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八零发家致富_分节阅读_第283节
小说作者:风芒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992 KB   上传时间:2019-10-05 20:13:51

可市六中在前100名的数量占比,几乎跟一线高中持平了。

去年高考,市六中还很“正常”啊,今年到底咋回事?怎么突然杀到前面来了?

别的学校不知道,但市二中跟市六中交情不错,经常联考,几乎是见证了市六中一路“飞升”的过程。

市二中的老师们都知道,这大半年来,市六中学生的整体成绩提高很快,但预考又进步一大截,是他们没想到的。

大家都很纳闷。

“市六中的学生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难道真的是靠那套学习方法?”

“那道学习方法确实厉害,可也没这么神吧?咱们学校不也拿过来用了吗?没见效果这么要呀。”

田主任早就在琢磨这个问题了。

结合之前几次去市六中交流时看到的一幕幕,田主任可算琢磨出点门道了。

他们市二中生源好,教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雄厚,加上学校本身在市内数一数二,学生的优越感非常强。

脑袋很聪明,学习和吸收知识很快,这就导致学生很容易自满,认为自己已经很厉害,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学习的劲儿就少了。

市六中不同,学生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始终有压力,好不容易得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并且实践发现成绩一步步提高很快。

那种喜悦和成就感,是无法形容的,进步和收获所激发的学习激情,空前高涨。

田主任发现,这半年来,他每次去市六中,都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那种充满激情的,热烈的声音,听着就让人精神一震。

市二中的学生,学习也刻苦,但这股热情的劲儿,市二中的学生们,是比不上的。

老师们都知道,学生内部的心态和学习热情,有时比外部的教学条件更重要。

怀着对学习的高度热情,只要学生不是真的蠢,那么成绩提高是必然的。

整个学校的学生,都在积极热情地学习,这股热情是相互影响的,良性循环之下, 成绩只会越来越好。

田主任认为,这才是市六中的成绩,整体提高一大截的根本原因。

杨启明可不知道这些,他认为,市六中的进步,绝对跟夏茗那套学习方法有关。

他对那套学习方法融会贯通,加上自己的学习习惯,考前复习得非常好,预考总成绩是全市第1名,全省第2名,距离省状元只有3分之差。

有记者来采访他,问到他学习方法。

其实记者的重点,并不是具体的学习方法,他写的是报道,又不是学习资料。

报道只需要表明杨启明很优秀,学习很有一套,并且刻苦用功,给学生们树立榜样,那就够了。

杨启明中考时,就是全市第1名,对这种采访驾轻就熟,很自然地说了一些大道理,什么学习要摆正心态之类的。

记者见惯不怪地记录下来,问到下一个问题。

“杨同学预考成绩全省第2名,距离省状元只有一步之遥,那么在接下来的高考,你一定要攫住省状元吧?”

“那当然。”杨启明很自信。

“那么,杨同学最关注哪位考生?你觉得哪位考生是最大的竞争对手?”

最关注的考生,杨启明第一反应是夏茗,可夏茗的预考成绩第7名,前面还有好几个人,谁都没提,独独提第7名的她,太突兀了。

杨启明微笑,“我最关注,和最大的对手,当然就是预考省状元。”

记者心道一声“果然”,毫无悬念的回答,乏善可陈。

“对今年的全是第2名,也就是市六中的夏茗同学,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据我所知,她进步非常快,你认为她有没有可能跟你角逐省状元?”

“夏同学?我并不了解。”杨启明笑了,眉宇间是傲然的自信,隔空对夏茗发出战书,“如果她有这个实力,欢迎她加入挑战。”

记者整理采访稿时,对要不要保留关于夏茗的这一段内容,犹豫再三,最终以寥寥几笔,写进了报道里。

第449章 挖墙脚

市六中。

朱校长高兴坏了,恨不得拉横幅,对全校发广播。

这是学校建校以来,考得最好的一次,无论是总体成绩,还是考了全市第2名的夏茗,都太值得庆贺了。

不少学校的校领导,纷纷来祝贺朱校长。

朱校长不仅在同行面前风光了一回,在市教育局面前,也大大长脸了。

市教育局那边,商讨着要不要搞个研讨会,专门对此进行研究呢。

市六中的预考成果,虽然不是全市最好的,但是总体进步速度太惊人,值得深入研究,然后在全市推广开来。

这是教育局要干的事,也是造福广大学生的好事。

研讨会还没开呢,各校的领导们,先来取经了。

“老朱啊,你们学校这回考得很不错啊,是不是有什么方法,跟大家讲一下嘛。”

访客送走一波又来一波,朱校长忙中带笑,嘴巴要咧到耳朵根了。

“老朱,你们学校那个夏茗,有没有什么想法,比如换个学习环境。”市三中的教导主任,旁敲侧击地问。

市三中和市二中一样,都是一线高中,往年全市的高考前3名,都是在这两所学校产生的。

朱校长脸一黑,“这个问题,你去问市二中的田主任,他会告诉你答案的。”

市三中的教导主任纳闷了。

他想的是让市六中的学生转校,却怎么要去问市二中的人?

田主任白了他一眼,“你这想法,半年前我就想过了,还试过很多方法,想把夏同学给挖过来,结果挖没挖成,你已经看到了。”

市三中的教导主任囧了。

敢情想挖墙脚的不止他一个。

这个夏同学倒是稀奇,放着教学条件更好的高中不读,偏偏死磕市六中,到底图的啥?

田主任幸灾乐祸地看他,“你们三中允许学生挂名,然后在校外自学,只有考试的时候回来参加考试么? ”

“这怎么行?这样还算是学校的学生吗?当学校是什么地方?”

“我们二中也不允许,所以才没挖到夏同学。”田主任幽幽道。

提起这个,田主任依然意难平。

他始终认为,学校才是最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夏茗到他们二中专心学习,加上老师的悉心辅导,那么成绩超过杨启明,角逐省状元,是绝对有希望的。

可惜了。

她怎么就想不通,死磕在校外自习呢?

市三中的主任反应过来,瞪大了眼,“你的意思是,夏同学是在校外学习的?没请辅导老师,考出这个成绩,全靠自学?”

“我骗你做什么?”田主任白了他一眼,“据我所知,她在校外还做生意,帮她舅妈开服装店什么的,你夫人最爱逛的伊人衣坊,就是她舅妈的店。”

市三中主任瞠目结舌,“这,这……这同学的天赋,太惊人了。”

一边做生意,一边自学,意味着精力和时间会被分散,复习时间比校内学生少了不止一星半点。

没请辅导老师,所有知识点纯靠自己消化,碰到问题自己琢磨,这……

“老田,不是我故意打击你,说老实话,我们三中恐怕没有哪个学生天赋比她高,你们二中的杨启明,比起她来,也差一截。”

田主任长叹一声,“所以我之前,千方百计想让她转到二中来,虽说有私心,想替学校挖到优秀学子,但更多的,却是不想浪费了她的天赋,好好培养,让她发挥全部的才华。”

田主任摇摇头,“可惜她有自己的想法。”

市三中主任同样扼腕,“是啊,太可惜了……”

这话要是传到夏茗耳朵里,夏茗除了感激他们的厚爱,只会哭笑不得。

她并不觉得可惜。

这个年代,很多人把高考当做改变命运的唯一钥匙,夏茗却没有,因为很多人别无选择,但是她有。

对杨启明这样的尖子生来说,高考要力争第一,扬名立万,夏茗也没有这心思。

高考对她来说,只需要考进她想去进修的学校,就已经达成目标了,她并不想出风头。

距离高考还有个把月,而夏茗因为重生外挂,对今年的高考题有印象,如果她愿意搏一把,考个省状元,未必没可能。

但她并没有兴趣。

如果高考前三甲,会万众瞩目,被记者追着报道,那么夏茗反倒希望自己最高只考到第4名。

这是个“安全”名次,光芒被前三甲盖住,不会被大肆报道,但是全国任意一所大学,她都可以进,很安全。

如果朱校长知道夏茗是这个心态,只怕会当场吐血。

“夏同学,你果然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这回成绩又进步了!”朱校长身心俱爽,看夏茗的眼神,那叫一个亲啊。

“你要再加把劲,争取高考的时候超长发挥,稳定在全市前三甲,争取挺进全省前3名!”朱校长乐呵呵地说。

“我尽力考好,不给学校丢脸。”夏茗微笑道,没把话说太满,也没说自己志不在前三甲。

“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朱校长鼓励地拍拍夏茗的肩膀,笑得更满意了。

虽然对夏茗很看好,但朱校长始终认为,杨启明是个很难战胜的对手,夏茗考第2名,屈居在杨启明之下,是很正常的。

毕竟,杨启明从小到大,几乎都是第一名,又花钱请了辅导老师,总的来说,就是起点比夏茗高,条件又比夏茗好。

夏茗考不过他,是合情合理的。

夏茗考到现在的好成绩,朱校长已经偷着乐了。

何老师也高兴坏了,开班会公布成绩时,重点表扬了夏茗。

夏茗是B班的学生,她的成绩会计入何老师当班主任的考核表,肯定会大大地拉分,那么她的奖金肯定少不了。

学校的老师们,快羡慕死她了,见了她都爱说“你们班那个夏同学”,听得何老师飘飘然。

甭管夏茗的成绩,有B班多少功劳,反正夏茗是B班的,成绩就是算在她头上。

何老师跟着沾光,心里美得冒泡。

预考成绩出来,刷掉了一半的学生,有人欢喜有人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9页  当前第2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83/3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八零发家致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