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圣僧,朕劝你适可而止_分节阅读_第3节
小说作者:灯笼红染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84 KB   上传时间:2021-08-20 21:13:43

  湛寂看上去明明是那样的冷酷无情、孤清高傲。

  他那种拒人于千里之外高高在上的佛子,却会因为她肚子叫了两声,就会给她送吃的,还有这些换洗衣服……

  此人,当真匪夷所思。

  “能入湛寂佛子法眼的人,绝对不会寻常,小师父肯定很厉害。”这是她的由衷之言。

  淳修脸上绽放出腼腆的笑容,写道:“贫僧并无过人之处。”

  谦虚,湛寂怎么可能收没有过人之处的徒弟,萧静好笑笑不说话。

  她骨子里留着王庭的血,对各种礼仪熏陶自小就耳濡目染,即使饿得前胸贴后背,也不会狼吞虎咽,所以吃得很慢。

  她忽想起什么,问道:“寺里有严格的用斋规定,我现在进食,会不会不合规矩?”

  淳修的脸上永远带着让人舒心的笑容,他写道:“师父说,你非佛门中人。”

  他还真是每时每刻都不忘提醒,萧静好禁不住嘟囔,“可他看着也不像是会关心别人吃喝的人。”

  “在师父眼里,小施主与众生无异,且如今尚无能力供养自己,师父自然会救济于你。”,淳修在小本本上写着。

  “那我在这里住一个月,一年甚至十年,他都会救济我?”

  她只是随口一说,淳修竟点头了!

  萧静好有些惊讶,“不愿收我做徒弟,却允许我留在这里,看来我是真不入湛寂佛子法眼,他大抵没看不上我。”

  那厢飞快写道:“师父不会看不上任何人。”

  看来淳修是湛寂的头号信徒,个人崇拜相当严重。

  不过没关系,萧静好安慰自己,这样也行,只要有个容身之处,拜不拜师已经无所畏了。她也不会白吃,今后帮衬着打打杂,等过几年自己再大些,足够能左右一些事时,就可以离开这里。

  这已经满足了她最先的需求,总比被赶下山好得多。

  可她却忍不住去想,什么是佛缘,佛缘是什么?

  甲愿意皈依,乙愿意皈依,为何最后选了丙?是甲和乙不够善良吗?

  湛寂看上去也不是善良的人,却有这么多人敬重他。

  话说回来……他好像也没有看上去那样冷酷无情,只是处理方式有点新奇罢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人确实是个佛法造诣和思想觉悟都非常高的人。

  那他所理解的佛缘,定不是书本上那些框框条条,到底会是什么呢?

  萧静好陷入沉思,斗志从她心底冉冉升起。

  见淳修还没走,她问道:“小师父,早先听说寺里这几日会招新,此事可真?”

  淳修点头,她继续说:“不知可有什么规定?”

  那厢见她两眼期待,踌躇片刻,写道:“过了师父设置的考验,便能成为他的徒弟。”

第3章 、涅槃

  淳修的话让萧静好有了新的打算。既然都要在寺里度过些许年,不如拜个师父,学得真本领,将来出去,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几天后,果然等来了招新大会。

  清音寺位于峨眉山顶,左右两端河水湍急,这寺就建在两河汇合的凤凰嘴上,烟波浩渺,云蒸霞蔚,犹如仙境。水击石山,远远可闻喧响清澈,自成曲调,霎是好听,所以“清音寺”因此而得名。

  同在这座山上的,还有多个寺庙,但香火远不如清音寺这般旺盛。

  原因无他,淳修写道:只因这里有湛寂佛子!多少人跋山涉水,不论是拜佛求平安还是出家的人,大多冲他来的。

  之前萧静好还觉得危言耸听,寺中能人异士如此之多,怎么说也得雨露均沾才是。

  今日她算是见识到其中厉害。刚过破晓,进寺之人便络绎不绝,从山顶到山脚排成一条长龙,光想拜湛寂为师的就有好几千人,甚至还有因倾慕他而来的少女少妇们。

  自佛教传入东土几百年间,统治者为控制僧人数量泛滥,朝廷规定,凡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佛寺,必须通过测试来选拔僧人,称为“试经度僧”,而清音寺今年只计划招十人。

  萧静好不求一定要拜湛寂为师,只要其他禅师愿意收她便可,然几千个参考者,她想挤进前十,更是难上加难。

  人潮涌动,她好不容易寻到个稍微高点的地方,放眼望去,几乎每个禅师都身披袈裟盛装出席,但那抹颇具辨识度的身影却不在其中——湛寂没来!

  “湛寂佛子是不会参加这种活动的。”

  说话之人话语柔和,谈吐芬芳,很是谦逊。

  萧静好寻声望去,是个比她高出很多的少年郎,年龄也应该比她稍长,一头青丝玉冠束发,穿着讲究,一看就是非富即贵。

  她今日也穿了湛寂给的衣裳,经过一番梳整,整个人看上去精神了不少,大有“公子如玉、明眸皓齿”的潜力。

  “郎君何出此言?”她礼貌拱手行礼,问道。

  那人道:“实不相瞒,去年我就来过,人比今年还多,但那佛子最终都没露面,传闻说他从不出席这种活动。”

  萧静好颇为惊讶,几千人都没有一个他想要的徒弟?罢了……反正自己又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又跟对方寒暄须臾,方得知少年唤作玄漠,梁州人士。他问及她姓名时,她只说了自己名唤“静好”。

  “近来梁州城在追捕逃犯,封城已有十来日,若非如此,上山的人还会更多。”

  听玄漠提起逃犯,萧静好嘴角略僵,她镇定道:“怎没见这些官兵上峨眉来呢?”

  玄漠说:“我观那阵势,不把梁州城翻个底朝天誓不罢休,清音寺名声远扬,官兵肯定会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之后他再说什么,她都已听不进去,肯定会来……到时候又该逃去何处,自己若被抓,会不会连累到清音寺一干人等?

  她都想得到的问题,路琼之不可能想不到,他这么安排,用意何在?

  萧静好正出神,测试就开始了。

  参赛三千余人,第一轮是写数字,从一到一千,要求不能有涂改痕迹,不能乱序,必须把所有数字连贯地写下来才算通关。

  侧的是专注力,玄漠就在萧静好旁边,临写前他还热心叮嘱她注意事项。

  她对他表示由衷地感谢,不禁感慨,果然是有心向佛的人,连对对手都这般仁慈。

  二人正交谈得起劲,有人嬉笑着插话道:“你们两个啷个想的,像湛寂这种高深莫测的佛子,他要的人绝不是靠测试考出来的,定是与他机缘相投的人。表做梦了,拜不了他为师,拜其他人为师也不错嘛。”

  他穿着很普通,说的是梁州方言。这梁州城的方言独具特色,再难听的话,一开口就有种莫名的喜感。

  玄漠冲他礼貌地笑了笑,萧静好也对他表示友好,点了下头。

  机缘相投之人?那肯不是她萧静好,她在心里肯定。

  随着钟声一响,大家便聚精会神开始写,周遭静得连颗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这种测试,乍一听很简单,但想一个也不写错且连贯地从一写到一千,却非易事。

  不管是注意力,还是定力亦或者记忆力,只要受到一点干扰,就很容易写错、写漏。

  果然,才开始一刻钟,就有不少人因为写错而砸笔离场,半刻钟后又走了大半。

  听见别人叹气,萧静好也顾不得太多,来都已经来了,不拼一把甚是可惜。她聚精会神,仿佛将自己置身于安静的书屋,身边只有木香味和墨香味,忽然变得心静如水起来。

  待她最后一笔落下时,场上约摸只剩下百来人,玄漠和方才飙得一口好乡音的少年也还在。

  今日要收徒的禅师们只是开头露个面,为防止徇私舞弊等问题,他们实行了回避制度。

  监考僧将卷纸收上去逐一检查,其间又淘汰了几个漏写的,萧静好没被淘汰,这关算是过了。

  然这只是个开始,越到后面难度越大。

  第二轮比试,方才一到一千的数字还是需要写,而且这次耳边多了干扰,会有僧人给他们念经。

  他们不仅需要完整地写下数字,还得背出僧人所念的内容。现场人与人之间不过一桌之隔,且每个考生听的经书内容都不一样。这就意味着必须分开哪些是自己的内容,哪些是别人的。

  她为自己捏了把汗,这哪是收徒弟,若能成功通过这些考验,她都可以立地成佛了。

  萧静方才动笔,耳边就有经文灌入。

  念的是:“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砂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

  周遭嘈杂一片,所有经文乌央乌央混在一起,就是:“……”

  她耳边像有千万只蜜蜂嗡嗡飞过,只觉从脚指根到头发丝都是乱的。

  因为太投入,她脸色通红,额头上的汗珠大滴大滴落下而没有丝毫察觉。

  混乱的记忆里,自己已经是个高挑的成人,穿着一身红色的长裙,追随一人而去,看不清也看不见,她一直追,前面的人一直走,浓雾弥漫,那道身形渐行渐远,最后消失不见。她痴傻地站在原地,捂着胸口问自己为什么要追,他是谁?

  经文不可能念到她写完字,那样就太长了,所以她大约写到两百时,耳边终于清净下来。

  可恰是这样最容易忘,果然,等所有人把后面的字数都写完时,不少人早就将金文内容忘得一干二净,只得红着脸愤愤离去。

  萧静好需要背的是《严华经》最后一节里面的内容。

  湛寂有一点说得不错,她很会照本宣科!

  她之所以能一五一十背出来,源于她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长处——过目不忘,且听一遍就能记得内容。

  当然,这绝大部分原因取决于他们的年龄优势,这个阶段的孩童,听的记忆力远比墨写的记忆好得多。

  所以在这个环节胜出的,大多在十五岁以下。

  第二场测试结束,百来人又只余下十五人。

  一见身旁两人还在,萧静好由衷地表示恭喜:“看来二位才是真正的高手!”

  “明明自己就很厉害,还夸我们。我姓刘,家中排行老六,所以叫刘老六,这说不定以后就是同门了,多多关照。”

  刘老六的乡音大致听得懂,她笑了笑,问他:“为何想出家?”

  “屋头穷,家里兄弟姊妹多,养不起,我不过是来讨口饭吃罢了。”刘老六毫不避讳说道,“你嘞,又是为哪样?我看你谈吐好有文化,不像是穷苦人家,啷个想到来当和尚?”

  萧静好被问住了,觉得惭愧。比起他,自己也高尚不到哪里去,他是因为家里穷,为了讨口饭吃;她何尝又不是……为逃避追兵,为了活命而来。

  半斤八两,不说也罢。

  “郎君你呢?”,她转头问玄漠。

  那厢正色回道:“为了信仰!”

  好有志气,跟他一比,她觉得自己是真俗。

  谈话中,最后一场十五进十的考验开始了。

  这次难度前所未有,除了完成前面两项外,自己还得回答出考试过程中身旁经过的人数,重复路过的人只能算一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圣僧,朕劝你适可而止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