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唐平阳传_分节阅读_第132节
小说作者:蓝云舒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1.1 MB   上传时间:2020-12-26 18:27:14

  他还真是……猜对了!只是今日她对这个人生出的那些感慨和担忧,真该都拿去喂狗!

第260章 煞费苦心

  周嬷嬷是两日之后才赶到田庄的。

  她心里有事, 一路紧赶, 好容易赶到庄园了,谁知主院里却是空空荡荡, 连婢子都瞧不见一个,出去找人一问, 那位过路的仆妇却是一听就笑了起来:“娘子他们都不在么?那一准还在库房里呢!嬷嬷若是着急,小的这便带您过去?”

  库房?周嬷嬷着实纳闷, 一面让那妇人带路, 一面便问道:“她们好端端的怎么都去库房了?”

  仆妇笑呵呵地解释道:“嬷嬷有所不知,前两日司竹园那边给咱们庄子送了十来车的礼呢!前头十车装的都是各色各样的兵器,什么刀枪棒棍,弓箭盾牌, 该有的一样不差。我听小七姑娘说, 光箭支就分了五六种, 除了平日常用的,还有什么破甲, 月牙,追魂, 我也不大懂,反正娘子她们看了都说是好东西,该轻便的轻便,该结实的结实……”

  周嬷嬷越听越是心惊, 她对兵器其实也不大懂, 却知道这里头的“好东西”是一等一的费钱, 再说,那也不是寻常人等能打造能收藏的,如今怎么会有人一送便是“十车”!她忍不住问道:“那司竹园是什么地方?为何会送这么些东西给娘子?”

  仆妇忙道:“不是送给娘子的,是送给沈师傅的,那司竹园……”她略微放低了声音,“是一群立了山头的好汉。这次说是沈师傅帮了她们大忙,他们非得分些好处过来,头一天就拉来了百十来车的粮米布帛,沈师傅没收。到了第二日,他们又送了这十来车的兵器礼物,沈师傅才点头收下。这下可好,昨日小七姑娘带着大伙儿收拾了一整天,才把那些刀枪弓箭都给分门别类的归置好了。”

  周嬷嬷点了点头,突然又觉得不对:“昨日你们都收拾好了?那娘子她们为何今日还会去库房?”

  仆妇拍手笑道:“嗐!昨日收拾的是那十车兵器,后头还有一车装了十来个箱子,说是不要紧的琐碎玩意,就当礼物了。昨日一忙也没来得及看,今日午后小七姑娘才带着咱们开了箱。结果那里头还真是什么都有!我看得眼都晕了,就听小七姑娘念叨什么塞北的皮货,江南的丝绸,又是哪里的漆器,哪里的青瓷,反正没一箱是重样的,有的箱子里还塞了七八种物件,小七姑娘说她也认不全,让我去请师傅和娘子过来看看。

  “这不,我回来一说,大伙儿都觉得稀罕,全都跑过去看热闹了。我有事,没跟着过去,按说这也有一会工夫了,看来娘子她们还真帮着收拾上了。”

  说话间,两人已来到库房所在的院落,就听里头又是说又是笑,小鱼的声音尤其响亮:“怎么连妆奁和铜镜都有,还大大小小的都不一样,那个安罗刹莫不是送错了东西——这哪里是什么谢礼,是把她的嫁妆彩礼,都给搬过来了吧?”

  里头轰然大笑,周嬷嬷心头却是猛的一跳,止住脚步低声问道:“安罗刹?那是什么人?”

  仆妇笑道:“就是司竹园的新头领,是个极美貌的娘子,那天好多人瞧见了都不敢信,这么个美人儿居然能号令万千好汉。”

  美人儿?周嬷嬷愣了一下:“那她……可是认识柴大郎?”

  仆妇也被问得愣住了,想了片刻才摇头道:“不认识吧?陶二那日还说了一句,他告诉柴家大郎司竹园的新头领是个美人儿,大郎却根本不信,后来瞧见真人了,这才没话可说……嬷嬷,您怎么想起问这个?”

  周嬷嬷暗暗松了口气:是啊,自己想到哪里去了?只是她明明都安排得好好的,娘子和柴大郎如今怎么就……唉!

  她心里沉沉叹气,面上却还是笑得漫不经心:“也没什么,就是觉得这位头领实在是太客气了。”

  仆妇笑道:“可不是么,嬷嬷您看——”

  两人此时已到了库房门口,那门帘早已打得老高,站在门外便能看见,屋里果然摆了一地红漆木箱,里头零七碎八什么都有,此时小鱼小七几个都在翻检着其中一个,文嬷嬷和二娘也在笑着低声议论,就连凌云都饶有兴致地拿起了一面巴掌大铜镜,前后翻看。唯有沈英负手站在一边,眉头微皱不知在想些什么。

  小鱼依旧是啧啧有声:“怎么会有这么些镜子,都够咱们一人分两面了!师傅,那安罗刹是不是格外喜欢照镜子,想着咱们也差不多,才送了这么多镜子过来?”

  沈英淡淡地点头:“他自然是爱照镜子的,送了这么多过来,大概是想告诉咱们,他美得很,咱们要是不服气,就去照照镜子,莫要碍了他的眼,挡了她的路!”

  众人再次轰然大笑,小鱼更是笑得打跌:“师傅,我怎么觉得,你对安罗刹不像有恩,倒像是有仇。”

  沈英“哼”了一声没有答话,仇倒也没有,只是想起他便忍不住来气罢了。就像这十几箱的东西,旁人看不出来,她还不知道么?这显然是何潘仁这些年来走南闯北时收罗的,他觉得好看,觉得喜欢,觉得有趣的,便都留了下来,所以才会如此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没个规矩。如今这么一股脑地送过来,不说是彩礼,用意却也差不多,却偏偏要打着自己的旗号……他的心思,真真是,无耻之极!

  见她神色如此冷淡,众人愈发觉得好笑,小鱼正想再问,突然瞧见门外的周嬷嬷,惊讶地睁圆了眼睛:“嬷嬷怎么来了?”

  众人跟着一瞧,也都有些意外。文嬷嬷忙几步过来拉住了周嬷嬷,又探头往她身后看了看:“阿周,你怎么大老远的一个人跑过来了?如今这路上可不太平!大郎没跟你说么,娘子后日便会回长安过节,你这么着急作甚?”

  周嬷嬷拍了拍她,低声道:“是三宝送我过来的,他在外院没进来。”说完这句,她放开文嬷嬷,上前两步来到凌云面前,欠身行礼:“娘子。”

  凌云还了个半礼,“嬷嬷这两年辛苦了。”

  周嬷嬷瞧着她的模样,心里百感交集:“老奴衣食无忧,算什么辛苦,倒是娘子你……”

  凌云见她欲言又止,想了想便笑道:“我正有几句话想问嬷嬷,这边请。”

  这库房修得高大,院子也颇为宽敞,凌云领着周嬷嬷出了屋门,一直走到院子里无人的角落,这才停下了脚步。

  周嬷嬷早已憋了一路,此时再也忍耐不住,冲口而出地问道:“娘子,我听大郎说,你回长安只是去过个节露个面,日后还要长住在庄园这边?”

  凌云早已猜到几分,闻言点了点头:“嬷嬷,我和柴大哥已经说好,我不会回柴家了。”

  周嬷嬷心里一凉,所有的侥幸顿时灰飞烟灭:“娘子,你这是何苦?大郎已经知错,三郎的事,他比谁都后悔,就因为此事,这两年他稳重多了,就像换了个人……”她突然想起一事,忙道:“你是不是知道秦娘的事?此事却怪不得柴大郎,是老奴怕他这两年身边没人,脚人乘虚而入,才安排了秦娘去伺候她,横竖她翻不出什么水花来,生死也不过是娘子一念之间的事……”

  凌云打断了她:“嬷嬷,不是因为秦娘!”

  停了片刻,她才重新开口:“我也不是因为三郎。”

  “是因为我,因为我自己。”

  周嬷嬷愈发不解,念头一转,大惊失色:“娘子,你是不是……是不是?”

  凌云怔了一下才明白她的意思,不由苦笑:“自然不是!嬷嬷,以前阿娘感叹过,说我若是男儿就好了,说我大概是投错了胎……”

  周嬷嬷忙不迭地摆手:“娘子想到哪里去了,那不过是夫人随口说的话,怎么能作数?”

  凌云抬眸看着远处,轻声道:“嬷嬷,这两年,我走得越远,就越明白我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我也想过要回来好好过日子,可我骗不了我自己,也没法去骗柴大哥。我这个人,天生便不该做谁家的娘子。相夫教子,安守后宅,那样的日子,我一天也过不了。”

  周嬷嬷茫然看着凌云,她这一路上,已经想过各种可能,却怎么都没想到凌云会说出这种话来,可这怎么行呢?——“世间的女人,不都是这么过的么?”

  凌云看着她笑了笑:“自然不是。就算是,那也与我无关。”

  周嬷嬷瞠目结舌,不知该如何回话才好,正无措间,却见沈英也从库房里走了出来,她顿时就如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忙叫了一声:“沈娘子,沈娘子你快过来。”

  几步冲道沈英跟前,她压低了声音恳求道:“沈娘子你见多识广,我家三娘又最听你的话,你快帮我开导开导她,如今她竟是左了性了,不肯再回柴家了,这怎么成?”

  沈英看了凌云一眼,抱歉地摇了摇头:“嬷嬷,阿云已不是懵懂孩童,有些事,能勉强一时,不能勉强一世。”

  周嬷嬷怔怔地看着沈英,突然间生出了一点疑心:娘子就是跟着这位师傅学了一身本事,才会越来越左性的吧?这位沈师傅浪迹江湖,无儿无女,是不是就想着让三娘继承她的衣钵,想要三娘跟她一样才好?

  沈英一瞧她的眼神便猜出了几分,不禁摇头失笑:“嬷嬷,你信也好,不信也罢,我比任何人都希望阿云这一生能无灾无病,有儿有女,顺遂如意,平安欢喜。”

  她甚至希望阿云能平庸一点,不要经历这些所谓的磨难困苦,然而命运这种事,谁能知道呢?

  她身后的库房里,突然传出了一声惊笑:“小七你看你看,这里头还有两坛子酱菜,是江都酱菜,还都是咱们都爱吃的!这个安罗刹,是咱们肚里的虫子么?”

  沈英不由抚额,好半晌才抬起头来:“阿云,师傅还要问你一次,你真的想好了么?”

第261章 投桃报李

  自己真的想好了么?

  凌云也听到了小鱼的那声惊叹, 心里正自有些怔忡,被沈英的这一问,才蓦然回过神来。

  她还没开口, 一旁周嬷嬷已是急了眼:“三娘!三娘你可千万别想左了!就算你不愿守着后宅相夫教子,那也不必非得一个人在庄子上熬着吧?那柴家的事,自有老奴来帮你打理,那柴大郎, 也自有旁人去伺候,你什么都不用做, 只要在家里安然度日就好, 难道这也不成么?”

  “三娘,你是不知道,这夫妻面和心离,心有罅隙,其实算不得什么稀罕事,只要家里上下对你还有敬重, 再有个孩子傍身,日子便能过得下去, 怎样都强过孤零零地飘在外头;你也不知道, 夫人当初为你的亲事操了多少心!她什么都替你想到了, 就连如今这局面也都替你想过,打算过, 你若就这么撒手了, 岂不是辜负了她的一片苦心?”

  凌云见她如此, 心里也是一阵发苦——她自来最怕的便是这个!但话已说到这个份上,她也只能咬紧了牙根,正色道:“那嬷嬷想必也记得,我娘她最后交代过,叫我不要为了任何人,任何事,委屈自己,只要能过得舒心快活就好。我已经想好了,如今我这么一个人在庄园里过,就是最舒心,最快活!”

  周嬷嬷被堵得哑口无言,心里却愈发着急,眼睛都红了一圈。凌云不忍看她,却也不能退步,只能撇过头去。

  沈英忍不住叹道:“嬷嬷,你下了车急着过来,还没来得及梳洗吧?不如先去歇息片刻,有什么话缓上一缓,回头再说?”说着便招手叫来仆妇,让她领着周嬷嬷先回院子梳洗整理。周嬷嬷见凌云拧眉不语的模样,心知眼下再说下去也是无益,踌躇片刻,终究还是魂不守舍地离开了。

  沈英看着她的背影摇了摇头,这才转向凌云问道:“你说你已经想好了,但我还是要问一句,那你想没想过,世事无常,日后说不定就会有什么天翻地覆的变故,说不定你会孤立无援,会举步维艰,会万人所指,说不定你会后悔莫及!到了那时,你又该如何?”

  凌云沉默良久,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日后会如何,也不知道我会不会后悔,但我知道,我不能自欺欺人。”

  抬眸看着沈英,她轻轻笑了笑:“师傅也说了,世事无常,谁又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那个日后呢?”

  这明明是一句丧气话,她的笑容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明亮,仿佛这一刻,她经历过的漫天风雨都已散开,在乌云背后,露出了碧蓝的天幕。

  沈英怔了片刻才叹出一口气来:“既然如此,阿云,当断则断吧,越快越好。”

  凌云原以为师傅还要劝自己,听到这一句,不由微微睁大了眼睛,随即才笑了起来:“师傅,我知道了!”

  她这一笑,更是有如云破日出,阳光耀目,沈英不由也摇摇头,跟着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仿佛呼应着她们的笑容,那库房里又传来了一阵笑声,沈英回眸看了一眼,索性叹道:“走吧,咱们也去看看。”看看那些箱子里,到底还藏了多少“惊喜”!

  库房里,最后一个木箱已经打开,里头赫然全是吃食,十几个码放得整整齐齐的木盒,装着各色干货调料,箱子的四角上还塞了几个坛子,小鱼不知从哪里找出了几双竹箸,直接从打开的那个坛子里夹了一筷子出来,夹出的酱菜细长回旋有如宝塔,正是她们在江都时最常吃的甘露子。

  文嬷嬷看得直摇头:“不过是点酱菜,看把你馋的,连规矩都顾不上了,至于么……”她话犹未了,眼前一花,嘴里一凉,却是小鱼已把夹出的甘露子送进了她的嘴里,还对着她笑眯眯道:“那嬷嬷尝尝看,看至于还是不至于。”

  文嬷嬷大吃一惊,此时却也不能再吐出来,只得皱着眉头嚼了两口,眼睛却渐渐亮了起来:这酱菜并不咸,反而脆嫩清口,鲜香可口。她年纪大了,又有些苦夏,正想吃些这种清爽入味之物,此时自然是细细地品尝着咽了下去,这才矜持道:“倒也不算难吃,只是娘子们还没用过,你如何就让我先尝了?这可不合规矩,下次万万不能如此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凌云正好跟着沈英进了屋子,闻言笑道:“无妨,我在江都吃了好些,倒是二姊姊回头可以尝一尝。”

  小鱼抱着那坛子自己也嚼了两根,点头嘟囔道:“跟咱们在江都吃的是一个味儿!那个安罗刹,我瞧她其实不大顺眼,如今看来,她倒真是个体贴人!”

  凌云看见那个坛子,心里却是一动——她在江都时常去的朝食铺子用的似乎就是这种坛子?那时她还常带些回去给大伙儿吃的……

  她这念头还没转完,小鱼已跳了过来,冲着沈英嘻嘻一笑:“师傅师傅,你到底帮了安罗刹什忙?你说是无心之举,可看看这些礼物,她准备得也太用心吧!”

  沈英心里冷笑,忍不住低声道:“什么用心?不过是别有所图罢了!”

  小鱼的眼睛顿时更亮了,凌云也静静地看了过来。

  沈英只觉得有些头疼,思量片刻,叹了口气:“小鱼,你去我的屋子,把那把承影刀拿出来,送到司竹园去,给他们的大头领,就当做是咱们的回礼吧!”

  小鱼不由“啊”了一声,凌云和小七也好不讶异,那把承影刀和她们手里的刀剑一样,都是来自前朝的残刃,只是跟冷艳锯正好相反,承影刀形如月牙,轻若飞影,几乎能杀人无形。沈英虽是没怎么用过,却一直留在身边,怎么如今要送给那个安罗刹了?

  小七更是脱口问道:“师傅,你是说,那安罗刹一直觊觎您的这把刀?那咱们把这些东西都还给她好了!”

  沈英摆了摆手:“不是因为这些东西,只是相识一场,他也曾帮过我不少,如今我要离开长安了,横竖这刀我拿着也没什么用,不如送给他,就算还了人情。”见他们还要再说,她正色道,“你们不必多说了,小鱼,你这就过去,到了那边,自会有人来迎你。”

  凌云几个面面相觑,小鱼放下菜坛,只觉得嘴里的味道都不香了,但看到沈英的脸色,也只得闷闷地答应了一声。

  沈英瞧见她们的模样,忍不住好笑:“你们这是做什么?那柄刀我根本用不上,只是想不出该给谁,才留到今日,正好又不是中原制式,送给那位……那位美人,也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你们怎么都是这么一副吃亏上当了的模样?”

  小鱼忍不住反问道:“师傅你不是说她别有所图么?她送的这些东西固然也算用心,那也不能图了你的宝刀去!最后可不就是师傅你吃亏了?”

  沈英多少有些自悔失言,此时也只能轻描淡写道:“他自然有所图谋,却不是这把刀,而是一份人情。放心吧,这件事上,我决计不算吃亏,你们就不必多虑了。”

  小鱼皱眉想了想:“我还是觉得她有些古怪,这回倒是正好可以过去再瞧瞧,你们等我回来!”语音刚落,她的人已蹿到门外,一溜烟地没了踪影。

  她这一跑,众人也都没了心情,小七带着几位仆妇收拾物件,其余的人都出了库房,四下散去。凌云和沈英走在最后,凌云这才轻声问道:“师傅,你是不是,不想让我们欠司竹园的人情?”

  沈英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她当然不想让凌云欠他人情,但有些事,终究是她所无法左右的。她也只能笑了笑:“我不过是投桃报李而已,有来有往,才是长久之道。总之,司竹园不会对咱们不利,万一有什么变故,多个臂助总是好的。”

  凌云心里困惑,还要再问,沈英已瞧着前头笑了起来:“此事你不必多问,日后自有分晓,你还是想想,该怎么去说服这位嬷嬷吧。”

  凌云抬头一看,只见周嬷嬷正等在前头的院门口,看见自己忙走了过来,脸上的忧伤浓郁得几乎刺目。凌云便觉得眼睛便刺得一疼,心里不知为何突然有些发怯,脚下也自然而然地顿住了:“师傅,我……我还有点事,回头再过去!”

  说完她扭头就走,脚步如飞,一口气走到了庄园的大门前才停了下来;却见前头两匹快马也在一路往外疾驰,当先一个是小鱼,后头却还跟着一个年轻矫健的身影。她心里诧异,忙问门前的庄客:“谁跟小鱼出去了?”

  那庄客赶紧回头行礼,正是陶二:“启禀娘子,那是三宝。适才他跟小的争执了许久,非说那司竹园的美人头领只怕是个幌子,正好小鱼姑娘说要去司竹园回礼,他便求小鱼姑娘带他过去瞧瞧。”

  凌云听得摇头,三宝为人机警,性格沉稳,没想到还有这么意气用事的时候。不过他自来能言善辩,最会见机行事,有他跟着小鱼一道过去,倒也没什么不好。

  她放下心来,此时又无事可做,只能沿着山路把三道大门巡视了一遍,又到田间地头转了一圈,跟百十来号人打了招呼,眼见着日头西斜,这才慢吞吞地走了回去,谁知刚刚走进主院大门,迎头便再次瞧见了周嬷嬷。

  也不知她已经在院子里转了多少圈,抬头瞧见凌云,眼里分明已满是血丝。

  凌云无法掉头再溜,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了上去:“嬷嬷,我……对不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5页  当前第1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2/1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唐平阳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