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外室重生记_分节阅读_第15节
小说作者:向今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34 KB   上传时间:2021-04-26 17:57:45

  皇上说的明儿是没有定数的,忙起来许多事儿就抛到了脑后,十三日殿试,钦点三元,十五日放榜,大宴琼琳。

  连着四天都没有动静,宫人每日照看着棋盘,等得心焦意燥,公主府那边,亦是候了一天的旨,等得望眼欲穿。

  去岁木兰行围回来,太皇太后要行猎图,长公主勾好了边就没再动,开春才拿出来填色,一个人总是兴致缺缺,常常画两下就搁了笔,这两日李明微来了,两人商量着调色填图,兼指点着怡宁,从早到晚倒没个厌烦。

  十五这日专停了一天候旨,没曾料等到入夜了也没半点动静。

  不应该,长公主蹙着眉,一道折子的事儿,依皇帝的性格,早先太监呈上去时就该拟了,今日打发人送来就是,如何等到这时候?

  她选的人殿试一日就查了出来,安徽宣城名不见经传的一个读书人,鳏居,膝下有一子,将将知道时她心里颇替她委屈得慌,暗地里打发人去试了试,发现此人一不为钱财所动,二不为美色所惑,为人处世温和端厚,算个正人君子,这才放下芥蒂,擎等着皇帝下旨赐婚,她乐乐呵呵的备份儿嫁妆送她出嫁,没想到左等右等等不来。

  她细细想着吴宗保那日说过的话,想来想去却没什么结果。这人不出挑,按说人选上不会出错,皇帝不是个健忘的人,他不下旨,太皇太后那里也容不下,什么缘故能叫他压了下来?

  她思来想去的不安生,倒压了李明微的手安慰她,“你甭慌,今日大宴,皇上许是忙忘了。明儿我进宫瞧太皇太后,顺道去看看。”

  李明微少见的脸色挂不住,一脸惶惶的看她,咬咬嘴唇,欲言又止。

  她自来重修身养性,大多数时候都是从容不怕的样子,今日却不知怎么,心口悬了整整一天,整个人不得安宁。

  “甭慌。”长公主拍了拍她的手。

  第二日她是特意选了晚一些的时候进宫,估摸着正好能遇着皇帝去寿安宫。不料换好了衣裳才要出门,门上就有人报有上谕。

  有上谕,长公主猛转过身去,一寻思却不大对味,捏着帕子出了门。

  来得是个眼生的小太监,穿蓝绸衣裳,见她即扎地打了个千儿,脆生生问安:“奴才养心殿小林子,请长公主大安。”

  长公主叫了起,问他皇帝有什么吩咐,小林子一哈腰,回道:“皇上口谕,宣李姑娘养心殿候驾。”

  养心殿候驾,长公主心里登时咯噔一下,下意识的往他脸上打量,可小林子是底下跑腿当差的,不像吴宗保那样的老油子,干干净净的一片,反倒叫你什么都看不出来。她到底放弃了从他脸上看出什么。

  “进宫见驾?”李明微今日心神将将定了些,闻言心下又是一跳,目色复杂的看过来,“皇上……召我做什么?”

  “不定什么。”传召传得突兀,长公主也说不出来什么猜测,一招手叫人来伺候她梳洗,一面道,“你且过去,待我见过了太皇太后,在隆宗门等着你。”

  李明微略有些恍惚的点了点头,任丫鬟七手八脚的伺候着梳洗,净了面,挽了发,犹难以集中思绪。

  罢罢,她心里叹了口气,万事犹它,她惦念有何用?她终究抹不下脸去见殷陆离,走到而今这个境地,早已是无计可施。这一劫渡得艰难,渡得过是幸,渡不过是命。

  她换好了衣裳,汉家衣裳,长裙短襦,亭亭玉立,窗子里风一吹进来,不知有多袅娜多姿,长公主瞧一瞧,心思复杂的领她出了门。

  二门外头专门有顶四人抬的青衣小轿候着,那头李明微先上了轿,长公主銮驾随后才行。

  寿安宫十五十六两日总是热闹,她到时皇帝还在,和皇后一左一右的陪在太皇太后伺候,太后坐在边上,再旁薛老太妃也在,底下则坐了一溜的宫妃,正中站着几个大小不一的孩子,三个男孩儿三个女孩儿,全是下一辈的皇子皇女。最小个儿那个穿小红袍的正背小手背《千字文》,咬字还不清楚的娃娃,却有模有样的摇头晃脑,不料中间卡了壳,左右瞧瞧,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别哭别哭。”太皇太后心肝儿肉的叫着揽到了怀里,拧着他肉嘟嘟的小脸笑道:“瞧着小脸皮儿薄的哟,跟你老子一个样儿,心气儿高一点子都不能比别个儿差。听达玛姆的话,你比两个哥哥年纪小,不用事事比着他们,他们背全篇了达玛姆也不赏,你哪怕背上一半,达玛姆也有赏。”

  三阿哥委屈得什么似的,扭扭捏捏的不吭声儿,皇后暗着扯他,他也不搭理,闹得皇后都要变了脸色,倒是皇帝一句“行了,都去书房吧”叫这孩子一下蹦下了地,赶在哥姐前头打袖跪个安,一下子就跑没了影。

  长公主瞧了一场,站在门口没忍住,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一壁笑一壁进了门,,“玛姆将将说错了,这孩子可比咱们万岁爷小时候乖巧多了,人背不好书是自个儿生闷气,咱们哥儿背不好书,可是要闹得我整宿整宿都睡不了觉。”

  皇帝启蒙是长公主教的,彼时年纪小,还不到上书房的年纪,偏他人小心大,扛着本比他还大的书来找她,她年纪也不大,正是好为人师的时候,竟就一字一字教了下去,至他上书房,竟已能背下全篇的《三百千》、《论语》及《孟子》。

  皇帝但笑,“小时候的营生了,长姊要提到几时?”

  长公主没理他,只朝太皇太后和太后道:“玛姆额涅瞧瞧,我头一次说呢,他就说这话,忒小气不是?”

  上次她来太皇太后礼佛没见着,算着有个把月没见过了,一见之下自是高兴,招手叫她到跟前儿来,一面帮腔,“是小气,今儿不能饶他,叫他把请师父的束侑全补上来!”

  长公主笑,“束侑就免了,借我点儿东西就成。”

  皇帝一瞧她,“长姊想借什么?”

  “前两日谱曲,总觉不对,皇上把你书房里珍藏的几本古谱,借我参详参详。”

  “过会子差人送你府上去。”

  皇帝应得痛快,她却不乐意,“我自个儿去挑,回回送你回回藏着好的叫人糊弄我。”

  皇帝嗤她,“你还好意思提,你一借就是有去无回,要是有去有回的,朕还至于糊弄你?”

  长公主但笑。

  皇帝陪坐了许久才走,他一走,她也就寻了借口,跟着去了。

  皇帝走在前头,见她跟来便略等了一等,果然她三两步就跟上前来。

  他这个姐姐,他心里好笑。

  长公主和他是同胞兄妹,骨肉亲情不比别个,因也没避讳,开口就问:“皇上召明微进宫所为何事?”

  “她是叫明微?”皇帝答非所问的笑了笑,“取哪个‘明’?哪个‘微’?”

  “你……”长公主倒吸了一口气,“你看上她了?”

第23章 未雨绸缪

  日头暖融融的挂在天上,阳光稍稍有些刺目,他微微眯了下眼,不答反问:“长姊觉得奇怪?”

  “你!”长公主一时给他噎住,深深吸了口气才克制住,转而轻轻叹道:“珩哥儿,咱们小时候就说过,处在我们这样的位置,更应当思人之所思,想人之所想,不以一己之私而害人。”

  “你御极以后,也尝说过,此仁君之道,未敢稍有忘言,忧天下,思百姓,摒私心,体下情。天下大治,海晏河清,皆你律己为民之结果。皇上,你今日却管不住你的私心,要它戕害了一介弱质女流么?”

  她是冒了触怒他的危险进劝,一剂猛药,不成功,便成仁。

  果然皇帝看了她一眼,面色一点点沉下去,她挺直着脊背与他对视,却见他忽地一勾唇角,似笑非笑,“她果然是好,才与长姊处过几日,就叫你肯这样为她说话。”

  他掸了掸衣袍,望向她,噙着三分戾气与讥嘲,“长姊放心,她若不愿意,我不迫她就是。”

  长公主心里蓦地一沉,他这不是让步,分明是在置她“戕害”二字的气。他会错了意思,她的话非但没有让他动摇,反而更加坚定了志在必得的心思。他是皇帝,自然有得手段叫她心感情愿的点头答应,倘他愿意,李明微能叫他哄得服服帖帖的进宫。

  “我非此意!”她不禁上前了一步,深蹙着眉看他,“你要只是你,收了她也便收了,可你是大晋的君王,是天下万民的主人,前朝后宫,自来难脱干系,你问问自己,偌大的后宫之中,可有一个位置能容得下她?”

  “皇上!”她眸中有深深的痛惜之意,望着他愈加言辞切切,“你只看到敏妃一人待她和善,可曾想过其他人如何待她?她不进宫,是客,是先生,进了宫,就只是一个人微位卑的妃子。到时恐怕连敏妃都要碍于身份,不得与她亲睦。陛下,我省得她入得你的眼,可那样一个姑娘,你忍心她日日仰人脸色,卑躬屈膝么?”

  那样一个姑娘,皇帝蓦然想起那一日她将衣袖从他手中抽走的决绝,那一股子孤高不逊的气度,竟一点不惹人厌烦,反倒叫人觉得,她天生就该是那个样子,遗世独绝,众生莫近。

  他目中微微动容,却瞬息弥散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不容置疑的坚定:“她不会落入那般境地。”

  “皇上要如何待她?”长公主反唇诘问,皇帝不语,她连连摇头,“自古宠妃多薄命,你宠她,她是众矢之的,护她一时,却护不得一世,你眼下宫中太平,不只是因皇后严苛,还因你一视同仁无有偏宠之故。你不宠他,罪臣孤女,你可能预见她在宫中处境?即便你要抬胡、李两家,亦绝无可能与八旗亲贵比肩,比照那些汉妃,在满蒙贵女的面前,哪一个不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皇上,”她长长叹了口气,“你或有爱惜之心,可并非非她不可。我知道你是有肚量的人,你就大方一回,放她一个自在吧!”

  皇帝半晌未言,许久方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定定,无半点动摇的意味,“长姊,我要定她了。”

  他挪开眼,越过巍巍的宫墙望出去,直看到了天的尽头。

  那声音也仿佛从那天际传来的,轻却张斥着力量,“朕不信护不住她。”

  她一时无言,一瞬间他已传撵起驾,头也未回的吩咐:“东西在懋勤殿,领长公主过去。”

  “皇上——”

  陆满福一声起轿将将要唱出之际,忽然那边长公主又紧跟两步,一口气只得又憋了回去,但听她道:“皇上要纳她,还是先送她出宫,正正经经的从李家纳进来。”

  万岁爷那边儿却恍似未闻,半点没有反应,他悄悄作了个揖,转身挺胸抬头,鼓足了气高声唱道:“起轿!”

  那金顶华盖的轿子渐渐远了,长公主深蹙着眉,终只是长长叹了口气。

  皇帝不是个轻易会动摇的人,她能替她争的,也只有这些了。

  御撵后头浩浩荡荡的一条长长的人龙,陆满福紧随着轿撵,鞍前马后的伺候。

  那坐上的人忽然侧目过来,问:“费英东是几时起程的?”

  “回主子,”陆满福思量了一下,忙道:“十三一早起得逞,路上顺利的话,赶到金陵约莫要十来日,再等李鸿志……”他顿了一下,偷瞟了眼皇上的脸色,才继续道,“再等他交割好了进京,得再半个月,若再等他家眷,估摸着又须一月……”

  里里外外倒有三个月,皇帝蹙了蹙眉,叫她在宫里没名没份的留三个月,未必没有变故,叫她出宫,也不是没处安顿,只他心里却不大愿意叫她出去了。

  他思虑什么,陆满福大约也知道,瞧了一会儿,小心着提醒:“主子,李姑娘的外家在京城有宅子,任天津卫盐运司副使的胡承庆,是胡夫人的庶弟,倘使派人过去,一来一回不会出十日不说,这亲娘舅送嫁,比远了一层的堂叔还名正言顺。”

  胡承庆,他想了想,胡家的几个人,只胡承应他还记得,胡夫人一母同胞的嫡亲哥哥,办李鸿慈那会儿,落井下石的,他是闹最欢的一个。

  他瞧不上这样的嘴脸,事情完了没多久,就寻了个理由罢了他的职。

  此人钻营取巧,心气儿却是高的,听说携一家老少回祖籍无锡没多久,就郁郁而终。

  不过他两个儿子倒争气,东南呈上来的奏报,屡屡有替他们请功的进言。一时指不上他们,往后却说不好能做她的依靠。

  这是后头的打算了,眼下的这个胡承庆,顶着从五品盐运司副使的衔儿,他当政六年连名字也没听过,可见一道奏本未曾上过,一道折子未曾写过,又是一个尸位素餐的废物。

  他心里动气,转念又压了下去,半讽半嘲的瞧了陆满福一眼,“你倒是有心。”

  这些个奴才,打听人的本事倒是一等一的,得亏他们,他才知道有这号人物。

  皇帝的性子,这话就是夸奖了,陆满福嘿嘿一笑,腆颜道:“奴才不敢居功,是奴才干爹提过一句,奴才才记下了。”

  皇帝嗤笑,“下了值去内务府领赏吧。”

  “主子爷万岁,谢主子爷赏!”陆满福就地磕了个头,一溜小跑又跟上去,眼见得到了养心门,忙问:“主子是照常过去乾清宫,还是先回养心殿?”

  皇帝白了他一眼。

  他一下懂了,挥手呼喝:“往乾清宫去。”

  “啪!”“啪!”软鞭清路,隔着巍巍高墙传来隐隐的声响,吴宗保端着个填漆小托盘从茶房出来,伸脖子往外头瞧了瞧,才转身往后头的梅坞走去。

  “吱嘎——”他推门进去。

  西北角靠后的小耳房,叫前头的主殿遮住了日头,上午便有些阴,好在南墙上几扇窗子开得大,又都装着玻璃,里头倒还明亮。

  窗户下头借光支了张黄花梨木的大画案,南北陈列,上头搁着青花海水云龙纹书画筒、哥釉钵盂式笔洗、笔架极笔墨纸砚等一应御用的物件,皇帝日常来兴致时喜欢在这里写上几个大字,头些时候一时起意,叫个翰林在这里写文章,直把人吓得磕头如捣蒜,偏皇上犯了性子硬是叫去,结果东西呈上来,字都写不成形了,天威凛凛,无人不畏,眼下这姑娘,先才也一再托辞,可请出了旨意叫她上手,倒是稳得住。

  他一哈腰,托着小茶盘走过去,一手端了茶放在她手边,又将冷掉的那杯换走,笑眯眯道:“姑娘歇一歇吧,且不忙着写,万岁爷还要去乾清宫批折子、召见臣工,一时半会儿的过不来……您先喝口水润润嗓子。”

  “有劳您。”李明微写完最后一笔,朝他颔了下首,瞧瞧墙上的夕阳挂钟,心头微燥,抿一抿唇却没说话。

  焦躁也无用,既然只能等,那便平心静气的等吧。

第24章 君心渐朗

  皇帝是午后回来的。

  彼时吴宗保正在李明微身边伺候笔墨,但见那玻璃屉窗外头,小太监悄悄一探头,使了个眼色。

  他便心领神会,寻了个借口,匆匆出了梅坞。

  小太监果然正在门口等他,一见人便哈腰跟了上来,“万岁爷在后头更衣,才吩咐了叫总管过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4页  当前第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外室重生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