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旧时堂前雁(双重生)_分节阅读_第15节
小说作者:早睡王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38 KB   上传时间:2021-05-27 19:51:04

  光孝帝的眼神发亮:“当真?”

  王楚碧跪拜在他面前,磕了个头,说话带着哭腔:“千真万确。父王,儿臣受谢氏庶子蒙骗,并非有意献计。出牢之后,自知无颜面对父王,不敢与父王相见,昨夜母妃入梦来,含怨看我,儿臣方知自己这些年错得多离谱。”

  光孝帝也隐隐听过那事是谢氏人谋害,只是一直不曾追问细节,反正他问了也无用。这会儿听王楚碧主动愧疚请罪,只道:“朕知道,你先起身吧。”

  王楚碧不起:“父王,若非母妃提点,儿臣一辈子都不会明悟。”

  想起那个郁郁而终的发妻,光孝帝内疚地胸口窒痛。

  他是草根皇帝,寒族出身,发妻刘氏与他相守相望,后来——王楚碧与王翊出生只差月余,便是他不说,刘氏也能想到首尾,可那时他已经当了天子,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不过多了几个女人,就算他错了又如何?发妻对他含恨怨怼的眼神让他心下不悦,哄了几次不见好,也就不再过问了。

  即便他封她为后,刘皇后仍然郁郁寡欢,最终在王楚碧十岁年那年撒手人寰。

  长女因此恨毒了自己,光孝帝整日花天酒地,可每回一见到王楚碧的眼睛,就好像看到了发妻,透过那双艳丽清冷的眼,是他回到人世间的唯一途径。

  可光孝帝并不想清醒呀!他就想糊涂,快活地过一辈子,那点内疚就该埋在心底,永远不被提起。

  这会儿,连他自己都不知该说什么,他听到自己的声音问:“没有话给朕吗?”

  王楚碧终于重新抬起脸,她满面泪花:“母妃只字未提,却叫我好好对父王,想来早就不再怨您了。”

  “是吗?”光孝帝将信将疑,喃喃自语道,“那怎么从不入朕的梦?”

  王楚碧垂泪不答,她连忙道:“父王,这些年儿臣闹了许多笑话,概是因为朝中没有兄长、幼弟,儿臣心中焦急,可一介女儿身,无人教导,横冲直撞才做了错事。如今,儿臣与父王冰释前嫌,斗胆恳请您给我一个机会。”

  光孝帝还沉浸在发妻的悲伤中,问她:“你想要什么机会?”

  王楚碧握紧掌心,跪着向前两步,狼狈地在他龙袍下祈求:“儿臣想为父王尽心尽力,请父王准许儿臣随朝听政。”

  “胡闹!”光孝帝见她如此卑微,心头不知是何滋味,“你一个公主,上朝能做什么?岂不是受人奚落嘲笑?”

  “回父王,从前儿臣一心想干涉政事,却不得其所,反倒让父王与百官误会儿臣狼子野心,”王楚碧为自己解释,“其实,儿臣无意效仿菀琰公主,只是走了错路。恰恰是因为不懂才会如此,如今父王肯宽恕我,甚至母妃也入梦教导我要与父王分忧……儿臣不奢望能够参与论证,只求旁听,人言以史明鉴,以书观世,儿臣恳请您准许这个机会。”

  “若母妃还在,定然不愿见我们父女心生间隙。”

  “行了!”光孝帝不想再听她提发妻,挥手妥协道,“那你只许听政,不许议政,否则朕饶不了你。”

  他心道,不过是多支个位子,她爱听就听吧,闹到前朝出了乱子就不是他管得住的事儿了,只要别再烦他就成。

  王楚碧跪谢父王,磕了两个头,终于起身朝门外走。

  她跪了许久,膝盖发麻,江善在门外站着,面无表情听了半天,见她出来,递上了帕子。王楚碧接过,拭去面上的泪水,又变回那个高傲的晋宁公主。

  宫门巍峨,公主的轿子穿梭于中,回了公主府,江善跟着她一路回去,挥退了正要上前的婢子。

  二人一路无言,王楚碧直直往书房走,江善知道她心情不妙,便很有眼色地保持缄默。

  她一进书房,又仔细看了一遍早上送来的急信,再三确认,终于开口道:“江善,你确保二妹无事。”

  “回公主,”江善道,“是卫氏那小子替二公主受了一剑,千真万确。”

  王楚碧惨然一笑:“你方才都听到了吧,本宫很狼狈,很可笑,是不是?”

  江善摇头:“公主是天上的明珠,咱家才是最狼狈、卑贱的那个。”

  闻言,王楚碧大笑几声:“明珠?你见哪个明珠,有这样的父王,这样的家族!本宫连二妹都护不好,眼见她屡上战场,三妹也为政所嫁,这些年我究竟做了什么?”

  她看着案上的史书政卷,痛恨自己的无能,将其挥于桌下,伏在案上低泣。

  江善靠近她,默默道:“二公主与三公主都在回程的路上,很快就能见到面。”

  王楚碧这才稍有了些好脸色,她任由江善把她搂到怀里,只看着外头的烈阳,恨恨道:“终有一日,本宫要让那些士族狗官匍匐跪拜在我的脚下。”

第22章 进宫 倘若你知道一个人的内里多么肮脏……

  糊糊有了新的小笼子,可王蒨时常把它抱出来玩。

  从临阳去洛阳一路都走官道,夜里也宿在官驿,没什么崎岖坎坷之路。王蒨念着糊糊本就月份小,天天带着它在路上,怕它颠得不舒服,多数时候都让它坐在膝上。

  它还在磨牙,脾性也焦躁,尾巴成天扫来扫去,有一回还打翻了李意行点好的盏茶,将他的外衫弄湿了一大片。

  李意行只笑着摸它的脊背,糊糊却警觉地跳走,跑回王蒨怀中。

  王蒨也生怕它再咬人,路上又无趣,便在官驿要了些东西,重新给它缝制棉包。

  李莘教给她的针法,她只学了一二,动起手难免扎到指尖。

  李意行从书卷中抬起脸,看了片刻,温声道:“夫人,你在缝香囊吗?”

  他见她身边放着绸缎与木棉,除了香囊,想不出别的物件,可是阿蒨怎么会缝制这些?她恨死他了,平白无故不会送他这种贴身之物。

  除非她想讨好他。

  李意行想到了这个十分合理的由头,就算她重生,对很多事情还是一概不知,要做什么事情也只能旁敲侧击地求他,大概是为了取悦自己才亲手做的吧?

  他心头酸涩,却又泛起一股卑劣的喜悦。

  不料,王蒨开口直道:“给糊糊做的棉包,让它拿去磨牙口。”

  她正好不小心被顶到食指指心,这会儿一脸坦荡地与李意行相视,后者闻言后目光稍顿,随后笑意更深:“原是这样。”

  他放下书卷,驱身吻她的唇角,瞥了一眼她的手:“慢慢来,别弄伤了,如若不成,就叫个下人去做吧。”

  王蒨轻轻摇头:“我就爱对它好。”

  糊糊在她怀里示威一般,冲李意行叫了一声。

  二人这番对话何等熟悉,前世李意行对她事事体贴,王蒨起初很不自在,她嗔道又不是没有下人,自己也不是没长手,为何他要如此腻歪?李意行也道,他就爱如此。

  王蒨折腾了几日,总算缝制出了几个怪模怪样的布包,绸缎轻薄,她裹了好几层,费心费力,最终却被糊糊压在屁股底下玩儿。

  李意行盯着毫无所知的糊糊,神态温和。

  可恨他戴着畜生的铃铛讨好她,王蒨也并不受用,甚至假装一副神思游离的模样,甩手给了他一巴掌,他心性通透,即便知道她是故意为之,也只能继续小心翼翼去亲她。

  王蒨坐在他身边,不知这位衣冠楚楚的世家子在想什么玩意儿,只低头看杂谈书志。

  她尝试读一些史册政卷,又怕引起李意行起疑,草包公主是不看史书的。因而只能在杂谈中寻一些边边角角,看有什么可以读的东西。

  可惜杂谈之中多为趣谈,即便有一些史料,王蒨也觉着不大靠谱,她又换了个路子,开始去记那些官职人名。

  她看的是前南宋的一本随军杂谈,多为一路上的见闻,偶尔也提及官职与人物,本朝的官位制度沿用了南宋,王蒨试着去默念那些军中职位,却发现若真要细算,官职多得眼花缭乱,光一个军营随从里又分十个班职,或大或小,怎么也有百来个位子。

  她怎么记得住?王蒨灰心丧气。

  夜里宿在官驿,一路上离皇都愈来愈近,消息来往也更频繁,李意行倚在窗边读罢一封信件,抬起头看着王蒨。

  王蒨在他的注视下,有些毛骨悚然,不由道:“怎么了?”

  他将信件递到她眼前:“大公主昨日开始随朝听政了。”

  “什么?”王蒨讶异地坐起身,接过信件细细阅读,“父王准许的?”

  前世倒是有这回事,只不过是许久之后,当时整个南王已是强弩之末。

  “应当前些日子就允了,只是昨日刚设位子,”李意行收敛了情绪,重又缓和道,“朝中没有皇子,想必也是无奈之举。”

  王蒨却惊出了一身汗,她知道长姐是个野心勃勃的女人,绝不是信上写的“只听勿议,女子远朝”这般简单。倘若这一世的王楚碧迫不及待想要进这趟浑水,待到李氏起反,李意行怎么能放过长姐?她不能看着姐姐出事,那样她一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

  王蒨又垂着头,瞥见封纸上的油蜡,原来这是他们李氏人的密信。

  她紧紧抓着信纸,半晌:“有没有别的消息?怎么会突然如此。”

  李意行看着她,眼尾不自觉染上一丝笑意,他轻声:“恐怕是因二公主的缘由。夫人不必害怕,这是好事。”说完这话,他又上前抱着他,身上的香味蔓到她鼻尖,又道,“皱着眉做什么?”

  他吻着她的额头,收回了信纸。

  好事?什么好事,王蒨冷笑,前几日的好心境一去不返。

  二人是七月末起身,八月初入了洛阳。

  洛阳的城门士兵远远看到李氏人的马车,赶忙进去通报,王蒨迫不及待拉开帷幔,想要打听二姐可曾回朝。

  她撩起窗幔,四周百姓连忙跪了满地,连头都不敢抬起,整个街道前一片死寂无声,生怕冲撞了贵人,甚至有妇人捂住了自家女童的嘴,人人自危。王蒨白了脸,仿佛当众挨了一个巴掌,只觉着难堪。

  前些日子她在临阳,待了也不过月余,百姓知道她是公主,并不惊慌,对着李意行也尚且算自在,只有敬佩没有惧意,走在街上四处都是笑闹声,哪儿像眼前这般万籁俱寂?

  这就是她们王家的天下?

  她失魂落魄地放下帷幔,李意行没有说话,只是握着她的手,陪在她身边。

  华陵公主与李氏嫡子一同回朝,首要之事自然是进宫面圣,然而在那之前,二人还要先回府洗沐更衣。

  李氏在洛阳也有行居,但二人并没有住进去,而是回了王蒨从前的公主府,她的府邸落在城东,与两位姐姐的隔了两条长街,院落很宽敞,可她从前无心摆设,草草收整了一番,自然不如小山居那样精致。

  李意行看了看开阔空旷的庭院,赞叹道:“真是豪放之地,夫人眼光甚好。”

  王蒨不理他,提着笼子将糊糊放出来。

  起初它还胆小地围在王蒨裙边,随后被乔杏抱着转了一圈,很快就放开手脚扑到草丛中去了。王蒨见它稍稍适应,才起身去洗沐。

  王蒨去了浴池,李意行跟着婢子走向她的闺房。

  自有了封号,王蒨就一直住在这里,出嫁之后,府邸也不曾收走,留有一帮婢子每日打理此处,因而四处还算洁净。她的闺房除了比其他女郎贵气些,没甚么不同,到底是公主,房内随处可见值钱的物件。

  书架里摆的书多为游记、杂谈、甚至一些戏本子。

  厢房内的衣物倒是收走了大半,徒留几件小衣与裹裙,都是贴身衣物,李意行看了一眼,又收回目光。

  少时戴过梨花簪子,已经过了风气,如今城里不再流行梨花样的东西,便被她收到妆匣中。从前用惯了的口脂也收拾地整整齐齐,放在胭脂盒的一旁。

  李意行拿起梨花簪,把玩于手心,想象她在这里独自度过的每一日。

  在来到他身边之前,她是如何长大,如何熬过孤单的年少时期。

  ……

  王蒨洗完回来时,李意行原本正在与闻山说话。

  他笑着挥退闻山,将她抱到自己膝上,替她理了理发:“二公主还未回来。”

  “还要多久?”

  李意行又去吻她:“就这两日吧。”

  他从来都是克制的模样,哪怕是在做这种亲密之事,也总是含着浅笑去哄她,仿佛她才是那个在起伏中渴求无助之人。就像素日里一样,李意行无欲寡淡的皮囊下是不知餍足的内里,他对权欲是如此,对阿蒨更是如此。

  王蒨感知到他的变化,用力推开他:“时、时辰不早了。”

  她生怕自己做戏不够像,还看了一眼外头。李意行沉着眼珠看她,不想戳穿她的逃避,轻声缱绻喊她的名字,半晌才依依不舍地起身。

  房内,王蒨看着他离去的方向,有些古怪地摸了摸自己的胸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页  当前第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旧时堂前雁(双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