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威武不能娶_分节阅读_第272节
小说作者:玖拾陆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04 MB   上传时间:2020-02-23 20:15:42

  若还紧紧捂着家产,谁知道他的后代会把银钱拿去做什么。

  万一,行了大恶事,那他在地底下都要被人骂,祖坟都会被人挖的。

  没钱没势了,总归能太平些、不惹事了吧。

  说到底,是他不会教导子孙,以前没管好,往后,大概也管不动。

  既如此,舍了家产,换了名声吧。

  毕竟是掏心掏肺的话,金老大人年纪又大了,说得格外激动,听得绍方德都感慨不已。

  都说虎父无犬子,金老爷要是能有金老大人十分之一的通透,这家子也不会是现在这样。

  绍府尹的目光落在案卷上,暗暗叹息,这有个被儿子连累的,他的大牢里还关着个连累儿子的,金王这一对亲家,这做的都是些什么事情啊!

  圣上对金老大人的觉悟还是很满意的,他不是个爱好砍头的,在杀鸡儆猴和收银子补充国库,自然是后者更好。

  “绍爱卿的意思呢?”圣上看了眼绍方德。

  绍府尹垂着头,心说这还有自个儿的意思?他在这案子上,不就是上头说什么、底下就做什么吗?

  当然,他也不想断个被全城百姓指着鼻子骂的结果,可小公爷提出了“拿钱买命”,肯定是有法子周旋、不会让这个提议被骂得狗血淋头的。

  他模样恭谨极了:“金老大人的这份心,太叫微臣感动了,若令郎能经过这一回的事儿,体会到老大人您的心意,往后不再做那等事儿,那就太好了。”

  金老大人给圣上又磕了几个头,这才被内侍搀扶出了御书房。

  经过蒋慕渊身边时,老大人递给了他一个万分感激的眼神。

  御书房里的这一决断,很快就传出了宫门。

  大意是最后的审判没有下,但金老爷不用死了,也不会被流放到蛮荒之地,大抵就是一顿棍棒之后、吃几年牢饭,就算过去了。

  这就是拿钱消罪啊。

  看戏的百姓们很是不满意,有钱人就可以为非作歹吗?有个当官的爹,就能拿钱解决问题了?

  不少人聚集到了金家外头,指指点点。

  金老大人回府后并不回避,把在御书房里说过的又讲了一遍,肺腑之言听的人心里酸溜溜的。

  养大个孩子不容易,金老大人在京中又素来名声不错,若不是摊上这么一个儿子,往后大伙儿提起他时,也是要给竖个大拇指的。

  人群中,有人犹犹豫豫地开口:“又要花钱赈灾,又不能少了边关粮饷,都说国库空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补些银子,也不错?”

  家里有亲属当兵的,挺听得进去这话的,若是国库无银,亏待了边关,有官阶的好些,受苦的首先就是底层的普通兵士。

  而他们的家里人,除了本事特别出众、或是从军多年的,几乎都是最普通的那些小兵子。

  更有一些,连兵士都没有混上,或因徭役、或为谋生,只是个苦力脚夫,他们的生活那叫一个辛苦,大冬天的都是薄衣,要是朝廷银钱多些,是不是家里人就能过得好些了?

  “要是这些银子,能让俺孙儿冬天守城时厚衣服穿,俺就不要他们死了。”一拄着拐杖的老汉道。

  有人嗤之以鼻:“老丈真以为这银钱能到边关?怕是成了养心宫的砖瓦了!”

  “两湖重建刚有了些模样,圣上不会在这个时候兴建养心宫的吧?”

  “国库空虚始终不是一个事儿,再有个什么状况,苦的就是老百姓。”

  国库的银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赋税。

  眼下还算太平,一旦出些事端,银子不够花销,朝廷必然伸手朝百姓们要钱。

  金老大人能拿出来的银钱,与大灾大难时所需求的相比,虽是九牛一毛,可若是压在自家头上,哪怕这么多人分摊,还是很舍不得的。

  况且,赋税一旦上去了,想要再落下来,可不是他们看热闹、指点江山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事关钱袋子,比起那棒槌金老爷的命,似乎没那么重要了。

  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有些道理……”

  “那、那王家的,王家出不出银子?”有人问道。

  “王家不比金家底子厚,没多少银子。”

  “再少也比俺家多啊。”

  “银票拿出来一张是一张。”

  众人七嘴八舌的,一路往王家去了。

  王府大门紧闭。

  王家才有一个王甫安,原也不是什么富贵出身,员外郎能有多大的宅子?

  前后两进,外头围墙高声喊话,里头屋子内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王夫人坐在桌边,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她知道,自家又被百姓给围住了。

  自从昨日出事起,外头就没断过人,多与少的区别罢了,有人只看热闹,有人骂骂咧咧,更有人拿着石头往院墙里扔,王夫人只能在屋里待着,根本不敢出去一步。

  而王琅,从国子监回到自己家中时,府里三个女人就已经吵作一团了。

  王夫人垂泪不止,王玟与金安雅互相责备,都认为是对方的父亲坑害了自家父亲。

  原就有积怨,此刻一并爆发出来,若不是王琅正好回来,金安雅已经要回娘家打听消息去了。

  王琅没有说别的,只讲了杨昔知夫妇的马车被拦在街中、他脑门上也挨了石块,这才把金安雅唬住了。

  杨家只是瞎说话就挨砸了,王金两家参与其中,她若出门去,马车都要被拆了吧……

第444章 杨家,是不是不义

  金安雅不提回金家了,可和王玟之间的折腾却没有歇。

  王玟直骂娶了金家女晦气,与金家联姻,好处没看着,坏事倒是一堆,金老爷不是第一次干出丢人的事情了,连累得姻亲都被人笑话,这一次,要不是金老爷教唆,又给寻了李快脚、拉来了那老虔婆,能有这事儿吗?

  金安雅更是憋屈,她父亲不是个像话的,她自己最清楚,她平日可以埋怨,但旁人来说,她就忍不了。

  “我嫁过来才晦气呢!”搁在以往,金安雅冷笑、讽刺居多,今日是彻底发作了,什么话都一箩筐一箩筐地抬出来,“结个亲,叫这么多人看笑话,我都没见着徐令意,你先冲过去把人骂了一通。我求着你骂她了?

  我嫁过来,你们就给我脸色看,一个婆婆一个小姑,两人都存心不叫我好好过日子,别人家都盼着夫妻和睦,怎么你们这儿,就恨不得王琅跟我打起来呢?

  我父亲惹事?满京城都知道他靠不住,他颠三倒四也不是头一天了,公爹往常不是很看不上这个亲家公吗?怎么就与他走到一路去了?

  是公爹心眼小,对徐侍郎起了坏心思,要是他坦荡大方,我父亲说混账话,他能搭理吗?”

  这话的确有道理,但真仔细论起来,金安雅平素又何尝没有恨不得王琅与王夫人、王玟翻脸呢。

  金王两家从结亲到现在的矛盾,都是各大五十大板,谁也不清白,谁也不冤枉。

  偏王玟是个听不得一句坏话的,跳起来就要和金安雅拼个你死我活:“我父亲要丢官了,我家什么都毁了,我也不活算了,我跟你拼了!”

  王夫人哪里受得了这种架势,又满心思担忧王甫安,终于忍耐不住摔了茶盏,让人把王玟和金安雅各自拖回屋里去。

  宅子太小,便是押回了房间,动静都能传过来。

  王夫人噙着泪,问王琅道:“怎么会出这种事?你父亲怎么就会……”

  王琅无言以对,哪怕在之后的一天里,王夫人无数次问他同样的问题,他依旧不知道,父亲为何会做出那种事情来。

  简直匪夷所思。

  可即便想不明白,他也知道,王甫安是真的做了,证据确凿。

  王夫人哀哀叹气:“说到底,还是给你娶错了媳妇,若是当时娶的是徐家女,今日哪里会有这些事……”

  王琅闻言,抿了抿唇,道:“过去的事,您还是放下吧。我们现在只能等顺天府判,什么结果都要认。”

  宅子被围了,外头闹哄哄的,王夫人对此心有余悸,恨不能捂住两个耳朵,不去听他们的话语。

  王琅竖起耳朵听了一些。

  人多嘴杂,混在一块,哪怕声音不小,却也听不清楚多少,只隐约听到什么“银子”、“救命”之类的。

  他起身要往外头去。

  王夫人见状,一把拉住了他:“他们会砸石头的。”

  “无妨。”王琅安慰了母亲几句,走到前头开了宅子大门。

  外头闹哄哄的人群见了他,具是一怔,安静了下来,很快又重新七嘴八舌起来。

  王琅拱手道:“各位慢慢说,学生听得不太明白。”

  他态度好,昨日被堵在国子监外头时,就很老实规矩,知道了来龙去脉,没有半句推卸之语,又是认错又是赔礼,与他那惹事的父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而百姓们也不怎么为难他。

  有嘴巴利索的,当即说了御书房里的事情,也讲了金家决断,问道:“公子,金家舍全部家业,你们王家呢?救不救你父亲的命啊?”

  突如其来的状况,让王琅一时也懵住了,被人催了两声,才醒过神来。

  “做儿子的,当然是想救父亲的,”王琅理着思绪,苦笑道,“家产丰厚的金家都舍得捐了朝廷,我们家就这么底子,有什么不舍得的,只是,家底薄,不晓得能不能保下来父亲。”

  正因为少,拿出去全然不心疼,可又怕太少,朝廷看不上。

  大伙儿也不是不晓得王家状况,道:“能少挨一棒子也是一棒子。”

  王琅拱手作揖,感谢众人来知会他,道:“我进去与家里人说一说,把现银、产业都盘点出来,才好送去衙门。”

  这话十分有理,看戏的交代他“多凑凑”,也就散了。

  而从宫里出来的绍方德,听闻百姓们大部分都接受了“交钱”的法子,也是长长松了一口气。

  眼瞅着就到了中午,各处说的都是“银钱”。

  “谁家都有一两个惹祸的,金老太爷本本分分一个人,这把年纪了,为了儿子散了家财。”

  “金老太爷好歹当了一辈子的官了,王监生才更倒霉,苦读了十多年,还未下场比试,路就被他老子断了,‘百无一用是书生’,他不能考功名了,以后怎么办?”

  “说实话,金家、王家,态度还是很好的,也讲道理。”

  素香楼大堂里,大伙儿说得正热闹,一人靠着二楼扶手,往底下喊话:“要说不讲道理,还有人能比得了杨家?”

  众人循声望去,有人认得喊话的人,不由笑道:“田公子,您不止骂杨二公子是癞蛤蟆,这回连杨家都说上了呀。”

  “我这人说话,实事求是,”田公子摇头晃脑道,“杨昔豫是癞蛤蟆,这没说错吧?杨家不讲理,我也没说错吧?

  他们老太太之前骂徐家骂得那叫一个痛快,连三五岁的小童都学会了‘不忠不义不仁不耻不孝’,京城里的大伙儿帮着她骂。

  现在又不赔礼又不吭声,装死都没有这么装的,比认错的金王两家差多了。

  上回怎么骂的来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85页  当前第2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2/6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威武不能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