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这糟心的重生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989 KB   上传时间:2021-07-02 20:07:51

  林晚照不光自己置产,大嫂子三弟妹那里也都通知到了,不过俩人谁也不去。回来后又打电话跟俩人说了一回,几十年的妯娌,以前多少还有些摩擦,重新活一回,林晚照都释然了,都不容易。

  晚饭后,翠丹来找秦特写作业。

  林晚照洗好水果给她们搁一边儿,牛奶一人一盒,渴了就喝。

  然后,她就回自己屋儿开动脑筋想主意去了。

  她想打电话给大哥,让大哥也发笔小财。大哥一直帮她,她以前包地、盖楼,大哥都借钱给她。现在有这机会,当然不能忘了大哥。

  可她大哥那人,对这些买房买地的事没兴趣,就爱看书看新闻。倒是她大嫂,对发财的事有兴趣,可大嫂是个势利眼,一直不大瞧得上农村。现在她们这边儿的楼不值钱,大嫂肯定不拿正眼看。

  林晚照得琢磨琢磨怎么引逗一下大哥。

  刘爱国插大门进屋,见林晚照还溜达呢,“怎么跟拉磨驴似的,转个没完啦。”

  “你才驴呢。”林晚照终于想好怎么说,给手机换上新充满的电池,林晚照打了个电话给大哥,跟大哥介绍这小院儿,“特别美特别美,大哥,你记得核桃村的柿子林不,就在那一片儿,前头还有条小河。院儿里种着桃花。院子不贵,六万一套,大哥你有空过来看看。买一套,以后咱俩做邻居。”

  就如林晚照所想,林晨阳原本对买房全无兴致,但给林晚照一说柿子林一说桃花儿,勾起兴趣来,“柿子林我能不知道,小时候在县里念私塾,抄近道就经过柿子林。春夏一片翠绿,秋天满树红彤彤的柿子。咱家哪年都能收到族伯家送的柿饼儿。”族伯说的就是赵嫂子的爹,那当年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地主。

  “哥,你什么时候有空,过来看看。我买了两套,你跟小弟一起来,你俩一人一套,到时咱们仨挨着。你这也退休了,小弟过两三年也到了退休的年纪,到时你们没事儿,一起回老家住住。”

  林晨阳小时候念过私塾的,很有些旧派人的文雅,一直生活在都市,亦有农耕渔樵的理想。听林晚照说柿子林说起桃花儿,当时就颇为心动,“好啊。我这边儿安排安排,一会儿我打电话给旭辉,看他是不是一起去。他要一起,我们就星期六星期天,他要不去,我明儿就去。”

  “好。你多带几件换洗衣裳,在我这儿多住些日子。”

  林晨阳也愿意在家乡多住几日。

  刘爱国听着林晚照打电话,待林晚照摁断手机,刘爱国才问,“你不说是为拆迁买的么,怎么又叫大哥来买。大哥要是一买就拆了,咱们这儿离市里老远,难不成大哥还能来咱们这儿住楼?”

  “你怎么算不过来账了?你想想,就是一买就拆,拆迁既补钱也补楼,两相一算也能赚!凤女婆家拆迁,折旧后是按一平七百算的,她家那老楼还赔了十来万。我买的那小院儿,四间房上下两层,算楼的平米数也有一百三,咱们也按一平700算,也有九万多。这就足足把买院子的钱赚回来了,多赚三万不说,还能按地面儿面积补楼。大哥就是不回来住,咱们这儿的楼就是再不值钱,也值点钱的。这不跟白给一样,有这机会,干嘛不买啊。”

  刘爱国一听细账,当时便大为动心,“我跟老大他们说一声,也让他们回来买一套。也跟小妹家说一声。”问林晚照,“你跟大哥三弟说没?”

  “咱家吭哧吭哧盖南屋儿,你没跟大哥说还是没跟三弟说?我今儿买院子还问大嫂三弟妹去不去哪,她俩都不去。回来后我又跟她俩说了一回。”

  刘爱国是个实在人,“妇道人家知道什么,我再跟大哥三弟说说,叫他们也一起买去。”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让儿子们回来买。

  刘爱国兴冲冲的坐炕头给儿子们拨电话,儿子们问的都是同一个问题,“爸,拆迁的信儿准了!”刘爱国实话实说,“没有。这不提前买么。要是准了,都得跟你姐(你妹)她们村儿似的,户口什么都冻结了,那会儿就不让买卖了。”

  “我也倒是想买,就是没闲钱。要不爸,先借您点钱呗,您帮我买一套,等年底下我有钱就还您。”

  “咱家钱都给你妈买房了。”“那把妈买的匀一套给我吧,年底下一定还。”

  “行,我跟你妈说。”

  于是,电话里刘爱国就把林晚照新买的小院儿都给匀了出去。

  待挂断给儿子的电话,刘爱国想起闺女,“我再给咱凤女打一个。”

  电话得打了半小时,对一向在话费上节俭的刘爱国来说,着实是笔大开销。

  打完电话刘爱国才跟林晚照说,“你买的小院儿,让给老二老三吧,他俩也想买,钱不凑手,说先借咱的,等年下就还。”

  林晚照刚拎了热水进来泡脚,水有些烫,她两只脚架在桶沿儿等水降温,一听这话险没气死,“没有!我为我自己个儿买的!一个都不给!”

  “孩子也是不宽裕。再说,年下孩子们还了钱,咱再买不就行了。”

  “那也没有!”林晚照啪的把脱下来袜子往地上一摔,当时就想翻脸。可想想刘爱国就这榆木脑袋,不开导就得一直榆木。林晚照怒问他,“给老二老三,要不要给老大给凤女?!”

  “老大不买,凤女有钱。”

  “少来!老大是不知道老二老三要,他要知道,他没有不要的!你少做这大方人!跟他们说,这是我买的,谁都不给!”

  刘爱国没当什么大事,可林晚照就是不给,他也没法子,嘀咕一句,“越老越抠儿了!”

  “我还就得抠儿着点!”林晚照催他,“你现在就给老二老三打电话,说这事儿不成!”

  “明儿吧,这都几点了,孩子们睡得早。”

  刘爱国贴心贴肺的体贴他的孩子们,不过,林晚照知道,他是刚刚说大话把事儿应了,这会儿又打电话说不行,抹不开面子。

  林晚照冷哼一声,也不理他,只管自己继续泡脚。

  临睡前,刘爱国才想起来,说林晚照,“以后在家别总用手机打电话,手机费比电话费贵。用电话,电话省。”

  “知道了。”

第41章 迁户口(林晚照风风火火买了两套小)

  林晚照风风火火买了两套小院, 早饭后一撕月份牌,今天星期五,明儿就星期六。林晚照打电话问大哥什么时候过来。

  林晨阳声音中带着几许无奈, “昨儿我打电话给小弟,原本我们打算这个星期就去你那里小聚。爸爸又要去看房,只得下个星期去了。”

  父亲张罗买楼的事林晚照是知道的,上辈子就有这事,不过没买成。可具体怎么回事,林晚照不清楚, 她原也是想大哥小弟过来买院子,毕竟二三十年后,房很值钱。可父亲买房另当别论,林晚照跟父亲早翻脸了,她说, “去年年底我到你那里时就听过一句半句,这都多会儿了!”

  “看的虽多,可不是这里不合适,就是那里不合适。”

  “那就别买呗。你那小区多好。”父亲一直是跟着大哥住, 先前住一起,后来大哥另给租了房, 十几年都是同一个小区,就为照顾方便。

  “爸爸说租房太久, 住着不如自己的屋子舒服。”

  “金銮殿舒服, 他有那本事吗?”

  “我跟小弟商量着,也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家。既然爸爸想买, 我们也只当做投资吧。”

  “这倒也是。”林晚照知道她大哥有些清高毛病,特别叮嘱, “真要买房本儿写你跟小弟的名儿,可别写爸的名儿。不然立刻得分那姓钱的一半儿!”先不提林晚照跟父亲的宿怨,她父亲当年就是一个农民,母亲过逝后非要去市里,那会儿她爸六十多,属于身体不错,却也不适合工作的年纪。一直是两个儿子供养,每月的花销、房租,都是两个儿子摊。而且,老头儿不是一个人,是带着后老伴儿的。

  全村儿都知道林家有俩大孝子,没别的原因,就因为林晚照她爹忒会享受,用二三十年后的话说,就是个作精。

  林晨阳不能过来,兄妹俩都不是褒电话粥的性格,说几句就挂断了。

  既然大哥暂时不过来,林晚照又张罗起别的事,头一件就是给秦特迁户口。户口怎么个迁法,林晚照也不清楚。

  不过,这事儿也不难。

  林晚照拿手机给刘爱军打电话,打听这事儿怎么办,有哪些程序。刘爱军知道他二哥二嫂为这孩子足打了两场官司,当初这孩子过来,村里也关照过。听他媳妇说,这孩子也着实可怜。

  刘爱军对这些手续很清楚,县里有熟人,帮着打了声招呼,让村委开封介绍信,就能去办准迁证了。不过,刘爱军提醒二嫂,“迁户口得有户口簿,小特有吗?”

  “没。”林晚照想想秦耀祖的人性,“秦家估计也不给我小特的户口页。”“那二嫂你拿着准迁证、法院判决书,带小特先到当地街道办调节一下,请街道办帮帮忙。要是姓秦的实在不给,让街道办带你们去小特户口的辖区派出所,派出所会给她分户让她单独立户,直接就能迁过来。”

  不论哪辈子,这小叔子真是没的说。林晚照也认真的说,“三弟,我昨儿买了俩小院儿,你跟三弟妹商量商量,要不要也买两套。要是拆迁,多少都能赚些。”

  刘爱军知道二嫂一片好心,他笑了笑,“前五六年咱们这儿就说要拆,一点动静都没有。凤女婆家离市里近,咱们这儿太远了。现在市里还拆不过来呢,不知道什么时候轮到咱们。不过二嫂你那院子也亏不了,拆迁都能赚的。”

  林晚照知道他的确没买房的意思,也就没再劝。

  对镜照照,林晚照换了出门穿的新衣,春夏新款,其实就是普通外套,但因为是新衣,光泽不一样,有点鲜亮,无疑衬的人气色更好。

  刘爱国身上一件军绿旧褂子,这是干活的衣裳,昨儿树苗买回来,刘爱国得去种树。撇嘴,“别照了,再照也是一脸的褶子。”

  林晚照不稀罕理他,对镜抿了抿头发,挎上自己的小挎包就要出门,刘爱国说,“也给老大他们顺带把准迁证办了。”显然是听到林晚照刚给刘爱军打电话。

  “我才不管,让他们自个儿办去。”

  不说上辈子的“私怨”,单说刘爱国打电话说了多少回让他们迁户口,一个个的谁都不动!爱动不动,还求他们不成!

  林晚照挎着小挎包出门,先开介绍信再坐公交车到县里,一上午就把准迁证办好了。至于秦特的户口页,林晚照也不怵姓秦的!

  秦特傍晚回家听说准迁证办好就能迁户口,高兴的跟什么似的,跟在姥姥身边儿转,给姥姥倒水,看茶几上放着半簸箩拧了一半的玉米,她跟着一起拧,跟姥姥商量,“姥姥,咱们明儿就去吧。”她还给自己找了个再好不过的理由,“姥姥你不是说咱们这儿要拆迁么,要是突然把户口冻结,就迁不进来了。要是迁不进来,就赚不了户口钱了。”

  “明儿星期六,派出所休息。”

  “那咱们星期一去,咱赶早不赶晚!”秦特早想迁过来跟姥姥姥爷一个户口本了,她其实不是为了赚户口钱,她就是想跟姥姥一个户口本。

  林晚照看出秦特是想快些迁,她也不想这事拖太久,一笑道,“是这个理,那咱星期一就去。”

  刷刷刷,秦特拧玉米拧的更有劲儿了!“姥姥,我还想买点东西,送给街道办的张阿姨,还有帮我做证的以前的老街坊!”

  “行。”林晚照都答应,是该给人家买点东西。林晚照不紧不慢的拧着玉米,边问她,“你想买什么?”

  “我想买巧克力糖。我看有人家办喜事都会发糖,咱们这也是喜事!”秦特两眼亮晶晶,一下子就说了出来,可见是早就想好了。

  “好,那就买糖!”自从知道二审就是最终审,兴许是彻底放下心,这孩子活泼了很多。

  “姥姥,我用压岁钱买,你别出钱,我出钱。”

  “这还不一样。”

  “不一样!我想自己出钱,我心里特别感激张阿姨他们!我想多买一点,一起寄给妇联的两位阿姨、还有褚律师,还有两位法官。”秦特叽叽喳喳的跟姥姥说着自己心里的打算,像是春日枝头的小鸟,快活极了。

  孩子纯真的感情让林晚照情不自禁露出笑容,“我心里也很感激他们,也想谢谢他们,咱们一起送。”

  秦特见自己跟姥姥想到一处去,心里就更高兴了,“我再买些卡片,到时我写一张卡片,姥姥写一张,咱们一起寄过去。”

  “就这么定了。”

  祖孙俩把礼物商定下来。秦特跑出去叫姥爷歇歇,先别种树了,先吃饭吧。林晚照放下簸箩,洗洗手到厨房盛饭,秦特回来帮着端饭端菜,吃晚饭时,她懂事的先递馒头给姥爷,姥爷在外头种树辛苦了。再掰半个递给姥姥,姥姥吃的少,一个馒头吃不了,晚上都是吃半个。

  秦特特意把喜讯跟姥爷分享,“姥爷,姥姥说了,星期一就跟我一起去迁户口。”

  刘爱国点点头,“好啊。”又想起儿子们的户口来,嘀咕,“一会儿再给老大他们打个电话。”

  秦特很懂姥爷的心,“是啊,要是晚了,咱们这里拆迁了,可就挣不到户口钱了。”

  这话正对刘爱国心坎儿,“可不就这个理。真是的,一个个还不如小特懂事。”挣钱的事儿还这么磨唧!

  被姥爷夸奖,秦特翘起唇角,她其实很有点儿哄人的天分,“姥爷你种了这半天树,要不要喝两杯解解乏,今儿这鱼炖的好,我给您拿酒去。”

  “好啊!”刘爱国是禁不起儿孙三两句好话的性子,当下爽快应了要喝两杯。

  秦特去给姥爷拿酒,两杯酒下去,刘爱国就乐呵起来。

  晚饭后,秦特不忘给班主任老师打电话请假。

  其实明儿还要上学,也不知着什么急。

  她也不急着写作业了,翠丹过来后,根本等不到明天,当时就叫着翠丹一起到夜市那条街上的超市买可以写寄语的卡片。翠丹说,“超市不一定有,名信片贺卡要专门去文具店。”

  “先去瞧瞧呗。”

  俩人去转了一圈,名信片贺卡都没买到,秦特买了一套很漂亮的信纸信封。回家后,姥姥一半,自己留下一半。

  秦特其实有很强的共情能力,但她同时也是个有些害羞的女孩子,许多话面对面时很难说尽,但流淌在笔尖信纸的倾诉就会变得自然。

  秦特先写了一封信给张阿姨,这位很好心的阿姨。秦耀祖为了脸面,很少打秦特外露的地方,但有时秦特一瘸一拐的,张阿姨就会送药膏给她,还会把家里闺女不穿的衣服送给她。

  有时,秦特想,她能活到现在,能活到鼓足勇气逃出家逃到姥姥这里,都多亏张阿姨与老街坊们的照顾。

  张阿姨对她的每一点好,老街坊对她的每一点好,秦特从没忘过,她回忆着一件件小事,是的,都是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帮她熬过最艰难的时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6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2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这糟心的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