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户小娘子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月生春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3 KB   上传时间:2015-04-28 21:39:48

  萧靖北疑惑不解,奇道:“母亲,您这是怎么说的?儿子虽然想娶芸娘,也确是心急了些,但母亲放心,儿子绝不会娶了媳妇便忘了娘的。我只会和芸娘一起好好孝顺您”

  李氏深吸了几口气,按下胸中的怒火,沉声道:“玥儿,你带钰哥儿到厨房吃去。”

  王姨娘愣了下,忙回过神来,拉着钰哥儿,端着他的碗筷去了厨房。

  这些日子,萧靖北抽空请人帮忙,在院子的两侧分别搭建了厨房和杂物房,使得家中的居住条件宽敞了许多。刚才回来的路上,他甚至还在谋划,该如何将家中几间房再加固扩大一些,否则芸娘嫁过来太委屈了她……

  萧靖北看着王姨娘带着钰哥儿进了厨房,又想起了房子扩建一事,正有些出神,却听李氏拍了一下桌子,怒道:“四郎,你倒是瞒得好。”

  萧靖北一怔,问道:“母亲,我瞒什么了,到底是何事令您这般生气?您今日请媒人的事情不顺利吗?”

  李氏气道:“你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若不是请媒人,我也不会知道这件事。”她见萧靖北脸上疑惑的神情不似作伪,心道他也许是真的不知道,不觉缓和了脸色,继续说:“今日上午,王姨娘去寻媒人,特意找了一位张家堡名气最大的刘媒婆。谁知对方一听是给宋芸娘提亲,便要推辞。王姨娘问了半天,她才说这宋芸娘竟是要招赘的,她曾经给芸娘保过一次顶顶好的亲事,男方又是民户,家境又好,可芸娘居然拒绝了,说什么她的夫婿是要入赘的。我说为何芸娘这般好的条件,却到了这么大的年纪都没有说亲,原来却是有这样的缘故……”

  李氏看了看萧靖北的面色,见他毫不吃惊,神色如常,便问:“这件事你知不知道?”

  萧靖北淡淡笑了,方才见李氏满腔怒火,他还在担心到底是何重大事情,此时却有些放心,他轻声道:“我早就知道了。”

  李氏闻言又怒上心头,不觉大声喝道:“知道你还要向她提亲,你可是堂堂长公主的孙儿,镇远侯的儿子,身份高贵,怎么能够去入赘?”

  萧靖北闻言有些生气,忍不住道:“母亲,跟您说了多少遍了,那些都是过往云烟,现在咱们就是普通的军户,什么身份、地位的都忘了吧。”

  李氏一时气结,缓了缓,又道:“就算抛开身份不提,你现在上有老,下有小,你可以去入赘吗?你入赘到宋家了,我们这一家子老弱妇孺怎么办,难道让钰哥儿去袭替你的军职吗?”

  萧靖北无奈地笑了,他轻声说:“母亲,我是那般做事情欠思量的人吗?您放心,这件事情我早已有了解决的办法。”说罢,便将宋芸娘要招赘的缘由以及自己的打算一一告诉了李氏。

  李氏听得神色变幻,阴晴不定,她怔了会儿,叹了口气,方道:“这芸娘也的确是个难得的好女子,敢靠一己之力,支撑起一个家,为了父亲和弟弟,都不顾及自己,倒真是让人从心里疼爱。”想了想,却神色一黯,“只是你们将来的子孙,仍要袭替军职……”

  沉默了一会儿,李氏看着萧靖北,只见他目光坚定,薄薄的嘴唇紧紧抿着,似乎自己一旦说出反对的话他便马上要据理力争,李氏终是松了口,“罢罢罢,那也是一二十年后的事了,将来的事情谁说的清楚。再说,我们家本来就是永远充军,再坏也不能坏到哪里去了。芸娘这么好的女子,咱们还是快些娶进来吧。事不宜迟,明日我再让王姨娘去请媒人提亲。”

作者有话要说:  

  ☆、萧靖北的提亲(中)

  第二天早上,宋家小院分外热闹。

  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刘媒婆正在用她那高亢嘹亮的嗓音大声喧哗着:“宋老爹,你家宋娘子貌美如花,又贤惠能干,可真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啊。之前的张家那般好的条件……算了,过去的事情就不多说了。当时我还为你家宋娘子惋惜,错过了那么好的郎君,可没成想,还有更好的缘分在后头等着呢。宋老爹,刚才我已经给你介绍了这萧家的情况,他家虽然才刚刚搬来,又住在城外,可他家萧四郎却是顶顶有本事的人,才来了一两个月,就升成了小旗。啧啧啧,这以后还不知会有怎样的造化呢,你家宋娘子就等着过去当官太太吧。”

  宋思年满脸堆笑,连连点头称是。虽然已和萧靖北商定了定亲事宜,但该走的程序却也不能少,只是没有想到这萧家居然也是请了刘媒婆,令宋思年不禁暗中苦笑。

  刘媒婆虽然说得眉飞色舞,心中也有些惶惶。她见这萧家条件远不如之前说的张家,萧四郎也是军户,不但家中负担多,又还带着一个孩子,更加没有可能入赘,心想着宋家这会只怕更加会拒绝,因此本来不愿走这一趟。可耐不住萧家给的丰厚的谢媒钱,只好一大早便来到宋家,使出她舌灿莲花的功夫,将萧靖北夸的天花乱坠。

  宋芸娘坐在厢房里,手里拿着荀哥儿的棉衣,一边细心缝补,一边竖起耳朵听着正屋里刘媒婆和宋思年的对话。听到刘媒婆不停地夸赞萧靖北,便觉得她呱噪的嗓音也变得悦耳。她羞红了脸,一颗心扑通扑通跳着,连手里的针扎破了手指头也不自知。

  宋思年见刘媒婆终于停下了滔滔不绝的大夸特夸,忙趁机插言:“刘大婶,我家芸娘的事情累您费心了。女大不中留啊,终是要找个好人家嫁出去。我听您说的这萧家,很是不错,我同意了,接下来还有一些什么程序,就有劳刘大婶多费心了。”

  刘媒婆张口结舌地看着宋思年,她本已做好了宋思年拒绝的准备,正在心里酝酿如何说服他,想不到这一次宋思年居然如此爽快地答应了。她有些结巴地说:“同……同意了,好,好……”又小心翼翼地问:“要不要问问你家宋娘子的意见?”

  宋思年颇有气势的摇摇手,理直气壮地说:“女子的亲事,本就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问她什么意见?”

  刘媒婆忙笑道:“宋老爹说的极是,你家宋娘子就是太倔强,不然上次那么好的……”她见宋思年有些面色不虞,忙收住话语,伸手轻轻打了自己一巴掌,“瞧我这张嘴,乱说话。若不是上次拒绝了张家的亲事,哪里又能和这萧家定亲呢?所以说,你家宋娘子是有福气的人,以后的福气只怕还要大呢!”

  宋思年明知这媒人一张巧嘴最会忽悠,但听了此话还是心里美滋滋的,忙笑着道谢。

  刘媒婆便道:“宋老爹,既然你已经同意了,那咱们就事不宜迟,接下来的问名、纳吉、纳征等事宜都要抓紧办。你家宋娘子已经不小了,他们萧家也着急得很。劳你先将宋娘子的‘八字’给我,我马上送到萧家去,如三日后一切安好,两家就可以交换庚帖了。宋老爹,你放心,‘合八字’只是个过程,我看这两个孩子都是有福气的人,他们的八字必也是相合的。”

  宋思年便作了一个揖,谢道:“如此就有劳刘大婶了。”

  萧家和宋家均是同意这门亲事,中间又有刘媒婆不遗余力地来回奔走,两家都分别找算命先生算了算,宋芸娘和萧靖北的八字自然是天作之合,交换庚帖之后,便是提亲了。

  这一日,萧靖北特意告了假,和刘媒婆、李氏一起去宋家提亲。刘媒婆喜气洋洋地走在前面,李氏容光焕发地跟在后面,最后是手里拿着大包小包聘礼的萧靖北和王姨娘。一行人高高兴兴、神采飞扬地进了永镇门,沿着长巷向宋家走去。巷子两侧的人们都从门里探出头来,伸长了脑袋好奇地打量,萧靖北他们见状越发笑容满面,一边走一边热情地回应着相熟人家的招呼声。

  也有以前几家向宋家求亲被拒的,在他们经过时故意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议论,一个说:“宋家那个老姑娘又有人来提亲了,我看她这次再拒绝,还会有谁要。”另一个应和:“就是,我看就只有这新来的人不知道他家的底细,才会跑来提亲。本地的人家,就是瞎子、跛子、癞子,都不会上他们家门了。”

  听闻此言,李氏微微皱了皱眉,仍是笑容不改,昂首挺胸走在前面。箫靖北心中大怒,他面上不动声色,在经过他们时手指微微动了动,飞快地弹出两粒小弹珠,说话的那二人却突然腿一软,身子控制不住地向下滑,吓得用手紧紧扶住门框,哇哇大叫。

  宋思年、柳大夫等人早已在家中等候多时,此刻见刘媒婆等人已到,忙笑着迎进门来。

  宋思年忙招呼李氏等人进正屋坐,并命荀哥儿接过聘礼。这是宋思年第一次见到李氏,他见李氏虽然一身普通农妇的打扮,却无法掩盖其骨子里的高贵气质,一举一动都充满了豪门贵妇的端庄和威仪,不觉在心中暗暗期盼这李氏能是一位好相处的婆婆。

  李氏也在暗暗打量宋家,只见院子里干净平整,正屋内窗明几净,收拾得整洁明亮,家里的农具、杂物都整整齐齐堆放在一旁的杂物间里,连喂养的鸡也是单独围了一个小篱笆墙圈养起来,不像这里的一般人家,到处都是乱糟糟的杂物和满屋乱窜的鸡鸭。再看看宋思年和荀哥儿,只见他们都穿着合身的崭新棉服,端庄有礼,举止文雅,便赞许地微微点了点头,心道这芸娘确是一名会持家的女子,宋家也确是出自诗书礼仪之家。

  厨房里,宋芸娘正一听倾耳听着外面的动静,一边微红着脸在准备饭菜,一旁给她打下手的许安慧正在埋怨着她,“芸娘,这么大的事情,要不是昨日听我娘说,我还不知道,你这臭丫头倒是瞒得我紧。”

  芸娘不好意思的轻声说:“事出突然,也就是这几日的事情。”

  许安慧气道:“都到了提亲的地步了,还说只是这几日的事情。前几日在我家,我问起你的亲事,你还恼得什么都不说,转个身却要定亲了,亏我还将你看作好姐妹,白为你操了心。”

  宋芸娘无奈,只好将那日进防守府送面脂遇到王远,之后又被迫速速定亲,再之后与萧靖北商定婚事等一一告诉了许安慧。

  许安慧的面色随着宋芸娘的讲述不断变换,一会儿气愤,一会儿激动,一会儿又感慨,最后她问道:“你仓促之下与萧靖北订婚,是为了逃脱王远的权宜之计,还是真的打算嫁给他?”

  宋芸娘一愣,随即羞涩道:“开始只是想有一纸婚书,后来……萧大哥那般诚心,我爹也同意了他的建议,我……我终是不能辜负他。”

  许安慧迟疑了会儿,问道:“芸娘,你是真心心悦萧四郎?”

  宋芸娘一愣,却还是红着脸,微微点了点头。

  许安慧面色有些失落,她轻叹了一口气,道:“罢罢,这也是你们的缘分。这萧靖北的脑子倒挺活,居然被他捷足先登了。你说我家安平怎么就没有这福气呢,白白早认识了你几年,为了你家入赘一事,自己傻不拉几地跑出去参军,都不知道想个变通的法子。”

  宋芸娘便想起了许安平对自己的一往情深,想到了躺在箱子底的那支玉镯,她心里很有些难安,便自责道:“安慧姐,我知道我对不住安平哥,对不住你,对不住张婶婶,我……”说罢,却忍不住落下泪来。

  许安慧忙掏出手帕为芸娘拭泪,柔声劝道:“今天是你的大好日子,快别这样。这就是缘分,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可不就是说的你们。我家安平和你做了五年的邻居,那萧四郎才和你认识几天,却偏偏把你的心给偷走了……”

  她见芸娘满脸自责,忙宽慰道:“你放心,安平那里,以后我见到他会慢慢劝说,至于娘那里……”许安慧皱了皱眉,接着说:“她昨日对我说起你的亲事时,的确有些怨言,主要是有些怨你们家当时非要招赘,害得安平急得离家参军。现在安平在外刀枪箭雨,你居然订了亲,却又不提入赘一事了。我昨日已经劝了她大半天,你改日有空也对她解释解释。她一直将你当亲生女儿般看待,你只管将你今日告诉我的缘由讲给她听,不要让她继续误会,伤了我们两家这五六年的感情。”

  宋芸娘沉默了一会儿,轻道:“我看张婶婶的意思,好像很喜欢靖娴,我还以为……”

  许安慧嗤笑了一声,“也不知这萧靖娴怎么就得了我娘的青睐,可能我娘也是太孤寂了吧,萧靖娴又惯会讨她欢心。听说这萧靖娴本是庶出,从小在那高门大院里长大,我看她只怕最会看人眼色和讨好人,我娘本性单纯,哪里吃得住她那一套。”

  宋芸娘忍不住笑了,“我看靖娴对你也亲热得很,怎么你好似不太喜欢?”

  许安慧白了芸娘一眼,淡淡道:“我这人最怕谁无事献殷勤,越是莫名其妙对我好的我越防备。”她顿了顿,又瞪着芸娘,“你别转移话题,我娘平时最疼爱你,一心想娶你进我家的门,只是……只是后来又是安武……出事,又是你们家坚持招赘,这才寒了我娘的心。她之所以有接纳靖娴的意思,还不是因为觉得安平与你没有希望了。”

  芸娘听闻此言,便知道不论是张氏,还是许安慧,心中多少都是有些怨言的,将来许安平回来,不知道又会是怎样的情形。想到这里,芸娘只觉得又愧疚又难过,心中的喜悦也减弱了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  《边城纪事》今日开始更名为《军户小娘子》,更名后,主要人物不变,剧情走向不变,文风不变。敬请亲们继续关注和支持!

  ☆、萧靖北的提亲(下)

  正屋里,宋思年和李氏已经商定了订婚事宜,双方写下了结亲的婚书,正式定下了亲事。

  宋思年一颗心落了定,只觉得宋芸娘的亲事有了着落,既不用继续留在家里当老姑娘,也不用担心王远的逼迫。而且,有了萧靖北的承诺,就算自己百年之后,也不用担心军职无人继承,荀哥儿也可以继续做学问,寻求仕途之路,觉得再无困扰为难之事,便有些喜形于色。李氏等人也是满面笑意,一起有商有量地谈起了嫁娶的具体细节。屋外虽然是深秋的寒风,屋内却喜气融融,好似阳春三月。

  谈及正式迎娶时间之时,却有了小小的争议。李氏坚持要在年前迎娶芸娘,宋思年却非要留芸娘在家里再多过一个年才嫁出门。双方争执了半天,最后还是刘媒婆出来打了圆场,她高声笑道:“好好好,你们一个急着要娶,一个舍不得嫁。只是这嫁娶都是迟早的事情。我就为你们定个中间的日子,在年前嫁过去,正月里回门时再在娘家多住几日。至于具体日子,我们再请算命先生定,可好?反正你们两家住得这么近,走不了多大一会儿就到了。虽说是嫁,其实也仍是在身边呢!”

  宋思年和李氏想了想,也都笑着接纳了刘媒婆的建议。商定了具体事宜,已到了午饭时间,厨房里已经飘来了饭菜的香味,宋思年等人这才发觉经过了一番细细商讨,居然已经是饥肠辘辘。

  吃饭的时候,宋思年、柳大夫、萧靖北和荀哥儿坐在正屋里,宋芸娘、李氏等人则在厢房里摆了一桌。宋芸娘本欲请隔壁的张氏一起过来吃饭,可走到门口又有些心虚,只好转了回来。她想着待会儿一定要好好向张氏解释一番,求得她的原谅。

  正屋里,宋思年太过兴奋和高兴,一时喝得有些多。他满脸通红,大着舌头,一会儿和柳大夫高谈阔论,一会儿沉着脸教训荀哥儿,一会儿又一脸凝重地告诫萧靖北,最后还又哭又笑、意气风发地吟起了诗。

  宋芸娘在厢房里听得哭笑不得,想起父亲以前在江南时,常常在有些醉意的时候坐在院子里悲春伤秋、吟诗作赋,自从家里落难以来,倒是第一次如此,便不觉又有些心酸。她虽然很想过去劝导父亲,碍于还要待客,只好端坐不动。

  李氏慢条斯理地吃着饭菜,见桌上几个菜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心中暗暗赞叹芸娘的手艺。同时,她又在暗暗观察芸娘,见她举止从容,端庄有礼,听到宋思年表现失常,虽然面露忧色,但仍不动声色地端坐在桌旁,热情招呼客人,便对芸娘越发满意。

  饭后,宋思年状态激昂,硬拖着萧靖北说个不停,将芸娘从小到大的趣事、平时的习惯、好恶细细说了一遍,又不停地告诫萧靖北一定要好好对待芸娘。萧靖北耐心地陪坐在一旁,一边笑着应承宋思年的嘱托,一边用心记下关于芸娘的一切细节。

  李氏等人俱是哭笑不得,只好傻傻坐在厢房里。宋芸娘收拾了碗筷去了厨房,托付许安慧代为招呼李氏等人。许安慧见李氏枯坐,便随意聊了起来,“李婶,您家靖娴真是乖巧懂事,我娘很是喜欢她呢!”

  李氏笑道:“我家靖娴叨扰了令堂这么久,说起来我真是心里难安,本是要亲自上门道谢的,可是前段时间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今日本为提亲一事过来,却不好顺便去拜访令堂,改日一定要专程上门道谢。”

  许安慧闻言一惊,心想最好不要拜访。她方才本是为了打破沉默和尴尬,无话找话,谁承想找出了麻烦。张氏此刻心中正有一根刺,若李氏贸贸然上门拜访,不是让那根刺刺得更深吗?想到此处,许安慧便笑道:“您太多礼了,说起来,我还要感谢靖娴替我照顾娘呢,都是互相帮忙的事情,不要讲那么多客套。您这些日子还要忙萧四爷的婚事,这点子小事不要记挂在心上,我会给我娘转达的。”

  厢房里,许安慧和李氏等人在无话找话地聊着。正房里,宋思年仍在意气风发的高谈阔论。最后,柳大夫忍无可忍,叫上荀哥儿一起扶宋思年回房歇息,萧靖北这才抽身出来,去厨房寻宋芸娘。

  低矮的厨房里,宋芸娘正在低头忙着洗碗,见屋内光线一暗,忙抬头看去,却见萧靖北高大的身影站在门口,他背光而立,虽然面容模糊不清,宋芸娘却可以感受到他炙热的目光紧紧盯在自己身上。

  “芸娘,我……”萧靖北刚开口,却听得李氏在院子里唤他,他犹豫了下,匆匆对芸娘说:“我在城墙处等你。”便转身去找李氏。

  李氏见天色不早,想着今日举家出门提亲,家中只留有萧靖娴照顾钰哥儿,有些担心,便提出告辞,和刘媒婆、萧靖北、王姨娘一起,带着婚书和宋芸娘家的回礼,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宋家。

  萧家一家人告辞后,柳大夫见宋思年已经熟睡,他想起下午约好了人家要出诊,便也提出告辞,并带上荀哥儿一同前去。这些日子,柳大夫的名气慢慢在张家堡响亮了起来,他医术高明,诊费收得低,一些军户们得了病都不寻胡医士,而只找柳大夫。一开始的时候,柳大夫并不怎么收诊费,后来因患者家人的坚持,才勉强略微收一点,家境好的收点银钱,家境不好的或者不收,或者象征性地收些米粮、蔬菜、鸡蛋之类,柳大夫的生活也滋润了许多。

  柳大夫叫上荀哥儿一同出门,荀哥儿已经背好了柳大夫的小药箱,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端端正正的一个机灵小药童模样,柳大夫看着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宋芸娘送他们二人走出院门,柳大夫走了几步,又特意转过身来,欣慰地说:“芸娘啊,萧四郎这小子虽然接触的时日不长,但我阅人无数,看得出他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好男儿,我和你爹都对他很满意。”想了想,又打趣道:“还是义父我的眼睛狠,早就看出你对这萧四郎不一般,看来果不出我的意料。”

  芸娘羞红了脸,嗔道:“义父——”

  柳大夫哈哈大笑,伸手捋了捋胡子,带着笑意离去。

  许安慧帮着宋芸娘一起洗好了碗筷,又将正屋和厢房里的桌椅摆放整齐。收拾完毕后,她记挂着母亲,便向芸娘告辞。宋芸娘想了想,也决定和许安慧一同去隔壁看看张氏。

  许家的院门虚掩着,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只啄食的母鸡时不时发出一点儿动静。

  宋芸娘和许安慧走到张氏的厢房,推门进去,却见张氏正坐在炕上,一边垂头缝制着一件男子的衣衫,一边时不时伸手拭泪。

  许安慧忍不住走过去,问道:“娘,您这又是怎么啦?”

  张氏刚在沉浸在心事里,似乎这才发现房里出现了两个人,很有些吃惊,看到宋芸娘后,更是面色一冷,有些赌气地说:“我在为安平做衣服呢,也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还不知衣服做好了他穿不穿的上……”说罢又抬手拭泪。

  许安慧气恼地说:“娘,看您这是说的什么丧气话。安平现在好的很,听官人说,他好像又立功了,只怕还能够再得些奖赏呢!”

  张氏面色一喜,随即又丧气道:“那又有什么用,一大把年纪在外受罪,连个疼他的媳妇都没有。”张氏虽然有些相中了萧靖娴,但那是在安平和芸娘没有可能的情况下,此刻得知芸娘不但订了亲,还不是招赘,越发郁闷不已。

  宋芸娘闻言面色尴尬,她轻轻走到张氏面前,诚恳地看着张氏,充满歉意地说:“张婶婶,我对不住您。我……” 芸娘“我”了半天,却不知如何开口。毕竟她从未给过许安平任何承诺,既未应约,又谈何失约。可是,许安平对自己那么好,自己总是碍于面子狠不下心拒绝,更是给了他鼓励和希望,事到如今,自己总要担一些责任。

  许安慧见芸娘支支吾吾,便不耐烦地将芸娘定亲的缘故竹筒倒豆子般的爽爽利利说了出来。

  张氏闻言怔了半天,失神地说:“原来竟是这个缘故,这也真是机缘巧合。”想了想又问:“萧四郎提出的那个建议,你爹应允了?”

  芸娘无言,微微点了点头。李氏便痛心地说:“为什么我家安平就想不到这种变通的法子呢?”说罢,又充满希望地看着芸娘,“芸娘,你这是为了逃避王防守的权宜之计,是和萧四郎演的一出戏对不对?你们的婚约还可以解除,是不是?”

  宋芸娘愕然,愣愣地摇了摇头。许安慧忍不住道:“娘,您这是什么话,宋家和萧家今日把迎娶之事都谈定了,怎么会是演戏?”

  宋芸娘看着一脸失落的张氏,咚的一声跪下,忍不住泣道:“张婶婶,我……我和安平哥有缘无分,安平哥人那么好,以后一定会找到更好的姑娘。”

  张氏看着芸娘单薄的肩头不停的颤抖,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伸手轻轻扶起了芸娘,叹道:“罢了,终是我们安平没有这个福气吧。”

作者有话要说:  

  ☆、宋芸娘的愧疚

  张氏与宋芸娘说开了心事,便坐在炕头,拉着芸娘的手长吁短叹,一个劲儿地在那里感叹,不能让芸娘做自己的媳妇是多么遗憾。她本是个爽利的妇人,却在接踵而来的几重打击下变得婆妈和唠叨。芸娘无奈,只好静静侧坐在炕边,耐心听着张氏的絮叨,眼睛却呆呆盯着从窗外照进来的阳光投在地上的光影,看着它慢慢移动,想着自己的心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户小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