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军户小娘子_分节阅读_第15节
小说作者:月生春秋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73 KB   上传时间:2015-04-28 21:39:48

  转眼刘栓财的骡车到了门前,城门仍关得紧紧的。突然,城头上冒出了一个脑袋,扯着嗓子喊:“不是老子不开城门,是你们运气不好。谁让你们把鞑子招来的?是你们的命重要还是老子的命重要?”嗓音粗噶,却是已经消失了一段时间的胡总旗,不,现在已是驻守边墩的胡小旗。

  宋芸娘又气又急又怒,心道自己怎么这么倒霉,不但遇到了鞑子,还碰到了冤家对头、见死不救的胡勇。

  此时,鞑子也越来越近,他们一个个马肥人壮,马速飞快,一边挥舞着马鞭,一边发出怪叫,呼啸的北风似乎也咆哮着为他们助阵。跑在前面的几个鞑子看到了芸娘是女子,越发兴奋,连脸上的狞笑都看得清清楚楚。

  芸娘又惊又怕,看着紧闭的城门,她心中满是愤恨和绝望,觉得自己今日只怕就要命葬于此。她脑间瞬间闪过无数景象,江南的温馨,张家堡的艰辛,父亲慈祥的脸,母亲温柔的脸、萱哥俊朗的脸、荀哥可爱的脸,柳大夫睿智的脸,萧靖北坚毅的脸……电光火石间,她反而镇定了下来,她掏出怀里藏着的一把小匕首,紧紧握在手里,咬紧牙关,神色坚定,心中暗自下定决心:若今日难逃此劫,便杀得几个鞑子算几个,最后一刀就留给自己吧。

作者有话要说:  

  ☆、半路上的遇险(下)

  正在宋芸娘下定了决心,准备和鞑子一拼死活的时候,突然,只听“吱吱嘎嘎”一阵响,城门居然慢慢打开了。刘栓财和宋芸娘还坐在骡车上发愣,却听城门里传出焦急的大喊:“爹,快进来,快进来!”

  刘栓财如梦初醒,慌忙用鞭子用力抽着骡子。骡子似乎也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撒开四蹄拼命地跑,骡车终于赶进了墩台内,两个守兵赶忙合上门,只听到门外一阵马蹄声响,一直追赶着的鞑子已经到了门前。

  宋芸娘瘫软在骡车上,尽管天气寒冷,北风呼呼吹着,可她却浑身是汗,背襟湿透。她愣愣看着这个围墙里小小的天地,终于死里逃生般地松了一口气。尽管危险并没有远走,鞑子就在一墙之外,可有了这高高围墙的庇护,有了墩台里这些守兵的保护,芸娘便觉得死神不再离自己那么近。

  墩台里鸦雀无声,只听得门外鞑子不断叫嚣的声音,几个守兵都面色惨白,神色惶惶。突然,不远处传来胡勇颤抖的声音:“放……他们进来了,你……你还不把刀放下……”

  芸娘闻声望去,面露惊喜之色,只见十几天未见的萧靖北居然在这里,他穿着一身士兵的红色鸳鸯战袄,头戴盔帽,身披锁子甲,很有几分威风凛凛的气势。此时,他面色寒冷,目光凌厉,正将一把刀架在胡勇的脖子上。

  芸娘于是明白了城门到最后关头居然会打开的原因,她感激地看着萧靖北,目中有泪光闪动,又一次在自己最危险的时候,萧靖北如天神般降临到了自己身边,在危难之时拯救了自己。

  萧靖北也惊讶地看着宋芸娘,他这才发现遇险进来躲避的这名女子居然是芸娘。他眼中满是震惊,震惊过后却是后怕,再之后则是深深的恼怒。他一把推开胡勇,怒气腾腾地向芸娘走来,手里还提着一把大刀。刘栓财张着嘴、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满脸怒气的高大男子持刀向自己走来,刚刚平静下来的心又提了起来,腿也开始打颤。

  萧靖北走到芸娘面前,一把扯起她的胳膊,怒声道:“芸娘,你怎么在这里?你知不知道刚才有多危险?现在外面这么乱,你一个女子在外面瞎跑什么?”

  萧靖北一直对宋芸娘以礼相待,始终彬彬有礼地称呼“宋娘子”,这是他第一次情急之下唤“芸娘”,这称呼虽然亲昵,但此情此景却是这般不适宜:门外,是叫嚣的鞑子,身旁,围了一群目瞪口呆的守兵,萧靖北的眼中不见温情,只有怒意……

  芸娘的胳膊被萧靖北拽得生疼,但她毫不在意,只是怔怔望着萧靖北,盈盈美目里水光潋滟,她喃喃道:“萧大哥,你在这里,真好,真好……”她这才彻底放松了下来,什么危险,什么鞑子,什么生死,她已全然不在乎,只有面前这既恼怒又焦急地看着自己的萧靖北……

  他们二人目光胶着在一起,似乎完全听不到门外鞑子的叫嚣声,旁边的人可都急得抓耳挠腮。胡勇怒气冲冲地走过来,抡起胳膊要向萧靖北打去,萧靖北头也不回,反手将手中的刀劈向身后,堪堪停留在胡勇的面前一寸。

  胡勇脸色惨白,气得破口大骂:“姓萧的,你小子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现在鞑子就在门外,你说怎么办?”

  萧靖北淡淡地说:“你是小旗,这里是你主管,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胡勇看了看芸娘,眼珠转了转,阴惨惨地说:“我看鞑子只怕就是追着这名女子过来的,只要将她交出去就可以了。”

  “谁敢!”萧靖北一声怒喝,他猛地转身,怒视胡勇,“你身为梁国的将士,不但不保护梁国的百姓,危难之时居然还要将一名弱女子推出去。胡小旗,你可真是我大梁的‘好兵’啊!”

  这时,城墙上一名正在看守的士兵颤抖着大喊:“不好了,鞑子要撞门!”

  墩台里的人都大惊,胡勇狠狠看着萧靖北,吼道:“你放他们进来的,你说现在怎么办?”

  萧靖北冷冷一笑,他环顾了四周,看到了一直镇定地站在一旁的张大虎。此次和萧靖北一起派到边墩驻守的,还有和他一起充军到张家堡的张大虎、白玉宁和刘仲卿等人,只有徐文轩以身体病弱为由留在了张家堡。

  萧靖北神态轻松得看着张大虎,笑问:“张大哥,你怕不怕?”

  张大虎傲然一笑,粗声道:“老子自生下来就不知道什么叫怕!”

  “很好,那咱们兄弟今日便好好会一会这鞑子。”萧靖北又看向其他的几个守兵,只见除了白玉宁懒洋洋地靠在一旁,似乎置身事外,其他的守兵或是面色苍色、目光躲闪,或是垂着脑袋、双腿打颤,那胡癞子更是躲在一旁,恨不得将高大的身躯缩成一团,双腿如筛穅一样不住地抖动。

  萧靖北叹口气,对紧紧站在刘栓财身旁的刘大柱说:“柱子,你去点狼烟报警。”随后,他看了看芸娘,犹豫了片刻,却对白玉宁说:“白兄,一会儿我杀敌时,若有人对宋娘子不利,还请白兄出手相护。”白玉宁讶异地看着他,嘴张了张,却还是抿住嘴坚定地点了点头。最后,萧靖北又对张大虎说:“待会儿我将上城墙射杀鞑子,鞑子见有死伤一定会逃跑。我担心他们身后还会有其他人马,因此一定不能让他们回去报信。鞑子一旦逃跑,还请张大哥随我一起出门斩杀鞑子!”

  一旁的胡勇等人都像是看着疯子一般地看着萧靖北,只有张大虎神色自如地笑道:“那哥哥我就在下面等着。”

  宋芸娘怔怔地看着萧靖北迈着稳健的步子一步步蹬上城墙,他身姿挺拔,稳稳立在城头,飞快地拔箭拉弓,只听得“嗖”的一声,弓箭破空而出,门外叫嚣的鞑子发出一声惨叫,片刻停顿后,叫嚣声更加高亢。

  萧靖北神色不变,继续挽弓搭箭,一支接一支地射向鞑子,只听得门外惨叫连连,突然,萧靖北快步走下城墙,对张大虎说:“还有几个鞑子要逃走,咱们快出去拦住他们。”说罢,便命守门的士兵开门。

  一直处于石化状态的胡勇似乎这才活了过来,他叫道:“你小子疯啦,鞑子逃就让他逃啊,你还要出去?”

  萧靖北冷冷瞥了他一眼,“你若不想更多的鞑子打过来就乖乖让我们出去。”胡勇在萧靖北凌厉的眼神下有些畏缩,他战战兢兢地命守门的士兵开门,自己则赶紧躲在一旁,萧靖北和张大虎早已一人骑上一匹马,傲然相视一笑,“咱们兄弟就出去杀个痛快。”

  他们二人策马冲出城门,胡勇便命守门的士兵赶紧关上门。宋芸娘看着越来越小的门缝中萧靖北他们策马远去的身影,觉得心似乎也跟随着缩成了一团,她看着紧紧合拢的城门,只觉得又是绝望又是茫然,忍不住对胡勇怒道:“你就这样让他二人孤身出去杀敌,你们难道都是死的?”

  胡勇大怒,他在弱小的宋芸娘面前又恢复了暴虐和霸道,他抡起拳头,劈头盖脸就要向芸娘打去,一只白皙修长的手懒洋洋地伸过来拦住了他,看似懒散的动作却蕴藏着强大的力量,牢牢地钳制住了胡勇的胳膊。胡勇怒目看去,却见白玉宁一双桃花眼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胡小旗,这位娘子可是萧兄的心上人,萧兄现在正在外面奋勇杀敌,你却在这里欺凌他的人,别的人惧怕你不敢言,我可是不怕的。”他嘻嘻笑着,手上的力量却是没有半点减弱。胡勇怏怏地放下手,冲白玉宁色厉内荏地大喝一声:“你小子给老子等着!”白玉宁无谓地冲他挑挑眉毛,胡勇便气冲冲地站到一旁,和其他的守兵们一起静静等候外面的消息。

  宋芸娘听到方才白玉宁的话,特别是“心上人”几字,觉得心突地一跳,心中又是紧张又是甜蜜。她双手紧紧绞在一起,只觉得等待的时间这么漫长,只听到自己的心扑通扑通跳得剧烈和紧张。

  良久良久,宋芸娘似乎觉得已经等了一辈子那么长,忽然听过门外一阵马蹄的声音,越来越近,声音嘈杂,响成一片,听上去远远不止两匹马。墩台内的人面面相觑,眼中冲满了恐惧,似乎看到了死亡在向自己逼近……

作者有话要说:  

  ☆、抢不走的功劳

  肆虐的北风有些收敛,风声渐小,墩台前,两名高大的男子稳稳坐于马上,身后,用绳子穿了七八匹鞑子的战马,马背上驮着鞑子的盔甲、刀剑之类的兵器,一匹马上还挂着五六个鞑子的头颅。在他们周围的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四五个鞑子,均是一枚羽箭正中咽喉。

  张大虎脸上、身上沾满了血迹,手上拎着一把已经砍缺了口的大刀,刀身上还有鲜血缓缓滴下。他面色凶恶,脸上又刺了字,此刻沾上血迹,宛如凶神恶煞一般,他仰天大笑几声,看向萧靖北,“萧老弟,今日可杀得痛快?”

  萧靖北也同张大虎一样沾满了血迹,却无损他俊美的容颜,他粲然一笑:“自然是痛快,张大哥好身手。”

  张大虎道:“萧老弟你也不弱啊,想不到你看着文文静静的,居然不但箭法好,武功高强,杀气人来也毫不手软。”

  萧靖北以前被几个兄长忌惮和排挤,只能隐忍收敛,但习文练武却一样没有拉下,在京城时无法展现的才能在这里反而可以尽情地展现。他看着张大虎怡然而笑,脸上一扫晦暗之色,显得意气风发。

  张大虎便也豪气地大笑:“痛快,真是痛快,好久都没有这般杀人了!谁说鞑子厉害,我看都是那帮胆小的龟孙子们自己吓自己。”说罢,策马骑到门前冲墩台内,匪气十足地大喊:“开门,开门,爷爷们回来啦!”

  墩台内的正在等死的人们听到这声音,宛如天籁,门慢慢打开了一条缝,胡勇的大脑袋从里面探出来,小心地打量了下四周,见只有萧靖北和张大虎二人立在门口,这才命人将门推开,一马当先地冲出来,惊喜地看着二人和他们的战利品,不置信地问:“你们……你们居然活着回来啦?这……都是你们杀的?”

  墩台内的士兵都冲了出来,兴奋地围在萧靖北和张大虎二人左右,也有胆小的,如刘仲卿等人,看到鞑子的尸体和头颅都吓得脸色发白,弯下腰猛吐。

  宋芸娘紧张地看着萧靖北,见他虽然满身血迹,发丝凌乱,衣袍也割破了好几处,但神色如常,周身还多了一股勃发的意气,便彻底放下一直悬着的心,只呆呆地望着高高坐于马上的萧靖北。

  萧靖北目光扫到芸娘,快速地翻身下马,走到芸娘身前,紧张地问:“芸……宋娘子,你可还好?刚才可有人欺负你?我之前一时情急,对你太粗暴,你……不要生气。”

  芸娘连连摇头,心有余悸地说:“萧大哥,刚才……刚才我好担心你回不来……”说到后来,泪水都在眼睛里打转。

  萧靖北定定看着芸娘,面色变得柔和,嘴角微微弯起,笑容如春水般渐渐漾开,他柔声说:“傻丫头,我现在不是好好站在这儿?放心,我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一旁的人或惊讶或嫉妒或后悔,胡勇更是忙着点算萧靖北他们带回的战利品,嘴里不住数着:“七匹马,六个头颅,五具尸体,十一副战盔,十把大刀……”数完之后,他哈哈大笑,“好,好,我要赶快回堡里报功。”他看向萧靖北和张大虎,“放心,我一定会在王防守大人面前提一提你们的。”

  宋芸娘闻言鄙夷地看向胡勇,不觉又气又急,如真让胡勇一人回去邀功,只怕最后的功劳都是他一个人的了,可看看萧靖北和张大虎都只是神色淡然,似乎对胡勇这点儿小心思毫不在意,其他的士兵也碍于胡勇淫威不敢出言。

  芸娘便大声道:“胡小旗,今日我们可都是看得清清楚楚,是谁见死不救,拒不迎敌;又是谁奋勇杀敌,带回了战利品……若胡小旗在王大人面前说得不清楚,我们不妨去帮你说一说?咱们这么多双眼睛,这么多张嘴,总可以帮你补充清楚的。”

  “你……”胡勇被道破了心思,面色一沉,正要发作,却见萧靖北稳步走到宋芸娘身前,牢牢护住她,凌厉的目光向自己扫来,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再看看其他神色各异的几个人,张大虎怒目圆瞪,白玉宁似笑非笑,刘仲卿等人则目露鄙夷之色,胡勇一张丑脸不禁青了又白,白了又红,难得的窘在那里哑口无声。

  突然,远方又传来一阵马蹄声,一群人循声望去,只见道路的尽头,漫天的尘土飞扬,一支看上去人数不少的骑兵队伍向这边疾驰而来。

  胡勇等人不禁吓得转身就往墩台里跑,萧靖北一把将芸娘托于马上,自己也翻身上马,将芸娘牢牢护于胸前,一双眼睛瞬也不瞬地盯着远方的马队,全身肌肉紧绷、蓄势待发。芸娘感受到萧靖北火热坚实的胸膛,不禁心跳加快,面红耳赤,正在又羞又慌之时,听见刘大柱惊喜的喊声:“是自己人,是自己人。”

  只见领头的骑兵身穿梁国军士的盔甲,却正是梁国自己的军队。众人这才放下心来,快跑进墩台内的胡勇等人又挪着发软的腿返转过来。

  转眼间,这支骑兵已经疾驰到眼前,一马当先的那名高大威武的男子却是张家堡的副千户严炳。

  严炳勒住疾驰的奔马,惊讶地看着立马站在墩台前的萧靖北等人,又看看地上鞑子的尸体,一旁鞑子的战马以及驮在马背上的鞑子的头颅和武器,面上露出又惊喜又质疑的神色。他沉声问道:“刚才可是你们这里燃起狼烟?这些地上的鞑子是怎么回事?那些鞑子的头颅又是怎么来的”

  胡勇急忙上前,脸上堆着笑,毕恭毕敬地说:“严大人,刚才有一队鞑子入侵,下官命士兵燃狼烟示警,又带领士兵们杀敌,这些都是我……我们斩杀的鞑子和收缴的战马、武器。”

  “好!好!好!”严炳神色激动,一连说了三个“好”,他跳下马,大步走到胡勇面前,重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好一个勇猛的将士!若我大梁国多一些像你这样的将士,何愁鞑子不灭!你……你好像姓胡,一个月前刚由总旗降为小旗的吧,这里由你负责驻守?”

  胡勇小心看了看萧靖北等人的神色,见他们虽然面露不屑之色,却并没有开口反驳,便大着胆子道:“回严大人,属下胡勇,是驻守这墩台的小旗。驱除鞑虏,保家卫国是属下应尽的责任。”

  宋芸娘此刻已被萧靖北扶着下了马,她听见胡勇厚颜无耻地自夸自擂,嘴角一撇,正要出言嘲讽,胳膊却被萧靖北轻轻拽住。芸娘不解地抬头看向萧靖北,却见他轻轻对自己摇了摇头,便只好沉默地立住。

  严炳看了看地上的鞑子咽喉处的羽箭,又是大吃一惊,“好精准的箭法,这是哪位将士射杀的?”

  众目睽睽之下,胡勇再厚颜无耻,却也不敢抢此功劳,只好有些不甘的指了指萧靖北,“是他。”

  萧靖北从容走到严炳面前,单膝跪地行礼,“属下萧靖北,参见严大人。”

  严炳看着面前不卑不亢、从容不迫的英武男子,不禁又惊又喜,面露赏识之色,“全部都是你一人射杀的?全都是一箭封喉啊!想不到,想不到我张家堡还有这般箭法精深的兵士!”他又看向挂在马上的鞑子头颅,问:“这些鞑子又是谁斩杀的?”

  粗中有细的张大虎这回没有等胡勇开口,便也上前学萧靖北单膝跪地回到:“属下张大虎,参见严大人。这几个鞑子是萧靖北和属下一起斩杀。”

作者有话要说:  

  ☆、萧靖北的回归

  严炳大大褒扬了胡勇等人,并命他和萧靖北、张大虎随骑兵队一起将战利品运回张家堡。宋芸娘自然和刘栓财一起坐上了骡车,跟着浩浩荡荡的骑兵队伍地向张家堡而去,顺便沿路捡回之前情急之时推下骡车的米粮。

  回到张家堡,一行人骑着高头大马,拖着战利品,威风凛凛、器宇轩昂地沿着南北大街向防守府走去,一路收获了无数震惊和赞叹。这是张家堡建堡以来从未有过的壮举,历来在鞑子进犯之时都只能龟缩堡内等待援军,从未有人敢于主动出击,更别说还杀死了这么多鞑子!

  宋芸娘将粮食拖回家中后,便和荀哥儿随着看热闹的军户们一起赶去防守府。防守府门前的空地上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了许多人,都在惊讶地看着萧靖北他们带回的战利品,啧啧称奇。防守官王远一一查看了战利品,更是喜笑颜开,他挺直背,昂着头,重重拍着胡勇的肩膀,大声道:“好样的,不愧是我亲自选出来的一员猛将。”他环顾左右的副千户、百户等官员,呵呵笑道:“当初我就看出这小子既聪明机灵,又胆大勇猛,故此才派他去最边远的边墩驻守,我果然没有看走眼。”

  此言一出,一旁围观的人回想起当日胡勇被降职派去边墩的缘故,有的心里暗自发笑,有的不屑地瘪瘪嘴,宋芸娘则气得火冒三丈,恨不得即刻揭穿胡勇的谎言。她心急地看向着萧靖北,却见萧靖北静静站在一侧,神色淡然,张大虎本有愤愤之色,见萧靖北如此淡定,便也垂眼肃立一旁。

  萧靖北冷冷看了胡勇一眼,又将目光投向围观的人群,一眼看到宋芸娘站在人墙的最边缘,正踮着脚,焦急地看着自己,便对她微微摇头,示意她不要着急。芸娘只好按下怒火,和荀哥儿远远地站在人群边缘。

  胡勇又夸赞了萧靖北和张大虎,听闻他二人的功绩,更是又惊又喜。他颇有气势地说:“虽然你们只是刚到张家堡不久,但立下此等功劳,大大鼓舞了我张家堡的士气。不管你们之前是何等身份,犯下何等罪行,只要你们勇猛杀敌,立下军功,我一律论功行赏。”

  此言一出,胡勇等人都面露喜色,王远身后一名个子瘦小的小老头伸手轻轻拉了拉王远的胳膊,这位老者名叶清,是张家堡专管军纪的镇抚。他悄悄在王远耳边说:“这两个新来的军户,叫张大虎的那个本是土匪,倒也罢了。只是这萧靖北据说是谋反罪,得罪的可是皇上,刚来就给他升职,会不会怕上头不高兴?”

  王远皱眉想了想,却不在乎地说:“英雄莫问出处,来到这张家堡的,大多是有罪之人,莫非都奖赏不得。我只是给他们升一个小小的小旗而已,上头怎么会知道?再说,本地将士一向软弱怕事,好不容易出了几个勇猛无畏的,不好好奖赏一番,鼓舞士气,岂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他斜眼瞟向叶清,揶揄道:“你现在哪怕出去杀得一个鞑子,我也一样为你官升一级。”叶清无言,只好讪讪退到一边。

  最后,他对三人都进行了奖赏:胡勇官复原职,仍为总旗,留在张家堡另行安排;张大虎升为小旗,顶替胡勇驻守边墩;至于箭术高超、武艺高强的萧靖北,自然要安排在最需要他的位置,发挥最大的作用,也就是保护以王大人为首的大多数人的安全,他和张大虎一样升为小旗,却是负责驻守永镇门。

  王远给他们三人晋升了职务,又奖赏了他们每人十两银子、五石粮食和两匹布匹。白捡了便宜的胡勇最为开心,乐颠颠地捧着奖赏就回家报喜。萧靖北和张大虎也谢过封赏,向王远告退。王远听闻他们都居住于城墙之外,不禁皱起眉头,“你们如今已是小旗了,再住在堡外确实不太适宜,不过目前堡内却没有多余的空房……”

  这时,站在一旁的严炳适时地插言:“大人,堡外已经住了三四十余家军户,除此之外,还有这两年流落在此的一些流民,也均在堡外搭了茅屋,大概也有一二十家。听闻鞑子前不久又抢掠了附近好几个村庄,说不定还会有新的流民过来。属下建言,能否考虑扩大城堡?”

  王远眼睛一亮,扩大了城堡的规模,又有这么几员猛将镇守,不怕将来不干出点功绩,受到上峰的赏识,到时候自己这个防守的职务也可以跟着升一升了……他沉吟片刻,认同地说:“严大人所言极是,此事我将去靖边城同守备大人禀告。我看就沿着西城墙在外侧建一个子堡就行,此外,墙外住着的流民如愿意入军籍,便可留在堡内,否则一律驱逐。至于主持建子堡的事情……”他环顾了四周,看到了正站在一旁看着鞑子的头颅和武器发呆的蒋百户,笑道:“蒋百户上次将城墙包砖工程做得很好,这次建子堡就仍由你主持吧,刚好你原来的手下胡总旗也回来了,你也添了一个助手。”蒋百户一愣,回过神来忙上前领命。

  一群军户们簇拥着萧靖北和张大虎向城堡外走去,大家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神色兴奋。经过宋芸娘身旁时,萧靖北苦于无法下马,便只能高高坐在马上,隔着人群望着芸娘,眼中充满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宋芸娘含笑点头示意,冲他轻轻挥手,萧靖北便安了心般和张大虎并辔而去。

  宋芸娘看着意气风发、英姿不凡的萧靖北骑在马上慢慢远去,一直阴沉的天在此时居然也放晴了,隐隐露出了阳光,照着萧靖北远去的背影,也照上了宋芸娘的心头。芸娘便也觉得自己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自萧靖北离开后便一直怅然若失的心一下子又充实了,涨得满满的,又是甜蜜又是安心。

  城墙外的萧家一片忙乱。

  王姨娘手忙脚乱地收拾着萧靖北带回的奖赏,又忙着招呼前来看热闹的军户们。萧瑾钰更是乐得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兴奋地看看这个,又瞧瞧那个,仿佛过节一般。

  屋内,李氏自豪地看着萧靖北,紧紧握住他的手,“四郎,娘知道你是最有才能的,你身上流着你祖父、你父亲的血,你们萧家将门之家,都是能征善战的男儿,绝不会有孬种!”

  萧靖北怔怔看着母亲,想起父亲当年因自己不愿去边境历练,只想留在京中,气得骂了一句“孬种”。事后,李氏躲在房内偷偷哭了一个晚上,因为是她以死相逼拦住了满怀豪情要去边境征战的萧靖北。当时萧靖北虽有怨言和不解,但也遵从了李氏的命令。现在终于知道了当时李氏的苦心:若自己当真去了边境军中,还不知能否完好无损地回来。母子俩靠着消极隐忍和收敛锋芒,不但成功地麻痹了几个虎视眈眈的兄长,到最后居然还成为萧家众人中得以死里逃生的人……萧靖北不禁摇头苦笑,现在虽然证实了自己,但当年骂自己“孬种”的那个人却无法看到了……

  临近傍晚,柳大夫、宋芸娘和荀哥儿一起来到了萧家,一起同来的还有一直未回家的萧靖娴。

  柳大夫为李氏诊脉后,宣称:李氏的病情已彻底控制,以后只需多加保养便不会复发。

  众人闻言大喜,一个个眼神明亮,神色兴奋,连萧瑾钰也感受到了这欢乐的气氛,迈着小短腿在屋里屋外不停的穿梭,发出咯咯的笑声,双喜临门的萧家似乎连昏暗的茅屋都变得宽敞明亮。

  王姨娘喜不自胜地拉着萧靖娴的手,“靖娴啊,现在你四哥也回来了,不如你就搬回家来住吧,老是麻烦别人多不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页  当前第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军户小娘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