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之我的老婆是知青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易楠苏伊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66 KB   上传时间:2023-07-02 22:26:22

  陈伊容点点头,她仰着头靠在椅背上,“我不想下地干农活,那样会把我晒黑的。爸,你有没有什么法子让我不用下地就能挣工分。”

  “就是你乐意,我都不能同意。放心吧,我已经让白五同批了一个拖拉机的黄条给你了,有了这个,下面的人也不敢为难你。”

  拖拉机的黄条,其实就是一辆拖拉机,省长手里有名额,一般用来激励优秀生产大队给的奖励。陈援朝因为白五同私下把闺女名字报到下乡名额里去,就狮子大开口,朝他要了一个。白五同怕他犯轴,只能同意了。

  陈伊容有了这辆拖拉机,下乡就有天大面子,无论她下放到哪个生产队都会感激她。毕竟白得了一个几千块钱的拖拉机,这种好事连想都不敢想。

  陈伊容从小就喜欢开各种机子,汽车,坦克全会开。有了这个拖拉机,她直接就可以当拖拉机手。根本不用下地。

  至于下放的地点,就是三江县的林家村。

  陈伊容听到自家老爸都把事情安排好了,十分高兴。

  “爸,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

  陈援朝点点头,又道,“等你安排好了,我会让下面的人把你萧爷爷一家下放到下面。”

  陈伊容‘嗯’了一声。

  “但是你萧二婶可能会被下放到劳改农场。过些日子我安排她到你外公外婆那边,到时候,如果你去看他们,正好也能顺便了。”

  “好。”

  “你一定要注意安全。”

  “好”陈伊容十分不舍,突然想起来一件事,“爸,我妈的事情要告诉外公外婆吗?”

  陈援朝想了想,“暂时别告诉他们吧。你妈是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勇气,一旦知道她不在了,肯定会受不住的。”

  陈伊容只能点头。

  陈援朝给陈伊容准备许多吃的。肉饼就烙了八百多个。

  到了乡下,除非队里批准,他们根本不能离开三江县,更加没有探亲假,就是有也未必能轮得到她们这些新人。

  陈援朝连饭也吃不下,担心这担心那的。

  陈伊容安慰也没什么用,索性听他不停唠叨。

第41章 、

  不知不觉就过了半个多月了, 这期间宋向军工作进展顺利, 日子也过得非常轻松。

  原本, 周末休息,他想回村看看的, 可突然想到,自己可以利用先知赚点钱。

  比如说,他可以买古董。不有句话说的好吗?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前世,他的大老板就有许多古董,虽然他没有学过专业的知识,可耳濡目染的,他多多少少也学到那么一点。

  就算他眼光不好, 买了些假货,可只要他多多撒网,说不定能捡到一个两个的真货。等过几年, 到了改革开放政策下来之后, 他手里就能有一批启动资金了。

  而后, 他就可以趁着这股热流,发展自己的事业。前世还未来得及开展的事业这辈子也许就能实现了。

  打定主意之后, 他开始四处转悠。

  买四!旧这种东西, 不能张扬,谁知道别人什么时候就把你给卖了呢。

  陈伊容现在不上班了, 只能到处闲逛。

  这天,她头上带着一顶帽子, 穿着一身蓝色衬衣,黑色长裤,脚上黑色的布鞋,低调的打扮让人几乎分辨不出来是她。

  她走进一个小巷子里,一个梳着小平头,打扮得流里流气的小青年站在巷子口,看到她的时候,原本歪七倒八的身体不自觉地直了起来。

  等人走近了,他小声说了一句,“王姐,来新东西了。”

  陈伊容买古董的时候化名叫王云,听到他的话,她装作不经意地点了下头,而后闪进一户人家。

  小平头立刻扫视了四周,也跟在后面闪了进去。

  “这些全是好货色。都是革|委|会那边从郑先令家搜刮出来的,被王文|革那个败家儿子给偷摸着换出来的。”小平头叫王二平,因为政治原因,一家子都被批|斗到了乡下,他机灵的很,第一时间跟家人划清界限,没有被批|斗。

  因为他成份问题,也根本没有工作单位肯用他。所以,他只能走偏门捞钱。手里攒了钱,他也会给还在劳改的家人寄点粮食过去。也算是有点良心了。

  陈伊容和他就是在邮局寄东西的时候认识的。

  陈伊容看着地上铺满的十几样古董,其实,她是不懂考古的,但因为手里有空间这个作弊神器。

  只要她用手触摸,脑海里就可以浮现出东西的来历。

  比如说,她手里的这个东西,乾隆年制的景泰蓝香炉,色彩艳丽,做工精细,要不是她有空间在手,提醒它是个假货,恐怕早就买亏了。

  “这个也是郑先令家的。”

  陈伊容把东西放到一边,一一用手探去。

  十多个,转眼就只剩下五个了,“我就要这些,你估个价吧。”

  王二平也不知道陈姐这选东西是按照什么规律,以前,他也不是没有推销过,可是每次,当他口干舌燥说了半天,她也不为所动之后,他所幸就不说了。等他选好之后,他立刻给报了价,“三百五十块钱。”

  陈伊容伸了三根手指,王二平头皮一紧,这也太狠了,一下就少了三十块钱。

  可一想到她是个大主顾,少赚点也就少赚点吧,没有多做考虑就点头应了。

  付完钱之后,陈伊容想了想又道,“我要调到别的城市工作了,以后可能一年才会回来一次,下个月就走,你看在我走之前,还有没有新货了?我临走前再来看一次。”

  王二平一愣。在脑海里搜罗了一会儿,点头应了,“我还认识几个红卫!兵的人,我这几天都走一圈,问问他们手里有没有好货。”

  陈伊容点点头。

  王二平似是想起了什么,“王姐,你还有没有认识的人想要偷渡到香港的?”

  陈伊容愣了一下,目光一紧,“怎么了?”

  王二平被她这目光吓倒了,忙解释道,“就是我那兄弟叫大河的,他不是专门倒卖船票吗?想问下你有没有认识想要偷渡到香港的朋友,给他介绍一下。最近上面管得特别严,他已经好几次没卖完票了。让我请周围朋友帮忙留意一下。”大河可是说了,他介绍一个,可以给他五十块钱好处费。这种无本买卖怎么都不亏。

  陈伊容听到大河这个名字就想到几年前,她帮着姐姐偷渡到香港的事情,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了,有没有找到她的生父呢?对方认不认她呢?

  只是,现在不好传递消息,她也只能按耐住性子,不能给自己招祸,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她姐姐已经是个死人了。

  虽然陈伊容没有朋友要偷渡,可这不妨碍她想知道最新船票价,“每人多少钱?”

  “不要钱,只要黄金,一根大黄鱼就成。”

  陈伊容抿了抿唇,“我恐怕帮不上你的忙了。我的朋友都没有黄金。”

  王二平有些遗憾。不过,这种大主顾的确很难找到的。他也就没说什么了。

  陈伊容拎着东西出来的时候,刚好在巷子口遇到宋向军。

  看到她的时候,宋向军绝对是一愣,他没想到自己会再遇到她。上回她发脾气的样子着实让他忐忑好些日子,想去找她,又怕再次惹怒她,一直都是惴惴不安的。

  现在,看到她面色红润,心情似乎很好的样子,总算是放下心里那点担忧了。只是,他仍旧是有些不自在。呆呆地看着她。

  陈伊容似乎忘记那天的事似的,大大方方跟他打招呼,“你怎么会来这?”

  宋向军一愣,他能跟她说,自己要淘点宝贝用来做收藏吗?

  陈伊容看了一眼外面时不时就会就会出现的民警,低声道,“这边民警很多,你要买什么东西,最好注意点。”

  宋向军没想到她居然能猜到他的意图,惊讶地看着她。

  陈伊容朝他眨了眨眼,对他狡黠地露出一抹笑,“不是只有你才有头脑的。”说着,还把自己手里提的袋子轻轻往上抬了抬,袋子里发出轻微摩擦的声音。

  虽然她没有打开,可那布袋子露出来的形状,他约莫能猜到袋子里是什么东西。

  宋向军心跳得飞快,看来成大海没有骗他,这个地方真的是倒卖古董的地方。

  “你小心点吧。这个地方的东西有真有假。想要给自己寻个全家宝,不是那么容易的。”

  对她的善意提醒,宋向军很感激。

  他本身也只是想过来看看,没有九成把握他不会出手的。

  陈伊容见他听进去了,立刻擦身离去。

  等人走了,宋向军看着她的背影,久久未能回神。

  她是个迷一样的女人。似乎像一副画,远看是国画,再近一些是风俗画,更近一些是抽像画。

  让人不知道,哪才是她的真面目。

  周五,宋向军拎着从成安街买的十斤大米走夜路回了林家村。

  之前,他花了手里一半的钱买了一件古董,因为不认识。他也不敢买多。

  他准备过段日子,到旧货收购站买点书,找点专业的书学学怎么鉴定文物,当然如果找不到就算了。

  等他到了家,天色已经昏暗。

  二叔和三叔家房子都已经盖好了,两家的行礼已经打包好,人也搬过去了。

  现在三间瓦房。范菊花和宋春丽一间屋子。

  宋向党和宋向民一间,他当独一间,不过他的房子要小点。

  看着空空荡荡的屋子,和老旧腐朽的床板,宋向军想给自家添些新家具。就和范菊花商量这事。

  范菊花却直接否决了,“恐怕不行,你二叔三叔盖房子就已经伐了一些木头。咱们又不是盖房子,队里肯定不会批的。”

  宋向军有些失望,想了想,“那我到旧货回收站收些木头回来,拚两张床吧,再弄个箱子。”

  范菊花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第二天,宋向军就带着宋向党和宋向民一起到县里旧货回收站拉木头。宋春丽嫌脏,不愿意去,就留在家里看书了。

  宋向军有前世的记忆,挑得都是些好木头,虽然看着很旧,可料却是好料。多数是黄花梨的,虽然不完整,可拚接一下还是能用的。

  拉了整整一车,才两块多钱。

  还找了些书,宋向军挑书的时候,宋向党和宋向民还有些不解。

  “大哥,怕自己忘了所学的知识,所以,要时不时拿出来看看。”他想的当然是高考。这是难得的机遇,他必须牢牢抓住。

  这话说的宋向民一脸羞愧,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

  三人拉着板车回来的时候,村里好多人都看到了,不过,对于这种做法,大家都很认同,也没人觉得出格,毕竟现在从上而下提倡的就是不要浪费。

  下午的时候,宋向军把材料拉到村里会木匠的人家,让他帮忙做。

  这种手艺人,到哪里都吃香,虽然城里也会有木匠挨过批|斗可乡下却没有,因为你不知何时就要用到人家,到时候找人都找不着,多麻烦。

  忙完这些之后,他就到深山里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9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之我的老婆是知青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