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嫡女策_分节阅读_第18节
小说作者:屋里的星星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87 KB   上传时间:2019-11-23 20:46:49

  亭子中的方瑾凌,看着她头也不回地走远,才转头看向湖面,眸子渐渐幽深,就如同湖底深不可测的暗潮,他捻了捻刚刚抚过她青丝的指尖,只觉指尖上还余些酥|痒,又想起她刚刚不明的话,让他不经意抿紧了薄唇。

  她是觉得……他不愿?

  走远的洛伊儿,想着刚刚亭子中他的举动,嘴角缓缓勾起一抹轻笑,笑意愈渐变深,姣好的眉眼弯弯。

  她回到殿内,与楚氏说上了一番话,又被楚氏带着向舅母问好后,才见方瑾凌姗姗来迟,他此时的面色又恢复那拒人千里之外的淡漠神色,身上似乎还透着大殿外刺骨的冷意,便是圣上夸奖,他也是平平淡淡地应着。

  就在这时,大殿中央突然上前一袭红衣身影的女子,她脚腕上系着两串铃铛,走路时发出悦耳的声音,大殿内众人的视线也都落在她身上,渐渐安静了下来。

  她眼角处有一颗朱砂痣,显她眼角挑起一抹媚色,红色的罗衫遮不住她玲珑的身段,隐隐露出不堪一握的腰肢,摇曳着走到大殿中央,盈盈一拜,话音带笑含媚:

  “玉儿欲献一舞,请陛下恩准。”

  她话音一落,殿内起了一些小声的嘀咕,洛伊儿挽起一缕秀发别到耳后,眸子含笑地看着那女子,论娇媚之态,侯府中的苏氏也算一人,不过比起眼前这人,娇有余媚不足。

  旁边的楚氏此时淡淡出声:“此人是西凉国和仪公主,为中宫所出,甚得西凉国圣上喜爱,其貌美之名早已传遍四国六地。”

  楚氏看了她一眼才补充道:“她此次来大明朝,是为和亲一事,西凉国这次战败,这和仪公主也是他们议和的诚意之一。”

  洛伊儿颔首,心下了然,怪不得身为一国公主,要在众人前献艺,她的眸子从高台的圣上开始,轻扫了遍皇室成员,心底好奇,不知这和仪公主看上了哪位皇子,也或者是圣上。

  楚氏说话间,圣上已经许了和仪公主的要求,此时她手持琵琶,红衣轻转,媚意横生中一曲出,一舞终,洛伊儿余光看见洛芙神色已有些惊叹,便是洛茜面上有些讶然。

  楚氏的声音也传来:“你觉得如何?”

  洛伊儿轻弯起嘴角,轻抿了一口果酒,温和又有些淡淡道:“尚可。”和仪公主一舞也堪称一绝,她平淡无奇的声音里有些漫不经心。

  楚氏听罢,眼底也浮些许的笑意。

  高台的圣上点头,低沉的声音里带着些许笑意:“和仪公主此舞甚好。”

  “谢过陛下,”和仪公主扬唇一笑:“和仪此番前来大明朝,对京城多有好奇,不知陛下可否让人领和仪一观京城繁华?”

  她来大明朝所为之事,圣上自然知晓,如今所言也不过是想知道自己和亲之人是何人,景帝微眯了眯眼:“和仪公主可有人选?”

  大殿内安静下来,听着两人对话,也知道和仪公主接下来的话,很有可能就决定了她和亲之人的人选,当下心底有所支持的皇子的臣子不免微皱起眉头。

  毕竟西凉国为战败国,此番又被靖王打压至此,对皇子夺嫡起不了多大的用处,更何况,这些子已经有所支持的大臣,自然也是希望自家女儿嫁进皇室,所以和仪公主对他们来说,算是一个烫手芋头,一旦娶回去,那可只能是正妃之位,对于心里有大谋化的王爷来说,娶一个没有助力的女子,自然是浪费正妃之位。

  洛伊儿和楚氏对视一眼,眸子的笑意淡了一些,他们齐侯府在当初嫡女洛伊儿的婚事定下之后,几乎已经站队,如今他们齐侯府自然是支持靖王的,更何况齐侯府嫡长子更是在靖王手下为官。

  若是这和仪公主选了靖王,不是平妃,至少也是一个侧妃之位,又因其地位特殊,较一般侧妃而言,更为尊贵一些,齐侯府自然也不愿她选择了靖王。

  洛伊儿下意识地看向方瑾凌,却见他神色淡漠,对大殿内发生的事置若罔闻,似乎对所有事了如指掌的模样,当下,她眸色闪了闪,就在她心中猜测此番事宜是否与他有关时,和仪公主声音也落下:

  “和仪对贵朝的温王殿下,心生仰慕已久,此番可否让温王殿下领和仪一观京城?”

  此话一出,自然满殿喧哗,最为不满地自然就是温王生母丽妃,她眼底隐隐有些不悦之色,只是并未表现在脸上,温王在朝中素来有温和之名,支持他的朝中人选不在少数,丽妃心底更是已经有了心仪的儿媳人选,自然不愿让这和仪公主嫁入温王府。

  与此同时,温王面容上笑意不变,却是直直看向上方的方瑾凌,两人四目相对,方瑾瑜眼底神色似乎闪过一丝阴霾,却转瞬即逝,方瑾凌神色依旧淡漠冷寒,极其漠然地看了他一眼,就收回视线。

  已经有大臣向皇上表示,此番不妥,言明温王职务繁忙,不便领和仪公主游玩,更甚至推举其他人选。

  景帝久久没有说话,任由大殿内一片吵闹,直到那些大臣发现圣上脸色神色似乎并不好看,渐渐安静下来,他才转向一直没有表态的方瑾瑜,低沉发问:

  “瑜儿,你如何想?”

  方瑾瑜一身玉白色锦绣长袍,他站起身,温润如玉,风度翩翩,他向上拱手,笑得依旧温和:“儿臣谨遵父皇令。”

  不过领人游玩而已,他笑意不变,最后和亲人选可未必如此。

  景帝一直暗沉的神色,听他的话后,也有些缓和:“既然如此,那便由你带和仪公主一观京城。”

  “儿臣遵旨。”

  他面色如常领旨后坐下,底下的和仪公主早便一直打量他,见他果如传闻中温文儒雅,心底也松了一口气,她从来和亲的路上,便得了命令,她的和亲对象是大明朝的温王殿下,她自然能看出满殿大臣多有对这旨意不满,可是,她又有何法?

  她不着痕迹地看向那默然不语、垂眸饮酒的男人,他似有所察觉,淡漠瞥来一眼,便刺得她连忙收回视线,待回过神来,心底依旧还剩寒意不散。

  底下大臣虽然心里有所不满,但是见温王神色如常的模样,心底也多少放下心来,事已至此,他们也只能再多谋划了。

  他们却并不知,他们眼中笑意不变的温王殿下,在旁人看不见的地方,眼底渐渐升起一抹凉意,他身后的安崇似有所察觉,面色早已冷峻下来。

  在无人看见的地方,洛茜脸色惨白,眼底全是狐疑之色,前世,西凉与大明朝和亲了吗?

  不可能,若是和仪公主真的嫁给了温王,她又怎么会成为温王正妃?

  是和仪公主没有来?还是前世的自己并不知晓?

  一场接风宴,却一波三折,楚氏等人也心觉疲累,入了侯府,刚跨过门槛,楚氏脚步一顿,看向洛芙,漠声道:“即日起,你便在院中抄写佛经,莫要忘记通知邱姨娘。”

  洛芙即使再听见,也不禁脸色一白。

  楚氏刚要抬步离开,余光瞥见低头不语的洛茜,略微一皱眉,她又看向洛芙,平淡说道:“大姑娘身为你长姐,日后多向她学习,你若能有她一半懂事,邱姨娘也能省心不少。”

  洛茜身子一僵,没想到她将话头扯到自己身上,当下眼底神色一冷。

  洛芙被就训得难受,此时听她说自己比不上洛茜,心底有些恼怒,却不敢朝着楚氏而去,只能狠狠刮了一眼洛茜。

  楚氏今日心情不好,冷然一句:“都散了。”便扶着张嬷嬷的手朝芳韵堂而去。

  洛伊儿望了她背影一眼,眸子有些笑意,温柔道:“几日几番折腾,妹妹有些累了,两位姐姐也早些回去吧。”

  说完,她扶着玲珑的手转身离开,徒留两人在门口。

  等洛煜安回来,听德荣说了今日夫人去宫中,去被皇后叫去的事,原本想去前院的步子一顿,转道朝芳韵堂走去,果不其然,芳韵堂安静一片,气氛极其低压。

  洛煜安眸子一暗,抬手止住德荣的跟随,自己迈进主屋。

  楚氏正坐在铜镜前,屋内只留了张嬷嬷一人伺候,洛煜安进来后,张嬷嬷似乎松了一口气,低服了服身子,退了出去。

  楚氏也看见了他,低敛了敛眉,轻声道:“侯爷怎么来了?”

  洛煜安敛起衣袍,坐在罗玉架子床上,看着她似乎平静的神色,沉声道:“听说你今日去皇后宫中了。”

  楚氏手中的动作一顿,眼底平静的神色似乎有些崩塌,就像是在坤宁宫,王嬷嬷说话时,她气得眼眶发红一样,她紧紧握住双手,指尖狠狠刺进手心,她才保持一丝清醒,声音浑然沙得有些不像话:

  “侯爷来,就是为了这一事?”

  见她这模样,洛煜安狠狠一皱眉,两步跨过去,用力握住她的手,一边轻轻将她拥在怀里,若有若无的一声叹息,他轻声安慰道:

  “没事了,都过去了。”他声音里有些往日不可见的温柔,此时却尽显无疑,他在安慰自己怀里这个女人,他明知她往日手段多有狠辣,却依旧忍不住有些心疼。

  楚氏双手拉着他的衣襟,紧紧闭着双眼,泪珠从眼角溢出,她颤着声音:“不会过去的,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我只要一看见她,我就会想起当年的那件事!”

  “我的好姐姐,她怎么可以!怎么可以那样对我!”

  她身子似乎瘫软地要从凳子上滑下来,却被洛煜安一下子搂在怀里,她睁开泛红的双眼,止不住的泪珠流淌,话音中的恨意如何也藏不住。

  听到她提起皇后,洛煜安眼底也滑过一丝凉意,将楚氏搂得紧了些许,轻声安抚着,等她平静下来,当年那件事后,楚氏与皇后瞬间决裂,若不是楚锋言语行事间皆向着楚氏,怕是齐侯府与楚氏一族的关系也早已不如从前。

  四年前,那时的楚氏和皇后关系还不像如今这般差,便是洛伊儿也在坤宁宫待了近半年时光。

  当年的中秋宴,楚氏同洛伊儿一起入宫,如往年一样,先去坤宁宫请安,洛伊儿于半路被靖王拦下,只余楚氏一人前往坤宁宫。

  那日,楚氏随着宫人走进坤宁宫,却发觉坤宁宫气氛似乎不如往常,便是王嬷嬷,看着她的视线也多有闪躲,唯独皇后依旧一脸笑容,楚氏心知自己与皇后的隔阂在于那位的心思,坤宁宫的气氛压抑,已然不是第一次,所以她也并未多想。

  几杯茶后,皇后脸上的笑意更深,而王嬷嬷头低得更是即将埋到胸口,楚氏渐渐感觉有几分闷燥,忍不住扶了扶额,觉得有些昏乏。

  皇后似乎看出她有些不舒服,一脸担忧关切:“阿念,你怎么了?”

  那时的楚氏没有想到皇后竟然恨她至此,毕竟她为了打消皇后心底怀疑,早早在及笄之时,就嫁人为妻,她自认,对于皇后已然算是仁至义尽。

  她摆摆手,甚至还因失态略感歉意:“无事,娘娘不必担心。”

  皇后也只是扬了扬眉,没有再多说,只是笑着与她聊着天,她却越来越觉得烦闷,脸色也忍不住变了变,素来是谨慎的人,心底也不禁渐渐升起一丝狐疑。

  不久后,她着实觉得难以支撑,皇后此时已经担忧地站了起来:“阿念,你怎么了?脸色这么差?快进内殿躺下。”

  不等她拒绝,就见皇后扭头朝她一名心腹快声吩咐:“速去请太医!”

  张嬷嬷在一旁扶着她,担忧地也没有察觉到不对的地方,被扶着走进内殿之时,闻着殿内有些甜腻的熏香,她眉尖紧紧蹙在一起,心底的违和感越来越重。

  大殿一阵忙乱,似乎前面又有后妃来请安,皇后不得空进内殿,张嬷嬷也被叫了出去帮忙,这时的楚氏已经察觉隐隐不对劲,万事都很妥当,唯独一点,皇后对她态度……

  自她渐渐年长,皇后又何时对她如此关心过?更何况像近日这般紧张……

  不知为何,她心底突然升起一阵不安,她躺在内殿的罗玉床上,就连两边的帘子都被放下,内殿竟然没有一个伺候的人,本就极不符合规矩,更甚至她自己带来的丫鬟竟都被叫了出去,不同寻常的地方太多,不安的情绪让她昏昏沉沉的大脑有了一丝清醒。

  突然外面有宫女的声音:“夫人,太医来了。”那声音似乎在可刻意压低。

  楚氏听出那是皇后身边的大宫女的声音,她右眼皮狠狠地一跳,她猛然拔下头顶的银簪,狠狠滑过手臂,疼痛让脑海瞬间清醒过来,她紧紧抿着唇,一点也不敢分神地听着内殿的动静,当听到一人的脚步声时,她闭了闭眼睛,心倏地下沉。

  不管大殿如何忙碌,也没有让太医一人进内殿的规矩,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更何况来人未必就真的是太医!

  此时的楚氏又如何不知道,她的长姐终究还是容不下她,即使她当真对那人并无一丝心思。

  她眼底滑过一丝狠厉,长姐不仁,就休怪她无情!

  皇后的寝宫自然是极大的,她透过床帘看向那冒着袅袅熏香的香炉,遂又狠狠用银簪滑过自己的手臂,确认自己还存留清醒的时候,她手握着银簪,咬牙等着来人。

  来人脚步声越来越近,她越发全神贯注,来人的脚步很轻,她心下已经肯定来人并不是什么太医,鲜红的血|液从手臂流下,浸湿了床榻上的被褥,更像是流入她的心中,让她对皇后仅存的一丝姐妹之情也消失殆尽。

  来人小心地掀开床帘,楚氏闭眼躺在床上,因着盖着被子,来人还未发现不对之处,他似乎松了一口气,小心地掀开被褥,待看清被褥下的场景时,眼底还未来得及露出惊讶,便觉得脖子一疼,他手上已经沾了被褥的血迹,紧紧捂着被簪子刺入的脖颈,惊恐地看着并未昏迷的楚氏。

  他呜咽着要出声,可是楚氏又怎会给他这个机会,她发狠地用手堵住他的嘴,另一只手用力刺下去,不知她刺到了何处,那人渐渐力不从心,翻着白眼似乎就要倒下,楚氏猛然拔下簪子,随之而出的鲜血溅了她一脸,她眼底已经染上一片红色,却依旧不敢放心地一下又一下地扎进那人脖颈。

  不知过了多久,楚氏早已看不清别的事物,只觉得眼下一片红色,屋内发出的些许动静,外面竟然没有一人进来查看,楚氏心底荒凉,眼角无意识落下泪珠,确定那人已经死得不能再死,她才似乎突然回过神,整个人无力地倒在床上。

  又不知过了多久,她恍惚间听见外面传来参见圣上的声音,似乎哗啦啦好多人突然涌进大殿内,她甚至还听见她长姐假惺惺的担忧声,她一动未动,直到被一个熟悉的怀抱拥进怀中。

  皇后早在看见床榻上的场景,就已经惨白着脸色闭上了嘴,站在她一旁的景帝面色漆黑一片,他自然不是愚昧之人,眼前一幕,他又哪里还猜不到皇后的心思。

  洛煜安紧紧抱着楚氏,看都未看倒在一旁的男人,他面色暗沉,一字一句如同寒冰刺骨:“夫人,我带你回家!”

  眼前心腹大臣的神色,景帝又哪里不知他心底如何愤怒,只是碍于皇帝威严,才隐忍不发,景帝从未觉得有一刻像此时这般愤怒,突然,洛煜安怀中的女子抬起头,即使惨白的神色依旧没有遮住她绝美的容颜,时间仿佛从未在她脸上留下痕迹。

  大殿内的人在她抬起头那一刻,都看向她,她缓慢地将视线落在皇后身上,她眼底似乎平静一片,皇后却忍不住倒退了一步,众人只听见她沙哑万分的声音:

  “楚旖君,今日一事,我铭记于心。”

  话落,她靠向洛煜安,眸子轻轻阖上,泪珠忍不住滚下,她轻声开口:“侯爷,带我离开这里……”

  便是这一句话,她都似乎已经支撑不住,话音一落,她便已然昏迷过去,手臂无力垂下。

  此时众人才发现从她手臂上不住滴落的血迹,以及那床榻上已然染红了一大片的锦被,众人只觉得被眼前一幕刺得眼睛一疼。

  洛煜安抱着她站起来,眼底阴沉一片,他第一次忘了君臣尊卑,抱着楚氏一步步向外走去,只是在路过景帝处方才停下,低沉留下一句:

  “微臣从未求过皇上任何一事,唯独今日一事,求皇上给微臣一个交代。”

  他抱着楚氏直接离开皇宫,洛伊儿在去坤宁宫的路上被通知回府,自此再不入宫伴读,那日之事也早已被景帝下旨封口。

  之后,皇后管理六宫之权被夺,入宫多年心腹在那日尽数清洗,独留一个王嬷嬷。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3页  当前第1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嫡女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