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这个原配可不是好惹的_分节阅读_第112节
小说作者:予乔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621 KB   上传时间:2020-04-03 19:39:03

  不过他自是不会再管,那钟家也知晓这点,这才转而求道魏家上头来。

  顾氏虽鲜少登何家门儿,但她分得清自家是站谁这头的,也没应,还特地跑了这一趟来给米仙仙说上一声儿。

  米仙仙点头说知道了,又实在好奇的问了声儿:“那钟家与魏家有何干系不成,这回回都是你来跟我说起。”

  顾氏也不瞒她:“是,不瞒夫人,我们两家却有些关系,不过也早就疏远了。”

  钟离夏这几年背靠着安王妃,先温家一步拒了温家的婚事,让温家很是不满,待钟家也没几分礼遇了。安王妃夫妻虽是出自宗室,但一个没有实权的郡王,一个是有实权的勋贵,郡王府再是势大也护不住钟家。

  钟家同安郡王府又不是甚亲眷,没道理只是一个入了安郡王妃眼的女子都得让他们顾忌,温家一出手,钟家在淮州府的根儿,真正的钟家商行便开始摇摇欲坠了。

  温家出了一回手便也没有继续针对钟家了。毕竟两家原本就准备结亲,都商议好了,谁知道钟离夏一转头攀上了安郡王妃却直接回绝了温家的亲事,温家不过是纳一个妾,转头便让一个妾给打了脸,气不过这才给了钟家一个教训。

  淮州府的钟家商行摇摇欲坠,平城辖下这个钟家商行原本不过是无足轻重,如今却是钟家的重要产业,容不得疏忽了。

  淮州有温家,平城府中,钟离夏虽说得罪了何家,但好歹对何平宴还有救命之恩,钟家认为哪怕何家冷眼旁观,但好歹不会同温家一样下手,他们若是攀上魏家,背后有个人,钟家商行在平城站稳了脚跟儿,以后也能再重新起来的。

  顾氏说了说两家的关系,很快给撇清了。

  钟家求上门办事,自是给出了不少好处来,换了别家顾氏怕就应下来了,但钟家她是万万不肯应的。

  “钟离夏,还未嫁人?”米仙仙问。

  就她所知,钟离夏如今也该有二十了。

  大周哪怕民风再开放,多数姑娘还是及笄后便嫁人的。

  顾氏摇摇头,说还没。

  钟大小姐的名头在府城那也是出了名儿的,往前是端庄大方,上回温家出手也没隐瞒,把钟离夏上赶着想嫁入何家的事给传了出去,如今钟离夏在淮州的名声可不好。

  顾氏想了想,说:“她时常出入郡王府,听闻郡王妃待她很是好,还准备带着她一块儿上京。”

  只是安郡王名声不大好,是出了名儿的惜花之人,府上的妾室丫头无数,钟离夏一个大姑娘,时常出入郡王府,不少人心里便有些想法了。

  顾氏走后,米仙仙也把钟家的事放在了一边,左右魏家已经回绝了。又过了些日子,她才听人提及,说那钟家如今已然把淮州的商行给抛下,正要全力在京城扎根了。

  是安郡王亲自出的手。

  过了冬,很快便是次年。

  二饼三饼过了十二岁没几日,便下场科举了。

  大周县考府考均是两年一回,乡试往上才是三年一回,兄弟二人若是过了县考府考成了秀才,明年正好能与大哥何越儿一块下场考取举人。

  何家祖籍在柳平县,临近科举,米仙仙便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县中。这回不单单是二饼三饼要下场,何安也要下场府考。

  母子几个仍旧是住在大房。

  抽空的时候米仙仙还回了趟小梨子沟,带人回去洒扫了下屋子,给通通风透透气甚的。

  她的马车一停在门口,村里人就赶了来,围着都不敢认她似的,这些年过去,他们都老了一头

  了,但米仙仙看着却没点子变化,甚至比从前还光鲜亮丽,举止仪态可谓是一位正儿八经的贵夫人了,让人都不敢亲近了的。

  米仙仙已经不摆何夫人的架子了,很是亲和的跟人打着招呼,让那些妇人很是受宠若惊。其中一道目光很是炙热,米仙仙想了会儿,才想起那是村里何大头的妻子陶春儿。

  往年在村里时,没少蹿着大嫂张氏闹事,惦记她相公那个。

  老了,脸上的纹路已经清晰可见了。

  她看过去,陶春儿却狼狈的移开了眼。

  以前她还觉得自己也是不差,如今见了人,对上那了然的目光,只有满心的羞愤。

  “你们家这屋子,村里不时便会过来瞧瞧,若是有漏了的也会尽快给补上的,你就放心吧。”村长道。

  何家出了个知府大人,这是他们整个小梨子沟的荣耀,村长对这事儿上心得很。

  “多谢你上心了。”米仙仙带着人也没待多久,不过一个时辰便回了县里头。

  刚进门儿,大嫂张氏找了来:“弟妹,咱们大周可有那律令,丈夫外出三年不归,妻子可求了官府和离的?”

  她上来就问,还带了两个洗衣板。

  米仙仙:“...”

第127章

  大周律令中,丈夫外出三载未归,妻子有权请求官府判处夫妇和离,另若丈夫外出带走家中家财,以致妻子没有银钱过活,也可寻求官府判处和离,自由改嫁。

  甚至若丈夫将妻子雇给他人为奴,或强迫妻子为娼,当妻子的都可不服从,提出和离,带走奁产,更甚若有其他出格行为,被一状告到官府,有严重者还会被判罚往各地服役。

  与前朝相比,大周律法针对女子却是要好上不少,甚至允许女子提出和离来,在奁产方面也做了规定。奁产是由家产而来,女子出嫁后家产变为奁产,充在嫁妆里,不分娘家家产,若是和离后,这些奁产也能保得他们吃喝不愁。

  张氏还很是知道礼节,知道上门要带礼的。

  米仙仙在她手上带着的洗衣板上看了看,不知道该不该伸手接下。

  府城的洗衣板被小儿给损坏了,米仙仙也没吩咐人采买,只没料她都歇了这心思了,大嫂倒是一个劲儿的往她跟前儿送。

  仿佛她一缺,立马就给补上似的。

  张氏见她盯着洗衣板不说话,还以为她嫌弃少了,大方道:“弟妹可是觉得少了,没事儿,这洗衣板县里多的是,不是甚稀罕物,你给嫂子讲讲,我待会儿就送你十个八个的。”

  米仙仙幽幽问了句:“嫂子知道这洗衣板到底是拿来做何的么?”

  张氏笑了笑:“不就是拿来洗衣裳吗,还能拿来做甚?你家衣裳多,费板子,我家衣裳少,一个就够了。”

  张氏说的是实话,她是正儿八经觉得如同弟妹米仙仙这般的很费钱。

  模样是生得好,但寻常人家哪里养得起的。

  “弟妹,我知晓你熟读律令,你给嫂子说说吧。”

  她缠着,米仙仙躲不过,只得问:“大嫂,你要跟大哥和离不成?”

  大哥何志忠这几年确实留在府城打理铺子,甚少归家。

  张氏撇开脸:“我、我就是问问。”

  这副模样,还当真不像是只问问的。

  “大周律令确实有这一条,若是和离,那奁产也可尽数带走,不过大嫂,你当初嫁到何家,可有带了嫁妆的?”

  那普通人家嫁闺女的时候自是要给准备嫁妆,但也非家家都如此,有那家中本就穷苦的,便是嫁闺女也出不了甚嫁妆。

  张氏嫁过来的时候只带了两身衣裳,一床被子,连个箱拢都没有,若是离了何家,她也只有带着两身衣裳,一床被子离开。

  张氏也想起来了,顿时脸都白了。

  “我、我好歹也给何家生了儿子闺女,还、还能一分都不分我的?”这话她说得很没底气。

  米仙仙摊摊手:“律法便是如此定的,大哥虽说甚少归家,但我记得隔两月也是回来一趟的,还给家中花销,大嫂你看看你身上的衣裳,吃的喝的,哪样不是大哥挣回来的,他可是并无错处,大嫂若是不想在何家待了,何家的银子你怕是带不走的。”

  “当然,大嫂你离开后,也可以让安哥儿跟两个姐儿给你养老,每月出几个银子给你,只是安哥如今还未成家,心姐两个又是别人家的媳妇,能给你多少的?不是我说,你前脚出了这何家大门,后脚便有女子挤破头嫁进来。”

  “你想过回吃糠咽菜的日子,多的是人想吃香喝辣的。”

  她可不是危言耸听,连她大哥在平城都有人主动上门打听,更何况何志忠这大哥了,管着那么红火的铺子,手里有的是银钱,又常年在外走动,见识气度可不是寻常人能比的。别说娶甚妇人家了,便是大姑娘恐怕都能娶的。

  张氏若是不惜福,以后怕有的是她后悔的日子。

  “我也没法子啊!”张氏把洗衣板往屋里一扔,愤愤的:“弟妹,你大哥他也太过分了,我整日在家里伺候两个老的,他倒好躲在府城去了,我嫁过来跟那守活寡有甚么区别?再说,他还从集坊带了个妇人过去,我看,他八成是在外边有相好的了,早就巴不得我提和离。”

  这会儿,张氏也顾不得否认不是自己了。

  房里也没人,早在张氏开口问起时,人参便带着丫头们下去了。

  米仙仙很是无语:“大哥跟安哥住在一起,父子俩在同一个院子里,大哥要是真在外头有人了,安哥还能不知道的?”

  “安哥一心读书,长辈的事儿他怎的知道。”

  都是定亲的人了,有甚么不知道的,再等两年都能娶媳妇了。

  “你说的带人过去,那是府城铺子里忙不过来呢。”

  张氏哪里听得进去,一口咬定米仙仙就是在帮着何志忠说话:“弟妹,我知道那你是大哥,你得帮着他,嫂子不怪你。”

  她气冲冲的出去了。

  几个丫头进来,人参问:“夫人,大夫人这是……”

  “日子太好了,被人一蹿着就想东想西的。”在米仙仙看来,张氏这还真是日子过得太好了生出来的,要何家还跟以前那般没几个银钱,她哪里会生出这些心思来。

  好吃好喝的日子都不满意,她还想做甚呢?

  人参点点头,又带着几分忧心:“可万一大夫人真找大老爷闹起来,这不是……”

  米仙仙不然,左右这劝也劝了,说也说了,张氏要真想闹,真要和离,那也随她的意了,后边总是这日子会给她教训的。

  不过米仙仙到底也没撒开手,她让人参去打听打听平日里大嫂张氏跟谁走得近,又在婆母刘氏跟前儿说了几句,次日,张氏就被刘氏打发去了小梨子沟,美名其曰去乡下洒扫屋子,住上几日,给老屋添点人气。

  老家的宅子用的土墙和木料砌的,虽说有村里人不时照看着,但这屋最缺不得的便是人气,人气一缺,房屋便要败落下来,何家老两口舍不得这根儿,便一直住在县里,偶尔回去住上两日。

  张氏还没有回去过,她在县中享福享惯了,如今乍然听说要回村里,当下就不乐意。

  米仙仙劝她:“大嫂还是回去吧,正好也回去适应适应,你若是离了何家,还得回张家去,那张家可没有好布料甚的给你做衣裳,没有那软床给你睡的,干活吃饭,下田挖土的,大嫂早些回去适应了也好,免得到时候回了张家做不惯,手忙脚乱的。”

  “要是张家重新给嫂子说上一门亲,若是说得好,嫂子往后指不定还能吃香喝辣的,若是不好,也不过是老了无人供养有些凄惨罢了。”

  张氏被说得面上都发白:“哪、那会啊。”

  哪有这么惨的。

  米仙仙笑笑。让张氏心里越发没底了。

  送了张氏回村,米仙仙便开始给二饼三饼整理下场要用的东西。他们母子几个从府城来这一路上很是低调,但再是低调,一路的随行众多仍旧是瞒不了人的,人家往大房这里一打探便知道这是知府夫人带着公子回来参加县考了。

  知县夫人王氏先登了门。

  米仙仙见了人。

  王氏中年模样,瞧着一脸的笑模样,进门就未语先笑起来:“听闻夫人回了县里,早便想着拜访夫人了,只一直没得空,如今可算是真真儿见到人了。”

  打了个照面儿,王氏眼里闪过一道惊艳,随即越发笑意盈盈起来,抿着嘴儿笑着:“夫人生得可真是好,莫怪好些人都说夫人就如那秋水明月,可见是半点没有夸张的。”

  米仙仙把人亲自迎进了门儿,闻言很是谦虚:“夫人你说笑了,我这点姿色不过尔尔罢了,进来坐。”

  两人落坐,王氏又是一顿猛夸,夸了米仙仙后,又夸了二饼三饼,说他们这回县考必然能过,父子几个一门都是功名在身,放眼整个平城那也找不出两个来,说她以后只等着享福就是。

  米仙仙也夸了夸她,又招待她喝茶吃点心,王氏坐了小半个时辰,这才告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7页  当前第1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2/1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这个原配可不是好惹的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