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出夫妻成长实录_分节阅读_第122节
小说作者:枝呦九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77 KB   上传时间:2022-08-25 21:06:36

  折和光:“那就休息一会儿吧。”

  他席地而坐,靠着城墙看风景,晚上的风虽然有些冷,但到底不至于如同腊月的寒风割人的脸。

  他感受着风来的方向,跟小童说,“此时此刻,也不知道友人有没有跟我吹同一阵风,可有感受到我的诚意。”

  然后当场来了诗兴,让小童打开包袱,四号文房四宝,他伏在地上,周围有茅草,有枯败的枝叶,还有偶尔过路的虫子。

  折和光都没有管,他只是一心一意的写诗。

  这是费脑子的事情,他心无旁骛,月光洒在他的身上,他觉得自己应该是圣洁的,在旁人看来,他这一份心性比之竹林七贤也不差什么了。”

  但在小童的眼里,此时此刻的他委实有些猥琐。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人,瘦不拉几的,就这么在枯枝败叶,残花败柳中撅着屁股伏地写字,怎么也不是个好形象。

  他叹气,然后看过去,只见纸上写着隐隐约约几行字:晚秋忆蜀州林德。

  嗯,这是写给蜀州林县令的。

  小童看了一眼就没有兴趣了,只一味地打哈欠,然后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等他醒来的时候,打了个寒颤,他抬头看去,侯爷也已经睡着了。

  而他写诗句的纸不知被风吹去了哪个角落,反正黑天黑地的,小童找不着。

  他们一直在城墙根下,倒是安全的很,应该是有人打过招呼的,也没有人来赶他们。

  小童阿弥陀佛一番感谢,然后把一件衣裳盖在折和光的身上,又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等第二天醒来,他们的包袱都没了!折和光连忙去报官,官府刚开始没人管,后来有人说是折家九姑娘的爹,好嘛,这才有衙役好声好气地来问他们到底什么回事。

  问明白了,让他们按个手印,然后就恭恭敬敬的送他们回去,途中还给他们买了吃的。折和光大为感动,诗兴大发又要给衙役写诗,好在被小童拦住了。

  但回到家,门仆看见折和光,谄媚的笑:“侯爷回来的可真早。”

  折和光:“……”

  他掩面而去。

  唐氏当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她翻了个白眼。

  作者有话说:

  还五百字。

  晚安晚安感谢在2022-06-23 21:04:13~2022-06-24 00:05: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阿生 20瓶;憬花阴 5瓶;?A.baby 莓?、秦淮晓渡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3章

  一更

  折和光回来就病了。他身娇体弱的, 哪里受得起在城墙外睡一晚的苦,又是打喷嚏又是头疼,喉咙里冒火, 后背冒汗,不得已叫人请来了大夫,大夫说是受了风寒。

  唐氏也是这般才听说了这事情,还是逼着小童说出来的, 不然折和光还想瞒着。

  为什么瞒着?倒不是因为他为偷偷访友无疾而终感到羞愧, 也不是因为走不动在城墙外睡了一晚而心虚,而是他觉得自己的包袱被人偷了, 官府刚开始对他敷衍至极, 还没有抓到小偷,这让他受不了。

  他郁郁寡欢,也不想骂官衙, 只抱怨小偷猖獗。

  直到桑先生来了,他这才开始抱怨官衙。

  “平日里总有人说官衙办事不可靠,我还要替他们辩解辩解,如今我自己碰上事了, 发现他们真不管事, 我这脸上无光啊。”

  桑先生即便跟他相处这么多年了,还是没明白这事情跟他脸上是否光彩有何关系?

  但折和光还在说。

  本来嘛,他觉得脸上无关,便不准备告诉任何人。谁知道小童经不住吓,一被唐氏吓唬, 便什么都说了。

  他好心烦哦。他觉得唐氏肯定背后要嘲笑他了, 因为他在唐氏的面前也说过京都的官衙是最管事的。

  折邵衣三姐妹正好过来看他, 在屋子外面听见这话, 一时间俱都不知道说什么。

  父亲到底是怎么养的,才能养出这么副性子?

  折邵衣进去打了声招呼就走,其他两个衣也没多留。等三人来了又走,折和光才疑惑的说,“我怎么瞧着三个丫头都不怎么关心我?”

  桑先生:“……”

  啊这,你才知道啊?

  他叹气一声,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难道说,之前七姑娘就不怎么将你放在心上,如今八姑娘也心灰意冷了,九姑娘……九姑娘从来就没待见过你。

  但这话桑先生也不会说,说出来伤人心,不说出来,折和光这性子怕是到死也不会觉得有异。

  傻乐挺好。

  他就道:“三个姑娘都忙着官绣的事情。”

  折和光就挣扎着起来,“敲我,也不知道给她们三个写几句对联,等官绣考了,便贴在绣坊里面。”

  桑先生:“算啦算啦,那是宫里发话的事情,你就算写了,九姑娘也贴不了,何必平白多生出一桩事情。”

  折和光这才安生,他心里的话也说都说给了桑先生听,如此便什么心事也没了,眼睛一闭,睡得死死的。

  唐氏却在忙这个家的事情。腊月二十三折硕明就要成婚了,儿媳妇家世不显,但是性情宽和,她很喜欢。

  折萱衣月底也要进宫一趟,这是赴宴去,万望能挑个好夫君。

  她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忙儿女亲事,折邵衣带着折珍衣跑进跑出,她都没怎么关心。

  她跟曲陵侯夫人说,“老了,真老了,没精力了。”

  曲陵侯夫人笑盈盈,“咱们还年轻的很。”

  她问唐氏,“你家的三个丫头如今可都折腾着,你不高兴?”

  唐氏面无表情,“太子妃看着,我不担心就行了,高兴不高兴的,也不是我在做。”

  她只想把这些娶的嫁的都做好了,然后把自己的主院封了,她要关起门来做老夫人。

  谁都别想要她再操心。

  曲陵侯夫人就笑,如同年轻时候一般点了点唐氏的额头,骂道:“你养了三个好女儿,知足吧,如今谁不羡慕你。”

  唐氏甩了甩帕子,“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吗?这三个里面真正出息的是小九,小九也不是我养出来的。”

  “我没养过,担不起这个名。”

  但是如今外面都开始说唐氏的好话了。她这些年其实是遭受了一些非议的。之前就有人说她不是个好母亲,不带姑娘出来交际。

  可现在说起来,便说她是真贤德。要是不贤德,家里三个姑娘都长成这样?

  反正一个都不差,这必定是教出来的。

  之前出去的时候,还有人向她打听如何养育女儿,都让她打马虎过去了,但她真厌烦了这般的问话,于是能不出去就不出去。

  她叹气,“我也不知道小九怎么就长成这样了——之前也没发现多聪明啊。”

  甚至还不显眼。

  唐氏:“头总是低着的,闷在家里也不爱出,做得最大胆的事情,就是给自己找了个夫婿……”

  曲陵侯夫人就道:“这就是她的聪明之处了,一找一个准,如今沈家三郎多好,哎哟,多少人羡慕你。”

  唐氏白了她一眼:“再好也是孝顺那边,也不是孝顺我。”

  曲陵侯夫人就小声的问,“周姨娘,你准备怎么办?”

  唐氏:“成婚了,就出了由头把人给打发了,爱跟谁住跟谁住,沈怀楠还买了个小宅子,地契就在小九名下,估计就是给周姨娘住的。”

  曲陵侯夫人打她,“你还真打算放她走啊?”

  唐氏就笑,“这你就没我看得开了吧,这院子里面莺莺燕燕,你要是在意,那才叫活不好。我一点儿也不在意她,她走了,我还少个人供养吃喝,这有什么不好的。”

  “若你我命不好,没生在好人家,被卖给人家做妾,你愿意跟主母住还是愿意跟儿女住?推己及人,我肯定愿意跟女儿住。”

  她感慨,“她也是命好的。”

  曲陵侯夫人心中颇为感慨,“她们遇上你,才叫命好。”

  唐氏啧了一句,“别了,我也不是个好的。”

  曲陵侯夫人便不再说这个,问:“你家侯爷还没好呢?”

  文远侯出门访友遭贼偷的事情已经传来了。本来也不用传这般快,但是最近折家的姑娘出名,所以连带着他也出名了。

  唐氏说起这个又生了一顿气,最后道:“我让人往他药里下了几片黄连,让他喝的时候受受罪。”

  黄连是真苦。但这个家里很快,不止折和光喝黄连,在京都下第一场雪的时候,就连三个姑娘也喝了起来。

  折珍衣是气的,她上火了。这些日子她和折萱衣以及其他的姑娘们都在拜访各家夫人为慈幼堂筹银子。

  她们筹银子,便有其他人帮着去定制棉衣棉裤以及过冬的食物。

  又因前几日下了一场雨,屋子里面漏了雨,秦青凤还亲自上房把瓦片给修整好了。

  一切都很顺利,但是谁知道这些棉衣竟然是发霉的,反正是放坏了。折邵衣亲自去收的棉衣,她当时就觉得不对劲。

  一问才知道,买棉衣是宁国公家的五姑娘带人做的。

  宁五姑娘是这个月才来的,本来买棉衣的差事也不是她来,后来另外一个姑娘病了,她才接手。

  在买的时候,她一个人做主,也没跟其他人说,直接买了需要处理的棉衣。

  买棉衣给的银子,她也没有克扣私吞,而是直接拿去买茶具了。

  没错,茶楼终于修建好了,但是大家并没有筹银子购置茶具和家具,而是商量好了,你带屏风来,我带茶碗来,你一点我一点,这屋子里面便儒雅极了。

  这个主意好,当时大家敲定主意的时候宁五姑娘没说什么,没人知晓她胆子这么大,直接就将众人的脸面撕了下来,自己做了主。

  幸亏在送到慈幼院之前,折邵衣不放心还看了一遍,不然那些发霉的棉衣,有些衣裳里面的棉花甚至被掏空了,都会被送去慈幼院。

  折邵衣当时脸色就沉了下来。姑娘们鲜少见她发脾气,她这一沉脸还挺唬人的,有一个姑娘还吐吐舌头,“好似见到了太子妃。”

  但她出身毕竟太低了。宁国公家的姑娘坐在那边一点也不怵。她笑盈盈的道:“折九姑娘,你也别气,这衣裳啊,只是我低价买来的,听闻往年也是卖给慈幼院,那掌柜的说,这些孩子没有家,有件棉衣穿就不错了。”

  “但我想,孩子的命也是命,往年穿这般的衣裳,想来能活下来的也少,今年有了我们,可不能再死人了。”

  折邵衣就问,“所以你是想自己捐棉衣给他们?”

  宁五点头,“是啊,正好我母亲的嫁妆铺子里面就有做棉衣的,便给他们吧,都是捐的,也不用筹银子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1页  当前第1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2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出夫妻成长实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