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后命_分节阅读_第58节
小说作者:八月薇妮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424 KB   上传时间:2019-07-10 16:51:05

  又有皇后派了人来催问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当着众人的面,薛典道:“那药引子其实是很简单的东西,只是把一根青蒜棵切成数段,熬成水就是了。”

  众人听了,呆若木鸡,半晌一名太医说道:“我只听说过用食盐做药引能够清水解毒,大枣也可以益气补中调和药性,至于治疗风寒,经常用的自然是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咳,甚至葱白也能散寒通阳,解毒散结……怎么这种青蒜棵也能如此神效?”

  薛典对这些医理自然一窍不通,便不做声。

  旁边一名太医琢磨说道:“若说风寒,也有许多症候种类,曾经有人流传说此风寒或许跟南边的疫情大同小异,若是如此,据《名医别录》里说,大蒜可以散痈肿魇疮,除风邪杀毒气,再配合风寒药,却仿佛的确对症,有些道理的!”

  两人说罢又看薛典:“那不知你是从何听来的这偏方?”

  薛典便只含糊道:“我是听一个人说起来,说是有人病了后无意中喝了这水又吃了药病就好了,所以我才试试看。”

  大家忙聚头一通商议,幸而这药引子不是别的奇奇怪怪的东西,倒是可以给皇上入口。索性试一试。

  当下先叫人去回了皇后,皇后亦是别无他法,就准了。

  只不过因为是冬日,宫内并没有这种新鲜青蒜,还是薛典从袖子里拿了一棵出来,有太医笑道:“你倒是小气,居然只带一棵在身上?”

  薛典笑而不语。

  于是太医院里熬了汤水,立刻送去乾清宫,张皇后亲自尝了口,幸喜没有什么大的怪味,于是亲自服侍着宁宗喝了。

  太医又进风寒药,宁宗一并喝了,便躺着歇息。

  张皇后才出到外间,又详细问过太医院的人,便哼道:“这种低贱的东西也送进宫给皇上服用,若不是你们无能,怎会如此?本宫告诉你们,若皇上喝了这个还不管用,就是那个人招摇撞骗,立刻处他欺君之罪,你们一个个也都该打。”

  太医们噤若寒蝉。

  赵芳敬也伺候在旁边,听到这里便问太医:“你们说的那人叫什么?”

  其中一名太医道:“他说是姓薛、叫……”

  赵芳敬已经知道了,不等他们说完便笑道:“行了,你们不用担心,皇上自然是福寿双全,龙体康泰,很快就会药到病除的。”

  太医们听他这般说,才略都定心。

  于是,众人战战兢兢地等了两个时辰,宁宗缓缓醒来,解了一次手后,竟道:“朕觉着头目仿佛清明了许多。先前给朕喝的是什么药?”

  太医们闻言大喜,忙又再次给皇帝呈药。

  如此到了晚上,宁宗只觉之前如泰山压顶般的病魔似乎终于离自己远去,一时龙颜大悦,忙又问起所用何药等等。

  听闻是从宫外找来的人,才要细问,赵芳敬笑道:“皇兄不必问他们了,此事我却知道。”

  宁宗诧异:“你知道?”

  赵芳敬道:“先前臣弟进宫的时候,曾看见过一些人在街头上布施汤药,臣弟认出那些人是跟随养真身边薛管事手底下的。”

  宁宗大为惊讶:“你、你是说……这次救了朕,是乔丫头所为?”

  赵芳敬笑道:“皇兄不信派人去问那薛典就是了,横竖他如今还给扣押在太医院。”

  “扣押?”皇帝疑惑。

  “先前不知道这药管不管用,所以将他扣住了,若有不妥,自然先要他的脑袋。”赵芳敬看了一眼旁边的张皇后。

  张皇后忙道:“臣妾那时候满心担忧皇上的病,自然是怕有个……幸而皇上是真龙天子,这药又的确有奇效。”

  旁边王贵妃道:“王爷既然有这种好药,为何不早些告诉皇上呢?”

  赵芳敬笑道:“我连日来闭门不出,更是没有跟养真照面过,又怎知那丫头古灵精怪的从哪里弄来的这些偏方呢?莫说我不知道,就算我知道,也不敢等闲就送到皇上嘴边的。”

  王贵妃赞道:“养真这孩子,别看年纪小,真真是个福星,先前去了倕州,倕州的疫病很快便散了,如今又有这般能耐造福百姓,连皇上也沾了她的光了。”

  宁宗身体轻快,心情也更加愉悦:“朕就知道那孩子是国之福庇。”

  赵芳敬咳嗽了声,皱眉道:“皇上,这不过是她误打误撞,何必捧杀她似的。回头我出宫了定也要好好问问她,从哪里弄来的这些古怪法子。”

  宁宗笑道:“你问归问,可是不许为难了她。不然朕不饶你。”

  赵芳敬正色道:“我只是怕她不知天高地厚的闯祸而已,这次幸而是皇上的福气,才让这药方子管用,若是有一点差池,又岂能是她担得起的?”

  宁宗道:“不管怎么样,她小小的年纪就能让人布施汤药,这种仁慈之心已经是很难得的了,改日朕还要重赏她呢。”

  王贵妃笑道:“这岂不是应当的?连臣妾也恨不得多赏赐那孩子些好东西。”

  张皇后见她巧言令色的,几乎挤的自己都插不下嘴,不由白了她一眼,贵妃只顾讨皇帝的好儿,自然也不理她。

  不多时,皇帝派去太医院的人来回报,——薛典因为知道那药奏效,所以也放心地把养真“供”了出来,皇帝听了自然更加高兴。

  皇帝病愈后,这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了出去。

  本来京城中就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病恹恹的,听了这话,哪里有不心动,没病的也要预防起来。

  尤其是那些高门大户,自然不屑于去街头排队,只急忙叫下人去购买大蒜青苗。

  偏偏因为这种东西太便宜,种植的很少,就算有种的,先前经过大雪,也冻坏了,多半没了药效,要找起来十分之困难。

  一时之间这蒜苗珍贵起来,最初是几个铜钱,很快变成几十,又跳到数百,最后是几钱银子……因为越来越没处买。

  最后有公府高门里愿意出重金求购,一棵蒜苗简直比一棵人参还贵,几十上百的银子还常常找不到呢。

  毕竟银子虽好,但是性命更要紧。而且那些高门大户的最不缺的就是银两,知道了这偏方是经过皇上亲身效验过有用的,自然多少银子也愿意出。

  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养真叫薛典在钱家庄外种的那些青蒜棵,在京内一露头就很快地给抢购一空,供不应求。

  银子如同淌水似的转到了薛典手中,几乎把本来已经算作是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的薛典都给弄的懵呆无措了。

  但因养真早有叮嘱,虽然有一多半的情苗卖了钱,可是还存留了不少,仍旧每日熬汤用做布施。

  毕竟能出高价购买的都是有钱或者权贵之家,那些贫寒之家的病人自然是抢不起,这也是养真的本意,一则赚钱,一则不忘本心,度世救人。

  此刻先不论这些。

  只说宁宗又进了些清淡的饮食,精神愈发的好多了。

  他定了定神,因又跟赵芳敬说起先前的事来。

  宁宗叹道:“本来朕已经给你想好了,想把定国公家里的一个女孩子许给你,偏偏你居然……”

  他顿了顿,声音低哑了几分:“虽然有你说的那些话,但是,难道朕舍不得儿子,就能舍得手足兄弟吗?”

  赵芳敬也有几分动容:“皇兄……我自然感念皇兄手足情深。”

  宁宗道:“既然知道,又何必要把自己置于那种境地?一则对外头来说听着不好看,二则,朕也不想你冒险。”

  赵芳敬道:“我早把自己当做世外之人,生死亦置之度外,何况若能够守护养真,自然也是臣弟所愿。这本是两全齐美的,并不是皇兄舍弃臣弟,是臣弟心之所向而已。”

  宁宗哑然,看了他半晌,终于道:“罢了。横竖如你所说此事不着急,你、回头再想想。朕也再想想就是了。”

  赵芳敬才道:“皇兄身子才好,也不要太过费神,还要保重龙体为上。”

  宁宗笑道:“知道了,朕也已经大好了。你放心就是。”

  等赵芳敬退下后,宁宗先让张皇后自回翊坤宫,贵妃见状本也要告退,宁宗却让她留了下来。

  皇后见宁宗留贵妃,只以为亲近之意,心中更有点不舒服,却也不敢做声,只不情不愿的先退了。

  剩下王贵妃侍立旁边,不知皇帝留自己是何用意。

  宁宗看她一眼,问道:“昨儿芳敬进宫的时候,你是不是跟他说了什么?”

  贵妃一哆嗦:“臣妾、臣妾并没有说别的。”

  宁宗喝道:“你以为朕不知道?以你的性子,必然是跟他求了什么……是不是舍不得尚奕,让芳敬给你开脱呢?”

  王贵妃见皇帝居然猜到,忙跪地道:“臣妾是一时昏了头,见了十三王爷不由就说了心里的话。”

  宁宗一拍桌子,道:“朕就知道!不然芳敬又怎会想到那么荒唐的法子!”说了这句又拧眉瞪着贵妃,狐疑地问道:“总不至于……那法子也是你出的吧?”

  贵妃莫名,惶恐道:“皇上说什么法子?臣妾、臣妾不知道呀?”

  宁宗按捺心神,低低喝道:“芳敬说要娶养真!这不是你出的馊主意?”

  王贵妃听了这话,先是不寒而栗,但是心中很快闪过一道光!

  是啊,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层……

  可是现在不是窃喜的时候,贵妃满面委屈,忙道:“皇上息怒,臣妾可以对天发誓,这是才听您说起呀!”

  宁宗倒也看出她不是说谎,皇帝思忖了会儿,叹息道:“朕知道这些日子你恨朕,觉着朕对你跟尚奕无情,但是……朕也是无奈之举呀。如今芳敬突然提起这个,如何使得?他跟养真的辈分不对,传出去成何体统,而且若真是他娶了养真,将来养真如何再嫁……说出去更不好听。”

  赵芳敬毕竟是赵曦知等人的叔叔,不管怎么样都是差了一层辈分的。

  宁宗正无计可施,深以为愁闷。

  谁知王贵妃心中急速转动,突然道:“臣妾倒是有一个主意。”

  宁宗皱眉:“你有什么主意?”

  贵妃小心翼翼地说道:“皇上知道,臣妾的家里族人众多,京城里的不少,京城外天底下的也不少,并不是每个人都认识,甚至有多半都不认得的。”

  宁宗不懂她要说什么:“你这是何意?”

  王贵妃道:“臣妾的意思是,若皇上有所顾虑,那不如就用个‘偷龙转凤’的法子……”她靠近宁宗耳畔,这般如此如此这般地说了一场,又道:“皇上看这样做如何?横竖如今乔丫头都不在侯府里住了,若安排起来也方便。如此的话,一则解决了名头上不好听的问题;二来天底下的人都蒙在鼓里纹丝不知的,就算咱们将来要如何安置乔丫头,也是不费一点事呢。”

  宁宗大为诧异,看了她半晌,又皱眉:“这虽然是个可以瞒天过海的法子,但是芳敬呢?你一点也没有替他打算是不是?”

  贵妃的脸上露出窘然之色,却很快又道:“臣妾是这样想的,王爷是一心修道之人,他仙风道骨的,自然跟天底下寻常之人的命格不同,别人禁不起养真丫头的‘凤命’,但王爷既是凤子龙孙又算世外之人,双重的矜贵,他未必禁不起呀?何况王爷跟养真之间的因缘又跟别的人不一样……也许两个人对上正好能够化解了那个所谓‘孤鸾’命格呢?”

  王贵妃原先因为宁宗铁了心肠,她又关心情切,才未免失了分寸。如今知道了赵芳敬果然“出手相助”,又想起赵芳敬先前跟自己说过的话,不由地发挥了毕生十万分的机灵。

  宁宗本来闷闷无解,可听她如此说,心中倒也不由一动,竟喃喃道:“好像……有些道理。”

  ****

  且说赵芳敬离开了宫中,这次却命直接去樱桃巷。

  在樱桃巷的宅子里,养真因听闻薛典给带进宫,虽然料想不至于有什么不妥,可毕竟进宫之事非同小可,她唯恐有什么意外,正琢磨要不要进宫探望。

  幸而皇帝病情好转,薛典也很快给放了出来,薛典先来樱桃巷回复了养真,然后又带了仲春,飞奔出去操持别的事情了。

  养真总算放了心,便又自在地跟丽月杏儿等,一块儿逗引小雪玩耍。

  眼见天色黄昏,薛典派人回来报信,说是因为购买青蒜的人太多,今夜会留在钱家庄看护清点青蒜苗,不得回来,叫他们早点上了门闩休息。

  养真正要叫人关门,得善便飞奔进来,报说王爷到了。

  丽月正跟齐嬷嬷杏儿等张罗晚饭,见状便忙多添了一双碗筷。

  迎了赵芳敬进内,齐嬷嬷等人行了礼,便先行退下。原先养真都是跟丽月一块儿吃饭的,可此刻丽月也随着退了出去,竟只留她跟赵芳敬两人。

  赵芳敬却不等她开口便先在桌边落座,笑道:“这些饭菜不是特为我做的吧?”

  养真见他突然来了,心中自然惊喜,可想到连日不见他的影子,便哼道:“我又不能未卜先知,怎会知道十三叔会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8/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后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