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老大是女郎_分节阅读_第70节
小说作者:罗青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04 MB   上传时间:2018-06-06 19:15:08

  显然孙先生不止学问不如书院里的教授,连骂人的本事也略逊一筹,傅云启笑着进去,走出来的时候,双腿直打颤,眼前直发晕,一面哆哆嗦嗦往前走,一面擦眼泪,“我对不起四叔!对不起奶奶!对不起天地祖宗!”

  傅云英嘴角抽搐了两下,环顾一圈,除了她、苏桐、赵琪和袁三,其他人全都如丧考妣,恨不能以头抢地。

  这书院到底是教书育人的……还是骂人的……

  学子们无精打采,小文童却很高兴,告诉众人说:“先生们说你们很好,都是可造之材。”

  言下之意,没有人被劝退,也没有人被降级为附课生。

  提心吊胆,以为绝对会被赶走的众人同时松口气,然后不约而同朝着正堂的方向翻白眼。

  …………

  入学的日子定下来了。

  书院讲学采取全院制,就是说从文童到生员,课程基本上是一样的。新生随时可以入学,除了大课以外,教授还会根据每个人的才学布置额外功课。

  小文童说书院的学子确实要学骑射,每个月除了三场分别考课以外,还会定期举行射礼、蹴鞠比赛和捶丸比赛。

  听说书院每个月有三场考试,而且每次考试都要按照排名赏罚,学子们的哀嚎声此起彼伏。

  等文童说有射礼、蹴鞠比赛和捶丸比赛,一个个立刻转哀为乐,揎拳掳袖。他们常年读书,大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比不上族中其他子弟身体壮健,亲戚们在家中玩蹴鞠,他们总会沦为被取笑嘲弄的对象。

  但在书院就不同了!一眼望去,大家都差不多,半斤八两,这下子他们终于可以公平较量一回了!

  傅云英正蹙眉沉思,发觉众人有意无意瞟自己几眼,眼帘一抬。

  学子们连忙齐刷刷收回目光,望天的望天,看地的看地,赏花的赏花。

  傅云启啧啧几声,小声说:“英姐,你要小心,他们比不过你,这是打算在球场上报复回来!”

  傅云英唇角微翘,挑挑眉。

  好,她等着。

  …………

  在武昌府逗留了一段时日,货物都清点完了,铺子里的掌柜婉言催促傅四老爷回黄州县。

  傅四老爷赖着不走,对傅云英和傅云启说:“我从没上过学堂,你们俩都考进书院了,四叔我沾个光,瞧瞧书院是个什么模样再走。”

  傅云英是头名,可以优先选择自己住的斋舍。

  傅四老爷精明,怕去迟了好地方被其他生员霸占,一叠声吩咐仆人收拾箱笼铺盖,巴不得立刻搬进书院。

  一连两天,家中仆人们被支使得团团转。

  这天收拾了行李,套上车马,傅四老爷特意骑马走在最前面,满面红光,喜气盈腮,一路大摇大摆往江城书院迤逦行来。

  路上甭管遇到熟稔的还是不熟的商人,傅四老爷热情和对方打招呼,拐着弯把话题引到书院上,然后似有意似无意透露自己是傅云的叔叔,接着在对方的歆羡和恭维中假模假样谦虚两句。

  “令侄个个一表人才,羡煞我也。”

  “哪里哪里,比不上令郎。”

  “我那个孽子!一天到晚东游西逛,文不成武不就,哪比得上云哥啊!入院考试头名,这可不就是板上钉钉的秀才举人嘛!连我家老太婆都知道云哥,说他给县里争光了。”

  “他还小,也就是运气好,这才考了第一。下一次就不定了,哈哈……”

  “哟,这么小就考头名,等长大了还了得?!”

  “谁晓得他?我从来不管他,都是他自己上进。”

  “傅老四,这就是你藏奸了!乡里乡亲的,你们家出了个举人二少爷,现在又有个云哥,老实说,你们家是不是有什么独门秘方?”

  “滚一边儿去!你以为读书是做菜啊?还独门秘方!”

  “你是得意了,侄子这么出息,谁敢给你脸色看?”

  …………

  傅云英骑马跟在傅四老爷身旁,眼观鼻鼻观心,冷眼看着傅四老爷一路发癫。

  作者有话要说:

  没有故意卡文啊,按照“一张红纸”和学生的反应,我以为大家都知道结果是并列第一呀,哈哈。

  …………

  关于明朝的台阁体,起初不这么叫,写这个字体的都是大名鼎鼎的台阁重臣,所以也叫台阁体。到清朝的时候,演变成“馆阁体”,强调规范,统一,标准,用我们的话说,那就跟印刷出来的一样,清晰好认。真好看啊,当然也失去风格了。

第64章 心机

  队伍中间,傅云启骑着毛驴,愁眉苦脸。

  他骑术不好,傅四老爷不敢放他骑马出行,只能老老实实骑驴。出门的时候他非要跟在傅云英旁边,但一个骑驴,一个骑马,不说其他,光气势就大不一样,他酸溜溜瞥一眼傅云英,见她不搭理自己,只好含恨退到队伍中间。

  到了书院,傅四老爷不显摆了,隔着老远就嘱咐下人待会儿进去别东张西望,要规规矩矩,免得惹人耻笑。傅四老爷没读过书,敬重读书人的同时,把书院、学堂、文庙这些地方看得和王府宫殿一样高贵,生怕自己这一身铜臭污了学院清净地。

  傅云英第一个下马,先去搀扶傅四老爷。

  看到伸到跟前的胳膊,傅四老爷愣了一下。

  “四叔。”傅云英轻轻喊一声,脸上没什么表情。

  傅四老爷看她一眼,咧嘴一笑,就着她的搀扶下马。

  不亲人的小猫慢慢长大,能独当一面了,逗她笑、逗她哭,或逗她发脾气越来越难,不过这样也很好。

  她少年早熟,心里惦记的事太多了,等她真正放下心事的那一天,应该能和启哥、月姐、桂姐他们一样,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如果英姐是个男伢子……

  傅四老爷心里感叹了一句,目光往上,看着书院大门前悬挂的牌匾,眼底一抹淡淡的惆怅一闪即过。

  后面傅云启爬下毛驴,一边整理衣襟,一边追上两人,笑着说:“我要和英姐住一个院子。”

  傅四老爷看一眼青石条铺就的通道左右同样在奴仆簇拥中搬运箱笼铺盖的其他学子,道:“那是自然,你们兄弟俩要互相照应。”

  前来迎接傅云英的小文童却无情浇灭傅云启的希望,告诉他一个消息:“傅云的斋舍已经安排好了,在甲堂最里面,和苏桐同住。”

  北斋是教授住的地方。学生们住南斋,南斋按照大致的区域分为甲、乙、丙、丁四堂,每一堂设堂长,堂长由学子们推选出来的生员担任。四位堂长服从学长陈葵的差遣,而陈葵是山长和教授们指令的,在堂长们的帮助下监督一众学子的纪律、学业以及平日的言行各个方面,算得上是半个助教。

  傅云英和苏桐并列第一,教授们觉得把他们安排到一起住有助于他二人的学业,将来若他们二人科举高中,传出少年时同住同食的旧事,也是一段佳话,何乐而不为呢?

  听了小文童的话,傅云启眼皮直跳,强烈反对:“不行!我弟弟年纪小,夜里怕黑,我是他哥哥,我要和他住一个院子!”

  “虽是一个院子,其实一个住北边,一个住南边,中间隔着天井,不过是来往方便些罢了,住间壁院子也差不多。”

  小文童安抚傅云启,见他不服气,使出杀手锏,慢悠悠道:“甲堂住的都是历年头名和历次考课排行前十的生员……”

  甲、乙、丙、丁四堂是按照方位随便取的名字。

  原先学生们随意挑选斋舍居住,教授一般不会干预,但后来随着学子们彼此之间频起争执,正课生和附课生水火不容,甲乙丙丁和它们的字义一样有了高低之分,正课生中的佼佼者入住甲堂,稍次的选了乙堂,排名最末的附课生们不愿在甲堂、乙堂吃旁人白眼,一气之下搬进丙堂和丁堂。

  自此以后,四堂之间泾渭分明,互不往来,每逢月中课考、蹴鞠比赛、捶丸比赛,四堂明争暗斗,互相较劲,谁也不愿输给其他三堂。

  教授曾试图改变四堂彼此对立的局面,可强行让正课生和附课生住在一起,学生间剑拔弩张的僵持局面不仅没有丝毫缓和的趋势,反而冲突越来越多,只能放手不管,任其自然。

  甲堂多为考试排名前十的生员,每次考课都能轻易取胜,让乙、丙、丁堂不甘心的是,他们连蹴鞠比赛、捶丸比赛也往往独占鳌头,打得乙、丙、丁三堂没脾气。

  百余年来,从书院走出去的学子中,能在科举考试中斩获名次的大多是甲堂生员。这些生员功成名就后重游故地,自然而然更关注甲堂学子。

  不管是为争口气,还是想住进环境更幽静、读书氛围更浓厚的甲堂,亦或是为讨好官员、为将来出仕铺路,书院学子们挤破头也想住进甲堂。

  除了那些被父母硬逼着进书院求学、对学业满不在乎的纨绔子弟,剩下的学子听到丙、丁二字就瑟瑟发抖,他们宁愿住乙堂最差的房子,也不要被分到丙、丁堂尤其是丁堂去!

  傅云启在正课生中排名最末尾,只能搬进乙堂居住,而甲堂学子已经为傅云英和苏桐空出一间幽静的院子,等着他们搬进去。

  傅四老爷听小文童讲述完甲乙丙丁四堂的区别,拍拍侄子的肩膀,“谁让你不争气!”

  傅云启嘴巴一撅,躲到一边自己生闷气。

  “和桐哥住也没什么。”傅云英说,“我们可以闻鸡起舞,互相督促。”

  她有点不放心苏桐,两人住到一起,苏桐就在眼皮子底下,反而有利于她。

  傅四老爷没想那么多,笑呵呵道:“桐哥是族里读书最刻苦的,你们俩早就认识,住一起挺好的。”

  傅四老爷喜爱读书人,对苏桐有种盲目的偏爱,即使出了傅月的事,他依旧觉得苏桐是个品行端正的翩翩佳公子。加上傅云章离开黄州县前的交代……

  反正至少比和其他不认识的外姓少年住一起要妥帖。

  傅云英本人不反对,任凭傅云启怎么抱怨,傅家仆从直接将铺盖行李送进甲堂。

  苏桐已经到了,听到这边说话吵嚷声,过来和傅四老爷见礼。

  这时候他倒是愿意搭理他们了。傅云英不动声色,仍然和以前一样叫他表哥。

  傅四老爷含笑看着他们,嘱咐他们互相照顾,遇到什么难事一定要告诉家里长辈,不要自己瞒着,平时和同窗们相处别争一时长短……

  诸如此类的话说了许多,傅云英、傅云启和苏桐老实应下。

  收拾完房间,仆从陆续退出去。

  小文童领着傅云启去乙堂,傅四老爷打发仆从跟着他过去,自己留了下来,叫住傅云英,“英姐,你过来。”

  书童去厢房整理书匣,苏桐知道叔侄俩有话要说,识趣告辞,房里只剩下傅四老爷和傅云英二人。

  “你在武昌府这些天,怎么从不去铺子里领钱钞?掌柜的说他亲自给你送来,你也不要。”

  傅四老爷面色凝重。

  自傅云英搬到武昌府以后,就不再从账上支取一分一文,赁屋子、置办家具、采买奴仆的钱钞俱是她自己的私房。她进书院以后需要应酬花费,傅四老爷怕她钱钞不够用,想着黄州县和武昌府离得不近,真的需要钱送过来也要一天来回折腾,怕耽误她的事,特意放了几百两银子在掌柜那里,由傅云英随意支取,不需要问他,账目记清楚就行。

  可这回他查账后发现,傅云英竟分文未花。

  问掌柜,掌柜说少爷没来过铺子,他以为少爷面皮薄不好意思,自己找了个由头送了十两银子到贡院街,少爷没要,他只好又带回来。

  傅四老爷知道她不喜欢开口求人,怕她心事太重,委屈自己。他离得远,照应不到这边。

  “四叔,我的钱够使唤。”傅云英想了想,笑着说,“倒也不是我刻意省俭,实在是需要用银子的地方不多。书院每个月有一两二分银的膏火钱。对了,这次考试得头名,书院还发了奖励花红呢!我正想着要给您……”

  她扬声叫候在槅扇外面的书童王大郎,让他把前些天陈葵交给她的花红取来。

  书院很大方,她和苏桐一人二两银子。

  王大郎捧着一只粗布褡裢进来,褡裢里头放了两串钱,沉甸甸的。

  傅四老爷喜不自胜,虽然二两银子和两串钱差不多,但看到一褡裢装得满满当当的大钱和一枚小小的银子感觉还是很不一样的,尤其当这钱是书院发下来的奖励时,那一枚枚暗哑铜钱显得更难得了,甚至比金灿灿的金子还可爱几分。

  “怎么给我?应该让你娘收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0页  当前第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0/3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老大是女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