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_分节阅读_第81节
小说作者:写离声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15 KB   上传时间:2020-01-19 20:09:30

  他背对床站着,衣衫褪下,露出颀长背影,沈宜秋冷不丁看见,便即别过脸去,那身形却已留在了脑海中。

  太子长年习武,身姿峭拔,却不像一些武人般筋肉虬结,宽肩窄腰,四肢修长匀称。沈宜秋擅画,眼光既毒,便是无从比较,也觉他皮相生得赏心悦目。

  蓦地察觉自己心中所想,心下诧异又羞惭,不觉耳根发烫。

  尉迟越迫不及待地套上裈裤,系好带子,这回尺寸合适,穿在身上轻软若无物,非常舒服。

  两相对比之下,他便猜到上回是何缘故,回过头去,似笑非笑地乜了一眼沈宜秋:“上回的裈裤小了些,这回倒是正好。”

  沈宜秋欲盖弥彰道:“看来妾的手艺有长进。”

  尉迟越也不急着穿上中衣,就这么光裸着胸膛躺回床上,将沈宜秋圈在怀中,低声道:“依孤之见,倒是上回那热汤泡得卓有成效……”

  沈宜秋转过身掀起被子蒙住头脸。

  尉迟越隔着被子还在说个不住:“少阳汤穿凿痕迹重了些,还是不如山间幽谷的野泉,下回咱们去泡那个,青天白日的,小丸就看得更清楚了。”

  沈宜秋只听着便替他臊得慌,不知他一个堂堂储君怎么把这些浑话说出口的。

  尉迟越扒开被子往她后脑勺上一通乱揉,兀自笑了一会儿,这才依次穿上中衣和足衣。

  沈宜秋过了半晌才从被子里钻出来,回头打量他,只见他身上东一只西一只的小猎犬,不禁扑哧笑出声来。

  谁能想到一本正经的太子殿下,贴身衣物上绣着狗儿?

  尉迟越低头一看,也有些哭笑不得,想抱着沈宜秋胡天胡地一番,又怕揉皱刚换上的新衣,到底还是作罢,心道先给你记在账上,夜里再连本带利地收回来。

  两人起身更衣洗漱,便去正殿向皇后请安。

  张皇后病中眠浅,昧旦便醒了,此时正靠坐在榻上,就着女官秦婉的手喝药,见两人来了,三口两口将药喝完,笑道:“你们倒起得早。”

  尉迟越与沈宜秋上前行礼,都道:“元正启祚,万物惟新,伏惟母后尊体万福。”

  张皇后笑道:“同喜,也恭祝你们万福万岁。”

  三人说了一会儿话,皇后便叫宫人传早膳。

  正用着早膳,忽有黄门来禀,道权老尚书今早突发急症,权家人来请恩旨,想请尚药局的奉御去权府看看。

  尉迟越一惊,权老尚书前日自请为议和使,本来过完上元节便要赶赴凉州与吐蕃议和,没想到突然生此变故。

  他立即站起身:“是何症?老尚书现下如何?”

  那黄门道:“回禀殿下,似是卒中。”

  这下子连张皇后都有些失色:“怎会如此!赶紧让当值的医官立即去权府。”

  尉迟越还算冷静:“母后这里不能无人,留两个医官支应,叫陶奉御去权府。”

  张皇后点点头,整个尚药局中属陶奉御的医术最为高明,若是他不能治,去再多人也是徒劳。

  尉迟越又对皇后道:“老尚书半生戎马,屡次临危受命,以此高龄尚思报效朝廷,儿子心下难安,想去权府看看,请母后恕儿子失陪。”

  皇后连连点头:“应该的,你赶紧去,正好听听医官怎么说,回来告诉我。”

  尉迟越应是,又对沈宜秋道:“你在这里陪陪母后,若有什么事,遣人来权府告诉我。”

  沈宜秋道:“妾知晓,殿下放心。”

  尉迟越便即匆匆离去,连早膳也顾不上用,沈宜秋将一碟曼陀样夹饼装进食盒,交给太子身边黄门。

  张皇后看在眼里,与秦婉交换了一个眼神,俱是心照不宣地一笑。

  太子离去后,姑媳接着用早膳。

  张皇后记挂着权老尚书的病情,又忧心与吐蕃议和之事,不禁食不甘味,用了小半碗豆沙加糖粥,便放下青瓷汤匙,沈宜秋亦没什么胃口,便即叫宫人撤去食案。

  张皇后出身将门,虽是后宫女子,于边关局势上颇有见地,许多臣僚难以望其项背,她叹了口气道:“如此一来,权老尚书恐怕不能去凉州了。

  “吐蕃近十数年在西域横行无忌,又数度侵扰我大燕边关,实乃大患,三郎趁其内乱挫伤其元气,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议和使非是等闲之辈可以充任的,若非无人可用,三郎也不至去劳动权公,只可惜还是……”

  又摇头苦笑:“想我泱泱大国,朝中人物凋敝至此,我亦难辞其咎,罪孽,罪孽。”

  秦婉看了一眼太子妃,目光闪了闪,对皇后道:“元旦新岁,娘子切莫作此沮丧语。”

  张皇后爽朗地一笑:“七娘不是外人,不必避着她。”

  顿了顿道:“何况朝野上下都看着呢,那些事又哪里瞒得过了?”

  沈宜秋知道当年皇帝与几个兄弟争储位,正是靠着岳家手里的北衙禁军,发动兵变,将长兄斩于刀下,这才夺得储位。

  虽说废太子昏聩懦弱又荒淫无度,只是占了嫡长,可这段往事毕竟不光彩,朝野上下都讳莫如深,未料张皇后身为半个参与者,却毫不避讳地随口说出。

  沈宜秋不知怎么作答,只能默然不语。

  张皇后又拉起沈宜秋的手,语重心长道:“七娘,你往后是要入主中宫,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对前朝的事不能两眼一抹黑,三郎不似他阿耶那般胸襟狭隘。”

  秦婉在一旁听得冷汗直冒,握嘴咳嗽个不住。

  张皇后乜她一眼:“怎么,还不兴让人说了?”

  她一向是直来直往的性子,但也并非一味鲁直,若非看准太子妃为人,这些话便是拿刀架在她脖子上也不会吐露半句。

  “当年啊……”她垂下眼,自嘲地扯了扯嘴角,对沈宜秋道,“当年三郎他阿耶一腔雄心壮志,信誓旦旦,说若是他秉政,定要荡除奸佞,振饬纲纪,还吏治以清明,定不重蹈父祖覆辙。

  “只怪我心盲眼瞎,真以为他心怀社稷万民,是超凡拔俗之流。”

  秦婉道:“圣人当年的确励精图治,只是……”

  张皇后摆摆手:“不必安慰我,他这个人,做什么事都兴兴头头,没个善始善终,要说文韬武略、聪明才智,也是有的,只是不愿脚踏实地。

  “治国于他而言与作首诗、谱首曲并无二致,只求速成。按着他的心意,恨不得今日登基,明日便荡平四海,第三日便去泰山封禅。

  “可治国哪有那么容易的?千头万绪便如一团乱麻,若是没有心底一股大义撑着,那么日复一日,任你怎么天赋卓绝、才智兼人,也要气馁。”

  她看了一眼沈宜秋,叹息道;“三郎他阿耶初登大宝时,也曾有过一番轰轰烈烈的作为,为扫除奢靡风气,下令将车舆服御、金银器玩销毁,供军国之用,甚至令后宫妃嫔将锦彩衣裳染成皂色。

  “内朝外政上,他也着实下过一番功夫,若是能坚持下去,倒不失为一个中兴之主,只可惜稍有成效,他便立时没了兴致,便开始大兴土木,建造行宫,广罗美人珠玉。朝野上行下效,奢靡之风比先帝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皇后叹了口气:“其实当明君哪有他那样开心?克勤克俭,操劳一辈子,于己身也不过是青史上一笔虚名,像他阿耶那样眼里只有自己的人,是注定走不到头的。”

  她按了按沈宜秋的手:“七娘,三郎选了一条孤独的路。可我总想着替他找个人,与他结伴而行。这是我的私心,为人母者,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得顺畅些。”

  沈宜秋点点头,轻声道:“媳妇明白,殿下也明白母后的苦心。”

  张皇后笑道:“我本来担心你心里有疙瘩,如今你们好好的,我终于可以放心了。”

  沈宜秋虽觉自己有愧于张皇后的期待,却也不免动容。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张皇后有些乏了,沈宜秋便扶她睡下,待她睡着,便去书房取了一卷汉书,边看书边守在皇后床边。

  元旦日,长安城街衢中车马如流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新春的喜气,见面便拱手作揖,互道“万岁”。

  这一日也是走亲访友、拜贺新喜的日子。城中有数的高门华族,世家权贵,无不门庭若市、车马骈阗。

  祁家祖上乃是开国勋臣,祁家一门现今在朝为官者便有七八人,穿紫着绯者亦有三人。

  家有三品大员,寿延坊的宅邸向街开门,悬山屋顶大门面阔三间,进深五架,门旁列戟,端的是气派非凡。

  上门拜年贺岁的车马自是络绎不绝,直至午后,方才逐渐稀少。

  就在这时,一辆罩着青油毡布,样子十分不起眼的小车停在祁府侧门旁,一个头戴幂篱、身形窈窕的女子由婢女搀扶着,悄然下了车。

第88章 退婚

  何婉蕙孤身到访,祁家人尽皆大吃一惊。

  原先两家时常走动,自祁十二郎病重,何家人便只在年节派遣家人送些节礼,极少亲自登门。两家女眷在其它场合遇见,也不过是寒暄两句,不复从前的亲近。

  祁三夫人已有近三年不曾见过何九娘,听说她孤身前来,心下狐疑,便即整理衣衫,命人将她延入堂中。

  她打眼一瞧,只见何九娘一身薄红襦衫,下着郁金裙,轻移莲步走入堂中,脸若芙蓉,身姿袅娜,比三年前又添几分娇艳,不免想起病榻上的爱子,心中越发恻然。

  何九娘走上前,右膝跪地,口称拜贺之语,祁三夫人攒出个勉强的微笑:“同喜,九娘不必多礼,令尊令堂可好?”便叫奴婢看座奉茶。

  叙过寒温,何婉蕙脸露羞愧之意:“久未拜访,还请夫人恕九娘失礼。”

  祁三夫人见她只带了一个婢女,知她瞒着家里,心道何家人凉薄,一心想要女孩儿攀龙附凤,这小娘子却是重情重义之人。

  前阵子那些谣言,想是好事者以讹传讹,思及此,她心下稍觉宽慰,又想儿子的病势一日沉似一日,饶是她再不情愿,也不得不承认,确是耽误了人家小娘子。

  她何尝不想退了这门亲事,可看着儿子的模样,又实在开不了这个口,儿子嘴上不说,做母亲的岂不知他心意?此时若退亲,说不得就成了他的催命符。

  祁夫人又愧疚又苦涩,脸上的笑容比哭还难看,无数条细纹里都仿佛有苦意在流淌:“好孩子,我都明白,只苦了你。”

  何婉蕙也在打量祁三夫人,暗暗心惊,三年间她竟衰老、憔悴了这么多,若是祁十二郎苟延残喘地活上几十年,她朝夕对着个病人,过不得几年定然也是这副模样。

  本来还有几分不落忍,此时却是坚定了心意,便即下拜道:“九娘冒昧前来,原是有个不情之请,还请夫人成全……”

  祁三夫人一惊,忙去扶她:“有话好好说,何须行此大礼。”

  何婉蕙红了脸,垂下眼帘,轻声道:“请夫人允准九娘见一见阿兄……九娘亦知此事不合礼数,实是难以启齿,只是数年未曾见到阿兄,九娘心中难安……”

  祁三夫人不由动容,眼角已沁出泪来,儿子日日盼着能见心上人一面,只是定了亲的男女见面毕竟逾礼越份,于女子闺誉有损。

  她有心想让儿子见何九娘一面,只是不敢提,越发觉得这儿媳体贴懂事,忙道:“好孩子,你有这份心,我求都求不得,只是对不住你。”

  何九娘亦是红了眼眶,微笑道:“伯母又与九娘见外。”

  祁三夫人便即叫来婢女,吩咐道:“去看看小郎君这会儿是不是醒着。”

  婢女领了命出去,不一会儿回来禀道:“小郎君才饮了药汤,这会儿正靠在床头看书。”

  祁三夫人一听便揪紧了手中帕子:“怎么又看书,说了多少回看书伤神,偏不听劝……”

  想到何九娘在场,连忙住了口,对那婢女道:“你带何家小娘子去郎君院中。”

  又对何九娘道:“原该我陪你一道去的,只是这里还有些冗事。”

  何婉蕙心知这是托词,祁三夫人是怕自己在场,她和十二郎不便说话,此举正中她下怀,当即道:“九娘冒昧登门已是叨扰,怎可再劳夫人相陪?”

  当即起身道失陪,跟着祁府的婢女去了前院。

  祁十二郎病骨支离,又不能见风,无法移步堂中,何婉蕙只能去他房中相见,走到门口,不等婢女打起帘栊,便有汤药的苦味扑鼻而来,何婉蕙不觉蹙了蹙眉。

  走到房中,婢女请何婉蕙稍待,便去床前通禀,只听一个虚弱的声音道:“扶我起来。”

  婢女道:“小郎君不可劳累。”

  祁十二郎不与她分辩,只是道:“扶我起来便是。”

  婢女不敢违拗,只得扶他起床,替他披衣、整理衣冠,待收拾停当,搀扶着他走到屏风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