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坤宁_分节阅读_第190节
小说作者:时镜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01 MB   上传时间:2020-03-26 20:08:07

  本来姜伯游昨日听说姜雪宁去见萧定非了,还颇有微词,认为姜雪宁不该同这般的登徒子搅在一起,坏了自己的名声,也损了姜府清誉。

  可姜雪宁却说:“父亲别忘了,我同此人是在通州认识的。”

  姜伯游乍一听还没明白。

  姜雪宁便又淡淡笑道:“这般的混世魔王,若顺着他意还好,总归还在京城地界儿上。他是什么浑人,女儿也看得清楚,绝不是咱们府里招惹得起的。倘若不见,惹恼了他,把女儿一路被天教乱党劫到通州的事情抖落出去,怕才真的坏了大事吧?咱们府里还有一位不是要选王妃么。”

  姜伯游便没了话。

  次日听说定国公府发生的事情之后,更是长叹一声,终于是绝口不再提姜雪宁同萧定非有往来的事情,只叮嘱她行事注意着些,也别太过。

  姜雪宁心道:萧定非这种滑不留手的,被打到哭着入宫告状,还身上都是青紫的伤痕?天知道是昨晚楼里的姑娘留的,还是真被打的!

  只是这人是她罩的,犯不着拆穿。

  眼瞅着这位满肚子坏水的主儿开始折腾萧氏,她高兴还来不及呢,恨不能端盘瓜子去国公府嗑着看戏,连着年后到元宵这些天,什么烦恼都忘了个干净,心里快慰得很。

  元宵那一日,尤芳吟的信函也从蜀中那边寄了过来,说是初到蜀地一切都好。除了有些当地的话听不大懂之外,乡民也都甚是和善;卓筒井做得热火朝天,任氏盐场重开,招了好些长工;任为志读书人出身,对她颇为照顾,只是有点一根筋,埋头折腾卓筒井便不管其他,是以人情世故方面她帮着照料一些。

  看模样一切进展都很顺利。

  只是姜雪宁在看完这封信之后,反而锁了眉头,只抬头看着外面冷风吹刮的天气:冬日里天干物燥,正是要小心火的时候。举凡所有新物新事,刚出世时总要经历些挫折,很少有顺顺当当、简简单单就成了的。但愿芳吟还记得她的告诫,看着点任为志,让他勿要太过急进才是。

  自打勇毅侯府出事,姜雪宁把任氏盐场的银股出了大半之后,手里便只剩下两千股。盐场大多数的银股只怕都在吕显的手中,另有一小部分在尤月手里,剩下的便是自己这些,还有些随便买买的散户。

  元宵节后便要再次入宫伴读。

  她想了想,让棠儿莲儿吩咐人备车,难得往蜀香客栈走一遭,看看情况。

  一路上自然难免又听说了萧定非这些天来立下的种种丰功伟绩——

  他行事作风本就霸道专横,自打府里上下都知道他说话是什么分量之后,还有几个人敢不听他的?于是宝马香车,美玉美人,有什么好的都往自己屋里捞。

  原本好好一个定国公府,奢华归奢华,到底经年的氏族,点缀得很有几分雅韵。

  可萧定非这人俗。

  什么破木头破柱子全都涂了给包上一层金,地毯要铺大红的,屏风要用牡丹的,连睡觉那屋的脚踏都换成了赤金打造。

  从此以后,出门再也不提自己是世子。

  他逢人便笑,说:你们别不信,其实萧氏一族上上下下,甭管老的小的,统统是小爷面前洗脚的孙子!

  自打有任氏盐场的银股在客栈里挂牌之后,蜀香客栈就成了商人们常来的地方,又因为附近就是琉璃厂,常有上京赶考的士子读书人往来,客栈人多热闹了,路过的读书人自然也乐意在里面落脚。

  士人比起商人,更爱论政。

  最近京城里发生的事儿可太多了,姜雪宁打外头进来被小二引着楼上雅间入座时,便听见下面有几桌在说。

  “我看这定非世子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实在不像是什么好东西,可怜萧氏一族竟被如此折腾,足见老天长眼,往日嚣张跋扈也终究有更恶的来治。”

  “这话可说岔了。”

  “是啊,哪儿有面上看着那么简单呢?也不想想,萧氏往日如何受宠?勇毅侯府都倒了,他们又是太后娘娘的母家,按理说圣上得护着啊。可这一回好,非但没护着,还打了脸。我看啊,圣心难测,只怕是萧氏要倒霉了。圣上不过是借这定非世子敲打敲打他们罢了。”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便连正要踏上台阶的姜雪宁都不由得停了脚步,惊疑地朝着此人所在的方向看了过去。

  那是个长衫儒生。

  看模样,读书人无疑。生得倒是一副不错的好模样,可两道长眉飞起来却颇有几分不羁的洒脱,桌上其他人喝茶,他却喝酒,也不知是不是喝多了,平白有种疏狂之态,竟是目下无尘,有点恃才傲物之感,谁也不放在眼底。

  旁边人都吓了一跳,忍不住朝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劝他:“岂凡兄,酒可乱喝,话却不敢乱讲,你喝醉啦!”

  那儒生把他一推:“翁某清醒得很!”

  他面上挂着笑,又喝了一口酒,抬起手来颇有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架势,慨然道:“看看你们,看看朝廷!真个一帮废物!他萧氏处心积虑搞倒了勇毅侯府,累得边关无人,不能拒鞑靼于关外,如今人家使臣逼到京城来,还要堂堂一个大乾朝推出个女儿家去和亲,保得一朝安平!可真是太有骨气,办得太漂亮了!圣上可也真舍得妹妹,要按翁某说,祸是谁闯的,便该叫谁去填,干脆把他们萧氏的女儿推出去和亲不好吗?身份够贵重,样貌也好,保管鞑靼满意嘛!”

  真是越说越吓人。

  旁座之人真是连待都不敢待了,生恐这人祸从口出,连忙将他嘴巴捂了,一路道着“借过借过”,七手八脚把人拽了出去。

  客栈里顿时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姜雪宁眼底暗光一闪,眉头轻轻一锁,细琢磨之下却忽然觉得“翁岂凡”这名号有点隐约的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便笑了一笑,声音和缓地问旁边小二:“刚才楼下说话的那位是谁呀?”

  小二“哦”了一声,显然是知道的。

  他一面殷勤地给姜雪宁引路,一面笑着道:“别看常喝得糊涂,可却是个湖北来的举人老爷,叫翁昂,大伙儿都叫‘翁岂凡’,才华高得很。”

  翁昂?

  姜雪宁面色顿时古怪了一些,终于是想起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了——

  上一世那个倒霉的榜眼?

  分明会试高中,却偏在放榜前一日因喝醉了酒同人起了争执,被几个市井混混失手打死。消息一传,顿时震惊整座京城,扼腕之余,人皆引之为奇谈。

第147章 挨训

  众所周知, 有功名在身的举人,便是堂上见了官也不必下跪,走到哪里人都要敬重几分。递个名帖去普通人的府邸, 旁人供吃供喝还不够, 得送上点银子见礼。

  可以说不愁吃,不愁穿。

  一般来讲,混混们欺软怕硬,都得有点眼色, 京城里不是什么人都能欺负的。

  有人曾说,这件事很不合理。

  但也有人说,喝醉了谁认得谁是谁?肯定还是酒误事。

  总归打死人的混混跑了, 到头来也没抓着。

  从此成了一桩悬案。

  上一世姜雪宁这会儿还忙着为选临淄王妃的事情处心积虑, 可没功夫关照科举场上的种种。

  翁昂这事儿也是她嫁给沈玠后才听人当乐子说的。

  今日意外得闻此人狂言、得见此人狂行,仔细一想, 竟觉得这里面恐怕有点东西能说道。

  推萧姝去和亲……

  这话从翁昂嘴里说出来,真能吓死一帮人。

  落到姜雪宁耳朵里,则长了根似的。

  直等到她看过了任氏盐场飙升的银股价钱, 回到姜府, 睡了一觉起来,开始打点收拾起年节后入宫伴读的一应事宜,这话都还在她脑海里时不时晃荡一下, 无论如何都无法消失。

  已是午后, 残雪化了。

  挨着窗沿的案角上摆了两本棋谱。

  是姜雪蕙那边来人知会她准备的,说是她不在宫里的那段日子,谢先生虽然领旨一路追讨剿灭天教, 没教什么新的东西,可另位先生兴之所至却是教了大家伙儿下棋, 今次入宫怕还要继续学。

  姜雪宁现在盯着它们,怔怔出神。

  莲儿那边正点着这一回入宫为姜雪宁准备的银票和几把打成各式样的银锞子,预备着回头入宫打点宫人。

  只是她一边数着,却是一边撇嘴。

  然后絮絮地念叨:“这入宫的日子,不早一点,不晚一点,正正好是您的生辰。中午时太太那边来人请您过去同大姑娘一道过生辰,您倒好,一句话给推个干净,让他们在那边热闹。不知道的见了,怕要以为今儿个只是大姑娘的生辰。要换了是奴婢,谁叫我去我便去,非但要去,我还要过得比他们都高兴!等入了宫规矩那般严,可不好大张旗鼓再过什么生辰……”

  姜雪宁听她说了一串,回过神来,才明白她是在想自己生辰的事。

  上一世她何曾没去呢?

  的确像是莲儿说的那样,非但去了,还过了个高兴。毕竟那时的情况可和现在不一样。上一世她讨好了沈玠,最终去选临淄王妃的那个人是她,且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而尤为得意,故意要在生辰这样的好日子里去寻姜雪蕙和孟氏的晦气,三言两语便叫所有人都变了颜色。

  姜雪蕙当时朝她看了许久。

  然后什么话也没说,叫旁人都散了,自己也起身告辞。

  姜雪宁最厌恶的便是这位“姐姐”平静的一张脸孔,叫她有一种一拳打进棉花里的感觉,于是追出去喊住她,冷笑着问:“你不是喜欢沈玠吗?但如今临淄王殿下要娶的人是我。当年鸠占鹊巢,顶了我的身份,过了这么多年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可恨老天爷不长眼,仍旧让你舒舒坦坦的活着。那也只好我自己来,让你知道报应的滋味儿了。”

  姜雪蕙仍旧要走。

  她上前一步,拦着不让。

  她便终于停步,抬眸看向她,慢慢说了一句:“你真的高兴吗?”

  为什么不高兴?

  嫁了温文尔雅的临淄王,抢了当年占据自己身份如今也还顶着嫡女的名头压着自己的姐姐的姻缘,阖府上下都要看她脸色,荣华富贵指日可待……

  姜雪宁觉得自己原本是很高兴的。

  可看到姜雪蕙仿佛不为所动模样,那点子高兴便像是长了翅膀轻轻一挥飞走了似的。等到真同沈玠行礼成婚那一日,她脑袋里竟然空空荡荡,充满了茫然,整个人仿佛被人抛上云端,轻飘飘不着地。

  “二姑娘,太太和大姑娘那边您虽然不去,可今日到底是您生辰,吉祥的意头还是要讨一个的。”棠儿微微笑着,竟打自己袖中摸出一只荷包来,然后从中拎出了一条手链,用红绳子穿了十九枚圆圆的小金铃铛,做工极为精致,“大前年您生辰的时候,燕世子叫人给您送来的,拢共二十颗铃铛呢,长一岁便加一颗,奴婢已经给您加上了。”

  她将这手链递给姜雪宁看。

  姜雪宁接过来看见,才恍惚想起,的确是有这么件礼物的:是她十六岁,到京城过的第二个生辰,燕临那天带她在灯会上疯玩了一整天,临到送她回去时,却把她拉到旁边小巷的昏暗角落里。少年大约是红了脸吧?胡乱往她手里塞了这串东西,窘迫得扭头便走。

  那是燕临头回送姑娘东西吧?

  她当时纳闷,还觉得有些俗气。

  可架不住燕临逼迫,每年都要穿一颗铃铛上去,生辰时戴上。

  后来勇毅侯府倒了,这东西她自然也没有再戴过,久而久之便和婉娘那玉镯一般不知所踪。

  如今掌心里摊着这一串许久不见的旧物,姜雪宁脑海里响起的,竟是已经成了将军的燕临班师还朝掌权后,低垂着头半跪在她面前,拿出那串早不知在她那里不见了多少年的金铃铛,系在她细细的手腕上,声音轻缓似梦呓般对她说:“娘娘,当年我心里曾悄悄想,待这串铃铛加到二十颗的时候,我便能将那戴着铃铛的姑娘娶回家。可原来,娘娘志向高远,究竟不屑一顾……”

  棠儿看她神情似悲似喜,不由忐忑起来,这才陡然想起勇毅侯府已经倒了:“都怪奴婢……”

  姜雪宁打断她道:“无妨。”

  她轻轻吐出一口气来,只将这串铃铛递给棠儿,笑起来道:“不是说讨个好吉祥的意头吗?帮我戴上吧。”

  这一世她同燕临已经说了清楚,断了瓜葛。

  对这铃铛倒不必再有什么避讳。

  总归少年一番心意,她盼着他好,他也盼着她好罢了。

  棠儿见她笑起来,心底才稍稍松了几分,犹豫了一下,还是为她戴上了这条金铃铛缀成的手链。

  纤细雪白的手腕,一串金色的小铃铛。

  末端的红绳打了个细细的绺子垂落在肌肤细嫩的手背上,艳艳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4页  当前第1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0/3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坤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