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写离声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15 KB   上传时间:2020-01-19 20:09:30

  陶奉御行了个礼道:“不敢当,老仆这便告退了。”

  说罢看了一眼尉迟越,一脸欲言又止。

  尉迟越会意,跟着老医官出了承恩殿,走到廊下。

  陶奉御道:“殿下恕罪,有些话,老仆不便当着娘娘讲……”

  尉迟越方才便觉他藏着掖着,平静道:“陶奉御尽管直言。”

  陶奉御白须抖了抖,脸上现出难色,不过还是一咬牙道:“娘娘体虚,年纪又小,不易成孕……”

  这些尉迟越早就知道了,也不以为怪。

  陶奉御又道:“一来是不易有孕,这便罢了,若是勉强怀胎,恐怕难以坐住,倒是容易反复滑胎,老仆斗胆一言,还望殿下莫怪,娘娘眼下的身子,恐怕不宜行房……”

  尉迟越却是微微一怔,上辈子林奉御却是从未提过此节,他还特地询问过,林奉御向他确保无碍。

  陶奉御见太子沉吟,以为他不快,不由冒出冷汗,但他为人耿直狷介,又见太子妃与家中最小的孙女年纪仿佛,便忍不住说出了实情。

  正惶恐间,太子却道:“多谢陶奉御据实相告,敢问奉御,此脉象难诊么?”

  陶奉御不知他为何有此一问,不过还是一五一十道:“回禀殿下,娘娘的脉象清楚无误,便是出师三五年的新手,也能诊出。”

  尉迟越脸色一沉,如此说来,当年那些医官便是刻意隐瞒,不告诉他行房会对沈宜秋的身体有妨碍,大约是怕他不悦。

  当初太子妃两年没有怀上孩子,他将尚药局的两位奉御和四位直长都召来诊视,却没有一个人告诉他实话。

  宫中尚药局集合了举国上下最高明的医者,然而他贵为储君,却听不到一句实话。

  沈宜秋两次勉强怀胎,都是林奉御负责安胎,孩子没保住,他也没迁怒医官,如今想来,却不知他们还有多少事隐瞒着。

  若不是陶奉御医者仁心,恐怕他们夫妇这辈子也被蒙在鼓里。

  尉迟越按捺住怒火,郑重地向陶奉御行礼道谢。

  陶奉御仍旧不太放心,他方才一诊脉便知太子和太子妃还未圆房,太子血气方刚的年纪,要忍住恐怕有些难,他想了想,便将事情往严重里说:“殿下请恕老仆多一句嘴,宫中多有服用避子汤药,此方中多寒凉之物,对妇人伤害极大,长服更是贻害无穷,且此药并非万无一失,失效是常有之事……”

  尉迟越颔首:“孤明白陶奉御的意思,有劳奉御替太子妃悉心调理身体,孤与太子妃的子嗣便托赖奉御了。”

  陶奉御深深拜下:“不敢当,老仆定不负殿下所托。”

  辞别了老医官,尉迟越回到殿中,沈宜秋正靠在床边,就着素娥的手喝参汤。

  见太子回来,沈宜秋让素娥把汤端下去,屏退宫人,便要下床,被尉迟越按回床上,扯过衾被兜头罩住她,然后又扒开被子让她露出脸:“给孤好好躺着。”

  沈宜秋道:“妾蒲柳之身,不能为殿下诞育皇嗣,请殿下恕罪。”

  尉迟越见她一脸愧疚,但语气中分明是如释重负,一口气堵在胸口上不去下不来,淡淡道:“太子妃多虑了,有陶奉御替你调养,假以时日定能为孤开枝散叶。”

  他乜了一眼沈宜秋,动手解腰间带扣:“太子妃记得按时服药,孤等着你为孤生一群皇子皇女。”

  沈宜秋听到“一群”,脸色一白。

  尉迟越见她露出一丝慌张,心里舒坦了些,脱了外衫钻进被子里,把她往怀中一揽,温热的手掌按在她小腹上:“别动,孤手暖,给你揉揉。”

  沈宜秋不自觉地屏住呼吸,小腹却传来阵阵暖意,尉迟越素日习武,手似乎也特别暖些。

  饶是沈宜秋也不得不承认,腹中的疼痛似乎缓解了不少。折腾了一晚上,她已经筋疲力尽,此时便如浸在华清宫的热泉中,不觉昏昏欲睡。

  尉迟越察觉怀中人的身体慢慢松弛,呼吸变得微沉,便放轻了手下的力道,这样揉了半夜,方才罢手。

  还未睡实,他忽地又惊醒,一看沈宜秋仍旧团在他怀里一动不动,心下一松,又将她搂得紧些,这才终于沉入梦乡。

第37章 良娣

  翌日清晨,尉迟越难得不用去太极宫,一大早便去校场练箭——这是他素来的习惯,只要没有朝会,每日清晨都要练武。

  沈宜秋经过昨夜一番折腾,睡得迟了些,直到天光大亮,方才懒懒地叫素娥和湘娥伺候起身,这时候尉迟越已经从校场回来,去殿后沐浴更衣毕,在东轩一边看书一边等太子妃一起用早膳。

  沈宜秋洗漱、更衣毕,正在对镜梳妆,便有宫人入内禀道:“启禀娘娘,宋良娣与王良娣求见。”

  太子和太子妃大婚当日,良娣也一起入门,当时便拜见过,沈宜秋免了他们的晨昏定省,两人这段时日一直待在淑景院中足不出户,今日忽然前来,想是有些慌了。

  素娥的脸便是一落。

  沈宜秋在镜中看见,忍不住一笑,回身对那宫人道:“知道了,请两位良娣去东侧殿稍坐,上回殿下赏的阳羡茶呢?拿出来请他们用。”

  她顿了顿又吩咐:“问问两位良娣可曾用过朝食,若是不曾用过,就请他们到堂中与我们一起用。”

  素娥的脸色更难看了。

  沈宜秋打趣道:“素娥姊姊,你的脸都快落到地上了。”

  素娥撅撅嘴,小声嘟囔道:“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来,那新茶咱们也没几两,娘子自己也舍不得日日喝……”

  沈宜秋明白她不过是拿茶叶说事。她介意的是两个侧妃明知到太子在承恩殿,还赶早来请安。

  昨晚尚药局的奉御替她诊脉,直言她未经调理不易怀胎,承恩殿众人心里不免打鼓,素娥最是替她着想,自然担心让两位良娣占得先机。

  两位良娣一个是宋侍中的孙女,一个是王少傅的孙女,虽然都不算世族,且都是庶女,但父祖在朝中担任要职,自己也是才貌双全,无论哪个诞下长子,对沈宜秋这个太子妃而言都不是好事。

  不过对宋六娘和王十娘,沈宜秋却非但没有恶感,甚至还存着感激。

  上辈子刚入宫时,他们三人也曾暗暗较过劲——都是都中数得上的贵女,都是姿容出众,才学兼人,自是谁也不服谁。

  然而后来几年宫中陆续有新人进来,他们三人都是无子又无宠,渐渐也熄了争竞的心,反倒因为一起入宫,时常走动,比旁人多了几分亲近。

  彼时沈宜秋因四堂姊的事惹了尉迟越不快,不久二伯贪腐案案发,朝野上下都在揣测皇帝会不会废后,扶立淑妃上位。

  后宫众人趋利避害,都生怕与沈宜秋扯上关系,卢六娘和王十娘却甘愿冒着得罪何婉蕙的风险,日日去她宫中看望,陪她听琴赏花饮茶闲谈,开解宽慰她。

  若不是有他们雪中送炭,沈宜秋不知道能不能撑过那段最暗无天日的日子。

  到底是张皇后看中的人,品性自然不会差。

  沈宜秋一早知道自己的体质不易有孕,上辈子调理了两年方才怀上第一胎,不出两月便小产,又经过两年才怀上第二胎,千辛万苦地坐住,最后也成了水中月——也许她就是子女缘薄。

  尉迟越是太子,不可能一年两年地等下去,直到她生下嫡长子。

  横竖都是要生,他们生总好过别人生。

  她对素娥笑了笑:“我们三人一同入宫,自然要亲近些,将来作伴的日子多着呢,一会儿切不可失礼。”

  她顿了顿又道:“往后这宫里远不止这几个人,你一一都去计较,哪里计较得过来?”

  素娥经她这么一说,顿时怅然起来,才新婚便有两个贵妾已经够堵心的了,往后还要眼看着新人一个个进门,单是想想便觉得仿佛钝刀子割肉。

  当年在灵州,她亲眼见过郎君和娘子如何恩爱,可怜小娘子自小到大吃了那么多苦,只盼她长大成人能嫁得知疼知热的如意郎君,最后却嫁入了天家——太子殿下算不算如意郎君不好说,但知疼知热是不必指望了。

  素娥暗暗叹了口气,打开奁盒,随手取出一支缠枝石榴金钗,正要替沈宜秋插入发间,沈宜秋从镜中看见那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想起昨夜尉迟越说的“一群”,胳膊上顿时起了层鸡皮疙瘩,忙道:“换一支吧。”

  素娥又挑了一支瓜瓞绵绵金簪,沈宜秋一见便觉头疼,自己从奁盒里挑出一支荷塘小景簪子才算完。

  不一会儿宫人又来回话,道两位良娣已经用过朝食,就在东侧殿等候太子妃。

  素娥脸色稍霁,总算这两位还知道些进退。

  沈宜秋便叫宫人去传膳,不一时早膳到了,她与太子一起用过早膳,食案撤下,换成茶床,两人相对饮了一杯茶,沈宜秋便道:“两位良娣来承恩殿请安,已经等候多时了,正好殿下也在,不如召他们入内说话。”

  尉迟越一听,撂下茶杯,越窑瓷磕在檀木案上,发出金石般的一声响。

  他站起身,冷冷道:“孤要去太极宫,太子妃自己召他们说话吧。”

  说罢便朝殿外走去。他昨夜憋了一肚子火,被沈宜秋腹痛一搅和,后来便不了了之。

  谁知她此时竟又打起了保媒拉纤的主意,把他往别人院子里推,她便能清清静静思念宁彦昭么?想得倒美。

  尉迟越心中冷笑,顿住脚步,回头道:“孤今日晚膳在承恩殿用,晚上也在此歇宿。”

  沈宜秋微微睁大眼睛。

  尉迟越见她这措手不及的模样,心里的郁闷纾解些许,嘴角一扬:“对了,分开用膳多有靡费,往后孤便在承恩殿用膳,若是哪天来不了,孤遣人来告诉太子妃。”

  说罢心满意足地往门外走去。

  沈宜秋只觉莫名其妙,昨晚医官就差直说她的身子怀不上皇嗣,尉迟越还来承恩殿做什么?他不知道这是无用功么?

  她百思不得其解,尉迟越不像是会做此等多余之事的人,难道太子真的穷到连一顿饭也要省?

  她揉了揉太阳穴,按捺下心中困惑,叫宫人去请两位良娣到堂中说话。

  不一时,宫人领了两位良娣到殿中,两人垂眉敛目地下拜行礼:“妾请太子妃娘娘安。”

  沈宜秋道:“不必多礼,以姊妹相称便是。”

  说罢叙了年齿,宋六娘是三人中年纪最小的,比沈宜秋还小了两个月,王十娘则是十七。

  不过沈宜秋是太子妃,即便年龄不是最大,两人也都称她为阿姊。

  两位良娣都生得花容月貌,宋六娘温婉可人,柔顺秀丽,脸蛋微圆,一双眼睛分外动人,如江南二月的烟波春水,内眼角却是圆乎乎的,添了几分憨态。

  王十娘则是清冷孤傲、微有棱角的长相,身量比一般女子高些,如北地傲雪的寒梅。

  两人装束差不多,都是窄袖褥衫石榴裙,外罩织锦半臂,宋六娘是藏报春色麒麟锦,王十娘则是水青色缠枝花纹锦。

  两人都施了淡淡的脂粉,描了眉,点了绛唇,虽不是浓妆艳抹,但显见花了一番心思。

  然而他们煞费苦心,鼓足了勇气,满怀忐忑和憧憬,却得不到太子一顾。

  他们竭力掩饰,但失落还是从眼角眉梢渗出来,沈宜秋看着他们,就像看着许多年前的自己。

  她本来准备了一篇冠冕堂皇的勉励之语,对着这两张春花皎月般的脸庞,她忽然一句也说不出口了,只是放下茶杯道:“早该请两位妹妹来坐坐,奈何前些时日庶务冗杂,如今倒是闲下来了,你们也别成日拘在院子里,多来走动走动才好。”

  说罢叫湘娥取了些绫罗缎帛、香粉口脂、簪钗环佩之类的东西来,都是鲜亮的颜色,时新的花样。

  沈宜秋上辈子与两人相识多年,自然深谙两人的喜好,两人忙下拜谢赏。

  沈宜秋道:“正是豆蔻之年,爱穿什么爱戴什么尽管可着心意来,我这里也没那么多规矩,你们不必拘谨,闲时多走动。”

  沈宜秋知道仅凭三言两语也不可能叫他们放下戒心,也没有说什么推心置腹的话,只道:“太子殿下政务繁忙,宫中长日寂寥,喜欢什么消遣,不用拘着自己,喜欢吃什么,若是典膳所没有的,叫人来承恩殿说一声,我让他们加上。”

  宋六娘觑了王十娘一眼,大着胆子道:“多谢阿姊,妹妹直说了阿姊莫要见怪……典膳所几乎每日都是羊肉羊羹,还真有些吃不惯……”

  沈宜秋一笑:“六娘是江南来的,确实会吃不惯,眼下快九月了,不久螃蟹便肥了,我叫人给你留两篓。”

  宋六娘眼睛一亮,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沈宜秋看在眼里,不由弯了嘴角:“不过此物寒凉,不可多食,记得配着姜桂酒一起吃。”

  宋六娘一向嘴馋,上辈子在东宫时领的俸金倒有一大半填了肚子,后来尉迟越登基,她封了德妃,成了一宫之主,终于拥有了梦寐以求的小厨房,每日变着法子弄好吃的,没几日便吃出了双下巴。

  阖宫上下都知道,德妃的小厨房中藏龙卧虎,厨子手艺远胜尚食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6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13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