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威武不能娶_分节阅读_第446节
小说作者:玖拾陆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04 MB   上传时间:2020-02-23 20:15:42

  以他的身份,他有无数种的法子去取赵知语,去回绝贾婷进门,而孙睿选了一个对贾婷而言,最不能接受、损伤最大的法子。

  这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

  贾婷重重咬了咬下唇,她心中有疑惑,却不至于明晃晃地怀疑顾云锦诓她,只是问:“夫人如此说,是有什么线索指向了三殿下,对吗?”

  同样是要证据,贾婷这样的问法,听起来和善许多。

  顾云锦既然开了这个头,也就愿意把手里的线索告诉贾婷。

  以贾婷的聪慧,顾云锦没有露出一两点的证据,对方怎么会信?

  易地而处,顾云锦都不信。

  顾云锦道:“赵大、赵二和那个秀才,当时都提过一个人,说是个蹶子,说话阴阳怪气的,小公爷拿着他们给的画像查了一番,那个蹶子是宫中内侍,姓邓。

  邓公公早些年得罪过人,被扔在永巷等死,却被一人想法子接出了永巷。

  当时倒没有指向三殿下的证据,直至去年冬天,那位邓公公出现在明州,赵同知数次拜访他,且十分客气周全。

  这邓公公是跟了哪一位主子,才能让赵同知如此小心应对,贾姑娘可以自己想一想。”

  贾婷愣怔,若顾云锦说的是真的,那毫无疑问,邓公公是赵同知的人。

  数次主动拜访,又那么客气,这看的是邓公公主子的脸面,赵同知官位虽不大,但能在他的地盘上,让他如此谨慎的人,还能有几个?

  她难道会傻乎乎地往圣上、皇太后身上猜吗?

  若背后是其他殿下,赵同知避嫌都来不及,哪有三番四次凑上去的道理。

  答案只有那么一个。

  惊讶过后,剩下的是一腔怒火。

  贾婷咬牙,双手攥拳又松开,复又紧紧攥住,她平复了很久,道:“感谢夫人提点,夫人和小公爷能据实已告,我感激不尽。”

  顾云锦笑了笑,她不评价贾婷,但对贾桂全无好感,何况贾家前世把顾云思害得那般惨,只要一想起她三姐姐拖着病体一路往北,顾云锦就恨不能砸了贾府。

  “你我只是交易,你提醒了我北花园的事儿,我告诉你去年上元的状况,两清了,”顾云锦的声音冷了很多,“你往后如何应对三殿下与赵侧妃,你贾家如何行事,都是你们自己的选择,与我也无关。”

  贾婷一怔,望着顾云锦的眼睛,从她的眸子里看到了明明白白的疏离。

  这样的态度,反而让贾婷自在了许多。

  两清,多好的词,谁也不用负担谁。

  路都是自己选。

  她点了点头,道:“夫人说的是,你我两清,今儿出了这厢房,我从未给夫人报过信,也没有向夫人打听过什么,夫人同样没有给我答案。”

  事情说完,贾婷亦不多留,起身告辞。

  顾云锦在厢房里坐了会儿,她说了来求签,就等前头人少一些了,不疾不徐往大殿去。

  大殿之中,跪着一妇人,双手捧着签筒,嘴上念念有词。

  顾云锦没有听见她的声音,只觉得这妇人背影眼熟,左右一看,正好看到了张嬷嬷,她便唤道:“二舅娘?”

  魏氏没留神,直到顾云锦又唤了声,她才看过来,奇道:“今儿巧了。”

  “可不就是巧了,”顾云锦笑道,“你今儿怎么来求签了?”

  魏氏手里拿着求得的两根签,道:“给你姐姐、姐夫求的。都说要讨个好兆头,我也来凑个热闹,求姑爷来年高中,求姑娘早日有好消息,这当娘的,求来求去,也就这么点事儿。”

  顾云锦莞尔,道:“我来给小公爷和娘家几个哥哥求签。”

  说完,她跪在蒲团上,从小道士手里拿过签筒,絮絮念叨一番,晃了晃,一根签落在地上。

  顾云锦拾起来,她不懂解签,便与魏氏一道去寻解签的道长。

  魏氏道:“我求签这事儿,云锦你莫要跟令意说,我不想给她压力,我也知道她婆家眼下最要紧的是姑爷科举,反正孩子嘛,早来晚来,都会来的,没的婆家不催,我当娘的反而跟她过不去,逼着她赶紧生孩子……”

  天下父母心,催是催不出口的,也没那个必要,真要说多急嘛,其实也不算,就是不做些什么总觉得没有尽心,缺了一份了,便想补上。

  顾云锦理解,自是应下。

  魏氏又与顾云锦说闵老太太:“前回抚冬过来,让大伯下了决心,这会儿老太太身边伺候的都是听话人,说句不孝的,阖府上下,除了老太太不痛快,各个都痛快多了。”

  顾云锦讶异不已。

  徐砚为人还是很孝顺的,在官场上进退得当,回了府里,惯常是“软”的。

  徐老太爷和闵老太太做的决定,他身为儿子,都是听话的那一个,而杨氏想做的事儿,徐砚多数也不反驳。

  这种性子,说不上好坏,但大体而言,好儿子、好丈夫的形象,徐砚还是很看重的。

  他即便有自己的想法,要做些违背老太太的事儿,也都是背地里暗悄悄去做,他要维持一个表面的平和。

  这般迂到“虚伪”的人,会把事情搁在台面上,明晃晃地“对付”闵老太太,实在叫顾云锦惊讶。

  可想而知,必然是闵老太太闹到徐砚都无法粉饰太平的地步了。

  “老太太能接受?”顾云锦道。

  魏氏冲她笑了笑,虽一个字都没有说,但其中“自行体会”的意思,顾云锦领会了。

  闵老太太哪里会老实,定然没有少闹腾,可徐砚、徐驰两兄弟齐心,徐老太爷也默许了儿子们的做法,老太太再闹也翻不了天。

第735章

  三根签,在解签的道士口中,皆是好签,总而言之,心想事成。

  魏氏欢喜地给了银钱,转身又悄悄与顾云锦道:“莫不是那签筒里的都是上签?”

  顾云锦失笑摇头:“都是来求个好兆头的,想要求个心安,给舅娘一个好签,您还质疑上了?”

  “也是,”魏氏心宽,颔首道,“我就是求个心安,若不是好签,我回去反倒睡不着,多亏。”

  顾云锦骑马回府,进城时听守卫说,从北境回来的大军已经在城外不远驻扎,会在明日入京。

  这算是个好消息,颇为振奋人心。

  兴致一高,越发要说立太子的事儿。

  顾云锦听了几句,回到宁国公府之后寻了听风问:“竟如此热闹?”

  听风低声道:“夫人,添柴添油的都不是我们的人,那各个都有心。”

  顾云锦想一想也就明白过来了,叹了声:“那把椅子还真是香饽饽。”

  岂止是香饽饽,一箩筐的香饽饽,在那几位皇子心中,都比不上。

  顾云锦支着腮帮子想,蒋慕渊急匆匆赶回北地去也挺好的,一来避开了被调去南陵,当时是猜测孙睿对会老郭婆下手,但猜归猜,不是有十成十的把握,蒋慕渊先一步做了应对罢了,二来,也正好避开如今京里的这股子风。

  虽然,风再怎么吹,争太子之位的还是孙睿兄弟,不可能吹到蒋慕渊头上,但,不能让圣上疑心他在其中浑水摸鱼、掺和了这股风,还是避得远远为妙。

  想到蒋慕渊,顾云锦心里念的慌,干脆往大案后头一坐,摊开笔墨给蒋慕渊写家书。

  搁在心尖尖上的人,哪怕见不着面,给他写信,心里都是掺着蜜的。

  思念、牵挂、欢喜,满满当当,恨不能把心都揉成了墨水,全写成横竖撇捺给他送去。

  顾云锦还写了求到的签文,解签的道士说,柳暗花明,豁然开朗,都是好兆头。

  书信装进了信封,又把签文放进去,再添上晒干来的桃花,这才用火漆封上。

  翌日,班师回朝的大军入城,百姓把街道两侧围得水泄不通,看着将士们的英姿,尤其是家里从军的男人跟着回来了的,家眷站在一旁又是笑又是哭。

  圣上没有亲迎,几位皇子来宫外广场上迎接。

  孙睿不在京中,再也无人能抢孙祈的风头,他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代表圣上犒赏军队,意气风发。

  孙宣站在一旁,知道长幼有序,不可能在人前做出对孙祈失礼的事情,规矩极了。

  孙淼、孙骆都是能不打眼就不打眼,依着议程,该如何就如何。

  如此一来,这番迎接,顺利又气派,底下官员们都放心极了。

  先前,就怕各处都议论着立太子,让几位殿下互相攀比起来,闹得不好看呢……

  不过,三殿下不在,也攀比不起来……

  肃宁伯进宫复命。

  御书房里,圣上问了不少北境战事,肃宁伯一一答了。

  起先都很简单,折子来回上都说过,之后,圣上状似寻常的问了北地失守的前因后果,这下,肃宁伯的回答就小心多了。

  他的确刚回京,对京中状况知之甚少,只觉得今儿众殿下相应、孙睿却不在其中有些奇怪,因此往御书房来的路上,他向内侍打听了几句。

  内侍不止说了孙睿、孙禛去了南陵,也说了文英殿的事儿,这让肃宁伯听得心里咯噔一声。

  他有爵位,也是武将,对朝政的弯弯绕绕,他不似文臣一般敏锐,但也绝不是个傻子,当即就想到了蒋慕渊不给顾云康请头功,又不提顾云康孤身赴北狄的事儿了。

  当时就为了预防消息走漏,眼下更厉害了,文英殿里那么多人经手,真有异心的藏在里头,顾云康真是怎么死都不知道。

  还好多留了个心眼,不报是对的。

  而且,圣上的态度……

  再往下的问题,看着各有不同,肃宁伯却听出来了,归根到底,其实都与顾家有些干系。

  肃宁伯在北境数月,听过百姓的说辞,俘虏的证言,他心中不是毫无疑惑,只是随着战局的进展,顾家几兄弟的表现、蒋慕渊的坚持,他都看在眼里。

  这个时候把没凭没据的旧账摊在圣上跟前?

  这事儿肃宁伯做不出来,不仅仅因为程晋之与蒋慕渊是好友,而是他的心中也有天平。

  领兵打仗,讲究的是“当下”,是眼下局面的应对,此一时彼一时,在战场上是最明显的。

  肃宁伯想事情也是这么一根筋,不是偏向谁,而是做出眼下局面最合适的选择。

  把顾家拖出来领罪?这事儿如今坐起来,没有一点意义,况且,圣上对蒋慕渊再有气,人家也是两舅甥,是“自家人”,他一个外人胡乱插手,事情办砸了,真的是处处不是人。

  肃宁伯自然是如何圆滑如何说,连圣上问他北地守军的人选,他都打马虎眼,总结一句话,“这也有道理,那也有道理,既然都有理,那臣还要再琢磨琢磨。”

  肃宁伯打定主意不掺和,圣上问他对几位皇子的看法时,更是绕圈圈了。

  这么“优柔寡断”的态度,圣上气笑了,也不再问了。

  问了也是白问。

  可肃宁伯的功绩是实打实的,他才是北境战事领兵的主将,蒋慕渊在前头冲锋的时候,是肃宁伯坐镇裕门关,守住了狄人的奇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5页  当前第4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6/6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威武不能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