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宝妆成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4.47 MB   上传时间:2019-10-15 15:59:37

  夏晓兰重重点头,“说了要带您过好日子呢,当然能行!”

  在商都买房算啥,她手里要是有余钱,在房价大涨钱学习温州炒房团,杀到京城和沪市一买就是一栋楼,这投资回报率可比干什么实业都厉害!

第30章 周诚离开

  可能是夏晓兰描绘的未来太动人了,刘芬心里不敢信,又忍不住想相信。

  农村的日子实在是不好过,包产到户后农民的日子虽然比七十年代强,但也离“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小康生活远着呢。特别是安庆县这边的乡下,也不是沿海地区的农村,没有经济作物,也没有大量的乡镇企业。刘芬不懂分析整个地区的经济形势,她只需要看看大河村,看看七井村已经周围人过的是啥日子,夏晓兰留在乡下,未来会是啥样,真是一眼就望到了头。

  因为夏晓兰名声不堪,刘芬都不敢想她能找到啥样的好对象。

  但夏晓兰的话让刘芬有了期待,要不怎么说她和刘勇是亲兄妹呢,两个人的思路都想到一块儿去了。搬的远远的,那不就是没有人知道夏晓兰名声不好了?

  她女儿这样能干,要没有名声的拖累,凭啥不能找个好对象?

  刘芬把心里的石头去掉大半,她都没空去想夏家的事了,夏大军来了咋办,她是不会回去的。夏家没有分家,她就算做的再多,赚到的钱也是要上缴的,都会给夏子毓送去。刘芬知道自己没本事,但夏晓兰一个人做生意多辛苦,她能帮一点,夏晓兰就少做一点。

  乡下的闺女十**岁也就出嫁了,听说城里的姑娘都要等到20岁以后嫁人。

  要是有个正经工作的,20多岁再嫁人也不晚。

  刘芬真是满身干劲,吃了饭她还主动去村里转悠,看看哪家有没有要卖的鸡蛋,有没有抓到黄鳝。想早点攒够钱在城里买房,别把夏晓兰的人生大事儿给耽误了!

  “你妈可算是活过来了。”

  刘勇自己都懂事晚,年轻时候混不吝,也没教好刘芬。现在刘芬振作起来想把日子过好,积极主动参与到夏晓兰的生意里,刘勇别提有多高兴了。

  夏晓兰把今天去商都市的经过讲了。

  当然没提是和周诚一起去的。

  她只说商都市人口多,经济基础比安庆县好,肯吃苦或者有门手艺,在那里发展很容易。说的刘勇很心动,“刘家本来就是逃荒来七井村的,这里不是咱家的根,其实住哪里都一样,我要能把你表弟变成城镇户口,那再辛苦也值。”

  刘勇想了想,说自己最近要出门儿一趟。

  夏晓兰猜他是找钱去了,现在说刘勇是干泥瓦匠的,打死夏晓兰都不肯信。

  那她舅舅到底是干啥的呢?

  夏晓兰好奇极了。

  不过刘勇出门前不放心夏晓兰母女,怕夏家又来人闹。

  “还有那三个二流子,他们盯着你下手,总觉得不简单。不行,我得等这三个二流子都判了,再出门。”

  夏晓兰自己也好奇。

  她觉得那根线若隐若现的,就快串起来了。

  第二天夏晓兰没有进城,她四里八乡的跑了一整天,又收到了不少黄鳝和鸡蛋。

  第三天她走到路口老地方,又碰见周诚了。

  不过周诚今天不是一个人,他和康伟开着大东风等在那里。

  “你们这是要走啦?”

  康伟好像挺不好意思,他之前误会夏晓兰是作风不堪的女同志,对她态度可算大起大落。年轻小伙子抹不开面子,对夏晓兰可不就怪尴尬的。

  哎,他真是对不起夏晓兰给带的酸萝卜猪肉饺子!

  周诚从车上跳下来,“嗯,京里给拍电报了,我们在安庆县逗留的时间不短,现在必须要赶回去。不过你别担心,我还会再来的。”

  夏晓兰被小鲜肉调戏,自己也觉得挺囧。

  和周诚呆在一起并不难受,他这人待人接物方面都挺符合夏晓兰的胃口。

  人家一本正经的说还要再来,安庆县有什么能吸引周诚?

  夏晓兰想,那就顺其自然呗,反正她现在还没空考虑个人感情问题,同时也不讨厌周诚。

  “那你们路上小心点,开车注意安全,来安庆县时我再接待你们。”

  夏晓兰话说的也挺大方,周诚有了点笑容:“你等着,我下次来安庆的时候,给你带点好东西。”

  他也不容夏晓兰拒绝,自己跳上车,冲夏晓兰挥挥手。大东风突突发动起来,康伟从窗户里探出大半个上身,嘿嘿笑:

  “嫂子再见!”

  要不是夏总见多识广,非得闹个大红脸。

  ……

  大东风往另一个方向开去,将离开安庆县返回京城。

  从倒车镜里看见夏晓兰在原地站了会儿,又骑车往县城去,康伟不理解:

  “诚子哥,你咋不告诉嫂子,你替她把胡说八道的张二赖解决了?”

  做了好事不留名,又相隔两地,万一夏晓兰被别人给追走了呢。按康伟的想法,这种事必然要赶紧告诉夏晓兰,借此博得美人的好感。而且康伟和周诚本来昨天就要走,不过周诚在县城路口等了大半天,夏晓兰都没进城,周诚又把离开的时间拖到了今早。

  “你有对象吗?”

  周诚反问他。男人不都是默默解决问题的?爱嘚瑟的都是不懂事的,周诚也不想夏晓兰再想起不开心的事,没想过要表功。

  康伟摇头,“嘿嘿,那些妞多麻烦,我今天要赶找个对象,我奶奶明天就敢把我送去民政局——幸亏国家把婚姻法改了,还能多混两年!”

  康伟只比周诚小半岁,按公历来说他也满20岁了。康伟是遗腹子,他父亲在越战牺牲,康伟奶奶差点没把眼睛哭瞎,等到康伟出生,老太太才有了寄托,将康伟视为眼珠子……也是催着康伟赶紧结婚,好替康家延续香火呢。

  “不是男20岁,女18岁就可以结婚了?”

  周诚还想,他和夏晓兰多合适啊,刚还在他20岁时遇到,一点也不浪费,只要夏晓兰点头,两人随时都能结婚。

  康伟被奶奶逼婚,在其他方面是法盲,在《婚姻法》上绝对是专家:“3年前改的,男同志不早于22岁,女同志不早于20岁,简直是救命!”

  康伟喜滋滋的,笑着笑着陡然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劲。

  咦,诚子哥咋不高兴呢?

  康伟陡然想到一个大胆的猜测——不会吧,这才认识几天呀,相亲也没有这样快的!

  他虽然改口叫夏晓兰嫂子,不过是为了让周诚高兴。他和诚子哥弄明白了夏晓兰的名声不堪是有人诬陷,但别人不知道啊。夏晓兰怎么可能顺利嫁入周家,周诚是剃头担子一头热。

  不过康伟可不会说,他才不要上赶着当恶人!

第31章 另寻买家

  上次是周诚骑车带她,夏晓兰不知道骑到商都市原来这么累!

  自从她来到83年,疲惫已经成了常态,昨天没有进城,她骑着自行车跑了二十多个村子,收了有50多斤黄鳝。夏晓兰今天的工作就是把黄鳝和顺路带进城的几百个鸡蛋卖出去。收割稻谷最忙的几天过去,愿意卖鸡蛋给夏晓兰的人越来越少,再说以七井村为心,方圆几十里的村子都被她拉网一般跑了一趟又一趟,村民们攒鸡蛋也要花时间。

  把这几百个鸡蛋卖完,夏晓兰正好专心倒卖黄鳝,这玩意儿是已经长大了的,在水田和沟渠里等着被找出来就行。夏晓兰想,卖黄鳝是一回事,两个箩筐装满东西进城,空着回去是不是太不划算?她能从商都市拿一些货回乡下卖吗?

  就是现在的农村购买力实在太糟糕,除了油盐酱醋这些必需品,农村人恨不得攥紧手里的每一分钱,能不花钱就不花钱……不对,连油也是不买的,有些人家一年到尾花出去的钱只有买盐的,不吃酱醋和油没啥,不吃盐人身体没力气!

  她需要装什么东西回去,才能从农民手里把钱掏出来?

  后世营销都说女人和小孩儿的钱最好赚,现在女人基本上不打扮,小孩儿更是满地跑放养型,计划生育才刚开始实行吧,哪家不是几个孩子?独苗才金贵,孩子多了能吃饱就不错了,哪有那么多闲钱花在小孩儿身上,所以涛涛背着新书包去上学,引来其他同学的艳羡——他们家里是舍不得给买那么贵的新书包呢。

  小孩子衣服也不用想,大孩子穿过的留给小孩子穿,一件衣服就像传家宝一样能流传好几年,直到破的再也穿不了,才完成它的使命。

  夏晓兰想了半天没头绪,骑着车又来到第一家卖鳝丝面的。

  “同志,今天还需要黄鳝吗?”

  她尽量让自己说话正经了,但声音的确太娇,招呼一声,鳝丝面的老板还没出来,所有吃面的客人都看她。

  年轻人底子好恢复快,夏晓兰额头的伤口早就结痂掉疤,现在只剩下淡粉色的痕迹。她虽然没有描红画眉的打扮,人收拾的清爽干净,已经是罕见的漂亮。

  夏晓兰在原地等了会儿,走出来的却不是那天买黄鳝的老板。

  是个年妇女,口气不太好:

  “不买黄鳝,我们家店都是有人长期送货的,你以后不要来!”

  “可是……”

  “我说你这个女同志咋听不懂人话呢?不要黄鳝,我们家的店不要你拿来的黄鳝!”

  年妇女口气恶劣,店里吃面的客人忍不住帮腔:

  “不买就不买,好好说话嘛。”

  “你那嗓门儿粗的,吓坏了这位女同志!”

  “家里的陈醋泼出来了!"

  年妇女没和客人们吵,厨房里传来一阵摔摔打打的声音。夏晓兰心里有数,这位应该就是老板娘了,那天来卖黄鳝只觉得老板很实诚,没想到老板娘不知怎么打翻了醋坛子——夏晓兰冤的要死,可要和那老板娘吵架,她以后在这一带还做不做生意了?

  真是倒霉的没办法说。

  夏晓兰涵养好,脸色也是变了又变的。

  推着自行车要走,鳝丝面的老板冲出来,“真是对不住,你看我家那口子不讲道理啊……店里呢是不敢再买你黄鳝了,不过我有个亲戚在市委招待所管采购,他叫胡永才,你要是愿意去试试,就说是胡柱良介绍的。”

  胡老板很羞愧,他老婆相当于是当众给夏晓兰没脸了,遇到脾气不好的非得在店里撒泼,难得人家夏晓兰不计较,但也不能太欺负人了啊。

  市委招待所?

  官方的衙门不太好打交道,不过真的能成功,也是个长远的合作方。

  “谢谢您了,胡老板!”

  夏晓兰道谢,胡柱良不敢久留,他家老婆又在店里发火了。

  夏晓兰没有马上去市委招待所。

  不是她不信胡老板介绍,是一打听,那招待所名字高大上,其实根本不在市区,而是在市郊西隅。鬼知道商都市领导怎么想的,把市委招待所建的那么远。

  夏晓兰还去之前的农贸市场卖货,她今天要来的早点,农贸市场的人还挺多。

  交了管理费分到一个小位置,夏晓兰把招牌竖起来,就有人上前挑选了。她长得叫人过目难忘,还有买菜的记得她,有人问她对象怎么没来,夏晓兰对这类似的问题全部以微笑回应。

  “鳝鱼便宜点嘞?”

  “一斤,只要一斤,你秤要给够!”

  生意来了,买菜的人把夏晓兰围着,七嘴八舌的说,又要称秤,又要收钱找零,有的买鸡蛋有的买黄鳝,反应稍微慢点的肯定要被搞糊涂。夏晓兰足足忙了两个小时,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她才有空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64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15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