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_分节阅读_第197节
小说作者:青云上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883 KB   上传时间:2020-12-10 19:43:10

  皇帝心里忽然有了一丝后悔,这么多年,他的儿子们心里到底是怎么看他的呢?

  皇帝想问,可他不敢问。长子在守陵,次子造反,三子惯爱投机取巧,四子是个呆子,老五从来没得过他的疼爱,后面的几个儿子他更没考虑过。

  到了现在,只剩下这个不受宠的在他身边,要和他一起上龙辇。

  皇帝沉默了片刻后点了点头,“好,那你随朕一起上龙辇。”

  五皇子阔步上了皇帝的龙辇,龙辇非常大,皇帝坐在最中间,五皇子坐在旁边的台阶上。

  皇帝想了想之后,吩咐五皇子,“你坐到朕的身后去。”

  五皇子懂皇帝的意思,坐在后面,老父亲至少能帮他挡一挡。他来不及感动和拒绝,片刻没犹豫,又换了个地方。

  龙辇从队伍最中间,挪动到了最前方。

  明黄色的颜色,非常显眼。

  等到了下一个城池,皇帝命人将龙辇往前去,直接推到了城门口。

  皇帝亲自对着城楼喊话,“城上是谁?开城门。”

  稍微有些品级的驻将都认识皇帝,这下子都慌了。

  这,活生生的陛下,他们不敢往城楼下射箭啊。就算自己骗自己,说陛下已经驾崩,可那也是大行皇帝遗体,他们就更不能造次了。

  这个方法还不错,不费一兵一卒,一连叩开三座城门。驻守将领立刻倒戈,归韩世梁统管。

  皇帝把自己豁出去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然而,并不是每次都奏效。等进军一半的时候,西北军遇到了新皇派来的主力部队,其统帅就是铁杆新皇党。

  皇帝眼尖,一眼就认出了曾经的京畿大营副统领。

  皇帝仍旧让人把龙辇往前推,这回韩世梁不同意了,“陛下,此人已彻底投降,陛下不可冒险。”

  皇帝没有回答韩世梁,而是让人送了把小刀过来,割破自己的手指,在一方白绫上写下一封血诏,内容是太子谋反,杀君弑父,朕亡于太子刀下,今命西北军统领韩世梁奉五皇子宣王回京,拿下逆王,登基。

  写完之后,皇帝把白绫扔给韩世梁,“宏瑞留下,送朕前去。”

  五皇子立刻摇头,“父皇不可,没有父皇在,有一百张白绫,儿臣也是乱臣贼子。父皇,让儿臣去吧。”

  皇帝腿伤了,自己下不了辇,之前就是五皇子抱他上来的,现在五皇子拦着他,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皇帝看着五皇子,“宏瑞,朕要是死了,你能善待你的兄弟们吗?”

  五皇子摇头,“父皇,儿臣从来没想过继位,儿臣非嫡非长。父皇,儿臣说句诛心的话,二皇兄已无法回头,父皇想不动刀兵让二皇兄服软,怕是不能够,如今只能一战。父皇血肉之躯,往前一去,对方那些贼子,连活生生的五叔都说砍就砍,如今遇到个假皇帝,他们岂会手软。”

  皇帝问韩世梁,“韩爱卿,若是一战,有几成把握?”

  韩世梁抱拳,“陛下,只有五成,对方人多,挟新天子令而来。如今臣与宣王殿下被打成逆臣贼子,普通人不知其中关窍,我们失了许多人心。”

  皇帝立刻大声吩咐道,“送朕前去!”

  五皇子站了起来,“既然这样,儿臣送父皇一起去。”

  五皇子这回不再像平日里那个听话的好儿子一样,而是亲自驾起了龙辇,缓慢往前去。

  对方人见龙辇来了,周围只有一群侍卫,也没有放刀剑。

  等龙辇到了两军阵营之间,皇帝忽然叫停,五皇子停下了车。

  皇帝问五皇子,“宏瑞,你敢和朕一起去吗?”

  五皇子点头,“儿臣愿与父皇同往。”

  皇帝忽然笑了,“宏瑞,你是个好孩子,和你母妃一样坚决。”

  五皇子也笑了,“父皇这样赞誉母妃,儿臣多谢父皇。”

  皇帝伸出手,“你抱着朕,走过去。”

  五皇子二话不说,抱起残了腿的皇帝,下了龙辇,在一群侍卫的簇拥下,一步步往前走。

  对方人马已经认出了这父子两个,一个龙袍,一个蟒袍,除了天底下最尊贵的父子,谁也不敢这么穿。

  皇帝老了,又病了很久,身子很轻,五皇子抱的很轻松,但父子两个的心也都提了起来。

  如果这个时候有亡命之徒孤注一掷,立刻就可以一箭双雕。

  他们没猜错,对方的统帅是倒向了新皇,但曾经也是老皇帝的臣子,见到活的皇帝,自然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射杀。

  统帅不敢,不代表别人没这心思。

  旁边的一位将领,立刻搭箭,“陛下有令,诛杀逆王!”

  他的箭快,韩世梁比他还快,此人的箭还没射出来,立刻被对面的韩世梁亲自射下了马。

  皇帝对着统帅喊话,“张爱卿,不认得朕了?”

  张统领喉头哽咽了一下,只能自己骗自己,“你是何人,胆敢冒充大行皇帝!”

  皇帝冷笑,“张爱卿被人蒙蔽,朕不予计较。朕给你两条路,一,立刻放下刀剑,随朕回京,你的统领位置,既然坐上了,就是你的了。二,现在就把朕杀了,去跟那个逆子邀功。”

  张统领的脑袋急速转了起来,他和周家是亲家,这回新皇登基,完全就是周家一手操办,自己就算投降了,到时候肯定也少不了跟着吃挂落。

  但若是死扛着,难道真要杀了老皇帝?万一以后被扯出来,新皇把帽子扣到我头上,这个罪名谁吃的住?

  张统领想了又想,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他无论如何没想到,老皇帝敢亲自到两军阵营之间来。

  哪里有这样打仗的,你要是老实在后面,我和韩世梁打一仗,赢了输了都不至于这么为难啊!

  五皇子在旁边加了把火,“张统领,周家女是你家儿媳,张统领只要放下刀剑,父皇只算周家的账,和张家无关。若是张统领愿意留下周家女,周家人犯的错,不罪及出嫁女。若是张统领不愿意留下周家女,本王愿意给贵府郎君做个媒,说一门好亲事。”

  张统领的马儿忽然嘶鸣了一声。

  他忽然大喝,“你们是哪里哪里来的贼子,竟敢冒充大行皇帝和逆王,命你们速速归去,我们摆开阵势打一仗。两军交战,不杀来使,让韩世梁来跟我打!”

  张统领也算有急智了,把皇帝和宣王视为来使,这样不杀他们也说的过去。

  皇帝知道,姓张的已经做出了选择。

  “宏瑞,退后。”

  既然游说没有希望,皇帝立刻放弃。好在姓张的还不糊涂,没有阵前就斩杀了他们父子两个。

  父子两个回到了阵后,双反开始真刀真枪干了起来。

  西北军的优势是人心齐,但缺点是里面有许多新兵,毫无作战经验。韩世梁此次南下,把之前的军队带了一大半,又补充了几万新兵。北边不能全部用新兵,万一外族扰关,内外夹击,大周朝危矣。

  皇帝不想看到这个局面,韩世梁同样不想他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的西北边防毁于一旦。

  好在韩世梁是积年老将,作战经验丰富,麾下有一批精兵强将。

  打仗的事情皇帝和五皇子都不懂,父子两个守在后方。

  京城来的军队人数上多一些,但因为都是短时间从别处调来的,勉强凑在一起。张统领原来只是京畿大营副统领,这次沾了周家的光,混了个统帅,论起打仗的本事,京畿大营比西北军差远了,张统领和韩世梁比起来就更差劲了。

  最重要的是,京城军里面鱼龙混杂,不排除还有个别人见到老皇帝后动了别的心思。

  周家和太子岳家跋扈,自从新皇登基,他们四处排除异己,目前因为要一致对外捉拿宣王,两家勉强还能做个同盟。等真成了事,到时候两家怕是又要闹掰。

  新皇似乎也有意扶持这个局面,一个是他的岳父,一个是他的舅父,两家的女儿都生有皇子,正好旗鼓相当。

  不得不说,新皇别的本事不提,摆弄朝廷局面的手段却是一等一的好。

  正因为如此,那些既搭不上周家也搭不上新皇岳家的人就有了别的想法。

  张统领阵前放走了宣王的消息风一样被吹进了京城,连刘文谦这种在家里被半囚禁的人都知道了。

  他现在每天也不出门,就在家里看着郑老爷。自从李太后和新皇闹掰,诚王府就被看了起来。

  郑老爷熬过了最初几天的疼痛,现在好些了。身受刀伤,只能生生忍着,谁也替代不了。

  刘文谦看着刚强的郑老爷也时常呼痛,心里十分难过,每天守在床前,亲自喂饭喂药。郑太太上了年纪,伺候两天也有些精疲力尽,刘文谦索性让她也回去歇着。

  等郑老爷身上的伤没有那么痛了,老哥儿两每天就坐在一起说闲话。

  郑老爷时常自嘲,“贤弟不知道,我在青州时,时常梦想着能和贤弟再见面,我们像以前一样一起吃酒闲话。这回倒是一起闲话了不假,却成了阶下囚。”

  刘文谦刚给他换了药,“大哥别担心,我估摸着,太子成不了事。我这几天琢磨了,山石的事情,怕是另有蹊跷。皇兄和太子挣个你死我活,也不知最后谁得了便宜。”

  郑老爷心里一惊,“难道有人敢同时算计陛下和太子?”

  刘文谦哼哼两声,“大哥难道看不出来,只要沾上了皇位两个字,再也干净不了。大哥被刀砍了,我们是结义兄弟,我心里都觉得刀绞一般难过。皇兄呢,被大石头活活压住了。倘若山石是人为,跑不了是他儿子干的。大哥你想想,那是自己的亲爹啊,这些混账东西都能下这样的狠手,哪里还有人的心肠。”

  郑老爷不好再说什么了,“但愿陛下早日回朝,稳定超纲。如今那些小人整日弄权,把个朝堂弄得乱糟糟的。”

  刘文谦的声音低了下来,“两军交战,一时半会肯定打的不可开交。要是能打到京城,咱们倒是能帮助出主意,现在还没回来,不好轻举妄动。”

  郑老爷说了句私心话,“贤弟,保住自己为要。不管哪个皇子上位,贤弟总能留下一条性命。”

  刘文谦叹了口气,“我只为老母亲难过,儿子孙子打成一团,她老人家年纪大了,我不能在跟前尽孝,还要她老人家来保全我的性命。”

  郑老爷只能劝慰他,“贤弟莫要担心,太后娘娘是你们家的老祖宗,没人敢对她如何。等陛下回来了,不管以后谁当家,都是她的后人。”

  刘文谦的声音有些落寞,“从我回京,一直在得母后照顾。因着我年龄大了,进宫也少,母子两个见面更少。以前我总想着,要是能见到亲娘,整天在一起,多好啊。可这皇家的富贵显眼,规矩也更多。我见母后的面,一年都屈指可数,只能每日里打发元宝他娘和丫头们进宫问候问候。”

  兄弟两个说话的时候,宫里面也不太平。

  孙皇后听说了张统领在阵前的行为,忍不住笑了,姜还是老的辣啊,陛下,臣妾就等您凯旋归来了。

  旁边的孙良娣有些惴惴不安,她内心十分犹豫,她是新皇的女人,因为一直和孙皇后住在一起,到现在也没个名分。若是,若是姑父回不来了,她以后还要继续跟着姑妈一起吗?

  想到这里,孙良娣又有些痛恨新皇的无情。太子妃和周家姐妹都是他心坎上的人,只有自己,只是为了孙家的脸面才纳的。

  孙良娣看了看怀中的儿子,忍不住哭了起来。

  孙皇后也摸了摸孩子的头,劝慰侄女,“你别难过,要是你姑父能回来,太子怕是不成事了。到时候,我跟你姑父求情,留下你们母子两个。要是你姑父回不来,咱们孙家早晚也没个好。到时候我豁出去这张脸,给你要来个位置,总能保全你们母子一条性命。别看皇后和周家姐妹两个烈火烹油一般,以后的路还长着呢,你要沉住气。说起来,都是本宫连累了你,当初不应该把你接到昭阳宫来。”

  孙良娣摇头,“是我自己的选择,和姑妈没关系。儿臣知道,不管姑父回来还是不回来,儿臣,儿臣都……”

  说完,孙良娣哭了起来。

  孙皇后又叹了口气,这个侄女当初就是作为筹码塞进东宫的。原以为能平衡一时,没想象到这么快就成了这个局面。

  孙良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跟着新皇,被皇后和周家姐妹打压,跟着姑妈,不被新皇待见。她的路,从一开始就很窄,稍不注意,就两头难做人。

  姑侄两个在昭阳宫相依为命,那头,新皇后和诸位嫔妃们也悄悄搬家了。孙皇后不肯搬走,新皇后只能搬到另外的宫殿,其余嫔妃们也各自有了宫殿。

  新任周贵妃终于扬眉吐气,身上似乎有了她姑母当年的气质,唯一的差别就是,她姑母得宠,她不得宠,但这并不妨碍她翻身。

  周贤妃似乎默认了将女儿半送给周贵妃的事实,每天只专心带儿子,有大公主在中间连着,周家姐妹两个似乎打成了某种平衡,放下了争端。

  皇后见周家姐妹再次结盟,心里也不安了起来。孙皇后的话像刀子一样扎进她心里,不要以为你有嫡子就了不起,说废就废了。

  皇后不能把周家姐妹怎么样,只能抬举别人,她甚至多次向皇帝建议,给孙良娣一个封号,缓和和孙家的关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0页  当前第1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7/2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