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野心家_分节阅读_第62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19-04-15 19:41:24

  闻知秋立刻告诉褚韶华,并且用英文把桌上几个菜都介绍了一遍,褚韶华也绞尽脑汁的用自己学的英文与闻知秋对话。闻知秋一听就知褚韶华是初学,不过也算略有基础,发音还算标准,待吃过饭后,闻知秋才问褚韶华,“以前就学过英文吗?”

  褚韶华道,“以前说过一些卖东西用的话,英法德日意,五国话我都会说,可那都不过是卖东西才能用到,正经学是打来了上海,我们房东家的小姐在念高三,今年要升大学了。她以前的英文课本借给我,我也背了几本,就是用的少,不大熟练。”

  “已经不错了,你背到几年级的课本了?”

  “我都学很久了,等她毕业后,我就能背高三的了。现在在读圣经的英文版本,也快背会了。”褚韶华一向心思灵活,问闻知秋,“闻先生,你是英国留学回来的,你那里有没有合适我看的英文书借我?”

  闻知秋原已准备将书奉上,好令褚韶华开心,不想她倒是先问了出来,闻知秋笑,“倒是有几本小说,待我回去整理了给你带来。”

  “那我可得好生谢你,我在上海图书馆找了许多,外文书很少,就是有也不见得适合我读,还有些读不大懂的,也看不来。”

  “一般都是学些用得到的外文就是,鲜少有你学这么深的。”待结账出了饭店,已是华灯初上,凉风习习,二人并未急着回家,便在马路上随意走走。

  褚韶华道,“要是只学卖货的那几句,谁都会,又有什么稀奇的。这世上,物以稀为贵,人亦如此。闻先生你这样的留学生是不知道我的烦恼的。”

  闻知秋道,“不如说说看。”

  “在我看来,人身上有两个最重要的标签,一个是你出身何处父母何人,另一个就是你毕业何处学识几何。出身是没办法的事,可后一个只要是努力就可达到。偏生我命不及你们,我自觉也不是笨人,可惜我生在贫寒之家,家中父母亦无见识,我不过是少时偶尔跟着村里的先生念过几年书,略识得些字,后来因缘际会,受长辈指点,又读了些书。到底没正经上过学,不如你们这样的留学生,说出去真是气派。”褚韶华慨叹,“可惜命里这两样顶顶要紧的事,我一样没赶上。我没正经念过书,可细究起来,误我的人并不是我。我少时仰仗父母养育,自然身不由己。如今我能做自己的主,以前欠缺的,我必要补上的。”

  “我这辈子,就是要争回这口气。”褚韶华看闻知秋一眼,昏黄路灯下,芸芸众生中,闻知秋永远记住了褚韶华的这一双眼睛。他突然意识到,他过早的遇到了这个小小女子。有这样一双眼睛的女子,无关他是否是一位优秀的配偶,而是,不论他还是别的更优秀的男人都无用,这位女士是真的打心底没有再组成家庭的意向。

  而且,闻知秋根本不信褚韶华要争的是读书的这口气,这双眼睛里有更深的野心,更远的志向,她是真的没将他放在眼里,因为她的志向可能不止于市政厅的秘书长,在她心中有更高的山峰,如他这样的小小山头儿,还不能得她青睐。

  闻知秋真想提醒她一声:喂,丫头,你知道你野心忒大了不?你这条路,漫不说能不能走通,就是走得通,待你功成名就,也可能一把年纪落个孤家寡人的下场好不好!闻知秋自认也是个实诚人,也便直说了,“还有第三个重要标签,那就是以后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成就。”

  闻知秋看入褚韶华的眼睛,“不知褚小姐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褚韶华勾起唇角,眼睛既锐且亮,似可直达人心底,直剖人心扉。褚韶华淡淡道,“我的志向与闻先生的志向没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就是,我不会去做辅助人的事,更不会为任何人做任何牺牲。”

  褚韶华侧身望着闻知秋,“我只是闲了会去普育堂,慈善可不是我的志向,那是官员夫人和社会名流的工作。”

  闻知秋正色道,“我钦敬的就是褚小姐这份善心。”

  褚韶华露出一个了然的微笑,说闻知秋,“我知道你心底是怎么想的。”

  闻知秋不急着接这话,他轻轻巧巧的将话题转了方向,“褚小姐,你愿意听一听我以前的一些经历吗?”

第118章 最好的年华

  闻知秋的人生并不是褚韶华所相像的那般,出身高门,娶得贵女,一帆风顺,平滑顺遂。不过,也并没有在褚韶华的想像之外。闻知秋的声音极动听,读英文时动听,这样平缓的说起自身事,也能令人入神。

  闻知秋道,“我家说来,一二百年前也是苏州有名望的人家,不过,到我出生的时候,我爹平生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拿分家来的东西去当。当了钱后就呼朋引伴饮酒诵诗,说来,真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虽成日诵诗,也未能考得功夫,说句一无是处并不为过。他估计算术很不错,把祖上传下的东西当的差不多,自己也闭眼去了。等给他办过丧事,家里半点余钱都无。那时我和妹妹都小,家里的活都是我妈做,后来待我渐大些,一家三口,要说饭还是能吃得起,不会饿死,可想进学也难上加难,便都是我妈当了嫁妆给我念书。我留学的运气其实不大好,如果我晚生几年,估计就能赶上庚子赔款了。如果我早生几年,能赶上朝廷派谴的留学生,我当时的情形,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家里勉强凑出一张去英国的船票,我就从上海港登了船。”

  “在船上走了将近两个月才到了英国,我留学从来不愁学业,你知道我愁什么不?”

  这个回答显然难不倒褚韶华,“钱。”

  “对呀,那个时候真是险愁白了头,为了挣钱,碰壁碰的脸都肿了。英国是个极傲慢的国家,觉着自己的种族就高人一等,简直是瞧不起全世界,黄种人与黑人在那些英国佬眼里更是下等人,你别看我现在还不错,其实我十八般武艺都会,什么刷锅洗碗煎牛排的,有空我给你煎牛排吃,包管比现在的西餐厅做的都要地道百倍。”

  闻知秋说的轻松,褚韶华却是不禁道,“你那时挺难的吧?”

  “我当时无数次赌咒发誓,以后必要发大财做大官。”闻知秋一笑,“有许多辛苦的日子,也很不容易。可我回头想想,如果没有那一段的经历,可能也没有现在的我。我那时,虽已是在国外读大学,其实比起你现在,大有不如。并不是学识上的不如,而是我没有你对社会的适应性。”

  “我们两个,像一条分别由南端和北端走起的一条路,你是先劳作,知道人情世故是什么模样,然后慢慢开始读书。我则一开始就念书,念书的时候,因为年纪小,格外的天真幼稚,不谙世事。所以当我需要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需要自己用双手支撑自己生活的时候,我过的很狼狈。唯一庆幸的就是,念书时学了些礼义廉耻,总算没做什么辱没自身的事。”闻知秋声音温柔,如今他算小有成就,所以,回头看最痛苦的时光也已不那么痛苦。闻知秋道,“好在最艰难的时间也只有一年,等大二时,我已经能找到体面的兼职。原本出国时想拿了大学文凭就回国,国外的硕士很好念,只有一年,我就多留了一年,拿到硕士文凭才回的国。”

  “回国后机会就变的多了起来,我把我妈和妹妹接到上海,族里人说怕我们生计艰难,还要给我们钱。天地良心,出国时我妈跟族里借钱,一两银子都借不出来,还是把家里水田卖了才凑足的船票。你看,一样的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我那时虽不富,可生计已是愁,我带了些英磅回家,接着受聘于市政厅,继而还有了一门不错的亲事。”

  “我的妻子是一位除了爱情什么都不缺少的女子,她非常的高贵美丽,是曾经上海有名的名媛。”望向褚韶华有些疑惑的眼睛,闻知秋笑,“不明白岳家为什么会让我妻子下嫁是不是?”

  “我可没这么想。”褚韶华正色道,“就是现在,留学生也是十分金贵的存在,何况你们那时候,你又是这样有才干的人,田家会相中你也不足为奇。就是没有田家,就凭你这个人,想娶个大户人家的闺秀也不难。我只是觉着,名媛都是很高调的人,我时常会在报纸上看到名媛们的新闻,你不像那种高调的性子。”

  褚韶华说的很诚恳,闻知秋会耍些小手段,但这个人,怎么说呢,找的吃饭的地方也并不是上海有名的豪奢酒店,而是街头不大起眼,味道却不错的小馆子。就是她坚持付账,闻知秋也不会阻拦。名媛则是鲜衣丽影的存在,褚韶华可不是说闻知秋的妻子不好,就是感觉俩人不像一路人。闻知秋看她坦白的眼睛,忍不住摸了摸她的头,但即刻就被褚韶华一巴掌拍了下去,再加狠瞪一眼,闻知秋立刻做投降状,“一时忘情一时忘情。”

  褚韶华伸手要叫黄包车回家了,闻知秋围着她连忙说好话,“还真生气了,又不是故意的。现在都什么年代了,男女自由恋爱的,你不会真生气了吧?”

  “我跟你恋爱了吗?你少往自己脸上贴金,我可早说过我是不会再婚的!”褚韶华板着面孔道。

  闻知秋挡在路边,给些小费把跑来的车夫打发走,好声好气的同褚韶华道,“是我不对,以后我定老老实实的,绝不冒犯褚小姐。只是咱们好容易认识了,要为这点儿小事就臭脸,也不值当,是不是?”

  褚韶华到底不是个小气人,于是,俩人继续轧马路。闻知秋在路边买两杯糖水,一人一杯,给褚韶华吃甜的消气,闻知秋换个安全的话题,“你现在工作如何?”

  褚韶华皱了皱眉,闻知秋敏锐的问,“可是有什么难处?”他又解释道,“我是从来不插手商事的,就是田家的生意,我也从不过问。不过,我虚长你几岁,或许能给你一些建议。”

  褚韶华道,“二楼的赵经理升官做副部长去了,我们沈经理要调去二楼做经理,他的助理会留下升为副经理,沈经理的意思是带我去二楼,做他的助理。”

  “这是升官啊。怎么反倒愁上了?”

  “我去年入职,开始在光学仪器的柜台,如今的眼镜柜台是开年后新设,我花了很多心血,要是留在眼镜柜台,我以后肯定能做的更好。”褚韶华叹口气,“我已经答应沈经理会跟他到二楼去的,就是有些不舍。虽然我也不是要卖一辈子眼镜,可真正升官的时候也没有那么高兴。”

  “看不出你还是个长情的人。”

  “你看不出的事情多了。”褚韶华转眼又笑了,问闻知秋,“你不会以为我还在柜台与经理助理之间犹豫不决吧?”

  “那不会。”闻知秋道,“当年我回国,其实有很多职业选择,可以去大学做教授,也可以去洋行做买办,我当时最心仪的工作地点并不在上海,而是北京。”

  褚韶华挑眉,“因为政府在北京?”

  闻知秋目露赞许,褚韶华实在是个闻一知十的聪明人,他忍不住与褚韶华多说了一些,“北洋政府那里都是经年的人脉关系,我没背景,实在挤不进去。后来得胡先生欣赏,我就回了上海。人这一生中,遇到一个欣赏你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你们沈经理那人不错,他这明摆着是要提携你,你也很有决断。”想了想,闻知秋说了一句,“配得上上海这个城市。”

  “这是什么意思?”怎么还跟上海扯上关系了?

  闻知秋看她歪头叼着根芦苇杆喝糖水的模样很是喜欢,手上却再不敢放肆,专心同褚韶华说话,“我当年去北京与你今日来上海的原因是一样的,我若不想做官,去北京做什么?你能一个女子孤身来上海,自然也是想出人头地。上海是个极富野心的城市,那些安于小家小业的人在这里虽也能有立身之地,可这样的人,在我看来,配不上这个城市。这里是什么地方?这是十里洋场的上海,全世界最好的地方之一,这里的魅力不在于那些五光十色的洋楼屋宇,而在于,这是全中国机会最多的地方,这里也是野心家竞相争荣的地方,天底最优秀的人物,集聚于此,成则天堂,败则地狱,也只有现在的上海!甚至,以后能不能再有这样的年代,都不一定。我们有幸生在这个年代,有幸能在这个年代的上海相遇,在上海最好的年华,也在我们最好的年华。”

第119章 计划未成功

  如果褚韶华是个感性的进步女青年,那么,这一番激动人心的话应该足以使她动容。偏生褚韶华没这根筋,她是那种即便去看爱情电影别人都哭成狗然后唯她一个无动于衷的性子。林敬川那样热络的邀请褚韶华去电影公司拍电影的人,在了解褚韶华后都说,褚韶华虽有张漂亮脸孔,真正演电影也只适合演棒打鸳鸯的那根大棒或是电影中的邪恶反派,她是演不了感天动地的爱情电影的。

  所以,闻知秋说的动情,褚韶华也只是略动了动眉毛,心下虽觉着闻知秋的确有些见识,不过,还不足以打动她。

  闻知秋有些失望,可转念一想,又有些得意,他深觉自己眼光足够好,倘是听人三言两语便与人大生知音之感的,那也就不是褚韶华了。他与褚韶华接触的越深,就越喜欢褚韶华的冷静与实干。

  的是,褚韶华说来是位实干家。她的性情让她不会轻易那些美好许诺,她只相信自己看到的作为,只凭一张嘴,你是打动不了她的。

  褚韶华倒是有个疑问,“闻先生,我听高主任说,你一般都是休息日才会去普育堂,你是什么时候认识我的?”

  “我其实没有固定的假期,如果市长有事,休息日也照样会上班。因为我妈每个月都会固定捐一些钱到普育堂,我不是很喜欢她去那里,就都是我代劳。开始我以为你是普育堂的工作人员,因为毕竟看你的穿戴并不像有钱人,后来才知道你也是过来捐东西的。”闻知秋坦诚相告,“你也知道,有许多官员和上流人士会热衷于慈善,听高主任说你会把工资里的一部分买成米面送到普育堂,很难得的。如果我是你这样的条件,我可能不会舍得去捐钱。”

  “就因为这个?”褚韶华不能理解,难道就看她捐东西,觉着她是个好人,就追求她。

  “还有就是,褚小姐生得很美丽,而且,我希望能有一位热衷慈善的妻子。这样说有些势利了。”闻知秋道,“自我妻子过逝,已经有四年的时间,其实也有许多人给我做媒,你应该能猜到,我对自己的未来会有一些规划。”

  “让你的妻子去做慈善?”你这不是对自己的规划,你是对你妻子的规划吧?

  “慈善其实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以前我听说你每个月都会去,自己不宽裕还会去捐东西,我以为你对此有意。”闻知秋连忙解释,“其实我并不会限制妻子的工作,我只是觉着慈善是不错的选择。你要是有自己的志向,也是很好的事,现在的新女性就是要独立,要男女平等的。”

  褚韶华给他建议,“那你应该找一个有钱些的大家小姐,她们若是有空闲的话,可以捐钱做慈善。”

  “捐钱与把慈善当事业是两回事。”闻知秋道,“就像在上海,捐钱的人有很多,可有几个像高主任那样,真的到普育堂去任职,去打理普育堂的方方面面,真正的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呢?”

  闻知秋见褚韶华眼珠子转来转去的朝他脸上打量,好笑道,“别看了,我已知你不是做慈善的材料,你跟我一样,尚未看够这人世繁华,是安不下心做慈善的。”

  褚韶华忍笑,“我是想说,你给自己规划的挺好,也顺带替你未来妻子规划好了,你就没想过,人家可能不乐意?”

  “大部分女人都是随波逐流的,很愿意为家庭做出牺牲妥协,你别以为别人是例外,你才是那个例外。”闻知秋认真的说,“你不同俗流。”

  “少拍马屁。”褚韶华说他,“你真应该去谈一谈秋女侠的《敬告姊妹们》。”

  “一定拜读一定拜读。”闻知秋笑眯眯地望着褚韶华,褚韶华好笑,“我一直以为,留学生就都是新派思想新式人物。”

  “那不一定,许多推崇新文化的博学大儒照样三妻四妾,我们其实是处在新旧文化交接的一个年代。新与旧,并不是看学问或者经历,就像你,你也没有留过学,你的一些认知其实比现在许多自诩为新女性的女性都要清醒。”闻知秋坦荡荡的说,“我的话,我一直很欣赏真正的新女性,像秋女侠,是真正为自己的理想所坚持所献出生命的人,比天底下九成九的男人都要强的。我自己,享受了性别带给我的优势,并且,有点占便宜没够。可我也是真正欣赏独立自由的意志,韶华,大部分人不过都是人云亦云的傀儡,想找到一个能说到一起的人,多么难得。”

  闻知秋在路灯下的侧脸只看得清一个大致轮廓,眼神却愈发清晰柔亮,“你知道我妈为什么会定期向普育堂捐钱吗?她老人家以前是姓菩萨的,总是往庙里施舍,我劝她说,与其捐给庙里,倒不如直接拿到普育堂做善事。毕竟,菩萨只要心诚都能感受到的。普育堂这里我们捐些米面,孩子们可能当天就能吃到肚子里,这是实实在在的功德。她老人家就此便将钱捐普育堂了。”

  褚韶华道,“老人家心很善。”

  “说不上。我出国留学那会儿,她其实不想我出去,想我在国内读大学,我却是必要出国见一番世面的。以前她除了我考试升学会拜菩萨,并不会去庙里,大概是担心我在国外的安全,等我回国后,她已经养成求神拜佛的习惯。”闻知秋道,“我妈那个人,把毕生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当时我家里家境贫寒,许多比我家里条件好的族人也不过是让家里孩子认几个字,就出来做学徒,以后学做生意的。我妈卖了嫁妆也要供我念书,其实在当时是一笔看不到回报的投资。”

  “也不是这么说。就算书念不出来,也能名理。就拿我们公司来说,售货员也都要识字的,晚上还有夜学,就是要大家多学习的意思。”褚韶华道。

  闻知秋突然想起一事,问褚韶华,“你怎么用《天演论》把申报的记者聊晕的?这个我得请教一下。”

  “真是的,这个有什么好问的,我就随便说了两句,是那位李记者太夸张了。”说到这个,褚韶华倒有一事不解,她与闻知秋道,“你是不是给李记者打过招呼?”

  闻知秋明白褚韶华的意思,闻知秋道,“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你们公司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我去打什么招呼?你想的也太多了。”

  “其实我挺奇怪的。当初报纸上发了第一篇文章后,我们虽立刻就采取了应对之策,我以为第二天会再有文章攻击我们,结果第二天并没有文章见报,反是又隔了一日,才有了第二篇文章。待那李记者到我们柜台的时候,我初时没认出他是记者,后来就随便带他到公司别的柜台转了转,请他去见了我们沈经理,结果,今天的文章便都是溢美之词了。”褚韶华道,“我可不信李记者没受田老板的指使,可他突然一改先时的态度,如果不是你这里打了招呼,必是被我们沈经理给镇服了。”

  听褚韶华说出自己的猜测,闻知秋笑道,“要是沈经理连这点本事都没有,如何能做你们公司的经理。”

  闻知秋问她,“现在还有乱七八糟的人去你们柜台给你送东西没?”

  “没了,自从我把名牌改了,说我是成了亲的,那些个不正经人都不见了,来的都是正经客人。沈经理还唉声叹气好半天,后来他说要调到二楼去,还说要把带上,说我这样的实在人很难得。”褚韶华说着就是一乐,“沈经理为人很风趣,其实他是个很正经的人,我跟着他学习到很多新的东西。”

  “都学到什么?”

  “借势。”褚韶华的回答没有半点犹豫,显然早就想好的,褚韶华道,“报纸的力量是很大的,尤其《申报》这样的报纸,我听说它们随便印印就有几万份,得多少人看哪。这次李记者肯这么快消停,一则沈经理肯定是想办法说服了李记者,让他秉着良心说话;二则就是我们借势在先,借了市政厅和教育司的势。李记者想来是个极识时务之人,他既已搏了令名,也不必非要鱼死网破。”

  “如果是我,我手段可能更激烈,没有沈经理这么圆融。”褚韶华大大方方的自陈不如沈经理之处,闻知秋道,“你还年轻,到沈经理的年纪,你必已超过他。”

  受些恭维,褚韶华也只是笑笑,“那时估计沈经理也会有更大的成就吧。”

  晚上人声渐稀,衬韶华忽然感慨一句,“我喜欢上海,这里的人眼界宽,所以,做事都不小器。”还有,这里的男人追求女人会说到理想说到志向,而不是鸡毛蒜皮的男方出多少聘女方给多少陪嫁,这一切,都让褚韶华觉着新奇而美妙。

  哪怕她完全没有再婚的打算,但是,能与闻知秋这样有学识亦不乏见识的男子聊天,仍是一件极愉悦之事。

  褚韶华看看天空皓月,“不早了,我得回家了。”

  闻知秋很快拦了黄包车,绅士的送她回家。褚韶华觉着自己完全不需要人送,闻知秋坚持必要送,褚韶华只得随他了。待到得容家门口,闻知秋笑,“原来你是住在容叔叔家里,今天太晚,有时间我应该过来拜会容叔叔的。”

  褚韶华颇有讶色,“你们江南人是不是都有亲戚关系啊?我有一位朋友,也与容老爷是远亲。”

  闻知秋笑,“江南有名望的人家数得过来,我家是沾了祖上的光,族中人颇多联姻,基本上江南的一些家族弯弯绕绕都是沾亲带故的。其实来往不多,不过我到上海后就认识了。”与褚韶华道,“快进去吧,容叔叔是老派人,他家规矩极严的。”

  褚韶华礼貌的说,“你也早点回吧,莫让老人家担心。”

  “好。”闻知秋站在门外,那模样必要看褚韶华进门才会走。两个足够理智的人不会因这件事磨唧,褚韶华点点头,也就先关了门。待听得脚步声远,闻知秋方坐黄包车回家。

  月色与灯光交织着将影子拉得很长,白日的暄嚣沉寂,上海却未沉睡,这颗时代中的明珠,在夜晚继续演绎着一幕又一幕新鲜的热闹与繁华。闻知秋的心无暇他顾,他忍不回忆褚韶华晚上的一颦一笑,说话时头微微侧歪,剪短的发梢散逸开来,眼睛既圆且长,是凤眼的模样,修长的眼尾拖曳出那一抹与众不同的精明强势,有着能令月光都要黯然的隐隐灵气。今晚原本想以学识和口才折服褚韶华的计划明显没有成功,闻知秋觉着,他已被这小小女子迷住了。

第120章 上海上海

  闻知秋到家时,母亲还未休息,客厅依旧灯火通明。闻太太一见儿子回来,立刻放下手里在织的毛衣,打鸡血一般自沙发上跳了起来,手脚灵活的拉儿子到沙发上坐,给儿子倒水喝,精神抖擞的问他,“怎么这会儿才回来?”

  闻知秋并不渴,把水放在几上,“说话太投缘,一时说的有些晚了。我送她回家才回来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2页  当前第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1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野心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