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王牌导演_分节阅读_第105节
小说作者:狴犴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519 KB   上传时间:2015-12-15 12:37:30

  “没有参加戛纳是因为威尼斯电影节的邀请吗?”

  “别乱猜测,听说电影现在还在制作阶段,依照霍恩的速度,能来得及吗?”

  据悉,今年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将于8月31日举行。

  随着《大新闻》粗剪版预告片的公布,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讨论,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片是不是塔玛拉·霍恩的《大新闻》?

  既然组委会公布了电影节召开时间,B&H工作室这边公布了电影首映时间,按理来说,《大新闻》是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片没跑了。

  既定的事情还需要讨论?

  网友们之所以在这个话题上展开讨论,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威尼斯电影节的官方尚未给出任何明确的答案。

  而《大新闻》粗剪版预告片,也只是预告了放映时间和地点,而并没有确切说“本片是威尼斯电影节开幕片”。

  很多网友因此产生疑惑,塔玛拉·霍恩这边已经公布了放映时间,放映时间和威尼斯电影节同一天,照时间推算,《大新闻》就是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开幕片,为什么霍恩这边都公布了,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却迟迟没有宣布开幕片呢,塔玛拉·霍恩这边应该不会在全球首映时间上开玩笑,那么,组委会迟迟不公布,是不是在开幕片选择上出现了问题?

  网友的猜测一点都不错,这里面确实有问题。

  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内部,在开幕片的选择上出现了分歧,虽然最初大家定下的是塔玛拉·霍恩的新片《大新闻》,但在得知今年乔治·克鲁尼也将携带新片《三月十五日(总统杀局)》亮相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部分成员又觉得相比塔玛拉·霍恩的《大新闻》,乔治·克鲁尼的新片似乎是更好的选择。

  虽然塔玛拉·霍恩如日中天,马修·卡索维茨又是当下备受关注的新生代导演翘楚,但二人加在一起,也不如好莱坞巨星乔治·克鲁尼名气响亮,更不要说电影还有瑞恩·高斯林、菲利普·塞默·霍夫曼等一竿好莱坞演员。

  这个阵容,怎么看怎么比《大新闻》具有吸引力。

  两部影片谁才是开幕影片,成为组委会成员讨论的焦点。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支持《大新闻》的认为,虽然乔治·克鲁尼名气更大,但是在艺术性上,他远远不如塔玛拉·霍恩,在欧洲电影市场,两者也是霍恩的作品更加受欢迎一些,更何况他们先通知的塔玛拉·霍恩,霍恩那边都准备好了,他们这边却临门一脚突然变卦,作为欧洲最具知名度最权威的电影节,有这样的吗?

  支持《三月十五日》的更简单,这是乔治·克鲁尼的电影,乔治·克鲁尼的电影,乔治·克鲁尼的电影,重要的事情重复三遍,塔玛拉·霍恩和马修·卡索维茨加在一起乘以2的影响力,都比不上一个乔治·克鲁尼,如今有更好的选择,你告诉我你要放弃乔治·克鲁尼自编自导的《三月十五日》,选择塔玛拉·霍恩的《大新闻》,你在过愚人节吗?

  或许这个问题放在十年前,甚至是五年前,威尼斯组委会都不会产生这样的分歧。

  一个口碑良好、知名度、影响力颇高的文艺片导演作品,和一个好莱坞明星执导的电影,电影节组委会会选择谁的作品担当开幕片一目了然。

  毕竟,威尼斯电影节是艺术电影的殿堂,艺术性才是评价一部电影优劣的标准。

  但是随着好莱坞商业大片冲击欧洲,北美电影市场蓬勃发展,奥斯卡越来越受人关注,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影响力却大不如前,威尼斯电影节不得不和远在大洋彼岸、这些年凭借“奥斯卡高重合率”迅速崛起的多伦多电影节争夺外界关注度。

  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影人选择举办时间相差无几的多伦多电影节,历史更为悠久的威尼斯电影节似乎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吸引力。

  当然,产生这样困扰的并不止有威尼斯电影节一家,欧洲三大电影节中,最讲究艺术性的戛纳电影节,今年在评选时,似乎也开始向市场妥协,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今年丹麦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执导的商业味十足的《亡命驾驶》获得本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去年,柏林电影节选择同样介于商业和艺术之间的影片《黑暗将逝》作为闭幕片,何尝没有“吸睛”的心思在里面?

  所以说,在已经定下《大新闻》作为开幕片为前提,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内部还会因其他电影产生关于开幕片的分歧,也不算奇怪了。

  作为欧洲近些年最卖座的导演之一,苔米绝不仅仅只是关上门执导自己电影那么简单,她虽然深居简出,但并不代表没有人脉。

  在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发生分歧后的第一时间,身在苏格兰照顾女儿赫帝的苔米,就接到了内部消息,通知她《大新闻》成为威尼斯电影节情况有变化,组委会内部有人看上了乔治·克鲁尼的新片,希望她早点做打算。

  因为现在双方还在据理力争的阶段,苔米完全可以争取。

  要知道现在乔治·克鲁尼就在意大利的别墅度假,霍恩若还在苏格兰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哄孩子,可能要错过一个绝佳的宣传电影的契机。

  老实说,苔米入圈这么多年,临时换将的事见过不少,哪怕她的剧组也有原本定下来的演员,因为各种原因被空降踢出去的,哪怕很少,也绝非没有。

  总有一些有背景的富二代想要尝试一下做演员的感觉,大角色不能给他们,小小不然的客串还是可以妥协的。

  但像被其他电影替代自己的影片,成为威尼斯电影节开幕片的事,苔米还真是头一遭。

  想来,其他经验丰富的导演也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体验一遭这样的乌龙。

  要知道她已经在粗剪版预告片里隐晦宣传这件事了,除非威尼斯电影节提前举行,那《大新闻》妥妥是笑柄。

  不仅她本人面子里子都没有了,连B&H工作室都会成为业内的笑柄,整个主创人员都会面色无光,她要提出申述,说不定还有人以为是她要借着威尼斯电影节炒作自己,顺带碰瓷一下乔治·克鲁尼新片!

  ——这个碧池!

  霍恩导演忍不住在心里爆起了粗口。

  平生第一次,霍恩导演有带枪跑到意大利,一人给那些混蛋一枪子儿的冲动。

  雷蒙德看到原本心情不错的妻子在接了一通电话骤然变脸,感觉奇怪,忍不住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自从《大新闻》被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选为开幕片,所有主创人员都感觉很荣幸,身为电影制片人和导演的苔米、雷蒙德的夫妇非常珍惜他们现在的休假时光,因为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们会相当忙碌。

  “那些混蛋,要换了我们的电影,因为乔治·克鲁尼的新片,混蛋,贱人!”

  霍恩导演恶狠狠地咒骂。

  本来雷蒙德听得一头雾水,不过半秒钟后,他就想明白妻子在说什么,脸色也变了下来。

  《大新闻》是工作室投入精力非常高的一部电影,对于一个刚成立没几年的小工作室,制作一部这样的电影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当威尼斯电影节组委告知,他们希望邀请《大新闻》作为开幕式电影时,不要说剧组,就连工作室后勤人员都在加班加点的工作。

  因为这部电影原定应是九月初完成全部后期,工作室报名威尼斯电影节,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若是进入主竞赛单元,又恰好赶在电影节开始之前制作完毕,他们就参加,若是没有完成制作,北美的多伦多电影节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一句话,他们全体加班,如今又因为他们一个建议,他们全体加班变得毫无意义,这样的结果,不要说苔米这个总导演,连雷蒙德也不能接受。

  “不行,我们要和他们谈谈。”雷蒙德·培根当机立断,他对犹在愤怒的妻子说道,“亲爱的,先把火气压一压,叫上马修,然后通知吉姆,我们飞一趟意大利,务必在他们下定决心之前,说服他们。”

  》》》》》

  马修·卡索维茨是被雷蒙德一通电话从床上叫起来的。

  因为前段时间的加班加点的赶工,如今电影后期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作为协助工作的剪辑师,他差不多可以卸任与导演塔玛拉·霍恩完成最后的交接。

  这是近段时间,马修难得的懒觉,被电话铃吵醒真的是让人火大,不过在听过雷蒙德扰人清梦的理由后,马修整个人都精神了。

  不,他不仅仅是精神了,他现在还想战斗。

  与此同时,还在伦敦拍戏的吉姆·布劳德本特也购买了飞往意大利的机票,向剧组请假飞往意大利,因为时间差的关系,大概要晚大部队四个小时左右。

  苔米鬼使神差地带上了范池。

  在刚刚落幕的戛纳电影节,范池凭借《星期天的香樟树》,拿下戛纳最佳短片评审团奖,多年前,苔米曾经凭借《婚姻的秘密》拿过一模一样的奖杯。

  虽然两人获得的荣誉一样,但苔米真心认为,《婚姻的秘密》含金量比不上《星期天的香樟树》,甚至苔米有一种感觉,范池之所以没有拿下最佳短片大奖,而是捧回短片类评审团奖,是因为他并不是一个法国人。

  虽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国家发生这样的事情,但不少法国人对中国存在偏见,这是事实。

  在机场看到范池,马修和雷蒙德都十分惊讶,“你怎么在这里?”

  还不等范池回答,苔米便回答,“我让他来的。”

  “?”

  雷蒙德和马修双双疑惑地看向苔米,希望从她口中得到一个解释。

  范池也看着苔米,老实说他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就被霍恩叫来了,他也很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机场。

  苔米想了想,回答,“别问我,女人的直觉,我只是感觉马可·穆勒或许会喜欢他。”

  雷蒙德不明所以,马修·卡索维茨却已经明白过来,他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范池,好像在看一块闪闪发光的黄金,“因为饭吃是中国人!”

  苔米点点头。

  雷蒙德和范池仍然一头雾水,但是因为机场人多口杂,苔米也不方便解释,只能说一会儿向他们解释。

  明白过来的马修非常兴奋,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是个中国通,这个不少人都知道。

  意大利媒体不是一次指责这位主席“夹带私货”,因为穆勒本人特喜欢中国、中国电影,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人摘得威尼斯电影节重要奖项,这让意大利媒体非常不满,认为是穆勒主席在以权谋私。

  当然,这种说法不仅仅在意大利,欧洲其他国家媒体也有类似的不满,威尼斯电影节前后,总会有一些法国媒体不满评奖结果,觉得其中有猫腻,当然,在许多法国媒体看来,法国电影入围不拿奖,都是有蹊跷。

  苔米曾经做过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那一届还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亲任评委,苔米认为至少她参与的那一届,评奖结果虽然有争议,但并媒体所言黑幕。

  想来那些所谓的“奇怪的结果”,八成也是媒体无中生有、恶意造谣。

  这种捕风捉影的事儿,也会被媒体说得有板有眼,还有一批人对此深信不疑,也是因为马可·穆勒主席真心实意的欣赏中国电影人,苔米带上范池,也是想要博得穆勒主席的好感,增加他们在组委会那边的好感。

  苔米觉得,威尼斯电影节对自己并没有什么恶感,若有,当年组委会也不会顶着被外界质疑炒作的压力,坚持邀请未满二十岁的自己担任主竞赛单元评委。

  要知道那时,她的代表作《精神病人》还未公映,知名度最高的一部影片《哈利·波特与凤凰社》连道具都没做好。

  所以她相信,现在组委会想要将她的电影换下去,是真心实意为本届电影节影响力考虑,也相信,组委会最终会被他们的诚意打动,放弃其他电影,坚持最初的选择。

  作者有话要说:  我确实因为参加剁手日耽误了更新……

  我买了一年分量的护肤品,卫生纸、姨妈巾、还有保暖内衣、家居服,以及蜂蜜。

  因为分量太多,所以毛爷爷飞走了好多~~~

  对了,东阿阿胶旗舰店正在打折,那个大姨妈来了之后会肚子疼的妹子,可以买点阿胶糕吃,那个价格我看过了,袋装的很实惠,我吃了有点效果。

  ☆、157|特殊的首映

  苔米和雷蒙德一起去过意大利好多次,这不是他们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不过就目前来说,大约是感觉最糟糕的一次。

  糟糕的心情让他们觉得意大利的一切都那么让人不开心,晴朗的天空也没有那么明朗,阳光太刺眼,让人心情烦躁。

  《大新闻》剧组从筹备到前期拍摄再到后期制作,中间一波三折,弗朗索瓦摄像机里的拍摄记录堪比BBC电视台传奇大戏。

  好不容易以为尘埃落定,大家终于可以松口气,休息一下,已经确定成为威尼斯电影节开幕片的电影又面临被替换的风险,就连范池这个局外人都觉得这剧组真是邪了门了,主创人员都应该拜拜关老爷,除除晦气什么的。

  既然剧组已经将首映时间通过粗剪版预告片播了出去,除非威尼斯电影节更改举行日期,否则开幕片一旦成为其他电影,无论什么原因,《大新闻》主创人员和B&H工作室都会成为业内笑柄。

  “我们此行目的是要让组委会内部反对意见控制在一个不能对结果产生影响的范围之内,换句话就是,我们要让部分反对声音站在我们这一边,认为我们才是威尼斯电影节最佳选择。”

  马修·卡索维茨郑重其事地说道。

  “组委会反对我们是因为我们不如乔治·克鲁尼名气大,吸引度高,”雷蒙德接话,看向在场的各位,“首先,我们得向他们证明,选择我们比选择《三月十五日》更加明智。”

  》》》》

  头发花白的威尼斯电影节主席马可·穆勒感兴趣地看着眼前这个被欧洲媒体誉为最年轻电影大师的法国导演。

  和五年前相比,眼前的塔玛拉·霍恩不仅容貌上长开了,气质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她平和了,也成熟了不少。

  五年前,马可·穆勒将塔玛拉·霍恩看做一个前途无量的晚辈,言语中多有照拂,如今,穆勒将塔玛拉·霍恩当成一个优秀的电影人。

  不需要任何人的照顾,非常了不起,值得敬佩的导演。

  就在刚才,这个出色的年轻人站在他面前,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们会比《三月十五日》更加耀眼。

  马可·穆勒笑了,“如何证明呢?”

  如何证明你们的电影可以打败耀眼的乔治·克鲁尼吸引更多人的注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1页  当前第1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1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王牌导演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