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宫凤华_分节阅读_第617节
小说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93 MB   上传时间:2019-09-14 20:20:33

  身为庶子,碍于孝道,盛鸿不便亲自出手对付俞太后,便在朝堂里削弱俞顾两家的势力,进而削弱俞太后对朝堂的影响力。

  身为皇后的谢明曦,和俞太后各施手段,明争暗斗不休。宫中的风向,在半年多里悄然地发生变化。

  此消彼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俞太后早已落了下风。退后避让,是迟早的事。

  或许,只有身在局中的俞太后一叶障目自以为是了。

  俞太后还沉浸在彻底压制住谢明曦的自得中,浑然不知,帝后已在暗中布局,即将亮出锋利的獠牙。

  谢明曦病愈后的第六日,正是大朝会。

  林御史的奏折,是刺向俞太后的第一把利刃!

  奏折洋洋洒洒近千言,归纳起来就是这么几句。

  身为皇后,理当掌凤印掌六宫,令太后娘娘享享清福颐养天年。岂能令太后娘娘整日操心忙碌?

  李太皇太后病症已颇见好转,谢皇后不必再日日伺疾,也该是时候接受宫务,执掌六宫了!

  俞大人已逝,俞光德失了官职,其余的俞家人或被降了官职,或受族人家人牵连被夺职。如今有资格站在大朝会上的,不过三两人。

  好在还有刘御史和顾大人。

  顾大人立刻上前一步反驳:“林御史这份奏折所言,微臣以为不妥。”

  “太后娘娘正当壮年,执掌后宫数十载。后宫素来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从未出过差错。先帝登基三年之久,对太后娘娘敬爱有加。萧皇后娘娘也对太后娘娘孝顺恭敬,从无忤逆之处。这才是为人子为人媳之道。”

  也就是说,逼俞太后交出凤印和宫务,就是帝后忤逆不孝!

  林御史有备而来,不疾不徐地应了回去:“正因皇上和皇后娘娘孝顺,所以才更不忍令太后娘娘操劳忙碌忧心。更不能令太后娘娘担下后宫专权弄权的恶名。”

  “顾大人若真心为太后娘娘的声名贤名考虑,便该知道这才是真正为太后娘娘着想。”

  御史的嘴,胜过杀人的刀!

  刘御史说道:“在普通百姓之家,儿媳进门后,皆需伺候公婆,奉养长辈。官宦勋贵之家,也是如此。到了天家,理应一样。”

  “刘御史此言委实可笑。”林御史反唇相讥:“天家岂能和普通百姓家相提并论!中宫执凤印掌六宫,是高祖立朝时便定下的规矩。”

  “皇后娘娘年轻康健,精力充足,兼之才学过人,区区宫务,想来也难不倒皇后娘娘。”

  ……

  很快,众臣纷纷出言。

  有夸赞谢皇后伺疾有功的,有夸赞谢皇后才学满腹的,有暗喻俞太后抓紧凤印不肯松手的,也有讥讽谢皇后对俞太后忤逆不孝的。

  当然,有胆量说最后一条的人,着实不多。

  这两三个月来,盛鸿接连出手,对付俞家毫不手软。俞家败落之势,已十分明显。眼睛亮堂心思活络的,哪里还肯站在俞家这艘即将沉溺的破船上。

  有小半倒向了圣明天子,有小半持观望态度,俞顾两党的忠实党羽没剩几个。

  站在帝后这一边的官员人数众多,齐声张口,声势浩荡,无可抵挡。

  一众阁老重臣,皆缄默不语。

  虽未说话,其实已经表面态度了。

  这是皇上的天下。后宫理当是皇后娘娘做主。如果皇上格外孝顺太后,执意令太后掌六宫,也就罢了。偏偏皇上毫无此意,一心站在媳妇这一边……

  俞太后想不认输也不行了!

  一直未曾出言的谢钧,终于张口道:“微臣是皇后娘娘的父亲。此事本该避嫌,不应多言。只是,今日大朝会,众臣为了后宫之事纠缠不休,反倒耽搁了朝堂正事。”

  “恳请皇上,做出明断!”

  萧尚书也上前一步,沉声道:“老臣也有一言。天子无家事,后宫一日不宁,朝堂也随之不安。”

  “老臣请皇上下旨,请太后娘娘搬出椒房殿,请皇后娘娘入住椒房殿,执掌六宫。”

  坐在龙椅上的盛鸿,叹口气说道:“众爱卿所言,不无道理。”

  “母后日渐老迈,体力精力皆不如前。朕和皇后应该好好奉养母后,岂忍母后继续操劳忧心?”

  “如今皇祖母病症有所好转,皇后确实该接掌宫务,让母后享享清福了。”

  “朕今日便下旨!”

  此言一出,顾大人刘御史等人的脸色都变了。大势已去!他们无力回天了。

  俞太后再厉害,也只囿于后宫。

  天子一旦下旨,此事便成定局。

  这就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盛鸿顿了顿,又缓缓道:“母后在椒房殿里住了三十年。这座宫殿,于母后而言,绝不仅是居处,更是和父皇夫妻二十余载的美好回忆。”

  “当日,皇后也曾当众说过,这座宫殿,永远属于母后。这是朕和皇后的一片赤诚孝心。永不更改。”

  “只是,中宫皇后不住椒房殿,名不正言不顺,无法令众人诚服。”

  “朕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母后依旧住在原来的宫殿,只将椒房殿的匾额取下,和皇后的寝宫匾额互换便可。”

  “如此一来,母后依然住在熟悉的宫殿里,无需搬出,不会伤心感怀。皇后住在‘椒房殿’,打理六宫。正是两全其美之策!”

  解决了这个棘手难题,盛鸿一脸欣慰:“朕想出的妙法,诸爱卿以为如何?”

  众人:“……”

第885章 重击(一)

  盛鸿口中的“妙法”,实在是太损太刻薄了!

  将两座寝宫的匾额调换,让椒房殿变为福临宫,将福临宫变成椒房殿……

  此事一出,俞太后顿时就会沦为笑柄。

  无疑于当着天下人,扇了俞太后重重两记耳光。

  顾大人面色陡然一变,扑通一声跪下:“此事万万不可。皇宫建成一百余年,椒房殿是后宫中心,岂能随意更改。请皇上收回成命!”

  刘御史等人也一一跪下,一个个慷慨激昂:“是啊,皇上可万万不能这么做啊!这么一来,将太后娘娘置于何地?”

  “请皇上收回旨意!”

  盛鸿半点不恼,和颜悦色地解释:“顾大人刘御史,诸位爱卿,都请起身。”

  “朕这么做,也是为了母后着想。母后在这座宫殿里住了几十年,早已习惯了。朕岂忍心让母后搬出宫殿?”

  “换个匾额,换个寝宫的名字而已,对母后无丝毫妨碍。你们何必这般情急!”

  呸!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怎么会没有妨碍?

  这等事一传出去,俞太后可就彻底成了笑话!

  顾大人和刘御史正待继续张口恳求,盛鸿已沉声吩咐:“中书令拟旨,魏公公现在便去椒房殿和福临殿宣旨!顺便领人去换匾额。朕散朝后,便去福临宫给母后请安。”

  ……

  宫中消息,比风传得还快。

  魏公公捧着圣旨,领着一众内侍去椒房殿宣旨。

  卢公公比魏公公还快了一步,先一步至椒房殿送信:“芷兰何在?快些让她出来见我!”

  此时的卢公公,亦是心急如焚。

  他甘愿为俞太后收集消息,私下传信。以他的身份之便,在魏公公身边安一两个眼线不是难事。所以,金銮殿里发生的事,他立刻便知晓。情急之下,他亲自跑来送信。

  此事俞太后要如何应对?

  卢公公等了片刻,芷兰便出来了。

  见卢公公神色晦暗,芷兰心里一个咯噔,低声问道:“出什么事了?”

  卢公公苦笑一声,低声叹道:“出大事了!今儿个大朝会,众臣闹腾着皇后娘娘应入住椒房殿,执掌六宫。皇上已下了圣旨……”

  芷兰面色陡然泛白,身子颤了一颤。

  更令她震惊错愕的,还在后面。

  “魏公公待会儿就要来宣旨,还要领人换匾额。”

  芷兰身子一晃,面色愈发白了:“你、你说什么?什么换匾额?”

  卢公公苦笑不已,迅速低语道:“皇上说了,要换了福临宫和椒房殿的匾额。”

  芷兰:“……”

  卢公公紧紧攥住芷兰的胳膊,急急道:“芷兰,你要撑住。现在便去给太后娘娘送信。请太后娘娘想出对策,或是想办法拖延。总之,换匾额之事绝不能发生。不然,以后太后娘娘还有何颜面见人……”

  芷兰惨然一笑:“今日,皇后娘娘和萧皇后娘娘一直陪在太后娘娘身侧。我悄悄退出来不惹眼,想进去通禀,却无可能。”

  卢公公心中也是一凉。

  他在宫中混了数十年,伺候过三位天子。经历过诸多凶险和困境。如何能窥不出今日这一出背后的真意?

  分明是帝后联手合谋,给俞太后一记重击!

  谢明曦曾当着众人的面承诺,这座宫殿永远属于俞太后。

  可不是么?人家可没说这座宫殿永远叫椒房殿!现在只是换匾额,并未逼着俞太后搬出宫殿。皇后在孝道二字上,做得滴水不漏无懈可击啊!

  “现在该怎么办?”芷兰声音轻飘飘的,透着绝望悲凉。

  卢公公握紧芷兰的手,低声道:“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忽地自背后响起:“卢公公今日不在移清殿当差,怎么跑到椒房殿来了?”

  ……

  竟是魏公公来了。

  卢公公呼吸一窒,松开芷兰的手,迅速转过身。

  映入眼帘的,是魏公公那张白皙俊秀的脸孔。这张脸,常年浮着亲切随和的笑意,对着他时更是热络殷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5页  当前第6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7/7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宫凤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