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末世重生:我爱种田_分节阅读_第104节
小说作者:十尧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87 KB   上传时间:2021-05-13 19:46:17

  走进了才发现,这湖水整体呈现青色。

  这里地势向山凹陷,可以看到两侧山势相互合拢,呈犬牙差互之势,是个绝佳的防御之地。

  穆清心道,果然姥姥她们说的还是有些门道的,听姥姥和姥爷两个说,曾经张献忠这里在洞口处架设了很多炮台。

  这恐怕是当年来这里挑水的人们看到这些东西所以进行的猜测,也就流传到了现在。至于是不是真的,那就无从得知了,反正和他们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想到以前老一辈的人在这里挑水过活,现在自己一行人又在这里探寻水源。这有点儿像是一个岁月的轮回,让人觉得很有意思。

  在稍微检查了这湖水的水质之后,取样准备带回去实验室再进行详细的检测,于是大家也就没有多留,而是继续向着前方前进。

  走了一会儿就发现,前方有一个小洞口,需要匍匐前进。凭着山不来就我我来就山的精神原则,大家也终于匍匐前进通过了这里的狭窄洞穴。

  通过之后发现洞道地面上有很多小球。

  孙晓静这个时候也有了心情,于是给穆清解释,“我们地质人将这些小竹子称之为穴珠,只不过可能一些村民们会将其称为洞丸子。”

  穆清听到这个称呼,乍的觉得有些好笑了。两个人只是就着这里的环境讨论一下,孙晓静也算是有意识地给穆清上上课,免得她在地质队里面格格不入。

  之前,她也给穆清发过学习资料。之前觉得这份学习资料估计能够看的时间不多,毕竟现在无论是打印还是使用电脑来看,都是很奢侈的。

  前者是找不到打印机、纸张和墨,而后者则是缺电。只不过,看奥穆清现在依旧是算得上好的伙食,她知道她有些主观臆断了。

  “我给你发的资料,你还是要仔细看一看,学习学习。”

  孙晓静她可不觉得能够拿得出来牛肉干儿的人家会用不起电。

  要知道,现在这么热的天,要是没有冰箱的话,这牛肉干儿也不可能能够放这么久的。

  其实,要是穆清知道孙晓静的想法,还是会觉得她主观臆断了。因为她现在的牛肉干儿还真的不是两年前的,而是新杀得牛做出来的牛肉干儿。

  再有就是,他们家里的东西,可不是冰箱能够放得下的。不然一个冰箱,怎么可能存她两年要吃的所有牛肉干儿呢。

  但是,穆清也没有说什么。孙晓静之前发的资料她也认真看了,现在的她至少进到这里面不再像是之前那样一无所知了。

  其实去年的那次,他们出任务的时候,很多时候她都能知道一些东西。而这一次,她让别人讲解的地方就更少了,更多的她自己就能知道。

  “好的,我知道了,姐,你放心吧……”

  两个人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随着大部队一直往前走。地下的很多景观都是独有的,是平时绝对看不到的。

  这一次的穆清倒是占了便宜了,刚好找一个地方能够检测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怎么样了。

  而且,这次的任务还很轻松,根据她的观察,最多再有三天他们就能出去回家了。

  并且这里不算是深山,他们来的时候一天就到了。到时候任务结束,估计一天也能回去。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轻松的任务了,特别是对于她这种家很近的人来说。穆清到时候下了车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到家。

  众人再往前走,就发现这前面就是一片钟乳石的区域,最大的一个从洞顶一直延伸到洞底,有四五人合抱之粗,即使拿最微弱的灯光照射的话也可以看到亮晶晶的质感,给洞内营造出了地下天庭的氛围。

  她想到了之前有的时候去被人家里看到的钟乳石,觉得很是可惜。当地人觉得这些石头漂亮,再加上并不是很懂法律,有的时候就将这些石头敲掉搬到自己家里去了。

  殊不知,这些石头每一个都是经过了上万年才能形成,损失一个都是极大的损失。末世前,要是破坏钟乳石可以违法的行为。

  之后,穿过了这片钟乳石林,大家就进入了一个隧道。

  走在这隧道里面,大家好像觉得是将龙脊骨掏空了之后走在里面。实在是这隧道很是奇特,笔直地向前,且洞穴的石壁上坑坑洼洼的,在探照灯的照明下显现出骨白色。

第165章 圆满 叠洞河就是如此

  大家在阴冷的地下洞穴中行走并不算是太难受, 至少这个温度是让人感觉到很舒适的。比起在外面那三十多度的闷热环境中,这地下无疑现在很是适合人类生存的。

  要是穆清知道大家的想法,怕是会笑出来。这地下可不是只有现在才适合人类生存,等到天气变得极为的寒冷之后, 这地下可也是极为的适应人类生存的。

  毕竟, 众所知周, 地下的话,只要防潮和通风做好的话。那么无疑是冬暖夏凉的。现在地下是凉快的, 而到了之后天气冷下来了,地下相对于外界就会比较暖和。

  上一世,能够住在地下的, 都是一些公务员。而地上住的人,要么就是有权有权能够负担的气取暖的费用, 要么就是穷的不行。最后要么就是必须在地上工作。

  还有一些人, 就是得不到去地下的名额。毕竟, 地下的空间也是有限的, 不可能所有人都去住。

  多的穆清也没怎么想,她现在做的就是好好的观察周围, 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

  他们一队人, 走了不一会儿,隧道从龙脊骨状变成了奇特的形状。

  穆清观察到, 这里的环境在照灯的映衬下,望向洞深处好像是反色拍摄的银河系一样, 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洞壁仍保持着刚才一样的骨白色, 而下层更像是呈现出泥土的颜色,但实际上是岩石。

  整个隧道好像是洞顶向一个盖子一样扣向洞底,但是由于凹凸不平形成的洞道。

  临近隧道的尽头, 有一个钟乳石悬在洞顶,向一把利刃径直指向洞底,几乎将洞道一分为二,从远处看又像人的咽喉。

  走到隧道的尽头之后,在隧道口是一个小悬崖,说是悬崖但只不过几米高,他们最后也是用绳索降下来。这并不算是太难。

  下来后,这里就是一个台阶了。

  台阶面呈现深黄色,每个台阶面都有一定的积水,而且在一级一级向下流。整体看起来很像是一个梯田。

  这里有很大的流水声,但是“梯田”台阶前方变得很陡峭。从这里下去是很危险的,不光是是因为陡峭的原因,还有因为这里的地面都也特别的湿滑。

  一个不小心要是摔下去的话,很容易就骨折了。这个时候骨折,无疑是很难的,至少他们回去就很难。

  而回去之后的养伤也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最后他们无奈,也只能从两侧延伸出去的边沿探索过去,发现下面是一条暗河垂直于“梯田”横向流过。

  黄色部分是钙华,而且黄色实际上只是附着在基岩之上的。

  由于这“梯田”陡峭,他们只能顺着布绳下降。钙华部分顺着水流延伸,在钙华间隙处我们可以看到基岩呈现出紫红色。

  蹚着暗河,逆流而上。水流很急,水温很低,他们必须快速找到岸处。在这种水中行走无疑是危险的,好在现在不用担心外面下雨里面会突然涨水吧他们淹死。

  他们上一次的探险所有人都觉得他们的运气简直是好的像是天选之子。居然没有被淹死,要知道那个时候外面可是下着大雨的。

  好在前进不久后就是一个小高地,水流一部分是从这个小高地的凹槽处流下来。我们经过一番努力,从高地的岸处爬了上来。

  走上高地后,水流从没腰高变成了只有小腿高,而且流速变得很缓。

  这是一个很大的空间,两侧很高处有两条黄色的线,那是水位线。也就是说,在汛期水最高的时候,他们这个位置已经是水下五六米处了。

  幸亏是是现在这个算是枯水期的时候来探洞,否则他们可能在钙华梯田之前就已经结束探索了。

  在前方又出现了一片钙化梯田。

  在钙化内部有一些小水池,每个水池大约有一个人大小。令人惊喜的是,这些水池里的水是温的,能有三十度左右。这在洞深处简直是福音。

  顺着钙华梯田爬上去后,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在场的每个人。

  遍地的红石头,油光发亮,平均大小能有一个人勉强抱起来之大。这是南红原石,而且纯度很高,几乎在原石上没有灰尘杂质,整块原石的红色非常鲜艳。

  走过南红地,又出现了一堆钟乳石。其中有一块拔地而起,顶部拿探光照射会泛出淡淡的冰蓝色。

  还有一块大石头,悬在洞壁上。整体是由黑色的本体、黄色的钙华和红色的附着物构成,俨然一幅山水画。

  进入了一片急流水域,岩壁狭窄,水流很急泛起了白花。其实像这种泛着白花的急流相对还算安全,因为看似水多但实际上基本都是空气,产生不了很大的冲击力。

  在这里,他们必须要小心脚不能被水底卡住,如果卡住,根本没有办法弯腰进入水中解脱,甚至连观察情况都很难。

  好在经过小心的前进之后,他们全部人员全都脱离了险境,找到了一处平坦的空地扎起了营地准备过夜。

  晚上的洞穴并不是很舒服,因为里面比较潮湿。要是以后想要住人的话,防潮还是需要做的。

  可是就算是防潮做的再好,以后那些住在地下的人基本上都会得风湿病的。她是见过那种骨头都会变形的病的。

  也因此,能够负担的起取暖的费用的人,他们是不会进入洞穴生活的。那在他们看来是一种退化。他们早就不是穴居人了。

  夜晚的洞穴少了他们一行人赶路的声音渐渐地就安静了下来,大家经过了一天的劳累之后很容易就进入了梦乡之中。

  第二天,大家一大早就起床,然后继续赶路。

  他们这次因为是要从比较冰的水中前进的,所以速度必须快,不然在这种水很容易失温的。

  好在,虽然前方都是被水淹没的地方,但是水底有一层台阶,我们爬到台阶上,水深就只有脚腕高。

  最后,大家从从水中,爬上了一层附着钙华的高地上,大家惊奇地发现这里的地面上有很多骨头残渣,应该是很久之前有人在这里生活过。

  竟然还发现了生火留下的地面被烧黑的痕迹,旁边散落着很多骨头,看起来像是蝙蝠的。

  穆清没有捡起来这些骨头,而是蹲下来观察了一番,心里暗暗想着,看来当年张献忠在这里驻过军的传说很有可能是真的。

  这里的痕迹,分明就是有人长期在这里生活过的。这也说明了,这里的地下室绝对可以生活的。只不过,到底是生活久了就会对身体不好的。

  其实就连现在的地面,因为阳光的缺失,大家都并不算活得很健康。只不过,当初穆清买了很多灯,可以给家里人光线。

  最后,他们走过钙化地,然后蹚水经过了一个关口,展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个三层回廊。

  这在他们眼里已经能够算是宏伟的建筑了。

  而此时,脚快的队员已经上了岸,爬到了第二层回廊,穆清也只能加快脚步跟了上去。

  到了第三层回廊,向前走去,接下来的景象是穆清毕生从未见到过的。

  这个景象,很像雅丹地貌,但是又完全相反。

  雅丹地貌是由风蚀作用形成的,而这里的景象是由水流冲刷形成的,并且是倒悬在洞顶部的,虽然也没有很高,伸手就能摸到这些凸起的岩石。

  这里的石头构成的景象好像反重力似的,很大一块三棱锥状的岩石只有很小一部分连接着洞壁,大部分悬在空中,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奇特的景象,着实令人震惊。

  钙华附着在顶部的岩石上,形状很像多注水流汇在一股然后从洞顶石头尖上流下来。如果换成绿色,完全可以用“青翠欲滴”来形容。

  可惜,这里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地,对于孙晓静这些老地质人来说也并不算是多稀奇的事情。因为心里压着事儿,孙晓静这次赶路的速度明显快了不少。

  很多时候,见到一些稀罕的事物,甚至是连眼睛都不抬一下的就径直离开了。

  没有多停留,后面大家就陆续地经过了几关暗道,每一关都是洞顶几乎完全压在水面上,只留了一小部分用于探头。

  经过了刚刚的那些暗关之后,他们就来到了一个被隐藏的空间。

  这里很像一个墓室,正中间有一个隆起的部位,但是很不幸有一大半是明显被挖去了。

  穆清无聊的想着关于张献忠宝藏的传说,也许这就是张献忠的墓穴?就是不知道现在找到的话还有没有考古人员有精力来维护了。

  当然,要是这么容易就找到的话,哪里就能轮得到穆清来呢。这里当然不可能是的。

  穆清往前面望去,前方虽然还有关口,但是由于太过封闭,他们这些背着重装的人很明显的无法通过。所以自然就无法继续前进,只能返回寻找其他的洞道。

  一路上,居然又发现了一处水域是温的,他们正好可以在里面稍作休息,恢复一□□力和体温。

  路过温泉区域,大家都爬上岸,上面有一个被围起来的类似灶台的区域,这里面有源源不断的温水从灶台的一个缺口处流出,看来是古人搭建的用来取用温水的东西。

  这也就更确定了,这里以前绝对是有人长期生活的。这地下暗河也绝不是没有人来探索过。这里面以前生活的人怕是还不少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3页  当前第1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4/11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末世重生:我爱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