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清第一作家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大团团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625 KB   上传时间:2021-07-02 19:58:39

  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隔空对决,他们之间隐藏在交锋之下的默契,你死我活之中对宿敌的了解……

  会有谁因为司马懿被曹魏猜忌的处境而联想到时下的谁谁谁,那就与端正先生无关了。

  端正先生写的《宿敌》是一系列感情细腻,描写内心戏较多的权谋话本而已。

  胤禩还根据野史传说一通瞎写,艺术加工之下,将主人翁的心心相惜放大了许多,直恨不得立刻原地拜堂成亲的那种。

  端正先生:诸葛亮与司马懿互相打赌,若谁输了谁便穿上女装,司马懿究竟有没有穿上女装,诸葛亮已因操劳过度,病逝而去,无缘得见。

  他们走过一生,斗了一辈子,这是多么感动天地的宿敌之情。

  胤禩写了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对决纲要,觉得意犹未尽,他想了想,要不把历史上有名的人一块儿写上吧?

  于是,他贪心地将《宿敌》的纲要扩展为了分卷长篇,第一卷,名曰“棋逢对手篇”,第二卷,他写了宋朝时的王安石与司马光。

  私底下是好友,明面上却政见不合,在朝中你来我往,这一对宿敌,写的时候涉及到了宋朝时期的朝堂改革,胤禩对那些土地改革、钱粮改革目前是一窍不通,他自己都学不透那些,哪儿还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理所当然的,一口想要吃个大胖子的胤禩卡文了……

  “八弟近日怎么研究起了宋史?”

  胤祐凑近,看了看胤禩桌案上的书籍,有《神宗实录》、《宋史》、还有南宋李焘所著的《续资治通鉴长编》。

  胤禩埋头做着摘录,边回答道:“先生课堂之上讲的《资治通鉴》,是到宋朝之前的通史巨作,课后看看宋朝以后的拓宽眼界,还挺有意趣。”

  “只是为了拓宽眼界?”胤祐低声嘀咕:“你这也太好学了。”

  “七哥,这是爱好啦,就像是你喜欢没事就去练骑射一样,弟弟就喜欢看些史书,”胤禩好学史书,桌子上放得全都是正经书籍,课堂上认真听讲,先生们自不会阻止他将爱看书的爱好发扬光大。

  紫禁城之中最大的藏书阁在文华殿后,原是明时的圣济殿,在各大戏文里被称呼为“文渊阁”,这里头有一个时间谬误,因为“文渊阁”是胤禛的继任人弘历所建。

  自卫氏升嫔后,胤禩也渐渐成为了康熙喜爱的儿子之一,胤禩受宠后便求了君父恩典,此后便能去文华殿后的藏书阁借书看。

  胤禩问道:“下学后我打算去藏书阁看看,七哥要一起来吗?”

  胤祐拒绝了这一提议:“先生布置的课业足够我写到天黑。”

  他为胤禩的精力感到赞叹:“你是怎么做到完成课业之余还能看那么多书的?”

  “只要集中精神,专注做一件事就行了,”胤禩笑道:“七哥写课业时容易被旁边的事物或声音打断,自然无法将课业连贯写下去了。”

  胤祐:“……”

  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一样能连续一个时辰不被外物影响,保持全神贯注下去的!

  “我还是不说话了,免得自取其辱,哼!”

  胤祐扭头走了。

  胤禩一头雾水,喃喃道:“七哥怎么突然撒娇起来了?”

  胤禛路过他身边,脚步一顿,以微妙的眼神瞥了他一眼。

  胤禩现在见到两个人都会条件反射的炸起毛来,其一是太子,其二就是四阿哥胤禛。

  如今胤禛就站在自己附近,还盯着自己看,胤禩渐渐僵硬了背脊,一面想要回避他的目光,一面又想着:我又不心虚我回避什么?

  于是睁大眼睛炸毛瞪胤禛:“四哥为何总盯着我看?”

  胤禛抽了抽嘴角。

  “七弟是在生气,”他语气平稳地说道。

  胤禩:我当然知道七哥是在生气,他都哼哼了,显然是等着我去哄他呢!

  胤禛见他沉默不说话,痛心疾首地摇了摇头,委婉地劝胤禩:“平日里少看些话本,罢了,我说多了你也不爱听,就当我是多管闲事吧!”

  胤禛没与他多说,轻叹一声走远了,风中传来了胤禛的叹息:“八弟,整天脑袋瓜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气得胤禩哟,一口气闷在心口:“你给我等着,竟然骂我脑子有病!”

  至于胤祐是不是真的在撒娇?胤禩追上去,口中喊着七哥,如果胤祐顺着台阶往下走,与他和好如初,那就不是真的生气,就是在撒娇!

  这不,胤禩哄好了胤祐,足下生风跑去了藏书阁。

  夕阳为藏书阁笼罩上黄昏的色彩,胤禩熟练地在一楼处挑选自己需要的书籍,刚要去找个地方做下便瞧见原先他用来抄录的位置如今已经有人待在那儿了。

  那人穿着杏黄色的衣服,少年脸上还有些青涩之气,比起戏文中成熟优雅的他要多一些稚嫩,正是监国中的太子。

  胤禩抱着书本,挪了挪脚,悄悄地往后退,挪到了书柜边上,扭头就想开溜!

  正在看书的太子抬起头来,声音暗哑:“八弟,你要躲孤到几时?”

  胤禩瞠目结舌,他甚至怀疑自己还在梦中,不然为何现实里的太子会用暗哑的声音说出那一句《东宫禁忌》中的台词?

  太子胤礽的话成功令胤禩僵在原地,只见太子放下了书,起身朝着他走来。

  少年人正在换嗓子的时候,声音暗哑是肯定的,若是要提高嗓音说话,那声音更是和鸭子叫没区别。

  太子为了爱护自己嗓子,平日里就多有忌口,等待着换嗓的时期过去,他的音色才会变得更加浑厚,更有成熟的韵味。

  他下意识地不去提高声音,说出口的话就显得低沉、沙哑。

  与《东宫禁忌》里头的太子声音一模一样!

  胤禩吓得仿佛魂都飞出了嘴巴,脑袋里自发地唱起了大戏。

  《东宫禁忌》中的一幕幕都在脑海中飘来飘去,而太子站在胤禩面前,居高临下,拧眉问他:“你为何每一回见着孤都像老鼠见了猫?”

  哎?

  胤禩眨眨眼,很快回过神来,也立刻从太子的话中分析出了前因后果。

  他狠狠松了口气。

  只要不是突然来一句“胤禩,我心悦你”,其他怎么都行!

  胤禩感到很绝望:我究竟是怎么引起太子注意的?我都避开他走好几回了!

  太子见八弟见着自己竟紧张得说不出话,不由奇怪:“孤此前与八弟从未有交集,应当未曾与你闹过不和?”

  总不可能是因为他是太子才紧张的,因为八弟面对汗阿玛时,分明谈笑自如。

  “二哥说的是,臣弟并非是故意如此。”

  胤禩嘴巴一秃噜,一不小心将《东宫禁忌》里头“胤禩”对太子明面上的称呼给喊出来了。

  如果更亲昵一些,“胤禩”是喊太子“保成”的!

  太子面露惊讶之色,这还是第一次有弟弟喊他“二哥”的。

第11章 “我心悦你”杀伤力最大

  胤禩想了想,没觉得这称呼有什么不对劲。

  他叫胤禛不也是叫的四哥,叫大哥、七哥,都是如常地叫,太子虽与他们交集不多,却是汗阿玛第二子,不叫二哥,再改回叫太子殿下,是不是显得更加对他避之不及?

  总不可能叫“保成”的,打死他也喊不出口。

  他感觉自己被脑袋里的戏文“困住了”,那不该的。

  他天不怕地不怕,不是说好了百毒不侵吗?区区戏文,怎么可能影响到他?

  胤禩吸了口气,小脑袋飞速转动,思索着该以怎样的态度来与太子交谈。

  要顺其自然,要平淡如常,别紧张,更别胡思乱想!

  他一边这么告诫自己,一边找回了自己说话的声音,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问太子道:“臣弟称呼您为二哥,应当不失礼吧?”

  太子微微颔首,他最大的缺点,那便是被君父与太傅们教导得修养太好。

  胤禩悄悄打量他仍带有青涩气息的俊秀五官,对比各大戏文里的太子胤礽,心中暗道:十五岁的太子啊,很单纯的样子。

  没有过多的世俗之欲,唯有在君父与太傅们严厉教导之下的修身养性与储君素养。

  年幼阿哥们仰望着太子,胤禩也曾听闻他聪颖好学,通熟弓马骑射,年纪轻轻便已开始为汗阿玛分担朝野内外政务。

  “八弟不必多礼,孤只是很意外,”太子道。

  以前从未有兄弟将他当做兄弟过,大阿哥将他当做敌手,而底下的三弟、四弟将他先当做君。

  胤禩略一思考,便明白了大概。

  太子与后宫及诸位阿哥之间,天然就有一条鸿沟,是为君臣之分。

  “臣弟是想证明,其实并非是故意躲着您走,”胤禩解释道:“只是二哥公务繁忙,而臣弟时间并不紧迫,故而见到您来找汗阿玛时,臣弟就先行回避了,如今在藏书阁见着您也是如此。”

  胤禩表现得谦恭守礼,太子的神情渐渐也就淡了。

  知晓并不存在误会,二人一举一动都在礼仪范围之内,不逾越一步,各自疏离退远一段距离,井水不犯河水,这样就挺好。

  太子与其他兄弟之间的关系不也是如此吗?没道理到他这儿就特殊了不是?

  他退后一步,太子那么优雅体面的人是不会过多纠缠的,感谢汗阿玛与太傅们将太子教成完美储君,胤禩悄悄松了口气。

  “臣弟就不打扰二哥看书了,”胤禩行了一礼,抱着自己找到了那叠书便打算溜走。

  殊不知,在他转身的那一刻,风光霁月的太子突然沉下了脸,他伸出手,拎住了胤禩的后领。

  “你还说不是在躲着孤?孤有那么可怕,令你们全都敬畏逃离,避之不及?”

  胤禩扭头,见太子面容隐有怒意,眨眨眼。

  太子瞧他眼眸骨碌碌地转,不由皱眉。

  胤禩眼看溜不走,也就破罐子破摔了,他提议道:“要不二哥您将臣弟先放下来,有话好好说?”

  太子仍拎着他,脸色不愉。

  胤禩叹道:“您再不放,臣弟可要喊人了!”

  或许太子不知道,他虎着脸的样子,在见多识广的胤禩眼中,就像是张牙舞爪的猫,没什么杀伤力。

  好面子的太子果真将他放了下来。

  胤禩飞快分析起来:太子是因为我躲他反而引起了他的注意,也因为我对他避之不及而生气。

  为什么?

  按理说,他此前与太子并无接触,再多的也不过是在汗阿玛处时与他擦肩而过,比起三阿哥胤祉来,他于太子而言是熟悉的陌生人。

  胤禩的胆子是皇叔祖养出来的,左右太子不会吃掉他,而且太子脸皮薄的很,周围没人,胤禩便大胆询问他道:“您为何会因为臣弟谦让您而生气?或许在您眼中,臣弟养在惠额娘处,与大哥关系亲近,对您不够亲近也是情有可原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1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清第一作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