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_分节阅读_第32节
小说作者:彦王爷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83 KB   上传时间:2023-08-29 20:17:33

  钱有福也愣了一下, 不过很快回过神来认真的答道:“这句,学生的理解是君子可以和顺却不能随波逐流。”

  张夫子点头,又挑了《大学》、《中庸》里面的两句考钱有福, 钱有福都很快答了出来。

  张夫子对此应该是很满意,看向钱有福的目光比之前和善了不少。之前钱有福擅长算学的名声在附近传扬的时候, 张夫子在北山镇也略有耳闻。

  刚刚在门口正好听到有人问,他一时兴趣上来, 就生了考教钱有福的心思,本以为钱有福传出去的那些名声不过是世人道听途说, 夸大其词。现下来看,倒好像是他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这孩子身上还真有些本事。

  张夫子捋了捋胡子, 笑着朝钱有福点点头,夸了句“不错”,这才转身朝众人挥了挥手示意还没进来的都进来, 已经进来的都安静下来,“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你们现在正在学的四书……”

  跟袁夫子严肃、小袁夫子活泼的讲课风格迥然不同, 张夫子可能是本身性格比较温柔的关系, 讲起课来也是不疾不徐,说话温温柔柔的, 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钱有福本来听的就认真,很容易就被带着进入了上课的玄妙氛围中,等再回神,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时辰了。

  “这么快就结束了?”钱有福感觉自己好像还徜徉在张夫子的知识海洋里,颇有些意犹未尽。

  “也不算快吧,已经一个时辰了。休息会儿吧。要喝糖水吗?我娘今天特意给我带的糖水?”王杰举着自己的竹筒,问钱有福。

  “要”反正他们平时也没少吃自己带的东西,钱有福可不跟他们客气,不过,“你娘今天怎么突然想起来让你带糖水了?”

  往常,因为王杰他娘做的肉饼、酱肉味道好,王杰都带的肉饼、酱肉比较多。

  钱有福从王杰那弄了些糖水,捧着小口小口喝着,好奇的道。

  王杰沉默两息,无奈的道,“为了让我不给她丢人。我娘说,我喝了她的糖水,就不能给她丢人,至少也得给她拿个前十回去。”

  “啊?”

  “我今天从家里出来,我爹娘也说了。难道你娘没提?”张霖拉着钱有德凑过来道。

  钱有福下意识转头茫然的看向他哥,“哥,娘提了吗?”他怎么好像一点印象都没有。

  钱有德摇头,“娘没提,爹也没提。”

  他爹昨天特意从山南村过来给他们带了包山上采的野果子,应该也是记着这事,但是他们有志一同的都没在他们兄弟俩面前提名次什么的。

  王杰、张霖:“也可能是婶子她们觉得你们不用提也能拿到好名次。”毕竟之前他们私塾每次月考,这兄弟俩就没拿过乙等。

  这么一想,自己好像更可怜了怎么回事?

  下午,三私塾小比正式开始。

  小比总共分背书、默写、章句理解、诗赋、策论、算学、书画、乐器八项,其中背书、默写这些又依据学生的层次不同,分成各个不同的段。

  时间关系今天下午只进行背书、默写、章句理解、诗赋四项的比试。

  张霖报了四书全段默写、章句理解和策论、书画。

  钱有德报了四书全段默写、章句理解和诗赋、算学。

  “阿福,你报了啥?看看咱们有没有一起的?”

  “没有”,钱有福摇头,“我虽然也报了默写、章句理解,但是我的背诵、默写、章句理解报的都是四书半段(只考察《大学》、《中庸》两本)的。”跟张霖还有他哥不在一个组。

  “行吧。那等我的默写、章句理解考察完了,我去看你跟阿德作诗。”

  “好。哥、张霖哥,你们赶紧去吧,小比马上要开始了。”

  四书半段考察就在他们丙班,四书全段在隔壁乙班。

  钱有德点头,简单叮嘱了钱有福两句,就赶紧跟张霖往隔壁去了。

  钱有福这边也很快开始了。

  第一场是背书。

  钱有福本来觉得,这是一场非常简单的考察,毕竟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每天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摇头晃脑的背书。

  可是看下来才发现,自己默默背书,跟在大庭广众之下把书大声背出来,区别还是挺大的,很多人都因为这个原因发挥不好被淘汰了。

  轮到钱有福的时候,前面得甲等的,竟然还不到一掌之数。

  怎么会这么少?钱有福诧异,却也顾不上多想,在杨夫子念出考题之后,下意识就张口背了起来。

  “这个就是钱有福?你们之前说的那个算学很好的那个?”

  旁边,一个清瘦身着藏青色书生袍子的少年看着正抑扬顿挫背书的钱有福,转头询问旁边的同窗。

  同窗点头,“就是他。夫子上午的时候还夸他了。他很厉害,我听这私塾里认识的人说,鸡兔同笼的那个非常好用的解法就是他给出来的。他还给今年中秀才的徐师兄讲过算学题。”

  “那确实很厉害,明天不知道能不能跟他切磋一下。”

  “应该可以的吧?他算学那么好,算学肯定报名了。”

  清秀少年薛林点头,重新抬头看向钱有福。

  此时钱有福已经无错漏的背完了《大学》,正在从杨夫子说的地方开始往后面背《中庸》。

  终于背完,杨夫子笑着道,“不是说才学到‘君子和而不流’?怎么后面的也会?”

  钱有福笑:“这不是要考背书嘛,就临时往后面背

  了背。”

  杨夫子笑着点头,提笔在钱有福的名字旁边背书的位置写了个甲。

  “好好加油,看你下面表现。”

  钱有福点头,谢过杨夫子,等到这边结束,转身便继续进入了第二场默写的比试。

  “又是甲等。你真厉害。”

  旁边一个看着也就比钱有福大上两三岁的孩子瞧着钱有福名字旁边的两个甲等,两眼冒光佩服的道。

  “谢谢,你也很厉害。”钱有福自然的回了个笑。

  “下一场章句理解,你还能得甲等吗?”

  钱有福摇头,“我也不知道,估计有点悬。我的《中庸》还没学完,如果考到《中庸》后半段的文章理解,我可能不会。”

  “那也已经很厉害了。你才六岁呢,就已经学到《中庸》了,我比你还大三岁呢,也才跟你学的进度差不多。我跟你这么大的时候,还在学《幼学琼林》呢。”

  “是吗?”钱有福笑笑,一边关注着另一边王杰比试默写的情况,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跟旁边小孩聊着,手上还翻着《中庸》。

  终于第三场小比很快就来了。

  肉眼可见的,很多人都紧张了起来。

  旁边刚刚还跟钱有福说话的小孩,这会儿小腿似乎也在抖。

  “你很紧张?”

  小孩点头,“当然了,你不紧张吗?”

  钱有福摇头,他还真不紧张,“可能是因为知道自己得不了甲等?”钱有福开了个玩笑。

  玩笑完,夫子的题目就已经出来了。

  一共六道,《大学》、《中庸》各三道,前面五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所恶于上,毋以使下……’这些都还好,钱有福很快就答完了。

  最后一句,却把钱有福给卡住了。不过好在《中庸》全文他都会背,联系上下文,再利用一下自己两辈子的知识储备,倒也能大致猜个七七八八,就是这具体表述吧?总觉得好像差了那么点意思。

  交到杨夫子那里,果然只落了个乙等。

  “你其他五句都答得很好,这最后一句,答得不好也不在你,事实上你能凭借所学答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莫要灰心。”

  “是,阿福多谢(杨)夫子开导。”钱有福并不觉得难过,朝杨夫子笑笑,便赶紧朝考察作诗的地方去了。

  “阿福,这边,这边,快来。”离得还有些距离,小胖看到钱有福过来,就拼命的朝钱有福招手。

  钱有福跑到跟前,先去小袁夫子那边签了个到,然后才回转回来凑到小胖几个跟前道,“小胖,阿继,赵云祥?你们怎么都来了?”

  “我们那边结束了,来看你跟阿德哥哥跟作诗啊。”

  “阿福,你有把握吗?我刚刚听他们说北山镇有两个人作诗可厉害了。”

  “厉害些不是更好吗?”

  如果都不如他的话,那这比试还有啥意思?他来参加诗赋比试,不就是想看看自己苦练几年,作诗到底到了个什么水平吗?

  “也是哈,不过我还是希望阿福你能赢。”

  钱继附和点头,“我也希望阿福赢。”

  “小孩,你这就是白日做梦,作诗,有我们琦哥在,哪还有其他人的份?”

第049章

  “奇哥?谁啊?”

  “你们这些小屁孩, 竟然没听过琦哥?论诗文这一块,琦哥在咱们青阳县可是这个。”少年竖大拇指。

  “真假的?我怎么没听说过?你骗人的吧?”小胖凑过来盯着少年不相信的道。

  少年: “谁骗人了?本来就是,几个月前县令大人在县学办交流活动的时候, 我们琦哥那可是魁首。小孩,魁首知道吗?就是第一。”

  “切, 你自己也说了那是几个月前的第一, 现在是不是,还不知道呢?”

  几个月时间这么长,啥事情不可能发生?几个月前他还特别害怕背书呢, 现在他可喜欢背书了。

  “就是,小孩子都懂的道理, 有些人啊好像以为一个名头能撑一辈子呢。”

  五经的经义理解比试刚结束,孙琦以很微弱的优势赢了青山镇几个师兄。

  有人心里正不爽呢, 进来正好听到小胖跟少年之间的对话,立马阴阳怪气道。

  “你……”

  “行了, 跟他们说这些虚的干啥?等下手底下见真章就是了。”

  孙琦推开少年,溜溜哒哒摇着扇子从外面进来, 掌心一合, ‘啪’一声扇子尖砸在掌心。引得周围人齐齐看过来。

  钱有福自然也没能免俗,不过他的关注点跟其他人有点不一样。他凑到他哥耳边小声叭叭,“哥, 你说他冷吗?”这天气还摇扇子?

  钱有德嘴角扯了扯,正待说点什么,就听甲班一个面熟的师兄素然道, “见真章就见真章, 还怕你不成?”

  一句话,青山镇跟北山镇学子之间的战火便迅速被点燃。

  就连钱有福、钱有德兄弟俩也被波及, 并被迫分了阵营。

  目睹这一切的小袁夫子有心想站出来当个和事佬,从中调停一下,却被袁夫子、张夫子联手拦下了。

  文人相轻,自古有之,他们在决定办这个交流会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一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