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爬墙相爷家(重生)_分节阅读_第91节
小说作者:Miang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90 KB   上传时间:2023-11-06 17:20:47

  既如此,倒不如孤注一掷,搏个天高海阔。

  武安长公主抿紧了唇,目光望向夜空。看到那无垠的夜色,她竟倏忽想起了从前在草原和彭家那些煎熬的日子——每一日,都是腐骨蚀心似的折磨。

  这是大楚、是这个王朝的每一个人,欠她的一笔债,无法还清的债。

  长公主浅浅地呼吸了几口,试图平复心口的剧痛。她深深地望一眼李源宏的侧影——皇兄的桌案上,还摆着她亲手制作的糕点。

  旋即,她便将目光落在了魏王李皓泽身上——生母低微,血统卑贱,毫无才学,不受重视的魏王李皓泽。

  武安长公主的表情,渐渐高深莫测了起来。

  旁观的秦檀与谢均,各自退下了。明月当空,正是团圆的日子。可众人的心思,一点儿都算不得和美,各个皆是迥异。



第77章 朝中谏言

  自中秋节后, 武安长公主在宫中的地位便一落千丈。

  虽然她依旧是有封号的尊贵长公主, 可她却失去了李源宏的疼爱。宫中是最无情的地方, 所有的人都踩高捧低;因有毒害皇嗣、加害皇后的嫌疑, 再没有人敢向她献殷勤。

  在李源宏的默许下, 长公主再也过不起从前那样挥霍无度、奢侈旖旎的生活了。

  未过多久, 燕王妃夫妇便要启程离京, 去往封地。谢均是燕王妃的亲弟弟,自然要去相送。这一日他和秦檀二人到了王府门口,见到昔日热闹华贵的府邸里一派萧条, 心底难免感伤。

  若非是李源宏疑心过重,他二人也本不至于离京。

  入秋未久,街边栽种的树木已然渐渐转黄, 金色落叶随风而舞。长久无人清扫的青石巷砖上, 铺满了苍金的叶片。燕王府前,一列马车安静候着, 满载王府的家什。

  听闻谢均来了, 谢盈从门槛后迎了出来。她内着一条鹅黄软裙, 外头披一件嫩柳青色十二褶披风, 披风的下摆绣了几段栩栩如生的花枝。因身量未显, 谢盈瞧着和没怀上时一般轻盈有致。但与往日不同的是, 现在的她,面上多了分生趣欢笑,眉眼里瞧着也有了几分灵气。

  “檀儿, 阿均你们来了。”她提着裙摆, 跨了出来。

  “姐姐小心,走的慢些。”秦檀上去扶她,“姐姐现在可是双身子的人,万万要当心些。”

  “哎,不过是走路的功夫,何至于此呢?”谢盈却不以为意,笑眯眯地反手拍拍秦檀,“待檀儿你日后有了身子,肯定比我还活泼些呢。”

  见谢均眸中似有不舍之意,谢盈走过去,握住谢均的手,道:“阿均,你也不必送了。秋日天冷,小心着凉。我与你姐夫虽去了封地,可有空还是会回来走走的。去了封地也好,落得个宁静。”

  谢均又岂会不知道这些?但他还是不忍此刻的分离。他与谢盈出生于京城,从小在京城长大;陡然要离开故土,去往他乡,名义说的再好听,那也是有些令人难过的。

  “姐姐走后,你更要好好照顾檀儿。”谢盈转向秦檀,仔细叮嘱道,“也不知道,谢家什么时候有福气再添丁呢?”

  秦檀微微面红,道:“现下是早了些,我也才过门那么些个月……”

  “好了,不拿你开玩笑了。”谢盈摸了摸腹部。

  出发的时间要到了,李逸成从王府里走出来,亲自扶着谢盈上了马车。谢均见李逸成满面珍视,与从前冷淡姐姐的模样大为不同,心底也渐渐释怀了。

  “相爷,你也不用太过担忧了。”秦檀在他耳边低声劝道,“姐姐嫁了人,便会有她自己的人生。她如今是李家的人,更甚于是谢家的人。能与夫君解开误会,和和美美、无忧无虑地相守,总好过在京城提心吊胆地被皇上猜忌着。”

  谢均闻言,怅惘地叹了口气。

  “檀儿,你说的对。”他反手扣住秦檀的双手,道,“还是离开京城,来的好些。”

  谢均夫妻两个,目送着燕王府的车队浩浩荡荡地离去,这王府的大门落了锁,只余下门前几片秋叶。

  送走了燕王夫妇,谢均与秦檀回了家。

  府中事务也不少,人情往来、里外进出,都是难算的账。秦家又有两个女儿出嫁,少不得添些嫁妆过去,便是敷衍也要做做情面。等再闲下来的时候,便听得京中传来晋王抵达京城的消息。

  且说这晋王,本是先帝膝下最有名望的皇子。九年前,因在上元宫宴上犯了些事儿,被先帝一怒之下褫夺了封号,赶去昆川荒芜之地。

  这九年过去了,京城的百姓都要忘记了从前还有这么一号人物。如今听闻他重返京城,百姓哗然不止。

  更令人诧异的,则是贾太后亲自出面,说是当年冤枉了晋王,如今要好好弥补他。因此,不仅重加封号,更是赏赐府邸珍宝,出手慷慨。

  当年晋王被贬,乃是因为“对长公主不敬”、“醉酒闹事失仪”等由头。如今贾太后说冤枉了他,岂不是说明这些事情都不存在,晋王根本没有对长公主不敬,全是当年那长公主凭着一张嘴胡说吗?!

  一时间,朝野之中,更是流言甚嚣尘上。

  再想到先前长公主加害皇嗣一事,许多支持正统的老臣都愤概不已,纷纷要求李源宏惩治跋扈多年、草菅人命的长公主。

  此时此刻,朝堂之上,一群臣子们正在激烈地喷着唾沫星子。

  “皇后乃是国母之尊,加害皇后,已不仅仅是后宫阴私、妇人较劲,更是谋害皇家正统,意欲令龙脉无存!”一名白发老臣振振有词,满面肃色,“皇上,您决不可在此事上徇私!”

  另一个圆胖的臣子擦了擦汗,也郑重上谏道:“因当年长公主构陷污蔑,晋王竟被贬昆川近十年,不得踏入京城,真是冤天下之大枉!无辜之人,却要蒙受此等灾厄;试问,晋王非皇上兄弟手足邪?生为人者,又有几数十年乎?!”

  “是呀,晋王之冤,不惩罚长公主便不足以平息!”

  “还望皇上明察!”

  “定要对长公主严惩不贷!”

  李源宏坐在龙椅上,手越握越紧。听着朝臣掷地有声的进谏之语,他蹙眉道:“长公主到底于国有功,若非是长公主两度出嫁,如何换得大楚太平?”

  白发老臣恳切道:“身为公主,享天下之尊,理应为大楚牺牲呐!皇上,世间有几个女子,能过的如长公主这般奢靡?!”

  见群臣咄咄不让,李源宏忍不住牙关紧咬。

  事情已闹得这样大,他还有必要看在那点微薄的兄妹情谊上,保住武安长公主吗?

  母后到底是为什么私自做了决定,定要那晋王从昆川回来呢!那晋王一回来,就害的如今朝中流言纷纷,人人都要严惩长公主!难道那首“龙凤不可全”的歌谣,就这样让母后担忧吗?

  民间百姓,为何会唱出这种歌谣来?

  某一瞬间,李源宏的脑海中忽然浮现出秦檀的面容来。

  是她吗?

  “朕知道了!”他不得不给群臣一个交代,严肃道,“朕会彻查此事,给群臣百姓一个交代。”他怒气上涌,只觉得胸肺隐隐作痛。下意识的,他便咳了一声,谁知喉咙中竟涌上一股腥甜之味。

  李源宏大惊,摊开微热掌心,发现上头沾着几缕血丝。

  他的瞳眸猛然一缩。

  “皇……”

  “皇上!您咳血了!”

  群臣一见此状,顿时大惊失色,乱作一团。须知道李源宏向来身子康健,自幼无病无灾;如今骤然咳血,真是叫人惊悚无比。

  大太监刘春也是面若纸色,忙不迭打发人去请太医。

  两盏茶的功夫后,太医就到了李源宏的枕边。景泰宫里一片死寂,年轻的帝王躺在床褥间,面庞一片如霜冷色,瘦削的身体微微蜷起。

  殷皇后坐在床边,柔美的面孔上一片郁色。

  西洋座钟滴答行走,铜鹤香炉的口中吐出丝缕白烟。宫女、太监们,个个皆屏息凝神,不敢出声,生怕打搅了这份寂静。

  太医的手搭在李源宏的脉间,仔细按触着。

  半晌后,太医皱眉,脸色古怪。

  “章太医,皇上的身子怎么样?”殷皇后很是焦急,“好端端的,怎么会吐血?”

  “这……”章太医的表情,愈发古怪,似有话不敢言。

  “直说便是。”李源宏淡淡道。

  章太医一撩衣摆,在龙床前跪下了,呼喊道:“皇上,您这是中了毒呀!是有心思叵测之人,给您下了抽虚身体的毒物,这才使得中气难须,气断若丝,以至于肺虚气浊,咳血不止!”

  此言一出,四下皆惊。

  殷皇后面如菜色,抖着身子,道:“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加害圣上?!快,快去查……”

  李源宏撑着身体坐起,道:“不用查。此事,不得伸张。”他咳了咳,用袖口擦去溢出血丝,眼光落到章太医身上,“章太医,你出去之后,便只说朕咳血,查不出缘由。其余的,一概不准伸张。”

  章太医心惊胆战地扣了头。

  待章太医走后,殷流珠忍不住簌簌地掉下眼泪来。她又惊又怕,含着泪珠子对李源宏道:“皇上,您为何不彻查此事?这可是事关社稷大体的事儿呀!”

  李源宏靠着软枕,神色麻木。

  他没有说话,却在心底回答了殷流珠的问题。

  他已隐隐猜到了几分,那位下毒之人是谁,又是因何而下毒,只是他不愿去承认罢了。

  证据很难找,可他是那样地了解那个人,那样清楚地知道她的自私、偏执、扭曲、冷酷;他甚至不需要证据,就能猜测到几乎与他一心同体一般的她,到底是在想些什么。

  “皇后,朕要向你坦白一件事。”他突然道。

  “什么事儿?”殷流珠的眼泪淌个不休,“如今再没有什么事儿,比您的身体更重要了。”

  “朕要坦白……朕一直知道,你被药物伤了身体,无法生育之事。”李源宏道。

  殷流珠张了张口,残着珍珠眼泪的面颊流露出惊愕之色:“皇上……”

  “若非是朕下了旨意要封口,凭借你的身体,太医院的御医们,哪个不能诊断出来你已不能再有生育?”李源宏握住她的手,喃喃道,“瞒了皇后这些年,朕着实心有愧疚。”

  “但是……为什么?”殷流珠极为不解。

  “若是知晓你不能再有生育,太后一定会令朕废你而令立他人。朕想保住你的皇后之位。”李源宏垂头,声音愈发淡淡了,“朕知道你的身子不大好,但朕不知道,是因为有人向玉枕中下料的缘故。”

  提到那个玉枕,殷流珠的眼泪愈发扑簌了:“都是臣妾不够小心谨慎的缘故。”

  “不——不是你的错。”李源宏的声音,透着一分顽固执着。他抬起头,眉眼里俱是深深的冷意,“叫刘春来,朕要拟旨。”

  殷流珠拿手帕擦擦眼泪,惊问道:“皇上这是要做什么?”

  “朕要,”他微咬牙关,屏住胸腔翻涌的痒痛之意,“废武安长公主为庶人。”



第78章 无需裁衣

  秋日风急, 吹卷落叶。殷红宫墙下, 堆叠着未扫的金脆叶片。几个白头宫女闲坐宫门边, 随口聊着从前先帝爷在时的闲话。好似如此笑闹取暖, 便能驱赶秋日凉寒。

  笑闹声未起多久, 几个老宫女便看到不远处行来贾太后的腰辇, 纷纷蹲礼。

  腰辇上的太后, 并无往日的雍容和蔼,此刻满面焦急。她催促着身旁的宫人,道:“快!到景泰宫去, 哀家倒是要问问皇帝,好端端的,为何要废了她亲妹妹的名位!”

  自从知道李源宏要废武安长公主为庶人, 贾太后便大惊失色。

  无缘无故的, 皇帝为什么这样做?难道,真是因为那群臣子的进言, 想要为晋王鸣冤补偿不成?亦或是殷流珠被人残害一事, 令皇帝开始在心底怀疑武安?

  贾太后紧紧攥着佛珠, 满面寒霜, 自言自语道:“哀家叫晋王回来, 已经是亏欠了武安。如今, 哀家绝不会让武安再减损更多。只要哀家还在,皇帝便休想废除武安的名号!”

  贾太后行色匆匆,急忙赶到了李源宏的景泰宫前。可李源宏却只说身体不适, 不愿相见。哪怕贾太后在门口高声哀求, 亦没有让李源宏扭转废除名位的心思。

  “皇帝!你绝不可以这样对待你的亲妹妹!哀家与你亏欠武安甚多,又岂能再这样对待他?便是为了安抚群臣与晋王,行一时缓兵之策,也不必这样狠毒呀!”贾太后站在朱红门扇前,神色哀哀。本就略显病态的容色,此刻愈添一分苍老的憔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页  当前第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1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爬墙相爷家(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