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威武不能娶_分节阅读_第534节
小说作者:玖拾陆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04 MB   上传时间:2020-02-23 20:15:42

  为了防住蜀地的探子,肃宁伯没有往与蜀地临近的城池加大布兵,只让他们提高警备,直至此番开战了,才能调整兵力。

  金州城的任务就是守,因而霍籍退兵,守将也没有开城门追击。

  兵部在暗暗庆幸先做了防备,否则,就中原那数座城池的布防,被打个措手不及,一夜之间连丢几座大城都不是不可能的。

  而刘尚书闭上眼睛在心中长叹了一口气,国库没看着丰厚多少,又要兴兵事,亏得他去岁听了蒋慕渊的建议,没有按部就班保守布置,而是继续打南陵、南下催秋粮,要不然,此刻更是两眼抓瞎。

  只可惜,蜀地战事来得急了些,南陵那儿的收成还没有落到口袋里……

  孙宣一张脸青了白、白了青,他一直以为乔蕴的死是某一个兄弟打压他的招数,直至此刻,他才突然明白过来这其中讲究太多了。

  乔靖的借口站得住脚吗?

  其实还不足够。

  乔靖若无反心,他质疑乔蕴死因,完全可以向圣上请求进京,亲自来接儿子遗体,而不是直接举起反旗,把整个蜀地带入战火之中。

  孙璧还是南陵郡王呢,南陵就是他的封地,没有董之望和一众官员支持,他也不能说反就反,乔靖只是驻军领将,身份远不及孙璧,蜀地不上下一心,谁敢让霍籍带兵出蜀境?

  说白了,就是一早想反了。

  乔蕴的死不过是一个起兵的信号。

  孙宣沉沉看了孙祈一眼,难怪那日大朝会上,孙祈的神色会那般沉重。

  既然孙祈看穿了,自不会去谋乔蕴的性命,孙睿的城府远在他们兄弟之上,亦不可能自毁城池……

  难道乔蕴的死,真的是他自个儿不想活了?

  孙宣想不明白,但他知道,他之后要面对的争议远胜半个月前。

  是他给了乔靖借口,是他没有“护”住乔蕴性命,死一个质子和战火燎原,在御史们的嘴巴里、折子上,是截然不同的。

  圣上为了安抚朝堂和百姓,必然会追加对他的处罚。

  思及此处,孙宣只觉得胸口发痛,连呼吸都困难了。

  圣上一言不发地看着众人,视线从孙睿身上经过时,他不由顿了一顿。

  他想到的不是眼下军情,而是梦境中那座跟石像一样的孙睿,数着“二十二年”、“二十三年”,数到了“三十五年”再不肯往下数的孙睿。

  圣上不由咬紧着后槽牙,要不是强忍着,他现在就想跳起来问一问孙睿,到底是怎么意思!

  是在诅咒他吗?

  咒他的天子之位只有短短十三年了吗?

  虽然只是一场梦,虽然梦中的答案无从获知,圣上还是对那个梦境深恶痛绝。

  这个梦,他已经不是头一次梦见了。

  每一次、每一次都是如此,那股子阴冷和灼热,真切得他无法忘怀。

  御书房里静得压抑,打破平静的是孙禛。

  他骂了一声:“白眼狼!乔靖可真是一只白眼狼!”

  圣上听见了,收回了思绪,与众人商议后续安排。

  这一议,直接议到了天亮,没有作半点休息,直接上了早朝。

  朝堂上,消息一出,一片哗然。

  蜀地造反这么大的事儿,很快传得全城皆知,军报送往各个州府衙门,督促他们做好防卫。

  一时之间,乔蕴的死又被翻出来大肆议论,朝廷召封王、驻军子弟进京,到底合适不合适。

  蒋慕渊一直忙到了入夜,前脚从宫里出来,后脚就询问听风城中状况。

  听风语速快,低声禀着。

  乔蕴死了在先,不少人倒是同情乔靖,毕竟搁在谁身上,儿子莫名其妙死了,又哪里担得住?

  可这些同情,很快又被另一个声音压了下去。

  乔蕴的遗体还在京城收着呢,乔靖此刻起兵,难道还指着朝廷把他儿子的棺椁送回蜀地去?乔靖此举,根本没有想过要让乔蕴归故土。

  丧报一到,立即发兵,想来是早有反心。

  要不是有肃宁伯,反军已然冲出了蜀地。

  圣上提前布置此举,声东击西,不就是已经看出乔靖心思不正了吗?

  同样是朝廷将领,同样食朝廷粮饷,镇北将军府这么多年军功赫赫,以鲜血换北境今日安康,而镇南将军呢?

  乔靖这个反贼,对不起皇恩呐!

  “这会儿好些人都夸夫人娘家呢,把乔靖和蜀地官员骂了个狗血淋头,说道五殿下的倒是少了许多。”听风道。

  蒋慕渊听完挑了挑眉,轻声笑了笑。

  为了亡羊补牢,孙宣还真是想了些法子的,孙宣不可能完全摘干净自己,就引着大伙儿去骂乔靖。

  把镇北将军府拉出来,有标杆在前,高低越发明显,大伙儿骂起来也言之有物。

  战事当前,无论是孙祈和孙睿都不会大作文章来落井下石,不然圣上跟前就先交代不过去了。

  他们不参合,御史们上折子就上吧,这个亏孙宣必须吃,能少吃些,不伤筋动骨最好。

  之后,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890章 哭惨

  御史们能说,百姓们能骂,但这些说穿了,还都是在京城脚下。

  战火还波及不到这里,日子与未打仗时也没有什么不同,真要说,就是好些蜀地出产的东西金贵不少。

  可那些香料、蜀锦、药材,原就不是过日子时必不可缺的,一年到头也用不上几回,不买便是了。

  真正受苦的,还是顶着战火生活的前线百姓。

  尤其是两湖一带。

  前几年受了大灾,上下官员肃清,天下粮仓的两湖地区,几乎是推倒了再来。

  接任金培英的两湖总督薛淮溢也算是有些本事,废墟重建不易,但也不是出不来成果。

  手下一溜儿的官员都是新官上任,没有余孽给薛淮溢使绊子,大伙儿齐心协力,把所有的力量都投在了重建上。

  重筑河堤、清理淤泥、农田开垦……

  有一样算一样,朝廷拨下来的银钱,全花在经济上了。

  驻军、练兵?

  北不靠狄人、东挨不着东异,中原、蜀地包裹了两湖大半,往南不还有南陵嘛,两湖不可能成为前线,花那个精神、银钱养兵做什么?

  打仗又关他们两湖什么事儿?

  民兵?又不打仗,统统种田去。

  抓紧时间、力气把收成搞上去才是正事儿,天下粮仓可不是白叫的。

  薛淮溢计划得很好,想得其实也没有错,可时不待他,事情一次次出现偏差。

  先是孙璧反了,宣平与南陵接壤,万幸孙璧和董之望只想守、不想攻,宣平虽说是前线,但也没有受过敌袭,该如何还是如何,打仗的事儿,有余将军带兵顶着,宣平府上下也没费什么劲儿。

  哪想到,孙璧反了也就小一年,蜀地又反了,反得轰轰烈烈,反得与南陵全然不同,乔靖那个疯子,他想进攻!

  两湖与蜀地,那是陆路连着陆路,水路还连着水路。

  千百年了,老百姓依水而居,靠着这一条大河养活,城池依水而建,这个建不单单是靠着水,而是水就从城里过。

  乔靖往中原打,还要被高耸的城墙拦路,他若想先吞两湖,大船沿水而下,直接就进城了。

  以两湖如今状况,哪里有兵?哪里有训练有素的兵?怎么可能拦得住?

  “妈了个巴子!”薛淮溢砸了碗,气得口不择言。

  这两年,他全心全意拓河道、清淤泥,田还没种完呢,结果先要便宜了乔靖?

  这口气谁咽得下去。

  他又不是孙子里的孙子!

  底下两个同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推诿了一番,才硬着头皮劝薛淮溢。

  “大人,蜀地那儿可能也没那么多战船……”

  “是啊,他若是水上力量齐备,最初发难时就该往两湖来,结果,他先让霍籍去打了金州。”

  “你们知道个屁!”薛淮溢骂道,“知道乔靖为什么不先走水路吗?

  他突然起兵发难,为的就是在朝廷反应过来之前,先吞下中原几座城池,否则等朝廷调兵到了,靠着城墙死守,能耗他多少时日!

  孙璧只想在南陵当土皇帝,乔靖他们想改天换地!他要北上、要图京师,他能让中原拖了他后腿、断了他的补给?

  要不是肃宁伯提前准备了,现在中原大半都得落在乔靖手里。

  至于我们,我们在蜀地那群人眼里,就是软柿子,想什么时候捏就什么时候捏!

  我知道他反了,他坐着船来了,我能拦得住?

  我拦得住个屁!”

  薛淮溢越想越气,气得恨不能让老百姓把拓了的河道再给填回去,哪怕上游河水把两湖淹了,也不能便宜蜀地那帮龟孙子!

  可惜,这也就是气话。

  薛淮溢发了老大一通脾气,而后收着性子去见肃宁伯,他再大的气性,也不敢在肃宁伯跟前放肆。

  他要哭惨,哭是真哭,惨也是真惨。

  他堂堂一个两湖总督,被蜀地那群疯子逼的,连脸都不要了。

  这会儿要脸,回头真莫名其妙丢几座城给乔靖,薛淮溢丢的怕是命了。

  他到不了黄河,他家门口就是长江,他也不用等见着棺材,他先哭起来再说。

  肃宁伯绷着一张脸,听薛淮溢哭了一刻钟。

  平心而论,这怪不了薛淮溢,如今状况,搁谁当两湖总督都要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5页  当前第5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4/6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威武不能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