又感受到他坚实的胸膛下,心脏在有力地跳动着,便一下子羞得脸通红,她慌得想收回手,挣开萧靖北的怀抱,挣扎了下,却无法挣脱萧靖北坚强有力的臂膀,只好用手肘轻轻抵住萧靖北的胸膛,撑出一点小小的空隙。

作者有话要说:  

  ☆、城墙下的相会(下)

  宋芸娘羞涩地垂下头,轻声问:“对了,萧大哥,你约我出来有何事?”

  萧靖北正沉浸在甜蜜之中,恨不得这一刻能够定格到永远,此刻听到芸娘出声发问,不禁一愣,似乎这才想起来自己的目的。他一手松开芸娘,从怀中掏出一只精致的小木盒,递到芸娘面前,另一只手却仍是不舍地搂在芸娘的腰身上,虽然隔着厚厚的棉衣,却似乎仍可以感受到棉衣下柔软的、玲珑有致的身体。

  芸娘接过盒子轻轻打开,只见盒子里躺着一只莹润通透的白莲花玉簪,雕工精致,簪头的那朵小小莲花可爱而逼真。此时,月亮刚好也突破了乌云的层层包围,探出大半个头,在洁白的月光的照射下,玉簪发出柔和的、莹润的光泽。

  芸娘只觉得眼前一亮,忍不住赞道:“好美的玉簪。”

  萧靖北听到芸娘由衷的赞美声,也开心地笑了,“这支玉簪是我那日在靖边城所买,我一看到它就想起了你,觉得它就应该带在你的发髻上……”

  宋芸娘笑着打断了他,“哦,这就是那日你说买给靖娴的玉簪?”

  萧靖北脸微微一红,幸好在夜色中看不分明,他一五一十地向芸娘坦白:“当时众目睽睽之下,我只能那么说,后来却也不好贸贸然送给你了。今日送你的聘礼中虽然也有几支金银首饰,却都是我母亲托人在靖边城所买。只有这支玉簪,是我亲手为你所选,已在我身上贴身放了好多天,一直寻不到机会送给你。上午在你家时,我便想着,今日无论如何也要将这玉簪送给你,这是我给你的定亲之礼……”

  宋芸娘闻言心中又是欣喜又是感动,她一直有些不确定萧靖北和自己定亲的缘由,是对自己有足够的情义,还是只是出于侠义,为了让自己避开王远而出手相助?此刻,她明白了,原来萧靖北对自己早有情义,原来他真的是心悦自己,原来自己并不是自作多情。她只觉得一颗心甜甜蜜蜜,似乎泡进了蜜水里,看着那支玉簪,也是越看越爱,忍不住伸手轻轻拿起来,轻轻在手中转动,细细打量,只觉得触感冰润柔滑,令人爱不释手。

  萧靖北见芸娘脸上掩饰不住的喜爱之意,不禁有几分自得地说:“说来也巧,当日许安平也看中了这支玉簪,幸好我先到一步……”

  此言一出,两人俱都是一愣,萧靖北心道,许安平又何止是买玉簪比自己晚到了一步。他回过神来,笑道:“萧某何其有辛,能够得到芸娘的青睐和芳心。”

  宋芸娘垂首低笑不语,心中却又想起了许安平和他送的手镯,眼神一暗,心中仍是涌上了几分不安。

  萧靖北看着芸娘未戴任何饰物的秀发,便从芸娘手中拿起玉簪,轻轻插到她乌黑的发髻上。只见在清冷的月色下,芸娘整个人笼罩着一层的神秘的、朦胧的光芒,她莹白的脸庞泛着微微的红晕,一双水蒙蒙的眼睛晶亮动人,黑压压的发髻上,莲花造型的白玉簪越发增添了她的光彩,显得端庄圣洁;刚刚哭过的鼻头微红,嘴唇光泽红润,此刻唇角微微翘着,又显得娇俏可人。萧靖北一瞬不瞬地看着,只觉得哪怕是月宫中的嫦娥只怕也不过如此。他忍不住拥紧了芸娘,喃喃道:“芸娘!芸娘!芸娘!萧某何其有辛!何其有辛!我今日实在是太欢喜了,似乎从未有这般欢喜过……”说罢,又面带祈盼地问:“芸娘,你……你欢不欢喜?”

  宋芸娘羞涩地半垂下头,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轻声道:“我……我也很欢喜。”

  萧靖北只觉得心花怒放,心情激荡。他觉得自己活了二十几岁,以前的一切生活都是他人所安排,他拥有了太多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富贵、荣华、虚名……在过去压抑隐忍的日子里,他从未能真正想要过什么,追求过什么。此时他第一次拥有自己真真正正想要的,觉得这幸福来得是这么迅速和不真实,他想放声大笑,想向所有的人欢呼自己的欢喜。到最后,他所有的激动,所有的欢喜都化为行动,他紧紧抱住芸娘,似乎要将她勒进自己的身体,他深情地凝视着芸娘,郑重地立下誓言:“芸娘,我一定会好好待你,好好疼你,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让你过上好的日子,决不让你再受苦。我要……我要让你快快乐乐过一辈子!”

  宋芸娘也不再抗拒萧靖北的拥抱,她静静伏在萧靖北胸前,感受着他有力的心跳,觉得身前这人是那般强壮,那般可靠,觉得在他的庇护下,自己再也不用担心未来,担心生活。她突然觉得自己以前肩负着一家的重担,是那么的累,那么的力不从心。现在有了眼前这男人做依靠,似乎什么都不用怕,什么都不用想,只觉得既轻松又心安,她轻声道:“萧大哥,我……我也会好好做你的……妻子,全心全意待你,和你……和你快快乐乐过一辈子!”

  萧靖北听到宋芸娘道出“妻子”二字,只觉得心情激荡,他第一次觉得“妻子”是和自己并肩而立,和自己命运紧紧相系的那个人,是自己最亲密的人,可以互相分享喜悦、分担苦痛,可以共同面对困难、共度逆境。而不是以前那个家人安排的一个顶着“妻子”之名的“陌生人”。

  他低头看着芸娘光洁的额头,情不自禁的在上面印下深情的一吻。宋芸娘一阵战栗,只觉得又慌又乱,又害怕又甜蜜。

  月亮高高挂在天空,静静照耀了一会儿,似乎也为他们的热情而羞涩,又悄悄躲进了云层,留下一片黑暗,却为他们提供了更多便利。萧靖北和宋芸娘在浓浓夜色中互诉衷肠,似乎觉得再多的话语都无法表达此刻内心的激动和情义。

  突然,宋芸娘听到一阵脚步声慢慢走近,忙吓得缩紧了身子,一动不敢动。萧靖北无声地笑了笑,轻轻拍了拍她的背,轻声在她耳旁细语:“不要怕,是守城的士兵在城墙上巡逻。”

  宋芸娘被萧靖北喷在耳旁的温热气息羞得面红耳赤,她静静听得那脚步慢慢远去,只觉得既刺激又心慌,忍不住低声问:“他会不会再转过来,被发现了怎么办?”

  萧靖北轻笑道:“不用担心,发现不了。守城的士兵注意力大多放在城墙之外,城墙里面小小的动静他们不会在意的。”

  宋芸娘想了想,又问:“萧大哥,此时城门已关,你如何回去?”

  萧靖北似乎这才想起这个问题,他皱了皱眉,虽然满心不舍,恨不得就留着芸娘在这里永远待下去,终究是不现实,只好道:“是我考虑事情太不周全了,不该拉着你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此刻也太晚了,你今日累了一天,确实要好好休息,不如我先送你回去?”

  宋芸娘点了点头,仍是问:“那你怎么办?”她突然发现萧家住在城外是那般不方便。

  萧靖北想了想,不在意地说:“你别管我,我总有办法,倒是你却是要回家歇息了,免得宋大叔担心。”

  宋芸娘撇撇嘴,心道,爹爹只怕还在梦里吟诗作赋呢。她本想着,荀哥儿不在,干脆留萧靖北在自己家和爹爹挤一晚,可又担心明早起来爹爹必是百般盘问,正有些左右为难。毕竟了两人只是定亲,万一明早街坊邻居看见,只怕又是好一阵子闲言碎语。

  萧靖北见宋芸娘眉头紧皱,想了想,便笑着说:“没关系,我手下有一个士兵是一个人住在堡里的上东村,只和你们家隔了一条巷子,我曾经去过他家。我送你回去后,便去他那儿对付一晚,你不用担心。”

  宋芸娘面色一松,仍有些担心地问:“那你母亲那儿……”

  萧靖北一愣,摇头叹道:“芸娘,你这人,就是为别人思虑太多。你放心,换岗的时候,我已让隔壁的徐文轩给我母亲带话,说我今晚有要事,要继续留在城门驻守,我母亲他们不会担心的。”

  萧靖北毕竟是二十多岁的男子,做事沉稳周全,虽然今日一时冲动,累得芸娘半夜出来与他私会,但他将方方面面的事情考虑得极周全,竟是没有生出别的什么旁枝末节出来。

  此时寒气更重,芸娘忍不住打起了哆嗦。萧靖北有些心疼和自责,他脱下棉袍,披着芸娘身上,芸娘自是托辞不肯,萧靖北柔声道:“我是练武之人,这点寒风算不了什么。若是你冻得有个好歹,我可是不知要如何心疼和内疚了。”

  芸娘无奈,只好紧紧裹着还带着萧靖北体温的棉袍,在他的护送下回到了家,又目送萧靖北消失在浓浓夜色中。她合上院门,紧紧靠在门上,只觉得心扑通扑通跳着,心情激动不已,她从未有过这般大胆的行为,这一番深夜私会既刺激又紧张,更多的却是欢喜。她抬手摸了摸插在发髻上的白玉簪,露出了幸福的、羞涩的笑容。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户小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