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momocha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020 KB   上传时间:2021-08-26 19:25:43

  乔安平一愣,昨天在店里面,也没有见到过宋锦的丈夫,按理说家里这么大的事情他应该不会缺席才是。

  他若有所思。

  ……

  在宋泠为她妈的感情生活纠结的时候,宋锦全然没有感受到身边人的暗潮汹涌。她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要没有了!一天的行程安排——早上起来去锦泠商铺,一直到下午六点回去吃晚饭。吃完晚饭再去夜市街,她弟宋一成已经把东西都摆出来了,她只需要人过去就可以了。

  好在,锦泠商铺开业了两三天之后,人流量终于稳定了下来,没有了看热闹的人,进店的都是实打实的顾客,不然白天凭她一个人和她弟偶尔的帮忙,是肯定搞不过来的。

  这天,拜托了宋一成帮忙守店,她回了桂花潭村,严如玉正在车站等她。

  “真的都卖光了?”严如玉看见她就兴奋的问。

  宋锦本来想要逗逗她,但自己却忍不住先笑开了,没办法,太高兴。她点头道:“真的!昨天就卖光了,还有人过来问呢,问什么时候有货。”

  “有啊!我这儿压了一批货了,就等着你来提呢。”严如玉高声道,看到旁边的人望过来,赶紧又压低声音:“你是不知道,我守着那批货,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然后隔三差五的又要去和你妈对账,发工钱,我这愁得呀……”

  生怕这批货给砸到了自己手上!几百块钱事小,关键是自己之前在家人面前海口都夸下了,这万一失败了,估计几年内她爸妈都不会放心让她自己做事情,就只能守着国营商店的那份工作过日子了。

  宋锦赶紧道歉:“对不住,对不住,本来早就要来的,结果一直在忙我那家店,给拖到了现在。”

  她和严如玉的帽子生意,早就在按计划执行了。现在锦泠商铺里卖的贝雷帽,就是她们自己出品。

  严如玉拜托老杨从布料厂里买来了布料,吴枝花找到了四五个愿意做帽子的妇人,采用按件计酬的方式,早早就在桂花潭村开展了起来。她们用了一种最直接的方法,把宋锦从广州带来的样品全部拆开,然后根据拆开的样片来剪裁,再缝制。简单粗暴,但是有效。

  一开始妇人们还不是很熟悉,产能不高,瑕疵品也比较多,一天一个人也就能成功制作一两顶。但她们本来就精通缝纫,上手非常快,现在如果没有别的农活的话,一个人一天的产量可以达到四顶甚至是五顶。

  严如玉和吴枝花对账的时候,看着每天都需要支出十几块的工钱,都心惊胆战。而最害怕的是,现在半个月过去,她们已经压了一百多顶帽子,这些都是钱呐!

  到了家,吴枝花和几个做工的妇人正在等着。

  吴枝花现在也有了具体任务,拿工资的那种。村里想要做任务的,会来她这儿来领活儿,然后拿布料,最后做好了再交回来。吴枝花负责检查,没问题的收下,瑕疵品返工,然后每天给她们发报酬。有两三个相熟的妇人领了材料后,若见她有空,便会索性留在宋家干活儿——宋家刚修的新房子,光线好,敞亮!

  宋锦和严如玉到的时候,她们正在一边聊天一边干活儿,手上穿针引线,速度看上去已经非常快了。

  看到她们进门,大家都站起来打招呼。严如玉也来过好几次了,和这几位妇人都比较熟了,两人笑着回应。

  “小锦厉害哟,现在都当大老板了。”有人笑吟吟的道。

  宋锦含在嘴巴里的水差点没喷出来,赶紧道:“婶儿,可别这么说。我算什么大老板啊,就一个体户。小本生意,混口饭吃而已。”

  “哪儿啊,我都听我家小红说了,”那位婶儿笑眯眯的,“她上次去市区你那店里看了,说可洋气,和电视里演的一模一样。这能干的人呐,到哪儿都能干。”

  她一边说一边手上还不停。

  原本宋锦离婚的时候,这村里的人说啥的都有,大多都是惋惜这女娃子怎么就想不开,嫁到了县城里,男方还有才有貌的,怎么就不知道好好经营自己的家庭呢!这离了婚,带了个小孩,以后可咋办。还有小部分人更是幸灾乐祸,等着落井下石。

  没想到这才短短的几个月啊,就听说人在市区开起店来了,还回村说要找工人。

  真是应了自己说的那句,这能干的人,到哪儿都能干。

  宋锦谦虚了两句,严如玉撞撞她,给她做了个口型。宋锦会意,这是她们来之前商量好的,要和大家讲一下帽子卖的情况,这些婶们嫂子们虽然是按件计酬,不用管帽子卖得怎么样,但心里都关心着呢。毕竟卖好了,她们这活计才能长久。

  “大家先听我说一说哈。”宋锦站起来,笑道,“婶儿,不用站起来,你们边做。我就和你们说一下之前帽子的销售情况。之前我不是拿了几十顶出去卖吗?这几天就已经全部都卖光了!而且还有好多人等着再要我们的帽子。接下来,我也会去外地再找客户,把之前你们做好的帽子全都销出去。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做完手上这些就没活干了,说不定以后的活儿你们都忙不过来,还得在外面拉人来呢。”

  正听着的妇人们笑起来,“那我们可巴不得。”

  “就是,这一天能赚几块钱的活儿,去哪儿找啊?县里面有些工人都不一定能赚到这个数呢。”

  妇人们叽叽喳喳,她们虽然做这个还不到一个月,但少的时候每天能领到一块钱,多的时候能领到三块到五块,这可比在地里干农活来钱要快多了!而且最妙的是,每天做多少并不是强制的,如果是农活重,就可以少领点任务,反正是按照做好的件数来领钱。毕竟,农活也不能完全的撂下,还得给国家交公粮呢!

  所以,她们都对这项时间灵活而且来钱又快的活计非常的满意,巴不得宋锦在外面的生意红红火火。

  到了中午,大家都各回各家吃饭,这时候有人来交上次领的任务,一共是四顶帽子。宋锦认得她,是住在村头的韩嫂子,这也是个苦命人,她丈夫在修屋顶的时候掉下来,摔断了腿,成了个瘸子,每个月还要用药养着。生了个女儿,才一岁,但因为家里穷,营养不良,看上去瘦弱得像个小老鼠。

  韩嫂子把四顶帽子交给吴枝花,看到宋锦:“小锦回来了?”

  宋锦忙和她打招呼,检查过帽子都没问题后,亲自数了四块钱给她:“嫂子的手艺就是好,你看这针脚,我都以为是用缝纫机踩出来的呢。”

  严如玉也点头:“韩嫂子是这里面做得最好也最快的一个。”

  韩嫂子一笑:“做熟练了就好了,我也就会这点针线活了。”

  “嫂子在我家吃饭呗,都已经中午了。”

  “不了,不了,家里饭已经煮上了,就等我回去吃呢。”韩嫂子赶紧婉拒,走的时候,她忽然回头握住了宋锦的手:“小锦啊,我要谢谢你呀。”

  说完这句没头没脑的话之后,她就转身走了。

  宋锦一愣,转过去问吴枝花:“妈,韩嫂子咋了”

  吴枝花一叹,“还能咋了?还不是因为钱的事儿。她也可怜,她那男人本来做个瓦工,还挺赚钱,现在腿不行了没法出去干活,每个月还要吃药,这又有了个孩子。你算算,每个月要花多少钱?前不久她女儿生病,还是在村里借了好几家才凑出来的钱。”

  宋锦默然,这每家都有每家的不幸,但没钱,却是很多家庭不幸的根源。

  她看了看韩嫂子交过来的帽子。之前,她只是一心的想给自己赚钱,但现在却觉得,如果自己赚钱的同时也能让这些被困在农村、困在家里的女人也能赚点钱,那还真是件好事儿。

  把韩嫂子的事情放一边,吴枝花看现在没有外人,赶紧拉过她来问:“你那店铺,那天赚了多少钱?”

  宋锦看她妈的表情,噗嗤一笑:“妈,你这是早就想问了吧?”

  可不,吴枝花都快要憋坏了。她从市里面回来后就惦记这个事情呢。

  宋锦不逗她了,给她比划了一个手势。

第40章

  吴枝花目瞪口呆:“五百多?!

  “只是卖出的钱,不是利润。”宋锦怕她惊喜过度,赶紧说,“而且只有开业这天有这样的生意,后面大概一天也就一百多吧。”

  开业那天回去后,她统计出这个数字也吓了一大跳,五百多的销售额,她的利润能接近三百。后来想想整家店都被卖空了一半,就觉得这个数字也算是正常。那天的人流量太大了!后面肯定不会有这么多,果然,第二天周一,就跌到了一百多。

  不过她没说的是,一百多是因为店里都没几件衣服可以卖了,就有点尴尬,她只能紧急向广州那边联系要求调货。后期货量充足的话,应该在工作日的时候可以有两百多,周末可以冲一下三四百。这也比之前她想象的要好太多了!果然越贵的东西,利润就越大。

  当然,也不能贵得大家都买不起。

  比起来,她的店铺成本其实微不足道,房租八十,因为用了很多灯泡,电费略高,估计每个月也要三四十,但加起来也不过就一百多。

  “吴阿姨,你们呀以后就可以不用干活了,让宋锦和宋一成养着你们就行了。”严如玉嘻嘻笑,恭维道。

  “这哪能啊!地里的活儿还是得顾着的。”吴枝花的嘴巴又笑到合不拢了,高兴过后倒是心疼:“锦啊,那你晚上就不去摆摊了吧?这太累了,白天加晚上,周末也没得休息。你看看你这脸色,都没以前好看了。”

  “知道了,妈。”宋锦叹口气,“夜市街我也没时间去了,这几天都是宋一成给我看着。不过现在小香港的店也关门越来越晚了,我估计以后晚上也都得开着,那夜市街我就更去不了了。”

  之前小香港的店都是准时下午六点关门,大家轻轻松松的回去吃晚饭。但现在看到夜市街那么红火,很多店也开始延长了营业时间。她现在琢磨着索性把夜市街的摊子交给宋一成算了,让他自己折腾去。

  严如玉有点羡慕,可以的话她倒是想要那个摊子,但也知道家里是不可能同意的。县公安局副局长的女儿去摆地摊,她爸妈在亲朋好友之间估计会抬不起头来。

  “行了,不说这些了,到时候看着办吧。”宋锦现在是巴不得自己能有三头六臂,“如玉,我下午就要回市里面,我们得赶紧讨论一下接下来的帽子。贝雷帽那个千鸟格的花色特别受欢迎,你赶紧去问问老杨,还能不能搞到一两匹布,有的话可以多囤一点。然后我觉得还可以多做几个其他的花色,你觉得呢?”

  “嗯,我也觉得,可以做不同的颜色……”严如玉也加入到讨论中。

  吴枝花看到两人已经完全投入到了工作中,悄悄的退到厨房里。她得给这俩孩子好好的补一补才行。

  ……

  韩嫂子拿着四块钱回到了家。

  她家和宋家的两层楼不一样,就一个土坯的房子,走进去光线立刻变得阴暗。本来在她男人刘瓦匠没摔断腿之前,时不时就有活儿找上来,工钱都还不错,她家在村里面算是日子过得比较宽裕的。当时她还怀着孕,夫妻俩还兴致勃勃的计划着等到她生完之后,把这土坯房给推了,建成砖瓦房,多敞亮。

  没想到,世事难料。

  想起那段艰辛的日子,韩嫂子简直苦不堪言。

  她走进屋里,光线立刻就暗了下来。看到自己两岁的女儿正在箩筐里使劲的挣扎,想要逃出来出去玩。估计是家里没人,她男人在旁边厨房里做饭,怕没人看着她,就把她塞到了箩筐里,再在她周围塞满了碎布头和衣服,把她包起来,这样她就爬不出去了。

  韩嫂子笑着把她抱起来:“妞妞想要出去玩呀?想去哪里玩呀?”

  妞妞还不会说话,只是用手指着外面,“啊”“啊”的喊。

  刘瓦匠从厨房里把饭菜端过来,摆在一张八仙桌上:“妞妞,要吃饭了,我们吃了饭再出去好不好?”

  他把妞妞抱过来,放在腿上,用小木勺子舀了一碗鸡蛋羹,吹凉了之后再送到妞妞的嘴里。自从他出事不能去外面干活了之后,就是他在家照顾女儿,然后干家务活。

  韩嫂子看着,就觉得有些心酸。

  刘瓦匠一边喂饭一边问妻子:“你去拿到工钱了?”

  韩嫂子把四块钱放到他面前:“看!四块钱!”语气里有点欣喜也有点得意的小炫耀。

  刘瓦匠笑道:“不错,你这些天,也赚了得有几十块了吧?”

  “三十八块了!”韩嫂子记得非常清楚。

  刘瓦匠知道这些天妻子陆陆续续的有从外面拿过钱回家,但也没想到居然加在一起有这么多了,吓了一跳:“这么多?”

  韩嫂子点点头,怜惜的摸了摸妞妞发黄的细细的头发:“我都存着呢,明天赶集再给妞妞买点鸡蛋。她得多补补,你看看,头发都没怎么长,那么瘦。”

  妞妞不知道父母的心情,只是“啊”“啊”的催促爸爸赶紧喂饭。

  “还有之前给她看病借的钱,我下午去还掉。这样咱家还能剩下十一二块钱。”

  刘瓦匠手上一勺鸡蛋羹送过去,眼睛却看向了妻子,嗓子都有些哽咽:“……辛苦你了。”

  他只恨自己的腿,让他身为男人,却只能窝在家里,反倒要自己的女人干活来赚钱养家。

  韩嫂子温柔一笑:“辛苦啥呀,以前不也是你养我们娘俩嘛。再说了,这可不比种地轻松多了?赚的钱也多。我都想好了,等我存到一百块,我就去买台缝纫机,到时候做起来更快。”

  赚得也更多。

  “行!咱买缝纫机!”刘瓦匠把眼中的热意敛去,“哎,就是不知道宋锦这个活儿能干多久,要是能长久的干下去倒是真不错。”

  “应该可以。”韩嫂子想起她去的时候听到的那些话,“小锦今天回来了,刚我过去,听她们都在说这帽子卖得可好了。只要有人买,这还怕没得做吗?”

  她放下筷子,感叹道:“你是没看到小锦现在的模样,就可……可……”她想了半天都想不出来要怎么形容,最后:“哎呀,我也说不上来,就是看上去可好了。一点都不像一个刚离婚的女人。”

  她没出嫁之前,见过她们村里一个刚离婚只能回娘家住的女人,每天面带苦色,唉声叹气,见谁都要抱怨几句自己命苦。时间一久,大家都不愿意听她说话了,娘家也有些嫌弃她。所以在刚听到宋锦离婚的时候,韩嫂子是有点替她揪心的。她和宋锦接触不多,但对她印象却极好,那样鲜活明亮的女人,难道也会和之前村里面那个女人一样吗?

  没想到,人家离了婚后依然风风火火,容光焕发。可见,这日子都是人过出来的!

  刘瓦匠冷哼一声:“之前村里面还有人说她一个女人在市里面,生意肯定做不下去呢。说不定回来找户人家就再嫁了。再看看现在人家,也不知道这些人会不会脸红。我和你说,你可千万不要去和他们嚼舌根,这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我知道!”韩嫂子嗔道,“你啥时候看过我和她们在一起聊这些了?”

  刘瓦匠就憨憨的笑:“我这不是提醒你嘛。”

  一家人正在其乐融融的吃饭,外面传来声音:“韩嫂子,你在吗?”

  伴随着声音,杨美云走了过来:“韩嫂子,我来还你的顶针。哎呀,正在吃饭啊?”

  刘瓦匠和韩嫂子赶紧道:“来,一起吃点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8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2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离婚后,我成了首富[八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