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小媳妇儿翻身记_分节阅读_第2节
小说作者:秋日海棠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84 KB   上传时间:2021-05-24 20:15:43

  “哟,我当是谁呢,这不是陶家婶子嘛,按理说,木箪还是你家姑爷呢,哪有长辈这么说自家姑爷的?”

  “哎,你们不知道吧,陶家婶子早就跟茱茱一刀两断啦,自然跟木箪就扯不上关系了。”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根本轮不上正经受害者——栾家婆媳说话。栾母稳稳蹲在原地,漫不经心地扫了满面涨红的陶婶子一眼,嘴角微扬,没有吭声。

  她现在可是秀才爷的母亲,日后还可能是举人老爷,乃至于进士老爷的当家母亲,得维持自己的风度,不跟农家泼妇一般见识。

  “你们!你们!”陶家婶子猛然起身,脸色青白,她既说不过这些没事干天天嘴上讨嫌话的农妇,更不敢真正跟人动怒。

  陶家是外来户,扎根在这里没多少年,比不上一气同枝的上滦河村人,但就此咽下这口气,又实在不甘心。最后,她干脆狠狠瞪了眼被围在正中心的陶茱萸,将气全部撒到她头上。

  “真是养了个白眼狼!吃我们陶家的,用我们陶家的,末了,就是这么报答我们陶家!”

  栾母眼皮一掀,当即冷笑道:“别扣着腚眼上房,自抬自个了。你什么德行,怎么对待茱茱的,在场谁不有目共睹?想给自己脸上贴金,你配吗?”

  “哼!再怎么说她都是吃我们陶家粮米长大的,合着有婆家撑腰了,就一脚踹了我们,忘恩负义的东西!”

  “不要脸的臭东西!茱茱是陶家奶奶养大的,干你屁事!”栾母一把将手里的棒槌甩进脚边的浅滩里,“陶奶奶走后你们是怎么对待茱茱的?吃的那是人吃的东西吗?穿的哪一样不是你家丫头不要的?更不用说天不亮就被你们赶下田干活。还有当初说茱茱跟陶家没有任何干系的话是从哪个狗嘴里吐出来的?”

  栾母几句话就把陶家家底儿掀了个干净,陶家婶子呼哧喘了半晌粗气,最终端起盆子在一片嗤笑声中愤愤离去。

  就知道这个孬种不敢与别人硬碰硬,只敢拿捏软乎的茱茱,欺负茱茱是个孤女,无人撑腰。栾母暗啐一口,她今日就是要告诉诸人,茱茱进了他们栾家的门,就是他们栾家的人,谁也不能欺负。

  洗完衣服,栾家婆媳二人慢慢朝自家院子走去。

  栾母边走边叮嘱着陶茱萸:“下次碰到这个孬种找你麻烦,你就直接骂回去,不用怕。”

  但想到她的性情,不是这种会骂人的脾气,又转而道:“回来找我也行,看我不扇她几大嘴巴子。”

  陶茱萸暖暖一笑:“谢谢婆母,我晓得了。”

  陶茱萸不是陶家人,也不是上滦河村人,听祖母说,她是被她从街上捡到的,后来见她乖巧可爱,便留在了身边。她记不得自己姓甚名谁,更不知道自己父母在何方,祖母是唯一对她好的亲人。

  祖母离世后,她便落到陶家夫妇手里,陶家夫妇贪图祖母留给她的嫁妆,便打算将她送去青楼或者送给家财万贯的耄耋员外当填房。

  或许是她命不该绝,恰逢当时栾家小儿子出事,又有高僧算出她跟栾良砚的八字是天作之合,如果用她来冲喜说不定能救栾良砚一命,这才被栾母出高价娶了回去,脱离陶家那个泥坑。

  两人回到家,剩下的人已收拾停当,大丫也做好了晚饭,只等着她们回来摆饭开吃。

  用过晚饭,陶茱萸和大丫收拾碗筷,栾母摇着蒲扇看向大儿子。

  “从子啥时候回来?”

  从子大名顺从,是长房长孙,当初走木箪的关系,被送进城里一家木工坊做学徒,往往一个月才回来一次,要是店里忙,可能两个月都难见得上面。

  不过栾家众人可没有一丁点不知足的地方,要知道,能进城当学徒就代表着以后有一技之长,不用再困在这小山村里扒拉着脚下的一亩三分地,是村里所有人都向往的出路。更别说,那家木工坊看在木箪的面儿上,不仅对从子极少打骂,还不介意他偷学,试问哪家学徒能得如此厚待。

  从子之所以能有这么好待遇,完全是沾了他小叔的光,木工坊老板大儿子也是走科举道路,但今已过弱冠之年,才勉强考到一个童生身份。饶是如此,也比许多至今连童生也考不上的而立乃至不惑年辈要好上许多。当然,木工坊老板最期盼的还是自家儿子能捧个秀才回来。

  提到自家大儿子,栾大憨厚的脸庞浮起笑意:“瞧上次带回来的信说,约莫这个月末就能回来一趟。”

  “真的?”栾母惊喜。

  “当然是真的,”栾大笑眯了眼,“娘,回头让从子给您带一些城里的吃食回来,尝尝鲜。”

  栾母摆了摆手里的蒲扇:“我尝那金贵玩意儿干啥,不用让他带。”

  栾大嘟囔:“必须让他带,您一直念叨着他,他要是敢不带,我打断他的腿……”

  “行了,”二嫂栾刘氏实在看不过去,打断他,“大哥,你当真没听出来啊?娘哪是念叨从子,娘这是惦记三弟呢。”

  栾大抓了把后脑勺,啊?惦记三弟打听从子干啥?

  一直默默做着针线活的大嫂忍不住插嘴:“娘是想让从子打听下小叔子的消息吧。”

  栾母点头:“没错,木箪一直没信儿,我心里有点没底,按理说,这个时候榜单应该贴出来了,好坏都该来个信才是。”

  大嫂栾李氏柔声劝她:“娘,甭担心,从子在城里,见识的人多,回头让从子帮忙打听打听。”

  栾母颔首叹息。

  家里找人给从子带了信,此后几日,栾家众人一边等从子回家,一边期冀省城那边来消息。

  不知不觉,又是十多日过去,仍旧没有任何消息传来,栾母越来越坐不住,二嫂也时常嘟囔着,莫不是外面传言成真了,三弟当真没考上,一时窘迫才不敢传信回来。

  当然,这话有次被栾母凑巧听到,栾母狠狠锤了二媳妇一顿,要不是栾二求情,小孙子呜哇大哭,栾母非得把栾刘氏赶回娘家,让她好生反省两个月不可。

  陶茱萸提着饭盒走在乡间小路上,这几日是收割的时节,家里人都要下田劳作,就连一直被娇养在家里的大丫也要出份力,唯有陶茱萸仍旧不用下田。

  虽然不用去田里,但家里的活儿全都堆到了她身上,琐碎的事情又多,不比下田轻松多少。

  为了抢天气,晌午家里人不回家吃饭,由陶茱萸送到田间。一路走来,基本上每块田地里都能看到顶着日头劳作的人。

  她轻声慢语的跟路上遇到的乡邻打着招呼,神情柔婉,气度平和,如清风拂来。身上绣着碎花的鹅黄裙摆迎风散开,恍如田头小巧玲珑的雏菊,娇嫩又惹人怜惜。

  这副恍若天上仙女似的画面,无不让过往之人称赞惊艳,更有许多半大小子眼睛都看直了,一锄头刨到了自己大拇指上才回过来神。

  陶茱萸来到自家田垄边,将鬓边一缕秀发挽到耳后,对栾母道:“娘,我送饭过来了。”

  栾母早就看到她了,还留意到过往男子落在她身上半天移不开的目光,不由沉下脸,将她手里的食盒接过来,说:“行了,你回去吧,别在田头逗留。”

  栾母瞧着自家像朵鲜花似的小儿媳妇,心下又喜又忧,当即狠狠瞪了那几个还盯着陶茱萸不放的小子几眼。栾母张了张嘴,想让她以后出门时穿粗糙点,但想到她那张比花还要娇艳的脸庞,又深感无力。知道她这副样貌,就算只套个麻布袋也比旁人标志几分,遂就算了,疲惫地摆摆手,让她回家,没事不要出来乱晃。

  又过了两日,终于到了月末,家里头大孙子顺从及时从县城赶了回来。

  顺从跟栾大差不多,身材高大,面相憨厚,跟人说话时,咧开嘴一笑,就给人一种可靠老实之感。

  他一边应和关心他,不住念叨黑了瘦了的娘亲,一边将自己得到的消息告诉祖母。

  “听闻乡试已经过去了好些天,城里貌似有不少学子已经回来了,但我找不到门路,见不到那些人,就没有打听到三叔的消息。”

  说着,他垂下脑袋,有些沮丧,栾母期待的目光也一点点灰暗下来。

  “不过,”顺从继续道,“听师傅说,过两日有个商队从省城过来,说不定会带来一些新消息,到时候我再过去打听打听。”

  栾母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顺从赶了一天路,有些疲惫,稍微填了填肚子便回屋歇着了。

  陶茱萸和大丫一起收拾碗筷,将涮锅水倒进后院的猪圈里,经过二哥二嫂房间时,听到二嫂又在嘀嘀咕咕:“当家的,你说,木箪究竟有没有考上啊?”

  “那谁知道。”

  “这么久没有消息传来,我看悬了。”

  栾二没有吭声。

  沉默代表了他的态度。

  顺从没在家待多久,他这个学徒是走三叔门路拿到的,师傅对他很好,还有师傅的女儿……木坊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他,这个月木坊比较忙,他能赶忙儿回来还是看在三叔的面子上,再加上师傅也很关心三叔此次科考的名次。

  顺从走后,有一日,陶茱萸跟着栾母去河边洗衣服,发觉那些婶子们虽然态度仍旧很热情,但其中藏着些奇奇怪怪的微妙之感。

  栾母也有所察觉,她拧起眉,没有点破,早早洗完衣服,便带着陶茱萸回了家。

  后来,栾母各方打听,才知道村里有户人家,她二姑奶奶的三姨母的表侄儿的儿子的同窗也去参加了此次乡试,听闻已经回来了好几日。这表明乡试早就举行完,并且红榜应该也已经张贴出来了,但栾家小儿子迟迟没有音信,这只能说明一件事——

  栾良砚落榜了!

第3章 流言肆掠 栾良砚快回来吧。

  “放他娘的狗屁!我家木箪怎么会落榜,当谁都跟他们家捧起书本就眼晕的蠢蛋似的。有些黑心肝儿的,就是见不得我家木箪好,再有谁背后诅咒我家木箪,看老娘不扇死她!”

  栾母被气得够呛,在院子里一蹦三尺高,唾沫星子喷得方圆十里都能见着。能捏造出这等谣言的人,不外乎陶家那几个孬种,她恨不能撕了那几张讨人嫌的嘴脸。

  这些时日,栾家三子落榜的消息传得是沸沸扬扬,满村皆知,短短几日,似乎大部分人都已经认定,栾良砚肯定是没考上。

  不然为何久久没消息传来,乡试都考完了,甚至有不少学子都已经返回城中,只有栾良砚那边还没音信。

  定然是他心气儿高,脸皮薄,不好意思告诉家里他落榜了,现下指不定在哪个角里偷偷抹眼泪。

  虽然栾良砚天纵奇才,就算一时落榜,也不会影响他这少年英才的名头,但总有些跟栾家不对付的,诸如陶家,对这件事就拍手称快,大肆在村里宣传栾良砚落榜的消息。

  栾大等人脸色也很难看,唯有二媳,探头瞧了瞧院子里犹如一只愤怒的老母鸡似的婆婆,最终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栾母没注意到栾刘氏的小动作,只兀自重复道:“甭听这些狗屁倒灶的话,木箪才不会落榜,更不会钻牛角尖儿。”

  就算是这样坚信不疑的栾母,陶茱萸半夜起身时却也发现,她一个人跪在院子里焚香祷告,边磕头边嘀咕什么,神情分外虔诚。

  陶茱萸没敢惊扰栾母,悄悄躺回床上,将被单拉过小巧的鼻梁,只露出一双清澈的大眼睛,定定地望着房顶,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半晌才闭上双眼。

  翌日,吃完早饭,将家里收拾妥当,陶茱萸背上竹篓出门去捡柴火。

  刚走到山脚下,与一人迎面而遇。那是个穿细麻布衫的少女,少女跟她差不多大,容貌还算清秀,脑后编着两条粗辫子,辫尾各绑着一朵粉色头花。

  少女看到她,缓慢扬起眉,嘴角的笑意更是压抑不住,“哟,都要成官太太了还亲自出来捡柴呢?哦对了,我忘了,栾良砚没考上,你的官太太没指望了。”

  她捂着嘴,一双圆溜溜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陶茱萸,里面尽是嘲弄与得意。

  少女叫陶秀儿,是陶茱萸名义上的姐姐,不过陶茱萸打小就长得娇嫩有气度,像个官宦之家走出来的大小姐,还深得祖母的喜爱。大概是小姑娘的嫉妒心作祟又或是什么其他原因,陶秀儿自小就看陶茱萸不顺眼。

  本以为当初被送去冲喜的陶茱萸这辈子就只能当个寡妇,谁能想到,栾良砚居然活了过来!还能动身去省城参加乡试!

  天知道这些时日她是怎么煎熬过来的,只要想到陶茱萸这个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贱皮子以后过得比她好,地位比她高,陶秀儿心里就窝着一股子火,整个人都快要炸了。

  后来突然听说栾良砚落榜了,陶茱萸当不成官太太了,她头一个蹦起来,兴奋得当场就在院子里转了好几个圈,村里纷纷扬扬流传的消息自然少不了她的倾力贡献。

  陶茱萸眉梢微蹙,不欲搭理陶秀儿,抬脚便走。

  陶秀儿一个错身,拦在陶茱萸跟前,自上而下地打量她,却发现她面容愈发柔美,身量也比在陶家时要高上那么两三分,整个人娇娇嫩嫩的,就是不远处开得正艳的美人蕉都不及她半分。

  嫉妒之色在眼内一闪而过,陶秀儿讽刺道:“你不是一向最会在人前装乖吗,这次还是准备继续在栾家婶子面前装可怜?倒也是,你不过一无父无母的野丫头,不做作样子谁会把你放在眼里?”

  陶茱萸不想跟她浪费时间,她知道陶秀儿这人心眼儿小还恶毒,阿奶不在身边时,她没少被欺负。像什么在她衣服里藏针,往她的米糠粥里撒草灰,又或者大冬天往她的被窝里泼凉水,这种事情陶秀儿做起来可谓得心应手。不过那时她寄人篱下,吃穿用度都得看人脸色,能活下来已属不易,根本就无力反抗。

  但现在她已经是栾家的儿媳妇,而且阿奶过世后,陶家抢了阿奶留给她的所有东西,还想着把她随便送人,在她心里陶家与她已经没有任何情分。更不用说,陶家婶子在她成亲当日亲口说过,以后她是死是活与陶家无半分干系。

  陶茱萸拉下脸,冷淡道:“让开,别以为我怕你,只是没闲工夫跟你嚼舌根。”

  她容貌出众,虽然稍显稚嫩,但此刻绷着张小脸,乍一看,很有点唬人的样子。

  陶秀儿见先前任她拿捏的贱皮子现在居然敢跟她叫板,当下咬牙切齿道:“你神气个屁!不过一个没人要的野丫头罢了,忽悠我阿奶把你领回来,刻意在她跟前装可怜,哄骗她只把你一人带在身边,你很得意是吧?”

  说着,想起过往被抢走的注意力,陶秀儿神色蓦然阴沉,她死死盯着陶茱萸,眼里闪过阴毒之色:“我告诉你,贱皮子就该认命,你别说这辈子,下辈子都没有当官太太的命。你以为栾良砚为什么落榜,还不是被你这条贱命给克的,原先克我家阿奶,现在又克栾家。”

  “闭嘴!”陶茱萸猛然抬头,紧紧绷着唇,冷冷地盯着她,“阿奶不是我克死的,我是什么命也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别忘了这里不是陶家,你再拦着我,我告诉婆母你背后诅咒木箪,看婆母怎么收拾你。”

  陶秀儿闻言脸色一变,谁人不知近日因着栾良砚的事,栾母整个人就是个刺猬,见人就扎,陶家近些日子没少被她教训。

  陶茱萸懒得看她青白交错的脸色,绕过她,朝山脚走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3页  当前第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小媳妇儿翻身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