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八零之农女进城[年代]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十七屿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24 KB   上传时间:2021-08-30 22:05:12

  李秀兰当然忙说没什么,工作要紧之类的。心里的第一想法就是,人家孩子来拜年,那自家孩子要不要去他家拜年的啊?

  她偏头看了看女儿,见女儿正百无聊赖地在那抽嘴角。

  ……好吧,那是没可能的了。

  贺明珠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应对这个老同学。偶尔吧,说说话倒是挺有趣的,可人家那是一给脸就嘚瑟起来,时不时就说一些个颠三倒四的话,她就不知道怎么应付了。

  所以她才把砖头生意交给爸爸去交涉,也是有碍着这么一个原因吧。

  “妈,你来了正好,你来招待他,我去前头了。刚才是叫华裳帮忙招77ZL待一下顾客的,你知道,她不擅长这个。”贺明珠说着就往前头店里救场去了。

  前面店里,原先热热闹闹的七嘴八舌的顾客们一个也无了!

  贺明珠无奈地看看了缝纫区低头踩线的华裳同学……这也太不擅长了吧?

  ……她觉得自己要吐血!

  不行,明天一定要找一个能说会道的小姑娘来!

  “老板,老板,以后你有事,就叫我支应客人吧?”五师傅自认为能揣度老板意,自告奋勇,“只要每卖出一件,能给点提成就行了。”

  “做你的衣服去!” 贺明珠瞥她一眼,“管好自己的活,别动不动地瞎跑瞎琢磨。”

  过了一会儿,朱晓明拎着李秀兰给的回礼出来。

  “要走了啊?我这忙着,就不送你了啊,你走好欸。”贺明珠挂好手中的一条裙子,拍了拍。

  “哎,老同学,听说你们明天搬家呐?要不我来帮忙啊?我可以给你们开车的!”

  贺明珠终于停下了手中的活。这货怎么知道的?苍天,是谁把这事告诉他的??

  她看见妈妈尴尬地在一边搓手,呵呵给自己辩解:“妈一不小心说漏嘴了……”

  ……额。

  “不用!我已经叫了车了,大半夜没得睡的,就不麻烦你了。谢谢啊。”真是要了命了,要是他过来,那些亲戚们会咋想!

  朱晓明却是真想出一份力,又说:“我经常大半夜不睡的,那有什么关系。”

  “我说不用就不用!”贺明珠有些气恼,这人怎么就不能懂点话音呢?

  意识到自己语气有些重,又补了点软话,“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我们都已经搬进来住好久了。完全是因为老家的宗亲太过热心,才走一走这仪式的。所以我们一个朋友都没叫,只是亲戚之间的走礼。”

  “请你理解吧,我代我们全家谢谢你的好意了。”

  话说到这份上,朱晓明又怎么能再强求呢?那不成死皮赖脸了嘛。

  他哦哦了声,灰溜溜地黯然离开。

  搬家仪式这事,贺明珠一直处于无可无不可之间。为这事,她还特地开了家庭会议,来决一决。

  父母是倾向于办一办的。按李秀兰的说法,就是过上好日子了,怎能不让人知道呢?再一个,你连酒席都不摆,会让人说是小气的。

  这大概是父辈普遍的想法——衣锦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

  另外外家那边也日常来问,什么时候暖宅?当初他们暖宅收的礼,还等着这机会还呢。

  所以最终,贺明珠还是决定办了。

  当初游移不定的原因,是她不想一些讨厌的人来给她添堵。但是后来她就想通了,她怕什么?自己赚的钱,自己盖的屋,还不许自己显摆了吗?

  她偏要炫耀炫耀,闪瞎某些人的狗眼!

  元宵当天凌晨四点,是他们择定的好时辰。

  一家四口定了一辆面包车,两点钟就从龙镇出发,去贺家村。

  三点半到达。

  老房子是灯火通明,屋前站着好多父老乡亲,都77ZL是近枝的宗亲们,预备随他们到新家暖宅的。看见他们开着车来,都迎上去夸赞。

  “真是有出息了啊!别人搬城里都是包船,你们这是包车呢,真是气派!比船可快多了。”

  不得不说,贺明珠是有被感动到的。

  这里面有几个还是上了年纪的老者,是辈分高的长辈。能在春寒料峭的暗夜,放弃睡眠,专程送他们一程。这本身就够让人感怀的。

  有时候,你讨厌宗族的封建观,讨厌族谱里不记录女儿的支脉……可有些时候,又不得不为这庞大团结的宗族亲缘所震撼。

  有些存在就是这么矛盾。

  接上了人,再一人拿一件富有吉祥意头的物品,比如寓意登云梯的梯子、节节高的竹竿、日子红火的橘子……

  还有各种都是成双成对的生活物品,比如一双红通通的大红水桶、一对算盘(虽然两个算盘不知道什么用)、一对扫把畚箕……还有最重要的一双名为“子孙灯”的手提小灯笼。

  这些物品都是前两天,李秀兰和贺正忠两人买好,送过来候着的。

  贺明珠并不十分熟悉这种习俗,很有些稀里糊涂,因此就随便他们鼓捣。

  贺家阿婆和几个女性老一辈在给各人分东西。

  谁知后来分到她手上的居然是一把扫帚和一个畚箕。她看了看自家妹妹,一模一样!

  而那双名为“子孙灯”的手提小灯笼,赫然在三堂弟贺继根的手里!在暗夜中散发出熠熠的光亮。

  贺明珠再稀里糊涂,也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啊!这还能忍?

  她先是把手上的扫帚畚箕一扔,再去把妹妹手上的也截下来。

  哼,谁爱拿谁拿!

  她就不信,没有扫帚畚箕,新屋还没人扫尘了不成?她不会请个保姆阿姨来专门做清洁吗?十几块钱的事!

  再然后,她大步走到贺继根面前,一言不发,直接夺下小堂弟手里的“子孙灯”。

  反手递了一个给一脸懵逼的贺珍珠。

  这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这动静,让在场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尤其分配物品的贺家阿婆,好容易才反应过来,那满脸褶皱的脸上皱成一团,“你这是干嘛?子孙灯哪里能女人家能拿的?还不还给继根啊!”

  “女儿就不是子孙?”贺明珠哼了一声,带着蔑笑反问,“我不管这是什么破道理。我搬我的家,我说了算!”

  “众位叔伯长辈怕是不知道,我的新屋,是我贺明珠,贺正忠的大女儿,一个人挣下的!带去新家的子孙灯当然可以我拿。”她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在场族亲顿时窃窃私语,交头接耳。

  原来老福头说的,自家孙子不如孙女,这是真的啊?

  原本在搬物品上车的贺正忠,感觉这星子挂天的拂晓,犹如突降晴天霹雳!他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得了,赶忙赶上前去。

  “妈——这是干什么嘛,我就算没儿子,我的俩女儿也是我亲生的啊!女儿咋就不77ZL算子孙了呢?你这是要让我,连女儿都不认我吗?哎……”

  贺家阿婆也急了,还有些委屈,她为儿子好,儿子怎么还冤枉她呢?

  “阿忠,你这是什么话,妈可没说女儿就不是你的种啊,我这不是想让继根他……”

  “妈你快别说了,这灯就让大娒和小娒拿,错不了!”贺正忠赶紧打断。

  虽然他不知道自己老娘要说什么,但是听那话头,好像要扯到侄子。想起大女儿说过的话,他还能让老娘说下去吗?坚决不能啊!

  他老娘是根本不知道,她的大孙女有多厉害,多气势……多有钱!

  “你就是没事找事!还没七老八十呢,就老糊涂成这样!”贺家阿公埋怨老妻,尔后招呼大家,“别误了吉时,赶紧出发吧。”

  小姑贺贞撅着嘴跟在老妈后面,不停地在那嘀咕:“老太太,你别忘了我也是个女孩子啊,哼。”

第43章 首发晋江文学城 好戏

  面包车载了满满的一车人, 晃晃悠悠,披星戴月,迎着缓缓爬上天幕的旭日, 开到了龙镇。

  早在新屋等候的明珠舅舅, 一看见车子驶入街巷口, 就喊着:“来了来了……”

  厨房内的外婆和舅妈听到信号,忙把已经烧过,将要浮上水面的一大锅汤圆,重新端到炉灶上。

  就等候他们一进屋,汤圆正好漂浮上来。

  这是本地搬家的习俗, 合一个只浮不沉的好意头。

  另一头, 表弟李国庆听到信号,则是划好火柴棒,捏在手中。只等车子一停下,他就点燃地上已经摆好的长长一串鞭炮。

  在屋内汤圆漂浮上水,屋外炮竹震天的时刻, 贺明珠一家四口终于正式地搬进了新屋。

  贺、李两个亲家长辈, 久不见面, 在那握手寒暄。

  “真是好啊, 可真是好。这屋子多亮堂。我家明珠娒可真是了不起噢!”贺家阿公和李家外公一个劲的夸赞。

  贺家阿婆则是抓住亲家母的手说古礼,“她外婆, 你说说,这子孙灯不是规矩传下来, 就是要小子捧的吗?我这也是按旧礼来的嘛。”

  “呵, 规矩是有,那也是人定的嘛,各家有各家的情况, 哪里就得照着本子来呢?”李家外婆心里暗骂这个老糊涂老偏心的亲家母,脸上仍还要和和气气的笑着。

  “我们家明珠多能干的娒娒啊,我都恨不得是我自家的孙女呢,你有这样的孙女可多福气欸。那是十个孙子也比不上的呢!”

  贺家阿婆非常不能苟同!又瞥见自家老头子那个恶狠狠的眼睛剜过来,嘴上不好说,心里却是嚷嚷开了:孙女再厉害,那也是孙女啊,到最后还不是要成为别人家的人?一个分外孙和内孙的人,还在那跟我说道理,我呸!

  除了这对暗中较劲的亲家母,最心里愤愤不平的要数叔婶这对红眼病夫妻了。

  周翠花原以为龙镇破败得很,在传闻里,不都是极荒极凉的小渔村吗?盖屋就盖屋咯,有什么了不起77ZL,不就是那鸟不拉屎的地头嘛!

  可今日一见,心里那个愤懑,那个酸啊!

  龙镇自年底的一拨大建造,过了个年,已经很有些欣欣向荣的城镇气派了。车子一路开过来,两旁的街道屋舍,车上的人那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就连一直安土重迁,觉得农民进城能有个什么保障的阿公贺有福,都不得不自认为看岔了眼,不得不承认孙女这豁出去的行为其实是有远见的!

  贺正义和周翠花就更不用说了。周翠花甚至认为,当初帮儿子哄来的那两千块钱,是真应该拿来到这里买地的。

  可惜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看着这气派的三层楼,一层一层逛过来,那房间是各个都大都亮堂。不算上一楼的店面,竟然还有四个房间!

  要是有一两个是他们家的多好呀!

  周翠花手肘撞了撞贺正义,偷偷摸摸地嘀咕开。

  ……

  一同而来的宗亲,坐在侧面沿河院子里吃着汤圆,一边看河岸的风景。

  这时候桥已经造好了,码头也建好了,停靠着几艘客船,不日就要营运了。

  “这个位置是真真的好!这阿忠的大女儿可真是有眼光啊!”几个宗亲叔伯都这么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5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八零之农女进城[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