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王牌导演_分节阅读_第56节
小说作者:狴犴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519 KB   上传时间:2015-12-15 12:37:30

  这件事后来写进弗朗索瓦个人自传中,万千影迷被二人的友情感动着,霍恩也被媒体认为是外冷内热的典型,并称赞这位导演人品好,看重朋友。

  不过这件事在经纪人勒布朗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

  “法国那么多摄影师和助理导演,为什么选择布尔维尔和杜瓦尔?因为他们是你的朋友?据我所知你认识的摄影师和助理导演一点都不少。”

  “因为周薪便宜啊。”

  可惜,勒布朗并没有将此事写在日记里,也没有留下任何语音讯息,这个不同的版本除了当事人谁也不知晓。

  于是,在弗朗索瓦·布尔维尔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凡是与导演塔玛拉·霍恩合作,没有一次拿到与他地位匹配的周薪。

  ……

  苔米并未对原著剧情进行特别多的改动。

  不过也并非没有。

  原著一开始是主人公哈利极为讨厌人的表哥达力欺负哈利过程中,双方遇到摄魂怪袭击,随后就是哈利被送到了格里莫广场12号,被凤凰社成员送到了小天狼星·布莱克的家中,然后便是魔法部对哈利的审判。

  整个剧本,最难写的就是这个开头。

  因为交代的事情太多,太繁琐,也没有什么意思。

  苔米删了改改了删,她用回想、快闪的方式,交代了哈利和达力遇到摄魂怪的经过。

  达力不是一个重要人物,而且观众对他好感度不高,他在后文中也没什么特别大的作用,苔米不准备让他占用特别多的篇幅。

  在该系列前几部当中,也有类似的运用镜头语言运用,最明显的地方就是主人公哈利回想父母遇害经过时,电影的表达手法。

  苔米想不到比这个更简练的方式。

  “凤凰社”这个系列,不魔法的地方太多太多了,回归魔法是苔米的主题,所有不魔法又不影响剧情,和主角无关,没头没尾,又让人感觉不到丝毫情趣和意义的情节,苔米都精简或者删除了。

  对于这个方向的改编,不仅仅是苔米本人,j.k.罗琳和监制大卫·海曼也是满意的。

  ————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几乎聚集了英国最优秀的一批演员。

  媒体常常开玩笑,英国还有哪位演员没有挥动魔杖。

  雷蒙德也挪揄妻子:“你现在大可以对媒体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英国演员拍过你的戏。”

  苔米之前从未有和数量如此之多的外籍演员合作经历,这些演员中有些是苔米非常喜欢的,也曾偷偷想过对方拍自己的电影会怎么样,但是真正合作后,却发现并非如此。

  比如苔米一直很期待合作的艾玛·汤普森。

  艾玛·汤普森,是英国最顶尖的演员之一,获过的奖项恐怕连她自己也记不得了,同时她还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剧作家,改编的《理智与情感》剧本,摘得过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在电影中,她饰演一位神神叨叨的占卜课教师,西比尔·特里劳妮,遗憾的是,她戏份实在是太少了,少到苔米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和这位演员进行交流。

  她入组不到三天就走了,三天之中,苔米除了亲自拿着剧本和她说戏,两人私下几乎没怎么交流。

  因为在拍完戏,作为导演的苔米除了要浏览白天拍摄的镜头,和摄影师布尔维尔讨论第二天拍摄的镜头,还需要进行短暂的剪辑。

  本身就不是很擅长和人交流的苔米,除了索要了对方的邮箱和手机号码,就没有下一步的动作。

  时间不容许她在汤普森身上分出太多精力。

  苔米没有办法在三天之内,对一个几乎是零交流的演员有特别深刻、丰满的印象。

  谈起这次合作,艾玛·汤普森同样表示很遗憾,“我的戏份太少了,导演非常忙碌,除了在片场,我们私下几乎没有什么交流,还没有什么感觉,我的戏就拍完了。”

  类似艾玛·汤普森这样感觉的演员,在凤凰社剧组还有很多。

  他们同样期待和这位欧洲风头最盛的新贵导演合作,塔玛拉·霍恩虽然作品不多,但是质量相当可观,导演本人似乎也非常有想法,根据剧组演员反馈来看,导演相当会调-教演员。

  可惜受戏份拘泥,他们入组时间晚,在组时间短,兴冲冲的来,遗憾地走。

  成年人和孩子是不同的,苔米可以在一天之内赢得艾玛·沃森的好感,那是因为沃森本身就是个孩子,成年人之间想要在短短数天,相处出深厚的友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想让两个成年人放下心中芥蒂,友好交流,需要时间。

  而苔米和这些优秀英国演员,所缺失的也是时间。

  所以当雷蒙德问苔米和这么多英国大牌合作有什么感想时,苔米非常诚实地说道,“还没来得及有什么感想,他们就已经走了。”

  ————

  感情戏是“凤凰社”原著看点之一。

  在这一部中,主人公哈利终于恋爱了,而对象是他暗恋已久的女孩。

  同样也是“凤凰社”中,对哈利影响至深的教父,小天狼星死了。

  作为小说的读者,苔米要承认,爱情很重要,但是放在电影剧本中,主人公感情戏所占据的比例,注定只能作为电影剧情的点缀。

  越少越需要演员表现的出彩,否则电影上映后,很难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于是,丹尼尔和秋·张的扮演者凯蒂,都受到了苔米在演技方面的格外关照。

  若是有可能,作为导演的苔米真的很想将这些年轻演员关在一个屋子里特训,训练一年半载再把他们放出来拍戏。

  可是她不可以。

  于是,霍恩导演只能一遍遍和这些在她看来实在很业余的演员说戏——

  “梁,期待,期待,不要一副见了鬼的样子看着丹尼尔!”

  “丹尼尔,说了多少遍了,那是你喜欢的女孩,不是伏地魔,不要表现的像没谈过恋爱一样,你本人没那么羞涩!”

  “主动一些,神情充满爱意,爱意,明白吗?不对,是爱意,不是让你用看债主的眼神死死盯着她。”

  为了与第六部“混血王子”衔接,金妮的扮演者邦妮·凯瑟琳·赖特也成为了感情戏中的受害者:

  “邦妮,你的金妮表情也不对,关注一些,痛苦一些,哦,你那表情真像看到ufo!”

  邦妮涨红了脸,没有人敢笑出来,因为他们很害怕成为导演重点关注对象。

  当然,他们也是逃不掉的,每个人都被导演不同程度的找出毛病,连没有多少镜头的汤姆·费尔顿,霍恩导演也指出他的表情还不够狡诈。

  或许因为导演高要求高标准,短短的时间内,这些年轻演员的演技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进步最大的是丹尼尔,因为他是被关照次数最多的那个,丹尼尔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哈利·波特过,在导演的语言迷惑下,他甚至觉得自己就是救世主本人。

  ☆、第77章 少年的烦恼

  不知不觉剧组已经开机两月有余。

  不少重量级的人物陆续到剧组探班,包括美国导演蒂姆·伯顿、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缔造者,电影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导演,克里斯·哥伦布,乔治·卢卡斯、法国导演吕克·贝松、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

  难以想象,这些人都是受霍恩导演邀请,到剧组进行美术指导。

  事实上,“哈利·波特”每一部系列开拍,都会有大牌导演或演员探班,但像“凤凰社”剧组这样,一周来一两个大导演的情况,还属于少数。

  他们有些是结伴来的,有些是单独来的,可以看出来,他们和导演关系不错,双方一直在进行交流。

  这些大牌导演的到来,获利的不仅仅是摄影、灯光等幕后人员,连苔米这个当导演的也感觉受益匪浅。

  苔米和法国导演更相熟一些,不少法国导演是看着苔米长大的,他们对剧组做出的贡献不仅仅是技术指导,有时候还会指点一下演员演技。

  顺带现场教学,告诉苔米怎么做更省钱,效果也更好。

  霍恩导演丝毫不介意在众人面前自曝其短,“我也在学习中。”

  当然,交流是相互的,在探班的过程中,这些导演也从霍恩的作品中挖掘出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苔米邀请这些导演的目的并非作秀,是因为她发现,在实际拍摄的过程中,和她脑中构想的差距太大,理论知识并不能在实践上帮助自己太多,于是她想到了搬救兵。

  她不行,那么就来找行的人帮忙解决问题。

  但是实际上受到的效果却不仅仅是演员演技和幕后工作人员效率的提高,苔米意外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大牌导演一日游两日游,她发号指令收到的回馈也越来越快,剧组工作人员用的也越来越顺手。

  无形间自己的威信竟然提高了不少。

  一开始苔米觉得这是自己的错觉,但大量的证据表明,这是真的,苔米很奇怪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于是她打电话给雷蒙德,说明了剧组的情况,雷蒙德忍不住笑了:

  “这还不简单,当他们发现你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一群重量级的大腕儿在支持你,傻子才会和你作对,这么厉害的人脉,你在这些导演面前稍微说句话,就可能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

  听到丈夫的话,苔米难得较真的纠正:“我不会说别人的坏话。”

  “可是他们并不会这样想啊,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和你一样。”电话里雷蒙德微笑着说道。

  ————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是该系列一个转折点。

  第四部“火焰杯”后,同校男孩塞德里克死掉了,魔法部拒绝承认大反派伏地魔已经归来的事实,报纸将哈利塑造成一个撒谎的男孩,他被同校孤立,他的两个朋友成为了男女级长,魔法部副部长乌姆里奇教授成为黑魔法防御课教授,并在学校成立高级调查员。

  老师被开除,学生被体罚,圣芒戈医院中,自己同班同学纳威·隆巴顿的父母被食死徒折磨疯了,教父小天狼星再与堂姐贝拉特里克斯中牺牲……

  若“凤凰社”是一部普通的青春伤痛片,这些元素已经足够。

  但并不是这样,这是一部魔幻题材的电影。

  魔法,才是影迷关注的重点。

  所以在把握原著基调不变的情况下,苔米绞尽脑汁地留住原著里的魔法因素——

  原著小说留给大家印象深刻的韦斯莱双胞胎大战乌姆里奇,苔米的分镜头,几乎还原了原著小说所有的情节。

  哈利·波特与马人和海格弟弟的见面、邓布利多军在有求必应屋中的练习。

  哈利和他的朋友与食死徒在魔法部的较量、凤凰社成员与食死徒的打斗。

  不仅如此,苔米还别出心裁的设定了许多有趣的小细节,力求让观众感觉到这是个魔法世界。

  华纳和监制大卫·海曼看重的是塔玛拉·霍恩对节奏的掌控力。

  但是苔米发现,若将这些都加入电影中,影片的长度,绝对不输于正在热映的“火焰杯”。

  ————

  就像法国媒体总是习惯性将他们的“小甜菜”塔玛拉·霍恩,塑造成一个不被世人理解、孤傲又寂寞的小可怜,英国媒体同样对霍恩导演有一个固定描述——苦大仇深、阴阳怪气、阴郁黑暗的致郁系幽怨少妇。

  通常还伴随着歇斯底里和自杀倾向。

  其中,以《太阳报》为首的英国报刊,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向广大英国人民洗脑“霍恩导演是有自杀倾向的疯子”的机会。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些八卦周刊都在胡说八道,但是谎话说一万遍,再荒唐也有人会当真。

  所以在没接触导演之前,许多年轻演员都对这位法国天才导演有一种抵触心态,认为对方非常不好相处。

  但是真正接触下来,大家发现根本不是这样,霍恩导演是一个非常认真,而且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全能导演。

  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对方是个完美主义,你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面对这位要求很高的导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1页  当前第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1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王牌导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